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928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0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docx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

输电线路铁塔的三维建模

绪论

1.1、概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目前是测绘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众所周知,传统测绘技术主要是单点精确测量,要用其采集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就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描述目标结构的完整属性需要采集大量的点,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这样才能把目标完整地建模,所以,用现代高精度扫描技术就可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的技术,它不同于单纯的测绘技术,它主要面向高精度逆向工程及三维模型重构,具有独特的优势:

数据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强:

数据量大,能详细描绘物体的细节;主动性强,能全天候工作;全数字特征,信息传输、加工、表达容易;操作方便,扫描时由软件控制仪器工作。

因此,对基于三维激光扫捕数据的建模技术研究很有必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实景复制技术”,对任何复杂的现场环境及空间进行扫描操作,采用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及重构技术,以获取研究目标的三维坐标数据和数码照片的方式快速获取各种大型的、复杂的、不规则、标准或非标准等大型实体或实景等目标的三维立体信息,直接将这些三维数据完整地采集到电脑中,进而快速重构出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数据,再现客观事物真实的形态特性。

该技术为快速获取空间数据提供了有效手段,是继GPS技术以后的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进行数字化,得到物体表面大量点的三维坐标集合,称为点云数据。

这些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还可进行各种后处理工作(如:

测绘、计量、分析、仿真、模拟、展示、监测、虚拟现实等),即所谓的逆向工程应用。

所有采集的三维点云数据及三维建模数据都可以通过标准接口格式转换给各种正向工程软件直接使用。

目前空间模型的表达一般用面体,包括平面和曲面,平面的表达用的最多的是平面三角形,因为空间中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决定一个平面;曲面的表达一般用基于控制点的NURBS曲面,此曲面以一定量的控制点来控制整个曲面的形状。

由三角形组成的三角网应用非常广泛,它可用于表达物体表面细致的凹凸形状,进行光照反射的分析,纹理映射,以及空间信息的获取;而曲面的应用也很有效,它可建立光滑自然的曲面造型,更趋于真实。

因此两者在建立三维模型时都非常有用。

所谓建模,就是利用真实物体的几何特性,利用点、线、面或图像将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并达到与真实物体相似的感观效果。

1.2、研究现状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特别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出现,为三维数据获取提供了新的手段。

它利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

可以快速、大量的采集空间点位信息,为快速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快速获得被测对象表面每个采样点空间立体坐标,得到被测对象的采样点(离散点)集合,也即“点云”(PointCloud)。

1.2.1、国外现状

由于三维模型的应用方向十分广泛,从其问世以来,国外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所以从点云数据建立模型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1994年,Hoppe提出了从无结构的点云数据精确地实现分段光滑曲面的自动重建的方法。

该方法分为初始曲面的估计、格网优化和分段光滑曲面的优化三个阶段。

TamesVarady等人针对工业领域的逆向工程技术,总结了逆向工程的工作步骤,概括了数据获取和模型重建的一些重要算法,提出了几何模型特征、相关表面特性表达,简单表面和自由表面的分割和曲面拟合,多视点影像的组合以及生成连续精度的B.rep(BoundaryRepresentation)模型的方法。

1998年MarcoViceconti等人应用CT扫描三维影像数据建立人体骨骼的NURBS实体模型,建立的CAD模型精度比_维数据建立的模型精度高很多。

QingJinPeng和MartinLofius阐述了从二维视觉信息晕建三维模型的过程。

美国Stanford大学计算机系的图形学实验室与意大利政府合作,针对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十几个大型雕塑作品进行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计划,在文物扫描、三维模型建立、大规模模型的绘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000年RuzicaMaksimovic等人在医学领域中研究了用于CT治疗的一种基于等值线模型的影像数据分割和三维模型建立的算法。

自2002年以来,每年的欧洲计算机图学年会(EuroGraphics)都有一个专门的PBG(PointBasedGraphics:

基于点的图形学)研讨会,基于点的图形学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研究兴趣。

PBG概念出现后,基于点的绘制技术成为点云模型的标准渲染技术。

点云模型渲染技术目前无论是从渲染的速度抑或渲染的效果上来看,均已发展地较为完善。

1.2.2、国内现状

目前在国内,就硬件技术而言,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一些科研院校己经对三角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由于基于TOF测距技术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高新集成技术之一,国内对这方面的硬件研究尚未见发表。

在数据处理方面,国内只有极少数研究学者对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处理方面作了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研究内容的层次还远达不到实用阶段。

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一套自行开发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处理软件。

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上的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对三维激光技术的硬件与数据处理加以系统地研究。

