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88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8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

1.试题左侧二维码为该题目对应解析;

2.请同学们在独立解答无法完成题目后再扫描二维码查看解析,杜绝抄袭;

3.查看解析还是无法掌握题目的,可按下方“向老师求助”按钮;

4.组卷老师可在试卷下载页面查看学生扫描二维码查看解析情况统计,了解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确定讲解重点;

5.公测期间二维码查看解析免扣优点,对试卷的使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意见反馈”告之。

201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3•上海)氦是太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

A.HB.HeC.ND.Cl

2.(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

3.(2013•上海)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60B.COC.H2CO3D.C2H6O

4.(2013•上海)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氢气与液氢B.水银与银C.干冰与冰D.氧气与臭氧

5.(2013•上海)Cr2O3可以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3C.+5D.+6

6.(2013•上海)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

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

7.(2013•上海)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硫粉B.铁丝C.木炭D.红磷

8.(2013•上海)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天然气:

COB.烧碱:

Na2CO3C.熟石灰:

Ca(OH)2D.纯碱:

KOH

9.(2013•上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C+2MgO,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2013•上海)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

A.FeO+H2SO4→FeSO4+H2OB.Fe2O3+3H2SO4→Fe2(SO4)3+3H2↑

C.Fe2O3+2H2SO4→2FeSO4+2H2OD.Fe2O3+3H2SO4→Fe2(SO4)3+3H2O

11.(2013•上海)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人工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  )

A.电解B.吸附C.过滤D.消毒

12.(2013•上海)如图为市售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中36.0%~38.0%表示该盐酸中(  )

技术条件

HCl含量36.0%~38.0%

外观合格

A.氯元素含量B.溶质溶解度C.溶质质量分数D.溶质式量

13.(2013•上海)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

A.可燃性B.挥发性C.不稳定性D.还原性

14.(2013•上海)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样B.

加料C.

加热D.

熄灭

15.(2013•上海)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①N2②O2③CO2④H2O中的(  )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16.(2013•上海)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

”与“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该反应可能为(  )

A.氢气的燃烧B.水的电解C.甲烷的燃烧D.一氧化碳的燃烧

17.(2013•上海)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铜B.盐酸C.氢氧化钠D.碳酸钠

18.(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19.(2013•上海)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20.(2013•上海)一个水分子质量(单位:

克)的计算表达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21.(2013•上海)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

(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

2Fe+3C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 .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 .常用于灭火的是 _________ .

(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由 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2molAl(OH)3中含有 _________ g氧元素.

(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 _________ (填“化合”或“游离”)态.

22.(2013•上海)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 g/100g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_________ t2(填“>”、“<”或“=”).

(4)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溶解度(g/100g水)

20

31.6

40

63.9

50

145

60

110

70

140

80

169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 _________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_________ .

23.(2013•上海)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容器I

针筒I

容器II

针筒II

红墨水

液面位置

a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水

保持

左高右低

b

0.55g锌

15mL盐酸

0.24g镁

15mL盐酸

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a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 .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b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 _________ (填“I”或“II”),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 .

三.简答题

24.(2013•上海)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

(1)氯化钙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5.(2013•上海)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1)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_________ (填编号)

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制得的气体通过填充一种氧化物的干燥装置,该氧化物是 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编号)

用所选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 ,能使反应暂时停止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 .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_________ .

26.(2013•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

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

另取样,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 _________ .

(2)第二步实验中,AB之间图象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_________ .

BC段减少的沉淀是 _________ .

(3)C点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点沉淀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原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1)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n2)的关系为n1= _________ .

201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3•上海)氦是太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

 

A.

H

B.

He

C.

N

D.

Cl

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

解:

氦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用油

B.

白醋

C.

白糖

D.

食盐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

A、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B、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3•上海)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60

B.

CO

C.

H2CO3

D.

C2H6O

考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CO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H2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D、C2H6O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与无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3•上海)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与液氢

B.

水银与银

C.

干冰与冰

D.

氧气与臭氧

考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

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氢气与液氢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与银不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均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氧气、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

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5.(2013•上海)Cr2O3可以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5

D.

+6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r2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

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2)×3=0,则x=+3价.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2013•上海)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

 

A.

pH=1.3的工业废水

B.

pH=4.5的雨水

 

C.

pH=7.0的蒸馏水

D.

pH=7.3的矿泉水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工业废水的pH为1.3,小于7,显酸性.

B、雨水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

C、蒸馏水的pH为7.0,等于7,显中性.

D、矿泉水的pH为7.3,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工业废水的pH最小,所以酸性最强.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7.(2013•上海)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

硫粉

B.

铁丝

C.

木炭

D.

红磷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硫、铁、木炭、红磷等物质都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的现象各不相同.

解答:

解:

A、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2013•上海)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

CO

B.

烧碱:

Na2CO3

C.

熟石灰:

Ca(OH)2

D.

纯碱:

KOH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错误.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错误.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013•上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C+2MgO,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解答:

解:

根据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CO2

2MgO+C可以知道,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0.(2013•上海)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

 

A.

FeO+H2SO4→FeSO4+H2O

B.

Fe2O3+3H2SO4→Fe2(SO4)3+3H2↑

 

C.

Fe2O3+2H2SO4→2FeSO4+2H2O

D.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氧化亚铁,故错误;

B、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铁和水,不生成氢气,故错误;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生成硫酸铁,故错误;

D、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掌握反应的特点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11.(2013•上海)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人工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  )

 

A.

电解

B.

吸附

C.

过滤

D.

消毒

考点:

水的净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净化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目的是把水中的不溶物、色素、异味、病菌等除去.

解答:

解:

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

通常不会采用电解的方法,因为电解时,水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故选:

A.

点评:

净化水是为了把水中的一些物质除去,而不是把水除去,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净化水的方法.

 

12.(2013•上海)如图为市售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中36.0%~38.0%表示该盐酸中(  )

技术条件

HCl含量36.0%~38.0%

外观合格

 

A.

氯元素含量

B.

溶质溶解度

C.

溶质质量分数

D.

溶质式量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标签中标的是HCl的含量,所以可以判断是该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溶解度和溶质的式量都不是用百分数表示的,而氯元素的含量只能标出Cl;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标签中标的是HCl的含量,所以可以判断是该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即C正确.

故选C.

点评: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3.(2013•上海)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

 

A.

可燃性

B.

挥发性

C.

不稳定性

D.

还原性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

A、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4.(2013•上海)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取用药品时的注意事项分析,瓶塞不能正放在桌面上;

B、根据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分析,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慢慢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落到试管底部;

C、根据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分析,用灯帽盖灭.

解答:

解:

A、取用药品时,瓶塞不能正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慢慢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落到试管底部,故正确;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试管炸裂,故错误;

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5.(2013•上海)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