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190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

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

前言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本着管理、监察、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依照纲要中《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参考提纲》编制自治区煤矿安全“十一五”规划。

自治区煤矿安全生产受地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内蒙古煤矿监察局在“十一五”期间,将面对进一步扩大煤炭生产的挑战。

这就需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力度,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素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以防止和减少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职工生命安全和“十一五”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煤炭工业是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开采起步较早,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全区乡镇和民营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装备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如不

尽早扭转这种局面,势必影响自治区煤炭工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为推动自治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满足自治区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规划中对自治区的煤炭资源分布、赋存条件、开发利用格局、市场需求,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区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的重大系统工程。

煤矿安全“十一五”规划的落实,特别是规划实施的重大系统工程,还需要做具体细致的工作。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水平低的状况将得到好转,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一、煤矿生产现状

1.煤矿生产现状

1.1煤炭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约2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约1700公里,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现辖3盟9市,自西至东依次为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和预测的含煤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8.46%。

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赋存煤炭资源。

1.2煤炭资源分布及数量

截止2003年底,全区煤炭资源地质远景储量为1.2万亿吨,煤炭地质保有储量2231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2.3%,列全国第二位。

全区亿吨级以上煤田28处,占全区煤炭资源储量的97.38%。

其中:

1~5亿吨煤田9处,6~10亿吨煤田2处,11~25亿吨煤田5处,26~50亿吨煤田3处,51~100亿吨煤田3处,101~200亿吨煤田3处,200亿吨以上特大型煤田3处。

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

我区煤炭品种较为齐全。

按照煤炭变质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各煤种所占比例分别为:

褐煤占44.3%;长焰煤占12.6%;不粘煤40.4%;气煤占0.4%;肥煤占0.1%;焦煤占0.78%;贫煤占0.07%;无烟煤占0.21%。

其中:

褐煤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和锡林郭勒盟,不粘煤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炼焦煤主要分布在乌海市和包头地区,无烟煤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古拉本地区。

1.3煤炭资源开发状况及布局

截止2003年底,全区有煤矿1297处。

其中:

国有重点煤矿62处;国有地方煤矿94处;乡镇和民营煤矿1141处,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乌海市。

根据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全区煤炭工业布局重点建设7个大型煤炭基地。

七大煤炭基地基本情况见表1。

全区2003年煤炭产量15042万吨。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8100万吨,国有地方煤矿553万吨,乡镇和民营煤矿6389万吨。

其中七大煤炭基地煤炭产量8326万吨。

“十一五”末,七大煤炭基地规划生产能力达到56196万吨。

七大煤炭基地基本情况表

表1

序号

基地

名称

主要

包括

的煤田

煤炭

保有

储量

(亿吨)

主要

煤种

现有

生产

能力

(万吨)

“十一五”

末规划

生产能力

(万吨)

1

呼伦贝

尔基地

扎赉诺尔煤田

陈旗煤田

大雁煤田

伊敏煤田

279.5

褐煤

1500

6250

2

霍白平基地

霍林河煤田

白音华煤田

平庄煤田

273.7

褐煤

2000

10220

3

胜利煤炭

基地

胜利煤田

226.8

褐煤

60

6660

4

准格尔基地

准格尔煤田

263.9

长焰煤

1300

11100

5

东胜万利

基地

东胜煤田

921.8

不粘煤

1600

18300

6

乌海基地

乌达煤田

桌子山煤田

35.2

焦煤

1800

2900

7

古拉本基地

贺兰山北端

二道岭煤田

3.31

无烟煤

66

766

合计

2004.21

8326

56196

1.4煤炭资源赋存条件

自治区含煤地层有古生界石炭~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及侏罗~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