但是,近几年,国内也不断有专家学者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

2001年3月,清华大学土木系和徕卡测量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采用Cyra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清华大学校内的建筑物二校门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并基于生成的点云数据建立了二校门的三维模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采用三维激光测绘技术,采集太和殿的完整点云数据,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建成了太和殿的三维模型。

2006年12月6日至11日,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徕卡测量系统HDS3000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高精度地采集乐山大佛的表面数据,并利用该系统附带的数据处理软件建立精确的乐山大佛三维立体模型,即“数字乐山大佛”。

2007年10月18日开幕的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宣布将用三维激光扫描和虚拟构件技术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复原圆明园中的一些古建筑原貌,并将进行重建。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臧春雨介绍,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已经两次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圆明园九州景区中的碧澜桥残余构件进行了扫描,通过计算机虚拟构件,研究得出碧澜桥残留构件的组合复原方案,并最终取得成功。

第一章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1.1、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仪相当于一个高速测量的全站仪系统。

传统的全站仪测量需要人工干预帮助全站仪找到目标,每次只能测量一个目标点,即使是马达型全站仪也只能跟踪测量数量有限的点。

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对被测目标按照事先设置的分辨率(相当于采样间隔)进行连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对于某一时刻来讲,三维扫描变成一维测距,扫描仪实际上相当于一台全站仪。

对一个物体表面经过扫描后得到大量的扫描点(或称为采样点)的集合称之为“点云”或“距离影像”,其实为被扫描物体的3D灰度图。

先假定这样一个坐标系:

扫描仪的理论竖直轴(即水平时的天顶方向)为Z轴、扫描仪水平转动轴的零方向为X轴构成一个右手坐标系A(X—Y—Z),称之为扫描坐标系。

这样,对于单个采集点,三维激光扫描仪根据脉冲激光测距原理获得仪器O到被测点F的距离S,同时角度计数器记录扫描仪的扫描激光束位置(脉冲)相对于起始位置(即仪器扫描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的横向和纵向扫描角度m和m,由此可得到三维激光点(即被测目标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F(X、Y、Z)。

=S×COS(m)×COS(n)

=S×COS(m)×SIN(n)(1.1-1)

=S×SIN(m)

假定扫描仪扫描的瞬间,扫描仪中心O在大地坐标系(x0,y0,z0)中的坐标为O(OX′,OY′,OZ′),该瞬间扫描的姿态参数(即仪扫描坐标系相对于大地坐标系的旋转参数,也称为角元素)为(P、Q、R),可以坐标变换得到测点任一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F(X′—Y′—Z′)。

图1-1:

扫描仪扫描原理

由此看出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⑴测量扫描仪到目标点间的距离;⑵测量扫描瞬间激光束在扫描坐标系中的位置;⑶测量扫描仪中心在大地坐标系中的瞬间位置;⑷测量扫描仪的姿态;⑸目标点色彩信息的采集。

前两个问题可由扫描仪解决,扫描仪中心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随机的动态差分GPS来测量,测量扫描仪的姿态由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求出,点的色彩信息由扫描仪的高分辨率相机拍照完成。

图1-2:

GPS差分定位原理

激光三维扫描系统的关键问题:

一是定位测量和姿态测量的同时性问题;二是数据冗余问题,大量的数据将使计算系统瘫痪,需要利用相关的数据压缩技术保留反映目标特性的信息、取掉无关的信息;三是多图象或多测站成果的拼接问题;四是数据过滤问题,从激光采样点数据中去除测量躁声;五是目标物体的判断和识别。

1.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

⑴非接触性。

不需要接触目标,即可快速确定目标点的三维信息,解决了危险目标的测量、不宜接触目标的测量和人员无法达到目标的测量等问题。

⑵快速性。

激光扫描的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大面积目标的空间信息,对于需要快速完成的测量工作尤其重要。

⑶数据采集的高密度性。

可以按照用户的设定采样间隔对物体进行扫描,这样对那些先前用传统的测绘方法无法进行的测绘就变的比较方便,比如雕塑和贵重文物及工艺品的测绘。

⑷穿透性。

改变激光束的波长,激光可以穿透某些特殊的物质,比如水、玻璃和稀疏的植被等,这样可以透过玻璃、穿透水面、穿过植被进行扫描。

⑸主动性。

主动发射光源,不需要外部光线,接收器通过探测自身发射出的光经反射后的光线,这样,扫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⑹全数字化。

