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36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3年上海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答案】B

【解析】

A

×

H是氢的元素符号

B

He是氦的元素符号

C

×

N是氮的元素符号

D

×

Cl是氯的元素符号

【答案】A

【教你“读”题】形成溶液

可溶性物质分散在水中

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解析】

A

×

食用油不溶于水,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

B

白醋本身是水溶液

C

白糖易溶于水,白糖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溶液

D

仞盐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名师点拨】抓住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进行判断,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说明被分散的物质能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A

×

C60是单质,不是有机物

B

×

CO是氧化物,属于无机化合物

C

×

H2CO3是碳酸,属于无机物

D

C2H6O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属于有机物

【概念显微镜】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的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因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所以判断有机物的标准:

一是化合物,二是必需含碳元素,三除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外。

同时俱备这三点就是有机物。

【知识回顾】

【教你“读”题】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1)描述单质间的关系,把C排除,

(2)描述的是不同种单质,可将A排除;(3)描述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把B排除。

【答案】D

【解析】

A

×

氢气和液氢是同一种单质的不同状态,不是同素异形体

B

×

水银是汞的俗称,和银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单质,也不属于同素既形体关系

C

×

干冰是二氧化硕,冰是水,两种物质均为化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关系

D

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是不同的物质,相互间提同素异形体关系

【概念显微镜】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应该满足的条件:

一是都是单质,二组成元素相同,三相互间是不同的物质。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答案】B

【解析】氧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铬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3=0,所以X=+3。

【知识回顾】化合价原则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同一种元素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3)氢元素的化合价常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常为-2。

(4)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常显负价。

【教你“读”题】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越小,溶液酸改越强

工业废水的酸性最强。

【答案】A

【解析】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为7的溶液显中性,pH大于7的溶液显碱笥,且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四种水样中工业废水的pH最小,所以其酸性最强。

【知识回顾】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

【答案】A

【解析】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基础回顾】几种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灰黑色固体)

持续发红,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O2点燃CO2

2C+O2点燃2CO

硫(淡黄色固体)

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S+O2点燃SO2

镁(银白色固体)

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伴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2Mg+O2点燃2MgO

铁(银白色固体)

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不易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红磷(红色固体)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4P+5O2点燃2P2O5

【答案】C

【解析】

A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

×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或苏打,面碱

C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D

×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知识回顾】常见物质的俗名

化学名

俗名

化学式

化学名

俗名

化学式

水银

Hg

氯化钠

食盐(准确地说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

硫磺

S

碳酸钠

苏打、纯碱

Na2CO3

金刚石、石墨

C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乙醇

酒精

C2H5OH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CO2

乙酸

醋酸

CH3COOH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碱式碳酸铜

铜绿

Cu2(OH)2CO3

氢氧化钠

烧碱、苛性钠、火碱

【答案】C

【解析】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处以上物质反应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规律总结】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特点总结

多变一

一变多

一换一

两交换,价不变

 

【答案】D

【教你“读”题】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所以A不正确,稀硫酸除锈锈属于复分解反应

只有D正确。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A不正确,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答案】A

【解析】自求水厂是对水进行净水,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细菌和病毒,电解是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吸附、过滤和消毒均是自来水厂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HCl含量36.0%~38.0%”表明该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36.0%~38.0%,即表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C正确。

【答案】B

【解析】

【易错分析】由于混淆挥发性与不稳定性,易误选C,为此需准确理解两者的差异。

【思维拓展】物质的物理性质表现在:

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表现在:

可燃性、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名师点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答案】B

【图解】将粉末状固体或小颗粒固体加入试管时,可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答案】C

【教你“读”题】Zn(OH)2CO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没有氮气参加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及水参加反应,即选C。

【解析】锌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薄膜,根据薄膜的成分Zn(OH)2CO3分析,含有锌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反应物中应该能提供锌、氧、氢、碳这些元素,由于锌是在空气中形成的薄膜,结合空气的成分,类比铁生锈可知,锌的这层薄膜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答案】D