1.4.1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

含石炭系中、上统(C2、C3)及二迭系下统(P1)。

在此期间,正值我国广大地区气候适宜成煤,但是沉积状况及含煤区域有所不同。

·内蒙古阴山山脉及其延续部分,在中、晚石炭纪海浸之时,为一长轴隆起,在古陆上众多的凹陷之处,沉积了陆相含煤地层。

其中有山间地型聚煤盆地内沉积的纯陆相粗碎屑岩含煤建造和山间楔型槽地内形成的含煤建造。

·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由于海浸的时间较长,地壳活动相对剧烈,常伴有海底火山喷发及岩浆浸入。

该海槽区域的沉积建造中,含煤稀少,仅个别地段出现炭质板岩、石墨或无烟煤煤线。

·华北地台为一相对稳定的海浸区域,在此期间形成了大面积的海陆交互的含煤建造。

由于地域稳定沉积连续,形成陆相煤系。

石炭二选纪煤田从南至北,含煤性由好变差。

它是我区主要炼焦用煤产地,煤层层位稳定。

1.4.2侏罗系含煤地层

侏罗纪是继石炭二选纪的又一次重要的聚煤时期,包括下侏罗统延安组,中、下侏罗统和上侏罗统含煤地层。

·早侏罗纪鄂尔多斯为一宽广陆盆,时值气候暖温,植物丛生,湖泊、沼泽连绵广布,沉积了延安组陆相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稳定,含煤性较好,煤系地层分布面积宏广,储量丰富,产状平缓,无重大构造及岩浆活动。

·中、下侏罗纪含煤地层,除鄂尔多斯盆地外,其它各处都随燕山运动,出现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互相隔绝,高差很大的中、小山间谷地。

其内沉积了含煤地层,由南至北有:

芨芨沟组、石拐群和阿力垣合力群。

此期间,含煤地层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地层厚度愈来愈大,含煤性相对变差。

·晚侏罗纪造山运动更显剧烈,除出现山间盆地外,又形成若干呈北东方向排列的地堑式断陷盆地,岩浆侵入活动明显。

含煤建造常与火山岩建造交替产生。

此种情况在我区东部最为典型,分布于东部和阴山以北地区,属陆相沉积,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1.4.3第三系含煤地层

历经漫长阶段的侵蚀夷平,至第三纪时,全区大部区域已成地势低平的、茫茫准平原。

平原上分布众多湖盆,由于环境的有利、植物茂密,沉积有含煤建造。

此间形成的煤层属不稳定至极不稳定型煤层。

1.5未来煤炭产量供需形势

我区煤炭工业产品可分为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

1.5.1区内煤炭需求形势预测

我区主要耗煤行业需求煤炭情况预测见表2。

主要耗煤行业需求煤炭情况预测表

表2

序号

需求煤炭行业

2005年

2010

备注

项目规模

能力

需求煤炭

预测量

项目规模

能力

需求煤炭

预测量

1

电力行业

1932万千瓦

5700万吨

6092万千瓦

19000万吨

规模为火电装机容量

2

焦化行业

700万吨

2000万吨

1000万吨

3000万吨

规模能力为焦炭产量

3

煤炭液化行业

2000万吨

7400万吨

规模能力为成品油产量

4

冶金工业

800万吨

900万吨

1000万吨

1100万吨

规模能力为钢铁产量

5

建材行业

1100万吨

700万吨

1500万吨

9500万吨

规模能力为水泥产量

6

化工行业

550万吨

700万吨

化肥、烧碱、纯碱需煤量

7

其它行业消费

1000万吨

1800万吨

合计

10830万吨

33950万吨

1.5.2煤炭出区销售市场需求形势预测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全国煤炭供应2005年和2010年分别缺口5000万吨和20000万吨。

我区是煤炭储量和产量大区,产量除满足区内的需求外还要支援外省市对煤炭的需求。

2002年我区煤炭出区销售量达到5586万吨。

为了充分发挥我区煤炭资源优势,加快资源转换步伐,我区争取2005年煤炭出区销售14000万吨。

考虑到“十一五”期间,我区电煤消费量增大,到2010年煤炭出区销售量规划为16000万吨左右。

1.5.3煤炭供需形势

2005年和2010年,我区煤炭总需求分别为25000万吨和50000万吨。

根据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在“十·五”后二年和“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一批煤炭项目,可以满足区内外煤炭需求。

