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21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docx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总论部分)

第二篇 课程内容解析

第二章基本地理知识——总论部分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

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作为一种工具,地图对于地理学的重要性是无庸悔言的。

另一方面,现代公民会越来越多地与地图打交道,而在学校课程中,只有地理讲授有关地图的知识,以及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因此,地图也是地理学习的另一基础。

可见,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的地理大纲一样,把地球与地图安排在最先学习,是符合地球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的。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

(一)地球和地球仪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来看,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在基础知识方面,而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方面。

不过,知识仍然是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的载体,因此,“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也就自然地成为本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

关键是如何看待本学习目标中的“有关”二字。

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此需要用“有关”来加以限定。

究竟选取哪些知识才能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在1~6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

第二,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但认识的角度可以想象为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因此只是宏观的认识。

因循这一思路,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第三,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另一目的是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基础。

因此,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后面的地理学习所必须的,既没有必要系统,也没有必要深入。

综合来看,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无论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于整个7~9年级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地球的运动包括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

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

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学习目标应该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实用价值,突出了“人地关系”。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

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全貌,于是,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认识和研究地球。

因此,对于地球仪的学习应本着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使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中能利用地球仪。

认识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利用地球仪,关键是认识经纬网,前提是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

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

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缓解学习的恐惧心理,引发学习兴趣。

利用地球仪,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地图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图学习,主要侧重在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这显得有点舍本求末。

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

虽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局限于了解工具而忽视工具的性质和作用。

在“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导下,地图的学习目标应比以前有所扩展,并且学习重点应有所转移。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地图学习的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就是认识地图的性质,即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达到了这一目标,才能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图,才知道从地图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知识,才会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去借助于地图。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学习地图知识和用图技能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感悟。

为此,课程标准没有简单地要求了解地图三要素等知识,而是从联系实际出发,选择了诸如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貌形态等体现地图价值和作为地理信息载体的内容,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地图的性质。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地图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地图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和地图分类。

地图要素是各类地图都具有的知识,因而是地图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地图分类的重点应是不同种类的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以使学生在学习后,在需要某类地理信息时,会选择适当的地图去查找。

地图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如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等。

对于7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地图,没有必要让学生枯燥地学习地图的分类。

因此,课程标准主要要求学习地理学习中最常用到的地形图和综合性的地图,并隐含不同比例尺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

由于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体现现代地理技术,并从培养21世纪公民的角度,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

学习地图是为了会运用地图,因此,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地图的技能是多方面的,并且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培养;结合地图知识的学习,可培养一些基本的技能。

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包括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高度、识别地形、选择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信息等方面。

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学会使用地图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现代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促使学生认识到,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习地图所应达到的一个目标。

课程标准选择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对“标准”的把握

(一)地球与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在1~6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更何况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地球的形状。

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球体时,没有必要转着弯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

然而,我们有理由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结论,在今天来看很容易得出,可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思索和实践。

从这一点看,本条“标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提出证据说明”上,并进一步对此条标准附加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从本条“标准”及其“说明”来看,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是学生能自己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分别举一些例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代人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凭直觉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是一口倒扣着的锅。

如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臆想大地是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

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1~6年级也已学过,到了7~9年级,学习此内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

由于地球太大,很难用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物体作比较说明地球的大小,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

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会进一步要求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

其实,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之间的差别,与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很微小的,在地球仪上,这种差别就很难看出来了。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没有必要作此深入学习。

很明显,本条及上一条“标准”不提倡这样做。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虽然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

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1~6年级已经学过了。

第二,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并且,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

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

第四,“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即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更为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分别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

解决这个难题不妨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有日出、日落的差异。

至于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形状等方面,最好不要求学生了解。

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

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最好不作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也应设法避免。

下面看具体处理的实例。

 

(1)四季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

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2)不同地区热量的差异

热带: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

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期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气候终年寒冷。

温带:

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

本条“标准”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看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一节都从地球仪上来,没有必要介绍人们是如何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

至于上面提出到的那些内容,学生在观察经纬线和经纬度划分的过程中,可顺带观察出来。

进一步,可让学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是为了运用,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

本条“标准”明确要求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需要经过反复训练。

训练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

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的例子说明经纬度不明确所造成的麻烦。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

杰克在信中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

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小明对着地球仪一片茫然。

 

(二)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训练。

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极地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

比较理想的是,学生能在各种有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距离。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去量算距离的地图,多数是大比例尺地图以至平面图,况且,小比例尺的地图多数存在变形。

所以,一开始最好让学生在平面图上量算距离,这样因比较接近实际,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估算高度只能在地形图上进行。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则要看明白高度表。

