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079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在中国的位置。

能够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分析三个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从各种生活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2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通过图片、录像、视频制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以及分析,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从各种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学时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地区人们对森里资源利用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时难点

从小兴安岭地区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红松之乡

歌曲视频导入,播放《家在东北》歌曲视频

问:

刚才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理区域?

(东北地区);他属于我国那个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有哪些特产,大家对东北三宝有了解吗?

(人参、貂皮、鹿茸)

可见,东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最珍贵的还是广袤的原始森林资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小兴安岭地区,探索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活动2【讲授】

(一)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展示: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图,找出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展示:

小兴安岭地理位置地图

问:

观察地图,小兴安岭在我国什么地方?

(相对位置)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问:

纬度位置大致在什么范围?

(纬度位置)45N-50N之间

问:

根据纬度位置,该地区处在哪个温带上?

北温度

小结:

明确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接下来一起探讨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问:

自然环境一般包括哪些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

活动3【讲授】

(二)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环境

展示: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气候图

问:

观察地图,小兴安岭地区以哪种地形为主?

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绵延山地

观察小兴安岭地区的重要城市-伊春的气温降水图,认真思考,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气温、降水)

气温:

冬季寒冷(冷);低于0度月份较多,(冬季漫长)(动手操作-把低于0度的月份找出来)

降水:

就全年分析,总降水量不大,且降水集中夏季,但是,由于气候寒冷,蒸发量不大,总体比较湿润。

总之,小兴安岭地区气候-冷湿。

适合针叶林的生长。

展示:

根据小兴安岭地区自然环境,简要说明该地区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

绵延的山地和冷湿的气候,适合喜冷湿的红松生长。

活动4【讲授】(三)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

由于小兴安岭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

除了刚才提到红松,还有白桦、云杉、落叶松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红松。

展示: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红松图

问:

红松为什么有名?

优质用材、化工原材料等。

总之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

问:

森林资源除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有什么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环境效益

总之,森林资源不仅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能对环境产生作用。

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作用。

展示: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

问:

当时,森林资源为人们带来怎样的效益,这么多木材怎样运输到林区外?

通过水运、公路、铁路的多种方式运输到林区外,给林区的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简要介绍当地水运的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与当地水文条件密切关系)

活动5【活动】森林资源的破坏和保护

但是,过去人们仅仅注重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这为后来该地区生态破坏埋下隐患。

展示: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开发-破坏性开发

问:

阅读课本,当时人们会有哪些破坏性行为,这些行为带来怎样影响?

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下降;林下资源毁灭性挖掘,造成生态破坏。

展示: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森林资源深入利用

问:

小兴安岭地区这些珍贵树木、野生菌等资源能不能开发利用?

如果能,你认为现如今又应该怎样开发利用?

保护森林资源前提下,合理开采;伐木同时要种树;抚育与采伐并重等

现在,林区的人们也和大家一样,开始思考,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展示: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合理开发

问:

现在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木材深加工、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促进林业资源经济转型

保护了森林资源,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活动6【练习】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引发的思考

问:

小兴安岭地区,当地人民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民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环境和生活也带来深刻影响。

通过对比,对我们现在经济建设带来怎样的启发?

(集思广益)

经济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并且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活动7【讲授】(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板书

活动8【作业】作业

作业本

3.2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熟悉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讨论导致的严重后果及治理措施;了解黄土高原文化。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时重点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高原文化。

学时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多媒体课件播放《黄土高坡》的视频,学生观看,说出创作于哪个地区。

2.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学生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导出新课

活动2【讲授】一、明确学习任务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水土流失原因和治理。

3、黄土高原文化。

活动3【讲授】二、自主学习(十分钟)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包括省级行政区)?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你了解多少(原因、影响)?

如何治理?

4、黄土高原文化大展示。

活动4【活动】三、合作探究

1、寻找黄土高原

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承转过渡: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很早就成为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今的黄土高原支离破碎。

展示图片材料,展示出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提问:

为什么黄土高原会是这样子?

引出下一环节。

活动5【活动】2、剖析黄土高原

展示材料,学生通过材料概括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提问:

黄土高原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

小组合作,小组根据资料分析归纳水土流失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学生分析的结果:

自然原因:

地形、黄土特性、降水、植被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毁林开荒、过度放牧、采矿修路)

学生探讨:

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水土流失的危害)?

怎么去拯救?

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活动6【活动】3、品味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文化

学生提出典型的几种黄土高原文化特色,教师展示图片,显示窑洞、信天游、腰鼓、服饰、饮食等,并播放相应的视频,体会其特色。

活动7【讲授】四、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黄土高原人文特色——黄土高原文化

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南至_______北至_______,跨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

2、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上游C下游D中下游

3、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A四合院B窑洞C骑楼D竹楼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A植树种草B陡坡地建梯田

C全部发展耕作业D全部发展畜牧业

5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A秦岭B太行山C巫山D大兴安岭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D.土质、降水、地形等

活动9【作业】作业本

作业本

3.3第三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以此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学会通过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认识北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民族自尊、自信之情。

学时重点

感受城市特色——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际大都市、具有的现代城市气质。

学时难点

北京的区位优势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图片导入。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相关图片,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

(一)北京的地理特征

展示:

中国地图及图6-18北京地形图,学生根据图分析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

(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华北平原的北部,西临太行山,北靠长城,东临渤海。

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是长城内外、燕山南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咽喉,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展示北京气温降水图,分析北京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活动3【讲授】

(二)北京的区域人文特色

1、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学生根据教材和资料,列举能体现北京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代表事物?

政治中心:

中南海、天安门及其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等。

文化中心:

国粹京剧、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院等等。

2、古老而现代的都市。

问:

北京的古老体现在那些方面?

学生列举悠久的历史(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古老的建筑(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

问:

北京的现代化又体现在哪里?

学生列举:

中关村、王府井、发达的交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等等)

转折语:

人们常说,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就要走进胡同和四合院……

展示北京的胡同文化和四合院。

3、小结:

北京的文化特色

北京文化的法是()

A.华北平原北部

B.华北地区的东北部

C.濒临渤海

D.华北平原西南端

2.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

A南高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

C东高西低D东北高,西南低

3.历史上在北京城建都的朝代有()

A.辽、金、元、明、清

B.唐、宋、元、明、清

C.西周、辽、金、元、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