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503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docx

基于Web在线投稿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题目:

 

班级:

组长:

组员姓名:

 

说明

一、设计项目:

基于WEB的在线投稿系统

二、采用的是的方法

三、小组成员

姓名

学号

班级

程秀好

311009060601

软件Java10-6

金胜男

311009060602

软件Java10-6

李想

311009060603

软件Java10-6

吴丽娜

311009060605

软件Java10-6

赵亚博

311009060606

软件Java10-6

四、任务分配情况

姓名

需求分析报告

设计说明书

测试说明书

 

1.

2.

3.

 

 

 

 

附件:

项目分工情况

项目开发目的和意义

1.1项目来源1.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

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

E-mail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

建立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调查得知,以前编辑部对稿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编辑部征稿、刊登稿件信息发表不便;投稿主要通过邮寄的形式,交通不便、地理、路途事故等多种原因,到达编辑部的可能性较低。

后来,借助Internet,编辑部借助网络来推广,作者也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此种方式给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有很多缺点,数据繁多,容易丢失和出错,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发挥计算机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

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

推广使用基于网络的稿件远程处理模式,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增强稿件作者与审稿专家、期刊编辑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国内已有数十种杂志基本实现了稿件的远程处理,大型杂志社和编辑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自身工作流程,开发出各类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学报)编务处理系统,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国内期刊大部分期刊还没有付诸实施。

国外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则相对好得多,目前具备稿件远程处理功能的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大部分集中于美国,虽然总体水平也并不高,使用面也不广,但毕竟在期刊出版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开始了探索与实践,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

对于自身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中小型期刊,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会更多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工作管理,也会对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项目开发目的和意义

随着众多……

[空一行]

1.3项目完成情况

本项目实现了某某功能……做到了什么程度……

[空一行]

2.项目开发相关技术及方法

有关……

[空一行].

2.1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介绍所有语言、工具、平台……)

[空一行]

2.2相关技术及方法

(介绍所用到的技术、程序架构、实现方法等……)

[空一行]

3.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及实现

[小冒]……

3.1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要求……

(本部分可能会画几个用例图)

 

图3-1XXXXXXXXXXXX

[空一行]

3.2总体设计方案

3.2.1(系统架构/总体框图/……)

整个….….方案,说明如下:

(1)各种图形以统一的接口安插在整体调度模块之上,……

……

[控一行]

3.3详细设计及实现

共分……各模块……

[空一行]

3.3.1(某模块设计/实现、数据库设计……)

(可能会用到ER图、数据流图、流程图、IPO……)

(实现结果可以贴几张程序运行截图并进行说明……)

表3-1XXX数据表结构

编号

字段名

数据类型

……

说明

1

Name

2

Age

3

Salary

[空一行]

3.3.X(系统测试……)

(可能会有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结论……)

[空一行]

4.实践总结

4.1项目小结

4.2实践感想

(包括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个人收获与心得……)

[换页]

 

一、设计内容

网络化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可克服传统的手工稿件处理的缺陷,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本课题旨在文献资料查阅与业务流程调研的基础上,把握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

主要模块包括:

用户权限划分与管理,信息管理与发布,作者注册与投稿、稿件管理、各种费用管理、编辑初审、专家审稿、定稿,数据维护等。

二、基本要求

要求陈敏玮同学独立完成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和编码、调试,应按时完成进度要求。

所设计开发的系统能达到实用。

要求论文正文不少于1.5万字,外文翻译3000~5000字,计算机应用300机时以上,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源程序。

三、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合理,符合相关规范;用户界面美观,规范;响应速度快,操作便捷;系统完善,便于维护和扩展。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1]浏览、分析计算机类中文核心期刊与重要会议网站,熟悉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流程

[2]搜集与网络化稿件处理系统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

[3]动态网页制作技术相关书籍

[4]SQLSERVER相关书籍

[5]系统设计与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书籍

 

三、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

功能模块表:

 

 

四、课题的开发平台

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

VisualStudio2008开发环境,ASP技术

Html网页制作

1.设计的合理化和可行性分析,设想的效果得以实现需要理论技术支持,了解并掌握相关技术有难度;系统功能划分做到面面俱到比较困难,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设计思路容易被打乱,系统需一步一步完善;

2.用户界面是否美观、规范,要求一定的美工功底,要求熟练掌握一些图形图像制作软件;

3.响应速度,操作是否便捷,涉及到使用编程算法优劣,要求提高编程能力和优化设计算法;

4.维护和扩展,在设计过程中,需妥善保存好操作日志文档,以便出错检查;

