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515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5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docx

中考物理热学总复习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对图1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是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雪熔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C.露水的形成是一个放热过程D.烈日下河流干涸是升华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湖水解冻B.湿衣服变干C.雾的形成D.樟脑丸变小了

4.图1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5.对于下列自然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B.“雪”的形成过程是熔化现象

C.“露”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D.“雾”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7、

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9、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10、如图3所示,从温度与室温(20℃左右)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温度计的示数会

A.减小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

1、下列事例中,有利于蒸发的是()

A.洗完头后用电热吹风机吹头发B.农民把新收获的粮食平摊在场院上

C.将清洗干净的湿衣服挂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2、如图9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图9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

D.如图9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寒冷的冬天,湖水会结冰,这个过程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要放热

三.填空题

1.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吸收、放出)热量。

2.民间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吸收放出)热量,使得气温降低感觉寒冷。

3.同种液体蒸发快慢,除了与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外,还跟液体的有关

四.实验题

1.液体的高低、表面积大小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都能影响蒸发的快慢。

2、)温度计的示数是℃。

(2分

 

3.图15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示数,其示数为ºC。

4、取一定量的松香,加热使其熔化。

温度升高到6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如表中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松香属于(“晶体”或“非晶体”),因为松香没有一定的点。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60

68

74

78

82

85

87

88

91

 

5、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中,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水滴的表面积相同,用酒精灯给其中的一块玻璃片加热,如图15所示。

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明同学的上述操作主要是在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是否有关。

6、图20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图甲中的这种物质是;

(2)物质在BC段这个过程中要热;

(3)这种物质在某点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图20乙所示为℃。

 

7、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100

100

100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8、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当水温升到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9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19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min。

(2)小文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9、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

图19所示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

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乙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

图象如图19C所示,由图象可知:

a、b两杯水开始沸腾的时间

不同,但沸腾时的温度都是℃。

(2)丙组同学选用了其中一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表所示,由此可知:

他们选择的是_____(选填“A”或“B”)

套装置,因为用此装置后,水沸腾时的气压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选填“小于”或“大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0C

92

94

96

98

100

101

101

101

101

101

 

10、有一杯水掺有少量的酒精,小亮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

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

每隔2min将温度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11

请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回答问题:

(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2)此混合液凝固过程所用时间至少为min。

11、图17为茜茜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某种物质均匀放热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此物属于(填:

“晶体”或“非晶体”);熔点为℃;其凝固过程用时min。

 

12、⑴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测得水的沸点为97℃、93℃、102℃;小文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这种猜想。

⑵小文发现有一支温度计上的刻度线不清晰,需要重新标识。

写出他的实验操作步骤。

 

13、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4、夏天,将一罐可乐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过一会儿可乐罐的外表面上会出现一些小水珠,李明认为这些小水珠是从可乐罐中渗出来的,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求写出: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分)

 

机械能

一.单选

1.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空降兵乘飞机空降到灾区,伞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越来越大B.机械能保持不变

C.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D.机械能不断减小

2、如图4所示,一个滑雪的人,以v=2m/s的速度沿山坡匀速地滑下,则在他向下匀速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人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人的机械能不变D.人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3、如图2所示,鲸鱼跃起,离开水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A.鲸鱼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变大

图2

D.鲸鱼不具有惯性

4、“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

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5、关于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也变大

B.在空中匀速上升的石块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C.小孩从滑梯滑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小

D.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钢珠重力势能不变

6、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B.热气球离开地面匀速上升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D.铅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7、如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减小的是

 

8、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二.多选题

1.图10所示的情境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的是

2.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

B.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载有钢块的汽车在匀速上坡的过程中,钢块的机械能增大

D.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如图11所示是我国射箭运动员进行射箭比赛的情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被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B、手拉弓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对弓的拉力大于弓对手的拉力

D、运动员松手时弓的弹性势能将转化为箭的动能

4、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B.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5、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6、)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

越来越低。

图8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MN为等高线,

小球在3、5位置的高度一样。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位置4时的势能最大

B.小球3和5比较,它们的机械能相同

C.小球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小球3和5比较,在位置5时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7、一个小球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8所示,AB=BC(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B.在AB、BC两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AB、BC两段内重力做功相等

D.在A、B、C三点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8、阳阳在蹦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又被弹起。

当她从接触蹦床床面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阳阳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B.蹦床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阳阳的动能逐渐减小D.阳阳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9、小丽同学在蹦床上运动,她从高处落下后又被弹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蹦床形变最大时,小丽的重力势能最小B.蹦床恢复原状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C.蹦床形变增大的过程中,小丽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D.蹦床形变减小的过程中,小丽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后,继续向下运动,到运动员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合力为零

B.实心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其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增加

11、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机械能可能增大

B.竖直上抛的篮球速度为零时,篮球受到的合力也为零

C.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使用滑轮组对物体做功时,通过增加动滑轮个数来增加承受拉力的绳的段数,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

12、如图8所示,运动

员在进行蹦床比赛,运动员离开蹦床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到蹦床上。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离开蹦床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一定不做功

B.在最高点运动员

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三.实验题

1.图19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

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表一和表二的两组数据。

 

表一(小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表二(小球质量m=100g)

小球质量m/g

木块滑行

距离s/cm

小球撞击

速度v/cm·s-1

木块滑行

距离s/cm

100

10

8

10

200

20

16

40

300

30

24

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简述分析过程。

 

实验

次数

小球离橡皮泥

的高度/m

凹陷程度

1

0.5

很浅

2

1.0

比较浅

3

2.0

比较深

4

4.0

很深

3、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宇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①物体的高度,②物体的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

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右表所示。

(1)小宇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依据是;

(2)实验的结论是;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4.小东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20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20甲所示,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分别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小球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2)如图20乙所示,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5.如图22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一会可看到塞子被弹起来。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能。

图22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

___;原因:

____。

 

内能

一.单选题

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3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A.千克(kg)B.焦耳(J)C.伏特(V)D.瓦特(W)

3.如图1所示,奥运圣火的点燃利用了太阳能,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A.焦耳B.帕斯卡C瓦特D.牛顿

4.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华火柴,火柴燃烧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6、水烧开的时候,壶盖不断“跳动”,这是由于

A.壶盖在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壶盖在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壶内蒸汽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壶内蒸汽对壶盖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凝固,其内能一定减小B.物体熔化,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8.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可能减少D.物体温度降低,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涂抹酒精的皮肤会觉得凉,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了热量

C.水结冰时的温度是零摄氏度,冰熔化时的温度高于零摄氏度

D.沸腾是只在液体内部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并

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10、一个铜块和一个铁块相互接触后,它们之间发生热传递,在这一过程中铜块保持不变的量是()

A.内能B.热量C.温度D.比热容

1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0oC的冰化成0oC的水,内能增加

12、下面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人类钻木取火的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水被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这个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热水瓶的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说明岩石分子很小

D.一桶污水把整个池塘都污染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7、在完全相同的两只玻璃杯中,倒入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当同时向两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发现热水杯中的水很快就变了颜色,但冷水杯中的水还没有完全变颜色,这说明

A.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B.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C.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D.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凝固成冰后比热容不会变化B.无论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内能

C.物体对外放出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D.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匀速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等于零

C.晶体熔化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不需要吸热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3.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

B.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将

℃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过程中,其分子势能变大

B.两手相互摩擦,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C.在桌面上推动铁块,此过程使铁块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D.用热水袋暖手,热水袋中的水在放热过程中其分子动能不变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两杯水具有的内能也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将高于100℃

C.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水一定能够沸特腾D.钢丝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2、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