三维扫描仪得到的“点云”图为包含采集点的三维坐标和颜色属性的数字文件,便于移植到其它系统处理和使用,如可以作为GIS的基础资料。

1.3、三维激光扫描的精度意义

三维激光扫描的精度指扫描点的定位精度,包括扫描点的绝对定位精度和点与点间的相对定位精度。

根据激光测距、激光扫描以及扫描仪姿态测量的原理,可以得出任一扫描点的绝对中误差沿三个坐标轴的分量为:

=

×

+

×

+

×

=

×

+

×

+

×

(1.3-1)

=

×

+

×

上式中,f为函数相对于各个直接测量值的偏导数,ms、mM、mN分别为扫描仪距离测量、竖直角测量和水平角测量的精度。

对于ms,包含两项误差:

距离测量的固定误差m和相对误差md=K×S(S为扫描仪到扫描点间的距离)。

两点间的相对定位误差由绝对定位误差可以求出。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为:

(1.3-2)

结合式(1.1.4-1)和(1.1.4-2)应用误差传播律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长度误差MD,

则相对误差为:

K=MD/D

如果所求的两点位于两个不同的测站,还应该考虑模型的拼接误差对两点间的相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1.4、三维激光扫描的分辨率

扫描的分辨率指扫描的点采样间隔,反映了对物体的扫描精细程度。

对每一个目标的扫描,都需要事先设置扫描分辨率。

地面测量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属于线性扫描方式,扫描线的间隔和扫描线上点的间隔均按照角度来定义。

下表为TRIMBLEGX扫描仪在100米远处的目标设置角度分辨率后所对应的点扫描采样间隔。

距离扫描仪远近不同的目标,点的扫描采集间隔不同。

距离扫描仪远的地方,目标物体被扫描得粗糙;反之,目标物体被扫描得精细。

同理,远处的目标扫描精度低,近处的目标扫描精度高。

图1-3:

目标的远近和分辨率的关系

这样,在扫描测绘中,为了得到统一的扫描分辨率和扫描精度,应该将远近不同的目标分开扫描,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设置扫描分辨率。

第二章三维扫描测绘中点云的拼接

2.1、拼接及类型

2.1.1、拼接的概念

所谓拼接,就是将不同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转化到大地坐标系或同一坐标系中。

假设一个完整的长方体W被分成A、B、C三块,拼接就是找到“块”与“块”间的关系,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拼接又称为“配准”。

空间内任意的两个三维坐标系的配准需要经过九次变换。

假定一个坐标系统不动,另外一个坐标系需要分别进行沿三个坐标系的平移和绕三个坐标轴的旋转,在这六个变换值中沿三个坐标系的平移称为坐标变换的坐标元素,绕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称为坐标变换的角元素。

由于地面测量型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没有姿态测量装置,拼接的实质就是要求出坐标变换的坐标元素分量和角元素分量及坐标变换的比例系数。

由于习惯使用大地测量坐标为参照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等空间属性(比如:

我们描述建筑所在的位置和长、宽、高等),因此不同扫描站得到的模型最终都要变换到大地测量坐标中来。

模型间的拼接在测量上称之为“相对定向”,将完成相对定向后的拼接模型置放到大地测量坐标系中的工作在测量上称之为“绝对定向”。

从空间解析几何可知,扫描目标的任一点在扫描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关系式为:

(2.1.1-1)

写成矩阵形式为:

(2.1.1-2)

上述坐标变换公式中,(x0,y0,z0)表示扫描坐标系原点在固定坐标系中的坐标,九个系数为两轴系间的方向余弦,即:

(2.1.1-3)

由此,可以得到任意一点在两个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关系通

式:

(2.1.1-4)

(2.1.1-5)

式中cosXx表示X与x轴之间的方向余弦,cosXy表示X与y轴之间的方向余弦,以此类推。

方向余弦是相关两轴之间夹角的余弦,这些夹角在0o与180o之间。

扫描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由扫描仪测距并计算;由于扫描仪测距为实际距离,故缩放系数m为0;轴系间的夹角旋转参数和坐标平移量(x0,y0,z0)共六个参数靠3对共轭来解算。

求出六个坐标变换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每个扫描点的大地测量坐标。

图2-1:

扫描坐标系的变换

2.1.2、拼接的类型

按照配准时采用的方法不同,模型的拼接一般可以分为:

基于目标的拼接和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

基于目标的拼接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一定数量的同名点拼接;基于测站点的拼接是利用测量意义上的测站点间的关系达到模型的定向和定位。

不同的拼接方式对外业的扫描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外业的扫描必须满足内业拼接提出的必要条件。

2.2、基于目标点的拼接

2.2.1、数学模型

基于目标的拼接的实质是模型间的相对定向。

按照共线方程式求解六个参数需要至少3对共轭点,即已知空间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在两种坐标系下的坐标,就可以求出两个坐标系的变换参数。