5.页面的设计实现、数据库的构建、库的连接及各个表的创建、文件的上传功能。

六、预期效果

系统功能实现:

作者、专家、编辑3大模块和各种子功能模块实现全面、运行速度较快。

界面设计程度:

界面友好、美观,关键字提示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逻辑,背景颜色适中。

操作程度:

操作便捷、通俗化,对不同用户提供相应说明信息。

遇错处理:

程序编写时处理了包括可能因人为或机器出错的各种情况,系统实现较严谨。

人性化:

界面和操作符合人逻辑思维和习惯,操作效果满足用户需求。

安全性:

对用户信息、稿件信息、评审信息进行安全管理,保证信息正确、不泄露,安全找回。

七、进度计划

第一天:

查阅资料,需求调研,撰写开题报告;熟悉环境及工具。

第二天:

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第三天:

系统开发、编码实现、系统调试。

 

摘要

传统的论文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

邮寄方式投递和反馈时间长,并有可能投递错误、半路遗失。

电子邮件方式与邮寄方式相比,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不足是受邮箱容量限制,不属于在线投稿。

与这两种投稿方式相比,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更便于投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本文以期刊论文投稿为背景,论述基于WEB的投稿与处理过程,给出了开发此系统的详细设计说明。

从符合可行性的要求出发,使用ASP技术,B/S开发模式,完成对基于WEB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的开发。

系统在VisualStudio2008开发环境下,利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实现了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功能,作者可进行在线注册、在线投稿、缴纳稿费等;编辑和专家可进行在线评审、稿件管理等。

关键词:

在线投稿稿件处理ASPWEBSQLServer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

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

E-mail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

建立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调查得知,以前编辑部对稿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编辑部征稿、刊登稿件信息发表不便;投稿主要通过邮寄的形式,交通不便、地理、路途事故等多种原因,到达编辑部的可能性较低。

后来,借助Internet,编辑部借助网络来推广,作者也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此种方式给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有很多缺点,数据繁多,容易丢失和出错,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发挥计算机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

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

推广使用基于网络的稿件远程处理模式,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增强稿件作者与审稿专家、期刊编辑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国内已有数十种杂志基本实现了稿件的远程处理[1],比如中科院数学院的期刊、《无机化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新闻出版行业(如人民日报)、国内核心期刊(如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重要会议(如中国学术会议),学报社(电脑学报、自然科技学报等)等大型杂志社和编辑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自身工作流程,开发出各类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学报)编务处理系统,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国内大部分期刊还没有付诸实施。

国外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则相对好得多,达70%以上,目前具备稿件远程处理功能的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大部分集中于美国,虽然总体水平也并不高,使用面也不广,但毕竟在期刊出版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开始了探索与实践,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

对于自身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中小型期刊,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会更多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工作管理,也会对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3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论文分为七章,具体的内容组织如下:

第1章 绪论

给出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章 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

首先介绍了系统主要开发工具Visualstudio2008和SQL数据库,然后介绍了系统客户-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完成主要用到的技术ASP技术。

第3章 系统分析

通过对业务处理流程的调查,首先了解系统需求,总结出任务概述和可行性分析。

在业务调查中,给出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图。

第4章 概要设计

本章主要是对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E-R图以及数据库表结构。

第5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

本章主要给出了各模块界面设计以及主要模块算法设计。

第6章系统功能的测试

对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

最后,总结开发此系统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文献、致谢。

并附录上外文翻译。

第2章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

系统主要采用了ASP、SQLServer2005以及三层B/S软件体系结构技术。

分别从ASP的特点、优点,SQLServer2005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以及B/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明确开发系统所使用的技术。

2.1ASP简介

ASP全称ActiveServerPages,是Microsoft提供的一种WEB应用程序解决方案。

它同IIS高度集成,既易于编写,执行效率也高,能够有效地避免CGI(CommonGatawayInterface)技术带来的不足,是一款用以取代CGI的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2]。

ASP的特点:

●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并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生成网站的应用程序

●无需编译,可以直接执行

●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页面的编辑与设计

●ASP独立于浏览器。

用户的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

●ASP能与任何ActiveScripting语言相容

●源程序不会外漏ASP脚本是在服务器上执行,不会被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因此可以避免源程序被他人剽窃,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面向对象,具有无限可扩充性

ASP的功能:

从应用的角度看,ASP有如下功能:

