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71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Word格式.docx

③无水硫酸铜。

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③B.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

4.(2019·

广东茂名高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NaOH溶液可以使蛋白质盐析

B.棉花、涤纶、维纶均属于合成纤维

C.淀粉可以用于酿酒和酿醋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5.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溴苯(液溴):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分液

C.乙烯(SO2):

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水):

加足量的浓硫酸然后蒸馏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B.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HSO3-+OH-=SO32-+H2O

C.Fe(OH)2溶于稀HNO3:

Fe(OH)2+2H+=Fe2++2H2O

D.H218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

5H218O2+2MnO4-+6H+=518O2↑+2Mn2++8H2O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是最佳方案

③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用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氯丙烷中含有氯元素

⑤乙烯与乙醛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⑥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⑦乙醇与2mol·

L-1的硫酸溶液混合加热到170℃制乙烯

⑧裂化汽油可以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A.①②⑧ 

B.①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⑦

8.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

B.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

C.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

D.c口导出

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金属性强于Z

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

C.丙属于两性氧化物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一定相等

10.氟化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氟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金属冶炼等领域。

采用湿法磷酸副产物氟硅酸(

,含有少量

等)制备氟化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碱解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要严格控制KOH用量,否则易生成副产物_____(填化学式)溶解在滤液中。

(2)碱解反应中温度对氟化钾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如图可知,实验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为____;

最高点后,随温度升高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Ba(OH)2加入量对

含量和氟化钾纯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0.004到0.005时,氟化钾的纯度升高,这是由于__。

(4)Ba(OH)2和BaCO3是常见的除硫试剂。

若使用BaCO3代替Ba(OH)2,当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滤液中

___[已知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5)浓度均为0.1mol/L的KF和HF的混合溶液中:

2c(H+)-2c(OH-)____c(F-)-c(HF)(填“>

”“<

”或“=”)。

(6)1986年,化学家KarlChrite用KMnO4和KF、HF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稳定配离子

,该反应氧化产物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mL0.5mol·

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g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g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12.X、Y、Z、M、Q、R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

元素代号

X

Y

Z

M

Q

R

原子半径/nm

0.160

0.102

0.143

0.099

0.074

0.186

主要化合价

+2

+6、-2

+3

+7、-1

-2

+1

(1)X、Y、Z

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R与Q按原子个数比为1:

1形成的化合物T属于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

或“共价”)。

(2)化合物T与化合物YQ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M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M>

Yb.Y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c. 

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M的单质呈气态d.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

e.含氧酸的酸性:

HMO3>

H2YO3

(4)以X、Z为电极材料,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电解质溶液,将两电极用导线相连插入该电解质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该电池中正极材料为_______ 

(填材料名称),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d作负极

B.放电时,NiO(OH)作负极

C.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d+2OH--2e-=Cd(OH)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

【答案】D

【解析】K2SO4溶液中c(SO

)=0.2mol·

L-1,MgSO4溶液中c(SO

L-1,Al2(SO4)3溶液中c(SO

)=0.2×

3mol·

L-1=0.6mol·

L-1,即c(SO

)比值为0.2∶0.2∶0.6=1∶1∶3,故选项D正确。

2.A

3.B

4.C

 C

解析 稀NaOH溶液是强碱,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棉花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涤纶、维纶均属于合成纤维,故B错误;

淀粉水解后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可以生成乙酸,即可以用于酿酒和酿醋,故C正确;

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时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5.无

6.D

7.C

8.A

【解析】

【分析】

根据煤干馏的产物进行分析:

煤干馏的产物为焦碳、煤焦油和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

煤焦油含有苯,粗氨水等

【详解】A.氨水呈碱性,遇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错误的,故A错误;

B.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故B正确;

C.苯和煤焦油互溶,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故C正确;

D.c口导出的气体有乙烯等还原性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故D正确;

答案: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煤干馏的产物。

根据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9.B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则X是H元素,Z是Al元素;

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丙是Fe3O4,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逆推可知甲为Fe,乙为H2O,丁是H2,戊为金属单质,可以与Fe3O4反应产生Fe单质,因此戊是Al单质,己为Al2O3,结合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Y是O元素,W是Fe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综上所述可知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Al元素,W是Fe元素。

甲是Fe单质,乙是H2O,丙是Fe3O4,丁是H2,戊是Al单质,己是Al2O3。

A.Fe原子序数是26,Al原子序数是13,26为13的2倍,金属性Al>

Fe,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B正确;

C.丙是Fe3O4,只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不能与碱发生反应,因此不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

D.Fe是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二者的相对物质的量的多少不同,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不同,可能产生Fe2+,也可能产生Fe3+,而Al是+3价的金属,因此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其性质的知识,涉及Fe、Al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突破口是丙是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结合Fe与水蒸气的反应及铝热反应,就可顺利解答。

10.F

(1).

(2).