在上述三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

本条“标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如果能抓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实践活动两条,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

 

地图要素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

让学生熟悉校园,为画学校的平面图作准备。

第二步:

让学生回到教室,画学校的平面图。

第三步:

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第四步:

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要素及其重要性。

第五步:

以讨论的方式向传授学生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怎样确定图幅的大小和比例尺,如何确定图幅的方向,采用什么样的图例,如何标注记,怎样步测两点间的距离等。

第六步:

让学生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

第七步:

学生交流感受和经验。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

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

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由于在其他内容中没有从基础知识的角度介绍地形,而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知识对于区域地理学习又很重要,因此,课程标准把这一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结合地形图的阅读给出。

本条“标准”学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会阅读区域的地形图。

对于这五种地形,学生已或多或少有些认识,并且作为常识,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内容更不必要去讲述。

“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本条“标准”包含的信息比较多,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第一,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要查找的地理信息的性质,选取适当比例尺的地图,并学会在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几种图是人们经常要用到的,如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等。

因此,也需要学生熟悉这几种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以便于顺利地从这些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第三,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主动地到地图上查找,并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

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做经常的用图、读图训练。

例如,去公园游玩,怎样根据导游图寻找景点;在城市里游玩,怎样根据交通线路图设计最佳游览路线等。

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中已做了比较详细且明确的“说明”,把握的要点也就是“知道”。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区域地理通常从区域地理总论和区域分区地理两个方面学习。

区域地理总论又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由于不是从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选取内容,并且一些内容之间有交叉,因此,把区域地理总论简单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不太恰当。

根据地理课程内容的实际,我们不妨把区域地理总论分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两部分。

自然环境包括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

从教育改革的要求、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课时、学生接受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总论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只有重点地选择了部分内容,而且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选择也有所差异。

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海洋与陆地”、“气候”两大部分,而将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分区地理中学习。

中国地理中把“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集中在一个部分中学习,为认识我国地域差异大这一基本国情,在分区地理学习之前,单列一部分学习“地理差异”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

(一)海洋与陆地

1.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如果把地图这部分内容单列出来,从空间认识的层次来看,在认识了地球之后,接下来就应是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了。

不仅从认识地球的表面形态来看,而且从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来看,认识海陆分布都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从内含上来看,海陆分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个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另一个是人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四大洋。

课程标准也是从这两方面组织内容的。

2.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地球科学是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加强科学观念教育也是地球科学部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陆也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由于海陆的运动变化极其缓慢,人们不易察觉,因此,让学生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有助于破除迷信,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

为使学生认识到海陆变化,课程标准通过两个途径选择内容。

其一是通过实例说明,使学生相信确有其事。

其二是科学家怎样解释海陆变化,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了解一些道理。

(二)世界的气候

1.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区域性特点的形成就是因为存在着区域差异。

因此,在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由于前面所讲的原因,世界地理中的自然环境部分,没有系统安排各要素的内容,只选择讲述气候。

而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特点。

在课程标准中,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既是作为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区差异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把它当作相当于地理环境地区差异来学习。

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

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

另一方面,气候是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

为此,课程标准安排了天气、气温、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

这些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

在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课程标准要求能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使学生理解形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气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以人地关系思想为指导,学习气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一般可理解为: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产生了许多大气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

正视这些大气环境问题,规范人类活动,保护大气环境,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就成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

这也是培养环境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天气预报可能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注的。

通过天气与气候的学习,应能听懂、看懂一般的天气预报。

如同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一样,习惯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也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素质,因此也就成为气候部分学习的一个目标。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地理的基础是中国的自然地理,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应成为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一个基本目标。

只有了解了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才能认识我国人文地理的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差异。

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辽阔的国土,使得我国具有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又决定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多彩。

从学生的学习目标来看,对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需要从两个方面作进一步了解,即了解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过去可能重视有利的一面而轻视不利的一面,现在应对这两方面做客观的描述,使学生通过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学习,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

有了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中国地理的学习理应更广和更为深入。

在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地理选择讲述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和水文,这比世界地理中只讲气候要广得多。

自然资源在世界地理的总论部分没有安排,在中国地理则成为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

讲述方法仍保持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课程标准内容设计思路,如水文重讲长江、黄河,自然资源重讲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在要求的层次上,该部分标准明显比世界地理部分更高。

中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归纳、综合得出的,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比较得出的。

与世界有关国家做比较,是学习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2.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应使学生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课程标准就这一点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

至于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可使学生从两个角度理解:

其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大,人均却很少,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其二,从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即使资源很丰富的地区,也不能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对于7~9年级学生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