2.煤矿结构

2.1煤矿分地区、分类型数量分布

全区煤矿共1297处,其中露天矿33处,井工矿1264处。

分地区分类型及数量见表3。

全区煤矿分地区、分类型、数量分布表

表3

序号

名称

矿井数

矿井规模(万吨/年)

备注

合计

露天

井工

≥120

120~45

≤30

1

海拉尔分局

126

5

121

10

4

112

2

赤峰分局

183

18

165

2

6

175

3

包头分局

709

8

701

1

31

677

4

乌海分局

279

2

277

5

4

270

合计

1297

33

1264

18

45

1234

3.煤矿自然灾害状况

3.1瓦斯灾害状况

由于我区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复杂,煤变质程度高,后期岩浆活动强烈的地带,瓦斯含量大。

根据煤田所处的构造位置和瓦斯分布规律,以及煤矿瓦斯涌出情况,全区可划分为三个瓦斯分带。

——通辽~东胜低变质低瓦斯带

该瓦斯带内分布有元宝山、准格尔和东胜煤田。

依现有资料,瓦斯相对涌出量均小于10立方米/吨,一般在0.25~5.76立方米/吨。

——呼伦贝尔、巴彦呼硕、阿拉善低变质低瓦斯带

该瓦斯带内分布有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霍白平煤炭基地、胜利煤炭基地及阿盟西大窑等诸煤田。

瓦斯相对涌出量较低,一般在0.61~9.5立方米/吨。

——大兴安岭、大青山、桌子山中及中高变质高瓦斯带

包括大杨树、大青山、桌子山等煤田,乌达矿区及古拉本地区的煤田。

瓦斯相对涌出量可高达166.39立方米/吨。

3.2自燃发火

我区低变质程度的褐煤、长焰煤、不粘煤,资源储量占全区煤炭总储量的87.81%。

这些煤炭资源多为中厚和厚煤层赋存,属极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

一些煤矿采用分层开采造成采空区遗煤多,氧化时间长,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我区煤田火灾燃烧了多年,绝大多数都是由小煤窑乱采滥掘,无人管理引发的火灾。

如:

古拉本煤田、乌达煤田火灾。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一些井田火灾也时有发生。

煤田火灾不但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威胁着周边几十万人民群众的生活。

3.3煤尘

我区低变质程度的煤占绝大多数,这些煤易粉碎,爆炸指数偏高。

东部区褐煤、中部长焰煤和不粘煤的主采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一般在42~86%之间,均具有爆炸性。

西部高变质程度的炼焦煤和无烟煤相对煤尘爆炸指数低一些,一般在35%以下,但局部煤层达到46%,相对也有爆炸可能性。

全区各矿区近年来由于煤尘引起的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

煤尘灾害不仅影响安全生产,也对职工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尘肺病人逐年在增加。

3.4水害

3.4.1地面水害

我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由于气候的影响,东部区降水量达到500毫米/年。

而西部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年以下。

因此,东部区各矿区均存在地面水害的威胁。

1998年的洪水,使呼伦贝尔市地区的多个矿井被淹,造成重大损失。

据资料记载东部区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洪水。

因此,地面水害是东部区煤矿重点防治灾害之一。

西部区年降水量较少,但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在沟谷中可形成洪流,对部分矿井形成威胁。

因此,西部区对地面水害的防范也不能忽视。

3.4.2矿井水害

我区东部区地下含水层厚度较大,含水丰富,承压水头高,压力大,矿井涌水量相对较大。

水害事故时有发生。

相对西部区地下水文条件简单,涌水量较小。

但是老矿的采空区、老塘,以及小窑关停造成的积水对矿井危胁严重,透水事故也时有发生。

2004年4月30日乌海鑫源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

3.5顶板

我区各矿区开采煤层的顶板绝大部分属于较稳定型顶板,开采深度在400米,一般不易发生大的顶板事故。

但由于地方小型煤矿开采方式落后,支护措施不得当,加上煤田局部区域煤层顶板的特殊性,顶板事故经常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

