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178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4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含氮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葡萄糖和糖原B.脂肪酸和磷脂

C.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氨基酸和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与脂肪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

磷脂、核酸及其基本组成单位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脱氧核糖核酸(DNA)属于核酸的一种,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详解]A、葡萄糖和糖原均属于糖类,二者的元素组成都是C、H、O,A正确;

B、脂肪酸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

C、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C错误;

D、氨基酸和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中都含有C、H、O、N,D错误。

故选A。

2.察卡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A.不含蛋白质和糖类B.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含有A、T、C、G四种碱基D.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

[详解]A、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察卡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含蛋白质,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察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C错误;

D、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D正确。

故选D。

3.下列有关糖类分子式或通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B.蔗糖等二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淀粉或糖原的通式为(C6H10O5)n

D.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其中的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其分子式为C12H22O11。

多糖的分子式为(C6H10O5)n,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多数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简写为(CH2O)。

[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A错误;

B、蔗糖等二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B正确;

C、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多糖的通式为(C6H10O5)n,C正确;

D、多数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H2O),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细胞中的糖类的种类、分子式等相关知识。

4.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多糖,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B.果糖和蔗糖均可水解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纤维素含C、H、O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几类。

葡萄糖、果糖等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

蔗糖等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纤维素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详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A正确;

B、果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蔗糖属于二糖,可以被水解,B错误;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纤维素属于糖类中的多糖,含C、H、O元素,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纤维状

B.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可以产生丰富的氨基酸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它们的R基均含硫元素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类蛋白质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肽键。

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A错误;

B、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空间结构因肽链之间的化学键断裂而遭到破坏,但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肽键不会断裂,因此不能产生氨基酸,B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它们的R基不一定均含硫元素,如甘氨酸的R基为“-H”,C错误;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D正确。

故选D。

6.组成核酸的单体(如图)中,不含氮元素,且在DNA和RNA分子中不同的成分是(  )

A.①B.②C.①和②D.②和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核苷酸的结构式,其中①为含氮碱基,②为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③为磷酸。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为含氮碱基,其中含有氮元素,AC错误;②为五碳糖,在DNA和RNA中不同,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分子的五碳糖是核糖,B正确;③为磷酸,在DNA和RNA分子中相同,D错误。

7.检查某奶粉是否属合格的脱脂无糖(还原糖)奶粉,不能选取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B.龙胆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龙胆紫溶液属于碱性染料,可以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详解]检查某奶粉是否属合格的脱脂无糖(还原糖)奶粉,需要用苏丹Ⅲ染液来检测是否含有脂肪,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是否含有还原糖。

龙胆紫溶液能够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故选B。

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细胞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

D.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体积与表面积之比也小,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其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C正确;

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体积与表面积之比也小,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D正确。

9.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线粒体:

将丙酮酸彻底分解D.溶酶体:

加工并分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

作为生命系统的边界,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控制物质进出;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线粒体:

普遍分布在动植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较多,合成大量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把线粒体称为“动力车间”。

3、核糖体:

普遍分布于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内,无膜结构,能够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因此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4、溶酶体: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被称作“酶的仓库”,可以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可以吞噬水解病原体,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详解]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A正确;核糖体可以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能量,C正确;溶酶体能够水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高尔基体可以加工分泌蛋白质,D错误。

10.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均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无关

D.细胞核核膜消失和重建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且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原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动物体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消失和重建。

[详解]A.线粒体的外膜上不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错误;

B.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

C.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关,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核膜和核仁都会发生消失和重建,D错误。

11.关于真核细胞结构或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外膜上有光合色素分布B.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含有纤维素

C.内质网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D.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细胞壁、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分布,A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其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C正确;核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12.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D.mRNA可以通过核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如下:

[详解]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DNA上贮存着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A正确;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

D、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mRNA属于RNA中的一种,D正确。

故选C。

13.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A.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B和D错误;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A错误,C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再根据题意作答。

14.利用无色洋葱内表皮、均加入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和清水,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片过程:

取载玻片→撕表皮→滴清水→盖盖玻片

B.细胞中液泡颜色变化:

浅→深→浅

C.细胞吸水能力变化:

大→小→大

D.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

小→大→小

[答案]D

[解析]

