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83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覆陇黄:

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

盖,

  (4)妇姑:

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

)箪(dān)食:

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荷:

肩挑。

箪食:

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

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浆:

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5)饷(xiǎng)田:

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

青壮年男子。

  南冈:

地名。

  (6)足蒸暑土气:

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

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7)秉(bǐng)遗穗:

握着聪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用手握着。

  敝:

破。

  (8)相顾言:

指互相诉说。

顾:

视,看。

  (9)输税:

缴纳租税。

  (10)曾不:

从未。

  事:

从事。

  农桑:

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

n):

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石:

即十斗,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原念dà

n,古文中念shí

  (12)岁晏(yà

岁末。

晏,晚。

[2]

【译文】

  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

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

姑娘媳妇们肩挑着食盒,孩童们手提着壶浆,互相招呼着送饭到田里去,因为那些青年壮汉正在南冈收割小麦。

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射着灼人的太阳。

本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炎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

还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小孩站在他们身旁。

她的右手拿着一些撒落下来的麦穗,左胳臂挎着一只破旧的竹筐。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万分悲伤。

为了给官家纳税,她早已把自家的田产卖光,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

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

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

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

【创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4]

【作品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

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

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

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读者可以想象:

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

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

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

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

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

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

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

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

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

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肃宗时,曾担任左拾遗,挂名担任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拾遗”,“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和李白分别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

有为了与杜牧李商隐区开来,又称“大李杜”。

千四百多首。

一生坎坷,故其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风格沉郁顿挫;

众体皆备,而以古体,律诗见长;

语言精炼而有表现力。

有《杜工部集》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

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注释】

  1.鄜(fū)州:

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

内室

  3.怜:

想。

未解:

尚不懂得。

  4.云鬟: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5.香雾云鬟(huá

n)湿,清辉玉臂寒:

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

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

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6.虚幌:

透明的窗帷。

双照:

与上面的"

独看"

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译文】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

希望相公快点回来!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瞧瞧,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

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家小的深切挂念。

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

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

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读杜心解》)。

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作品鉴赏】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

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

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

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

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

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

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

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

尽室岂相偶!

”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

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

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

如黄生所说:

“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阑干:

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

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偏知:

才知。

  新:

初。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偏偏就在今夜,使人分明的觉出春天正在回暖,因为你听—绿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作者简介】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

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

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因此。

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

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

固然说不出;

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

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

还应该有一颗诗心。

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

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

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

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

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

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

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

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

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

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

第三句的“春气暖”。

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

于是春意俱足。

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

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

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

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

然而。

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

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

就更为寥寥。

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duó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

)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

)雁满回塘。

【解说】《商山早行》系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

此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也是写羁旅之情的名篇,艺术水平很高,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第二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极受推崇。

  ⑴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枳花明驿墙,部分版本为“枳花照驿墙”。

明:

使……明艳。

这句意为:

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⑶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

  ⑷槲,一种落叶乔木。

  ⑸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⑹明,一作“照”

  ⑺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⑻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⑼凫,野鸭。

  ⑽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黎明起床时,车马上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的人踏上了旅途,还一心思念家乡。

  鸡叫声很嘹亮,客栈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秋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早年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

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浅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

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

“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所谓“闲字”,指的是

  名词以外的各种词;

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

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

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

“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

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十个名词构成的诗句,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

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

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

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

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

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

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

“凫雁满回塘”。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

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

“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

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卜算子·

咏梅①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②寂寞开无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