3.6其它灾害

除矿井常见五大灾害外,随着煤矿规模的扩大,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电、运输等方面的伤亡事故也有发生。

我区大型露天煤矿有多处,机械化水平达到100%,大型煤矿机械综采设备较多。

这些设备体积大,机械化程度高。

因此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机电、运输等方面的伤害隐患。

4.煤矿开采条件及机械化水平

4.1煤矿开采条件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我区煤炭变质程度低的煤种,资源储量丰富。

煤层赋存属稳定—较稳定,倾角平缓(在0~14度),构造简单,煤层厚度大,属厚及特厚煤层。

开采深度一般在300米以内,无地温和其它危害安全因素。

如东部区的褐煤煤田,准格尔煤田和东胜煤田。

我区煤炭变质程度较高的煤种,资源储量相对较少。

煤层赋存属较稳定到不稳定,倾角大,构造复杂,厚度为薄至中等厚度煤层。

相对瓦斯等级为高瓦斯区。

煤层顶底板情况也较特殊,由于开采深度在300米以内,无地温和其它危害安全因素。

如乌海地区焦煤基地的桌子山煤田和阿盟无烟煤基地的贺兰山煤田。

我区大部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基本为国有大型企业以露天和井工矿开采。

中小型煤田开采条件复杂,煤层薄赋存不稳定,倾角属急倾斜煤层。

煤层顶底板岩性复杂,强度较低,瓦斯含量高。

这些煤矿为乡镇民营企业在开采。

4.2煤矿机械化水平

全区重点大型煤矿(露天、矿井)机械化水平都达到了100%。

乡镇民营煤矿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开采方法较为落后,机械化水平很低。

这些小煤矿只有提升,井下运输方面有采用机械的。

其它小矿还有采用炮采、畜力车运输。

总体上,乡镇和民营煤矿机械化程度不足50%。

5.煤矿职工人员素质

全区现有不同所有制在职、在岗人员为153790人。

在职人员素质情况见表4。

 

全区煤矿职工人数及文化素质表

表4

职工

总数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

中专生

初中以下

备注

海拉尔

46902

7

492

1881

12382

32140

赤峰

39445

41

1535

3789

16658

17422

包头

32688

188

3670

6597

2233

乌海

34755

2

477

2541

14410

17325

合计

153790

50

2692

11881

50047

89120

比例(%)

100

0.03

1.75

7.73

32.54

57.95

 