(3).80℃(4).温度过高时,

易分解为SiF4和HF(5).除硫过程中,Ba2+能与KF溶液中少量的

反应生成沉淀(6).0.022(7).=(8).

通过湿法磷酸副产物氟硅酸制备氟化钾的过程中,碱解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氟硅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盐

,其中

为目标产物,硅酸钾则为需要除去的杂质。

为了减少

的量,需要控制氢氧化钾的用量。

通过过滤除去二氧化硅等不溶物,再加入氢氧化钡除去

和少量的

,即可获得粗制的

,据此答题。

【详解】

(1)碱解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氟硅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硅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盐

,故该反应方程式可写为

该反应要严格控制KOH用量,否则易使

溶解,产生更多的副产物

,故答案为

(2)从图中可知80℃时,氟化钾收率最高,故实验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0℃;

但由于温度过高时,

易分解为SiF4和HF,所以在80℃最高点后,随温度升高曲线下降,故答案应为80℃、温度过高时,

易分解为SiF4和HF;

(3)由于在除硫过程中,Ba2+能与KF溶液中少量的

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当

由0.004到0.005时,氟化钾的纯度升高,故答案应为Ba2+能与KF溶液中少量的

反应生成沉淀;

(4)Ba(OH)2和BaCO3是常见的除硫试剂。

=

=0.022,故答案应为0.022;

(5)浓度均为0.1mol/L的KF和HF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

c(

)+c(

)=c(

)+c(

);

物料守恒关系为:

2c(

)=c(

)+c(HF)。

将物料守恒中c(

)代入电荷守恒中,即可得到2c(

)-2c(

)=c(

)-c(HF),故答案为:

=;

(6)KMnO4和KF、HF混合溶液反应可生成稳定配离子

,该反应氧化产物为氧气,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对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配平为

【点睛】该题为工业流程问题,在分析流程图时,应结合目标产物和分离操作将每一步的物质成分分析清楚,再进行作答。

书写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时,要将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及含量判断清楚再进行书写。

11.D

A.1个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含两个共价键,4个碳氢键合为4个共价键,总计6个共价键,因而1mol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A项正确;

B.n(Na+)=n(Cl-)=0.5L×

0.5mol·

L-1=0.25mol,n(Na+)+n(Cl-)=0.5mol,因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总计0.5NA个,但水会电离出极少量的H+和OH-,因而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B项正确;

C.HCHO与CH3COOH的最简式为CH2O,原混合物相当于30gCH2O,n(CH2O)=1mol,因而C原子数为NA,C项正确;

D.不管钠和氧气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因而2.3gNa(2.3gNa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1mol×

NA=0.1NA,D项错误。

故答案选D。

12.A

(1).Al3+

(2).离子(3).Na2O2+SO2=Na2SO4(4).Cl(5).a、b(6).镁(7).Al-3e-+4OH-=AlO2-+2H2O

短周期主族元素,Y、Q均有−2价,且Y有+6价,原子半径较大,故Q为O元素、Y为S元素;

M有+7、−1价,处于ⅦA族,M为Cl元素;

R、X、Z的化合价分别为+1、+2、+3,原子半径R>X>Z>硫,故R为Na、X为Mg、Z为Al、由分析可知:

X为Mg、Y为S元素、Z为Al、M为Cl元素、Q为O元素、R为N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M、Q、R分别为Mg、S、Al、Cl、O和Na,

(1)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Al3+;

R与Q按原子个数比为1:

1形成的化合物T为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

离子

(2)Na2O2与化合物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O2+SO2=Na2SO4;

(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Cl>S,则:

a.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稳定性HCl>H2S,说明非金属性Cl>S,a项正确;

b.S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中S呈正价,说明Cl吸引电子的能力强,Cl元素的非金属性更强,b项正确;

c.物质的聚集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c项错误;

d.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不能说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如HCl为强酸,而HF为弱酸,d项错误;

e.应是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若非最高价含氧酸则不一定,如硫酸为强酸,而次氯酸为弱酸,e项错误;

综上所述,a、b项正确,故答案为:

Cl;

a、b

(4)以Mg、Al为电极材料,NaOH为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由于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而Mg不反应,该电池中正极材料为镁,Al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Al-3e-+4OH-=AlO2-+2H2O,故答案为:

,镁;

Al-3e-+4OH-=AlO2-+2H2O。

【点睛】最后一问是学生的易错点,准确判断该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反应式为该题的解题突破口,书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如本题中Al在碱性溶液中以AlO2—形式存在。

13.B

试题分析:

A.由方程式Cd+2NiOOH+2H2O

Cd(OH)2+2Ni(OH)2可知,放电时,Cd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Cd为原电池

负极,错误;

B.由A可知正确;

C.依据电池反应分析判断,电池是碱性电池,错误;

D.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d-2e-+2OH-=Cd(OH)2,错误。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