利用求出的转换参数对其它“点云”点进行坐标变换,也就实现了模型的拼接。

这样拼接后得到的点云模型是以拼接基准站的坐标系为坐标参照的空间位置模型。

该坐标系是空间内任意坐标系和大地测量坐标系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要将该模型置放到大地测量坐标系中,还需要求出模型中至少三个点在大地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进行第二次坐标变换。

如果每个扫描站都保证扫描坐标系Z轴竖直(也就是每次扫描时整平扫描),这样一来两个模型间就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两个模型的拼接只需要坐标系间的三向平移和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共四个变换参数。

四个参数只要2对共轭点即可求解。

2.2.2、拼接方法

对于基于目标的拼接,在外业非水平状态扫描时,相邻测站的扫描目标需要有一定的重叠度或至少有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点作为公共点;水平状态扫描时,则需要有一定的重叠度或至少有二个点作为公共点。

这些用来拼接的点称为“目标”。

用于拼接的目标点有两种:

一种是点云模型中的自然点;另外一种是和仪器配套的平面形标靶和球形标靶。

对于前一类目标,拼接时需要靠人工判断其共轭性。

对于平面形标靶和球形标靶,扫描仪扫描后会自动计算出标靶的几何中心作为目标点。

当在每一测站扫描时都整平仪器,可以将绝对定向控制点、拼接用点云点和拼接标靶的数目都相应减少1个。

当仪器在每一测站的扫描都整平但不进行绝对定向,这样得到的相对定向后的模型是水平的,坐标系只是绕大地测量坐标系的Z轴发生了旋转和平移。

所有的拼接点可以混合使用,但要保证约束条件足够。

增加拼接点的数目,相当于增加了多余观测,这样可以发现扫描错误、提高拼接精度。

2.2.3、基于目标的拼接方式对外业扫描的要求

基于目标的拼接根据外业扫描仪器是否安平和目标点的类型,可采用不同的程序。

如图—中,准备在S1、S2、S3的位置设三个测站(非水平状态扫描,即随意放置仪器,不需对中和整平)对一个建筑的正立面和侧面进行扫描,其中测站S1和S2的扫描数据利用点云拼接,S2和S3测站的扫描数据利用标靶拼接,在离建筑物较远的地方有3个大地测量坐标点T1、T2、T3。

则首先在测站S1的位置安放扫描仪,瞄准T1、T2、T3扫描进行扫描仪定位(相当于工程测量中的后方交会,实质是完成模型的绝对定位,T1、T2、T3点安置标靶并整平、对中),然后扫描测站S1的计划扫描区域。

测站S2要考虑和测站S1的重叠度,保证重叠区域内有至少3个可供拼接的自然特征点,同时对临时目标m1、m2、m3进行扫描(T1、T2、T3点也安置标靶,但不需要整平、对中)。

仪器安放到测站S3时,先要回头对目标m1、m2、m3进行扫描。

图2-2:

基于目标拼接的扫描外业

2.3、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

2.3.1、数学模型

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的实质是同时完成模型间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

这种拼接方式,要求在每个扫描测站上仪器都需要对中、整平。

由于仪器是置平的,坐标变换只需要求解4个参数,即两个测站扫描坐标系的3个平移量和1个水平面内的旋转。

只要在每个测站扫描前后测站,通过扫描前测站求解下一个扫描站坐标实现下一个测站的定位(实现了求解3个坐标元素的目的),通过扫描后测站完成本测站的定向(实现了求解1个旋转元素的目的)。

这样一直扫描下去,就会把所有扫描站的数据转换到第一个测站的扫描坐标系中。

在参与拼接的所有测站中,只要知道两个测站点的大地坐标,就可以依据这两个测站实现绝对定向。

2.3.2、拼接方法

对于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类似与大地测量中的导线测量,只要在一个测站中既有后视点又有前视点,就可以实现拼接,但每次需要测量仪器高和标靶高度。

如果不知测站的“大地测量”坐标或已知点数目少于2个,则无法进行行绝对定向,这样得到的相对定向后的模型是水平的,坐标系只是绕大地测量坐标系的Z轴发生了旋转和平移。

2.3.3、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方式对外业扫描的要求

基于“大地测量”测站点的拼接要求外业扫描按照大地测量中的导线测量程序实施即可。

如图—中,准备在S1、S2、S3的位置设三个测站,对一个建筑的正立面和侧面进行扫描,则首先在测站S1的位置安放扫描仪,瞄准S2进行扫描仪定向扫描(此时S2点安置标靶并整平、对中,量取扫描仪高度和标靶高度),然后扫描测站S1的计划扫描区域。