【解析】由制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生成物只有一种化合物,氢气燃烧时,两种反应物都是单质,不符合,水电解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也不符合,甲烷燃烧一是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而题中反应物中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两个原子,所以不符合,或甲烷的生成物有两种,所以不符合,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二个原子,且二氧化碳燃烧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硕,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对微观模拟图,首先应该明确图示的意义,如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据此可判断判断微粒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可判断该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如果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有些选项可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如本题中的A、C两个选项,确定化学反应中微粒数目之比,一是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子),需将过量的部分除开,二是注意图示是否表示已配来的化学反应,如果没配平,应该先进行配平,再确定。

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也可以结合图例(每种圆圈表示的原子),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反应,转化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

【答案】C

【解析】X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X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碱,X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X只能是碱,所以符合上述两个反应的X只能是碱,A是氧化铜,不属于碱,不符合第二个反应,盐酸两个反应都不符合,氢氧化钠是碱,能满足上述两个反应,碳酸钠是盐,也不符合上述两个反应,故答案为C。

【答案】A

【解析】由于甲烧杯中没有加入水,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甲一直是饱和溶液。

【易错分析】本题由于对图中变化看不懂易误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图示的每一步操作改变了溶液的什么量,然后再进行分析、对比。

【答案】B

【解析】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

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气(O2)和臭氧(O3)

C

×

分子的质量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能说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大,如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却只有18

D

×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易错分析】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易误认为分子一定比原子大,而误选C。

突破方法是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与原子(或分子)真实质量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1mol水的质量为18g,1mol水中含6.02×1023个水分子,所以每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8g÷(6.02×1023)所以答案只有D。

【答案】

(1)Fe2O3(或三氧化二铁)

(2)Fe(或铁)(3)CO2(或二氧化碳)(4)C+2CuO高温2Cu+CO2↑(5)减小(6)三(7)96(8)游离

【解析】

(1)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时,三氧化二铁提供氧,使一氧化碳氧化,所以该反应的氧化剂是三氧化二铁;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反应中只有生成物铁是单质,其他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剂,所以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4)木炭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需加上气体符号(↑);

(5)由于该反应是两种固体物质间的反应,生成物中二氧化碳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

(6)氢氧化铝由铝、氧、氢三种元素组成;

(7)2mol氢氧化铝中含有6mol氧原子,6mol氧原子的质量为6mol×16g/mol=96g,即2mol氢氧化铝中含96g氧元素;

(8)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即得到金属单质)的过程。

【解题思路】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常有两种考查形式:

①教材已知的化学方程式;②明确指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陌生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如下:

(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线;

(3)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答题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到化学式的书写规范、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的标注。

【答案】(9)饱和(10)温度(11)溶剂的种类(或溶剂的性质)(12)40.0(13)>(14)50(15)如图

【解析】由于甲、乙两个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所加硝酸钾的质量相同,但水的温度不同,充分溶解后,甲中有偿有溶解的硝酸钾,乙中完全溶解。

(9)甲烧烧中的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溶液能与溶质共存,所以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10)对比甲、乙两个烧杯中的现象可知,影响硝酸钾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

(11)甲、丙两个烧杯中溶剂的种类不同,所加硝酸钾的质量相同,但溶剂的质量和温度一样,但充分溶解后,丙烧杯中固体比甲烧杯中多,说明影响硝酸钾溶解度的因素还有溶剂的种类(或溶剂的性质),

(12)乙烧杯溶液中有50.0g水和20.0g硝酸钾,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50.0g水中溶解20.0g硝酸钾达到饱和姿态,所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0g/100g水;

(13)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往t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丹饱和变成不饱和,要使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将溶液的温度降低,即t2应该小于t1;

(1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承温度升高而增大,但50℃所测硝酸钾的溶解度突然增大,,且比60℃、70℃时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值都高,说明50℃硝酸钾的溶解度测定时有较大的误差;

(15)根据数学中孙数作图的方法,选取表中除50℃溶解度数据外的五个数据先描点,然后再用光滑的曲线连起来得到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答案】(1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7)Ca(OH)2+CO2====CaCO3↓+H2O(18)Ⅱ(19)开始时左边较右边高更多,反应结束后,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但仍然保持左边比面边高