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需要观察三次,因此有三次制片过程,即将洋葱内表皮分别置于清水、蔗糖溶液、清水中观察,A错误。

由于用的是无色洋葱内表皮,因此液泡无颜色,B错误。

细胞失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增强,吸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减弱,即细胞吸水能力变化:

小→大→小,C错误。

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缩小,红色区域由小变大,吸水过程中,细胞涨大,红色区域由大变小,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

小→大→小,D正确。

[点睛]

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4个注意点

(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4)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15.下列关于主动运输与胞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两者运输物质都需要载体协助,也都需要消耗能量

D.两者运输物质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动运输是物质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

胞吐的过程是:

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胞吐过程涉及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两者运输物质都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胞吐不需要载体协助,C错误;

D、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能量供应,因此两者运输物质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并理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研磨液催化糖生成酒,说明酶在细胞裂解后才能起作用

B.加热与酶都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加热杀死的酵母菌不能使糖生成酒,说明酶在活细胞中才能起作用

D.酶的合成一般需要经过转录,催化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时酶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条件适宜时,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详解]A、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起作用,酵母菌的研磨液催化糖生成酒,说明酵母菌的研磨液中存在相关的酶,A错误;

B、加热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加热杀死的酵母菌不能使糖生成酒,是因为相关的酶在高温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C错误;

D、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RNA是转录的产物,催化转录需要R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D。

17.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B.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t2时酶失去活性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由图可知,t1~t2反应物浓度减小的速率由大到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加入酶以后,t1~t2的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降低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说明酶没有失活,t2时反应物浓度为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错误;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要延长,故t2右移,D正确。

故选C。

1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B.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C.内质网的膜不能合成ATP

D.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需要ATP水解供能,A正确;

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B错误;

内质网是单层膜的细胞器,是脂质等的合成车间,需要消耗ATP,不能合成ATP,C正确;

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过程中释放能量,D正确。

19.在人体细胞和酵母细胞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A.葡萄糖转化为淀粉B.葡萄糖转化为糖原

C.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D.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人和酵母菌都是异养生物,不能将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

[详解]A、在植物细胞内,葡萄糖能够转化为淀粉,A错误;

B、在人和动物细胞中,葡萄糖能够转化为糖原,酵母菌细胞中没有糖原分布,B错误;

C、人体细胞和酵母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会发生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C正确;

D、在人体细胞和酵母细胞内,不会发生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20.图示为酒精发酵的实验装置,滴管下部装有酵母菌与苹果汁的混合液,试管中装满水。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试管中装满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试管中装满水为实验装置提供无氧环境

C.若混合液通入空气,则酒精发酵会受到抑制

D.实验过程中丙酮酸被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产生酒精的叫做酒精发酵。

对于酵母菌而言,酒精发酵的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相应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

[详解]A、酒精发酵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试管中装满水有利于观察CO2的产生,A正确;

B、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为实验装置提供无氧环境,B正确;

C、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若混合液通入空气,则酒精发酵会受到抑制,C正确;

D、实验过程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丙酮酸被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发酵及酒精发酵的内涵、无氧呼吸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各选项。

21.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白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瞬间[H]和C5下降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O2产生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会有氧气产生,B错误;

如果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光反应减弱,产生的还原氢和ATP速率减慢,三碳化合物还原减慢,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暂时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C正确;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光能,而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错误。

22.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

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

C.若CO2升高,c点右移

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果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强度下降,a点会上移,故A正确。

如果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合作用下降,b点右移,故B错误。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点会右移,故C正确。

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c点左移,故D正确。

2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指细胞分裂期持续的时间

B.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90%~95%

C.细胞周期的分裂期进行各种物质的准备

D.各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其中分裂间期是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的时期,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得多。

[详解]A、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A错误;

B、在一个细胞周期内,间期和有丝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其中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错误;

D、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要视细胞的类型而定。

例如,年幼的海胆细胞完成一个周期约需2h,洋葱根尖细胞约需12h,而人的肝细胞则需要22h。

细胞周期每一阶段所需的时间也因细胞类型不同而不同,D错误。

[点睛]熟知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其中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2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分别发生

A.间期,后期B.前期,中期

C.中期,后期D.间期,前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间期由于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选:

A。

[点睛]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

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

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

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