测站S2上先扫描测站S1(此时S1点安置标靶并整平、对中,量取扫描仪高度和标靶高度,S1点相当于后视。

),同时要对S3进行扫描(S3点安置标靶并整平、对中,量取扫描仪高度和标靶高度,S3点相当于前视,作为测站S3的定位。

)。

仪器安放到测站S3时,先要回头对目标S3进行扫描。

图2-3:

基于测站拼接的外业扫描

第三章铁塔建模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的实施

3.1、准备工作

3.1.1、踏勘现场

在扫描工作实施前首先要到现场进行踏勘。

踏勘过程中注意查看已有控制点的位置、保存情况和使用的可能性以及控制点联测的大概方案。

根据扫描对象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扫描需要的精度以及分辨率确定扫描站点的位置。

根据已有的大地测量条件和和扫描站点位置考虑扫描模型的拼接方式等,并绘制现场草图,对主要扫描对象拍照。

3.1.2、编制扫描实施方案

扫描实施方案应该包括大地测量联测的方案、扫描站点的位置和扫描时的定向及定位方式、每个扫描站上扫描的目标和每个目标的扫描分辨率。

实施方案中还要包括扫描的工作流程、供给方案、人员配备及扫描施工组织。

3.1.3、准备仪器、设备

以TRIMBLEGX扫描仪为例,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工作如下:

1、准备仪器

扫描仪:

TRIMBLEGX扫描仪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处于湿度区间[0%~80%]和温度区间[0℃~40℃]均可工作1。

在扫描的过程中,扫描仪内外的工作温度实时的显示在计算机或控制器的扫描界面。

注意如果温度超出扫描仪容许工作的温度,应立即停止扫描工作,待温度下降后重新开始工作。

扫描仪属于精密的测量仪器,在运输和搬运工程中注意轻拿轻放。

汽车和火车运输时,要用软布等将运输箱和车辆隔开,最好放在车座上,防止剧烈震动;用背包运输时,不得将仪器直接放在车地板上;飞机运输时,需要在运输箱外侧标明“精密仪器、不可倒置、防止跌落、轻拿轻放”等字样。

外业工作前,需要先测试扫描仪。

选择TOOLS-Systeminformation的“launch”测试扫描仪的状态,选择“details”保存测试结果。

图3-1:

扫描仪测试界面

扫描仪运输箱内装有:

扫描仪1个、基座1个、TrimbleRecon控制器(即掌上电脑)1个、电源适配器组件1套、连接扫描仪和数据控制器的以太网数据线1根、电源线1根。

计算机:

配置满足要求的便携式计算机(外加移动存储器)。

三角架:

3付(一付架设扫描仪,另两付架设活动标靶),需要注意中心螺旋是否和基座配套。

活动目标标靶组件:

内含2个标靶、2个基座和2个标靶与基座连接装置,或可粘贴式平面目标。

2、准备供电设施

TRIMBLE扫描仪提供了以下三种可选的供电方式:

如果作业区域内可以供给220伏交流电,可根据需要准备长电缆;如果作业区域内不具备供给220伏交流电的条件,需要使用仪器配备的扫描仪电池共2块(完全充电后可供连续扫描3小时)或汽车电瓶及电瓶连接线(将2个12伏汽车电瓶串联后变成24伏为扫描仪供电)。

3、根据系统需求选择计算机

该扫描仪需要配备的外业计算机需要具备如表2-1的条件:

表3-1:

外业计算机要求

4、安装野外数据采集软件

利用不同的控制器控制扫描仪需要安装不同的控制软件。

TRIMBLE提供了两种控制方式和相应的软件:

如果外业用计算机控制扫描仪,则需要在PC机上安装PointScape野外数据采集软件;如果外业用PocketPC控制扫描仪,则需要在PocketPC上安装PocketScape野外数据采集软件。

安装野外数据采集软件按照相应的提示完成即可。

5、为仪器配置IP地址和更改防火墙设置

启动PointScape或PocketScape前,需要事先配置IP地址和更改防火墙设置址,才能够实现控制器和扫描仪的通信。

配置IP地址的操作如下:

打开网上邻居的本地连接,在“常规”菜单中选中TCP/IP的属性栏,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改为“192.0.4.X(X0-255,但0,10,255不可以)”和“255.255.255.0”。

更改防火墙设置需要关闭防火墙或打开防火墙后将“PointScape”程序添加到防火墙的“例外”中。

图3-2:

配置IP地址

6、布设测站点

根据扫描实施方案,在需要的地方作好测站点标记。

如果需要控制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