●处理浏览器传送到服务器的表单输入。

●访问和编辑服务器的数据库表。

●读写服务器文件,实现访客计数等功能。

●提供广告轮播器,取得浏览器信息、URL表管理等内置功能。

●可实现多个页面共享信息。

2.2SQLServer2005简介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SQ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语言。

SQL通常使用于数据库的通讯[3]。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声称,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

SQL语句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数据库的操作任务,比如在数据库中更新数据,或者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使用SQL的常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Oracle、Sybase、MicrosoftSQLServer、Access、Ingres等等。

虽然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系统使用SQL,但是同样有独自另外的专有扩展功能用于它们的系统。

但是,标准的SQL命令,比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和Drop常常被用于完成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操作。

(1)SQL语言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主要是:

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其中包括:

●查询数据;

●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

●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

●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

●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

(2)SQL功能强大,是一种完整的数据处理语言,不仅用于数据库查询,而且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概括起来,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组:

●数据操作语言(DataManipulationLanguage,DML):

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

ØSELECT:

用于检索数据;

ØINSERT:

用于增加数据到数据库;

ØUPDATE:

用于从数据库中修改现有的数据;

ØDELETE:

用于从数据库中删除数据。

●数据定义语言(DataDefinitionLanguage,DDL):

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比如:

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

ØCreate:

用于创建数据库;

ØAlter:

用于修改数据库;

ØDrop:

用于删除数据库。

●数据控制语言(DataControlLanguage,DCL):

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

2.3B/S模式

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

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B/S结构的优点

Ø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

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

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

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Ø系统的性能:

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不过,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这使得服务器的负担很重。

采用C/S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够处理任务,这虽然对客户机的要求较高,但因此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而且,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HTML格式为主,其它格式文件多半是以附件的形式存放。

而HTML格式文件(也就是WEB页面)不便于编辑修改,给文件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Ø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它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

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机器能上网就可以。

对于B/S而言,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企业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这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

如果客户端的软件系统升级比较频繁,那么B/S架构的产品优势明显——所有的升级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这对那些点多面广的应用是很有价值的,例如一些招聘网站就需要采用B/S模式,客户端分散,且应用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浏览和少量信息的录入。

Ø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要求应用开发者自己去处理事务管理、消息队列、数据的复制和同步、通信安全等系统级的问题。

这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迫使应用开发者投入很多精力来解决应用程序以外的问题。

这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

如果客户端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C/S结构的软件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

但是,与B/S结构相比,C/S技术发展历史更为“悠久”。

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是更成熟、更可靠的。

2.4ADO连接方式

ASP连接数据库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即ODBC连接方式与ADO连接方式。

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ADO方式与SQL数据库连接。

ADO是ActiveDataObject的简称,是微软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可以快速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

ADO技术提供了一个一致的高性能的高兼容性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既能实现数据库前端的创建,又能实现中间层的设计。

ADO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一层到多层数据库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WEB的数据驱动解决ADO技术具备以下特点[4]:

●与语言无关

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数据库访问技术,因为ADO底层实现是COM技术,COM具备语言无关性。

●使用简易

ADO连接数据库高层接口,不考虑数据库实现细节,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数据库访问连接

支持显式数据库访问,即在数据被访问之前,先显式地建立数据库的连接,访问数据库结束后,显式地关闭连接。

●松耦合的数据连接

可以提供非连接访问,既可以在不保留数据库连接的情况下处理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共享。

●数据滚动

ADO既可按顺序浏览数据,也可以不按顺序浏览数据,因此处理数据非常灵活。

ADO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被内置在微软的所有操作系统里,包括Windows2000。

这就意味着ADO访问数据库不需要在每一台PC中再安装ADO。

第3章系统分析

3.1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因此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1技术可行性

(1)硬件方面:

CPU:

2.8GHz,硬盘大小:

2G以上

(2)系统软件:

Windows2000或WindowsXP操作系统可以满足系统开发的要求。

(3)应用软件:

Visualstudio2008是一款专业的网站开发编辑器,用于对WEB站点、WEB网页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码和开发,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自动化,增强开发小组的工作效率。

SQLServer2005具有强大的可伸缩性,支持对称多处理(SMP)技术,允许用户自己增加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以满足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要求。

SQLServer2005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可以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但对用户来讲这些是透明的。

(4)操作人员:

该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本着简单易用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尽量少使用手工编码),以便在后期的运行维护中,避免因开发人员的变动带来太大的影响。

因此,该系统要求后期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数据库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开发工具,对使用者只要求有一般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即可。

3.1.2经济可行性

(1)在社会效益方面:

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大多是由人手工完成的。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

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