二、煤矿安全状况

1.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1.1近五年煤矿事故状况

近五年内,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近五年内全区煤矿事故情况见表5。

1.2近五年职业病人数及其损失

全区现有职业病人1476人。

其中I期134人,II期264人,III期1078人。

每人每年损失按8000元计算,五年共损失1180.8万元。

近五年职业病发病人数情况详见表6。

1999-2003年全区各类煤矿死亡事故情况表

表5

年度

企业

性质

死亡累计

顶板事故

瓦斯事故

机电事故

运输事故

放炮事故

水害事故

火灾事故

其它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1999年

180

314

4.7

2000年

小计

145

250

75

85

27

111

3

3

26

28

5

5

4

13

5

5

3.6

国有重点

43

100

22

24

5

55

13

15

2

2

地方国营

20

22

8

8

1

3

1

1

5

5

3

3

1

4

2

2

乡镇煤矿

82

128

45

53

21

53

2

2

8

10

2

2

3

9

1

1

2001年

小计

95

145

56

70

13

44

3

3

8

8

2

2

4

9

1

1

8

8

1.9

国有重点

30

40

16

25

2

3

1

1

5

5

2

2

1

1

3

3

地方国营

16

17

14

15

1

1

1

1

乡镇煤矿

49

88

26

30

11

41

1

1

3

3

3

8

1

1

4

4

2002年

小计

98

166

58

75

9

50

4

5

18

13

5

6

2

8

2

4

1.36

国有重点

24

30

4

4

1

1

2

2

13

13

2

2

1

6

1

1

地方国营

19

27

12

19

1

1

4

4

1

1

1

2

乡镇煤矿

55

109

42

52

8

49

1

1

1

1

2

2

1

3

2003年

小计

88

160

55

66

14

65

2

2

10

11

1

2

5

13

1

1

1.03

国有重点

17

21

11

12

3

6

3

3

地方国营

12

34

8

9

1

22

1

1

2

2

乡镇煤矿

59

105

36

45

10

37

1

1

5

6

1

2

5

13

1

1

近五年职业病发病人数情况表

表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经济损失

(万元)

海拉尔

56

50

49

48

37

240

192

赤峰

90

62

79

61

47

359

287.2

包头

87

79

71

57

29

323

258.4

乌海

122

117

112

107

96

554

443.2

合计

355

328

311

273

209

1476

1180.8

1.3近五年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近五年里,全区煤矿事故共造成经济损失15525万元,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详见表7。

 

近五年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表

表7单位:

万元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合计

国有重点

1680

1500

600

450

315

4545

地方国有

450

330

255

405

510

1950

乡镇煤矿

2580

1920

1320

1635

1575

9030

全区合计

4710

3750

2175

2490

2400

15525

2.煤矿防灾系统及安全装备现状

2.1瓦斯抽放系统

全区高瓦斯井田内的国有大型煤矿建有瓦斯抽放系统,但大部分设备经多年运行已到了更新时间。

在低瓦斯矿区的国有大中型煤矿,随着采掘深度的延伸,一些综放工作面出现高瓦斯区域或局部瓦斯突出现象。

单纯采用加大风量稀释瓦斯浓度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瓦斯超限问题,而且加大工作面风量又使得漏风量增大。

增大“三带”宽度,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无法解决。

因此在高瓦斯区域和局部瓦斯突出的矿井也需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高瓦斯矿区的地方国有中型煤矿瓦斯抽放系统还很不完善,乡镇和民营小型煤矿基本没有配备,存在着瓦斯危害的隐患。

2.2安全监控系统及安全仪器、仪表

区内国有大型煤矿全部配有安全监控系统,部分煤矿的设备科技含量低,需要升级更新。

地方国有中型煤矿80%安装了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乡镇民营煤矿均没有按装安全监控系统,仅有简易的检测仪器。

全区安全检测网路尚未建立。

2004年国家准备用国债补助资金为我区年产30万吨以上的12个国有地方煤矿配备安全监测系统。

2.3防灭火系统

区内大型煤矿矿井全部配有防灭火系统。

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煤矿,在矿井防灭火的方法上,仍是采用传统的水砂充填的单一方法。

这种方法只是事后处理型的灭火手段,而在预测火灾事故和有效控制火灾方面还远远不够。

另外,由于前些年小窑的开采,以及一些矿井改变开拓方式,破坏了保安煤柱,使封闭的小窑火区活动频繁,有害气体渗入井下,发生自燃火灾现象。

由此引发的煤田火灾,已给国家煤炭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

煤田火灾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2.4防尘系统

全区大中型煤矿在防尘系统方面做的较好,特别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在采掘工作面、运输巷道、转载点等均配有喷雾洒水装置、水幕,以及隔爆水槽等设备,基本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对扬尘系统的要求。

防尘用水源采用地面水池和利用矿井涌水而修建的井下静压水池,可以满足防尘系统的用水。

但是由于这些设施、设备运行多年,现已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需进行系统维修与更新。

区内小型矿井在防尘系统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般情况是设施,设备不完善,不配套,甚至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近年来煤尘事故都发生在这些小型煤矿中,亟需对小型煤矿进行改造。

加强防尘系统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