【解析】(16)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容器Ⅰ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且溶解于水的部分,与水反应的二氧化碳较少,氢氧化钙是一种碱,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所以容器Ⅱ中气体减少的量不好容器Ⅰ中,即出现红墨水的液面位置是左高右低;

(18)在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较锌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所以容器Ⅱ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剧烈;

(19)本空判断红墨水液面变化情况较难,其原因是一方面要考虑反应过程中液面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完全反应后液面的情况。

镁和锌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都产生气体,由于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锌与盐酸反应快,所以产生氢气的速率是容器Ⅱ更快,溶器内气体压强增加更快,使得红墨水液面位置左高右低,且镁恰好完全反应时,红墨水的液面高度差最大,随后,由于锌产生氢气的量增加,容器Ⅰ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大,所以红墨水的液面差会减小,由于等质量的镁与锌完全反应,镁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更大,所以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容器Ⅱ中收集的气体更多,压强更大,所以红墨水的液面仍然是左高右低。

【难点突破】本题判断b实验中红墨水液面位置的变化情况较难,一方面需考虑两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液面位置的变化,另一方城又需考虑完全反应后红墨水液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反应过程考虑反应的速率,反后考虑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

【信息梳理】

序号

题干信息

信息分析

大理石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

(1)碳酸钙完全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氯化钙的质量33.3g-22.2g=11.1g

【答案】

(1)11.1

(2)解:

反应生成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为:

11.1g÷111g/mol=0.1mol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1

x0.1mol

1:

1=x:

0.1mol

解得:

x=0.1mol

答:

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

【答案】(3)2H2O2

2H2O+O2↑(4)d(5)CaO(或氧化钙,生石灰)(6)ad(7)长颈漏斗(8)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9)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

【解析】(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5)要得到干燥的氧气,需对氧气进行干燥,由于氧气不与生石灰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与硫酸反应,所以干燥氧气可靠的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中的一种,这三种物质中只有生石灰是氧化物,所以本题选用的干燥剂为生石灰(氧化钙);

(6)

(7)用于添加液体药品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8)要俣反应停止只需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关闭,由于刚关闭时,固体与液体接触,还在反应,反应产生的气体留在试管中,使试管中的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试实行改革内的液面下降,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9)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所以实验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补充】气体的制取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固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反应条件(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的溶解性、密度、能否与水反应、实验要求(如较干燥或较纯净、是否需测定气体体积、是否需测定收集气体所用时间等)、气体是否有毒(有毒气体的收集常与尾气处理装置连在一起)。

【难点突破】本题出现两次选择装置,并且装置的相似度高,如果不清楚装置的工作原理,则会无所适从,因此突破的方法是分析装置的工作原理,灵活劫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梳理】

序号

题干信息

信息分析

取样进行焰色反应,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

该溶液中含有钾元素,即该溶液中含有氯化钾

(1)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完全反应后往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会减少,但不会完全减少,所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和碳酸钠;

(2)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在溶液中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3)C点浓淀的物质的量是B点沉淀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说明硫酸钡占硫酸钡和碳酸见证物质的量之和的三分这一,即硫酸钡与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酸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即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硫酸钠物质的量的2倍

【答案】(10)氯化钾(或)(11)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钡(12)碳酸钡(13)2n2

【解析】(10)进行焰色反应,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钾元素,即该溶液中含有氯化钾;

(11)由于溶液中有碳酸钠,而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盐酸,即溶液的溶质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钾,加入氯化钡充分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硫酸钡,其中碳酸钡和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固体,所以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钾和氯化钠,AB段对应的溶液中还含有过量的氯化钡,即溶质有三种:

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钡;

(12)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其中碳酸钡能与稀硝酸反应,所以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钡;

(13)由于B对的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C点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根据题题意,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总的物质的量是硫酸钡的物质的量的3倍,所以碳酸钡的物质的量是硫酸钡物质的量的2倍,即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所以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2倍。

【难点突破】本题图示信息量大,且题目涉及的反应关系复杂,突破的方法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象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