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37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docx

17年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精练1

第1章行星地球

 

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知识点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

A.②、⑦B.③、⑥C.③、⑤D.④、⑤

4.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在金星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C.表面为非固态,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知识点3存在生命的行星

读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5—7题。

5.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6.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7.世人对①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

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

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

读图回答8—10题。

8.“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

9.“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c、地月系B.d、太阳C.b、河外星系D.c、银河系

10.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自转方向都一致B.公转方向都一致

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2016·山东济宁调研)“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

12.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金星  B.地球C.木星   D.水星

(2016•上海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3.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

14.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

(2013•上海卷)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

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回答15—16题。

15.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地球到火

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0.52天文单位B.1天文单位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

16.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②火星引力强大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D

D

A

D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A

C

D

C

A

D

【答案】1.A 2.B 

【解析】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

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2.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两千多亿颗。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而比地月系高两级。

【答案】3.B4.D

【解析】3.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远近关系可知,①为水星,②为金星,③为地球,④为火星,⑤为木星,⑥为土星,⑦为天王星,⑧为海王星。

4.图中②为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近,所以其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金星位于水星与地球之间;与地球同属于类地行星,表面为固态;金星为行星,自身不发光。

金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答案】5.D6.A7.D

【解析】5.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的宇宙环境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6.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分别是金星、火星,三者都是类地行星。

相对于二者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7.星球上存在生命,首先要有液态水的存在,因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生物生存。

【答案】8.B9.A10.B

【解析】8.由题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可知,“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是地球,地球本身不发光不发热,且绕着太阳运行,属于行星,故B正确。

9.从a到h的行星名称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宫一号”绕着地球(c)飞行,即组成了地月系,故A正确。

d为火星,b为金星,故排除B、C。

“天宫一号”绕地飞行,组成的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而并非形成高级的银河系,故D错。

10.图中能反映出各个行星公转的方向,即都为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但未能反映出各行星的自转方向,也无法显示出其公转轨道面是否重合、形状是否都为正圆形,故A、C、D错,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11.A12.C

【解析】11.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可居住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生命宜居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

12.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故本题选C。

【答案】13.D14.C

【解析】13.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是岩石组成,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月岩表面热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作用强,破坏月球表面岩石形成月壤。

D正确。

14.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C正确。

【答案】15.A16.D

15.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0.52个天文单位。

16.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宇宙空间强辐射,环境长期失重。

火星大气层密度低于地球大气层。

 

 

 

知识点1为地球提供能量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点

2.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知识点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016•宿州高一检测)日全食即地球上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2015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发生在3月20日17时36分前后。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

据此回答3—4题。

3.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A.光球、黑子B.日冕、耀斑C.色球、太阳风D.色球、耀斑

4.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

C.火山爆发D.两极地区出现绚丽的极光

(2016·福建质检)下图是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磁场活动对应关系图,上方的曲线是历年太阳黑子活动情况,下方的曲线是地磁场变动情况。

据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磁场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活动强弱与地磁场活动强弱呈正相关

B.太阳黑子活动强弱受地磁场活动状况影响

C.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D.地磁场活动异常可能会导致飞机、轮船的导航系统发生故障

6.下列年份太阳黑子活动可能增强的是

A.2009年B.2016年C.2022年D.2027年

知识点3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

小时/年)。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显示的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8.图中有一等值线闭合中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人类活动C.沙尘暴频发D.植被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9—10题。

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10.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2016•陕西西安十校联考)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

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11—12题。

11.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12.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反射率

(2015•山东卷)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13—14题。

13.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

14.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B.62﹪C.70﹪D.78﹪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5—16题。

15.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

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16.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17.(2012•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D

D

C

B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C

C

A

B

A

C

D

【答案】 1.D 2.A

【解析】 1.图中字母A表示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此时太阳光垂直照射在B点,因此该点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强。

2.图中A表示适当的日地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答案】 3.D 4.D

【解析】 3.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平时用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日全食时,用肉眼可见太阳外围的玫瑰色的大气,即色球层;色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

4.色球层大气剧烈活动时,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当它们闯入大气电离层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闯入磁场时,会产生磁暴,导致指南针突然失灵;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还会使两极出现极光。

【答案】5.D 6.C

【解析】5.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磁场活动存在相关性,但不是正相关。

地磁场活动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抛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被地磁场捕获的部分与地磁场相互作用而引起地磁场异常,甚至出现“磁暴”,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而影响依靠指南针导航的航空、航海等部门的安全航行。

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太阳光球层。

6.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一次太阳活动增强的年份大约是2000年,故接下来两次太阳活动增强的年份应该是2011年、2022年。

【答案】7.B 8.C

【解析】7.根据国界线轮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信息,可以确定该地区属于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和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分布特征大致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8.影响太阳辐射年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等,而塔里木盆地内部沙尘暴频发,大气能见度较低,是形成等值线闭合中心的主要原因。

【解析】9.A 10.A

【解析】9.从图中可以看出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10.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与树木生长的相互关系,而年轮宽度与气候有关,所以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答案】11.C 12.C

【解析】11.读图,春季是3—5月,夏季是6—8月,依次类推,Q值春夏季节大,秋冬季节小,A错。

PAR值秋冬季节小,春夏季节大,B错。

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C对。

Q值与PAR值达到最大值月份不同,D错。

 

12.太湖地区6月是梅雨天气,天空云量多。

8月是伏旱天气,天空云量少。

所以影响太阳总辐射(Q)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C对。

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地面反射率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答案】13.A14.B

【解析】13.同一地区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

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们江是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A对。

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也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

14.由图可知,3月份日照时数是230小时。

3月份在春分附近,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小时,整个3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是36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是62﹪,B对。

【答案】15.A 16.C

【解析】15.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其他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

16.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所以选C。

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会降低地表温度,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故A、D两项错误;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不正确。

【答案】17.D

【解析】17.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课时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知识点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在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②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自转周期是24小时 ③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自转周期小于24小时 ④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自转周期大于24小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完成3—5题。

3.2016年的秋分在9月22日,那么秋分日时地球运动到图中的位置大约是

A.①B.③C.⑤D.⑥

4.当太阳从公转轨道③处运行到①处时,其公转速度

A.先变慢后变快B.逐渐变快C.先变快后变慢D.逐渐变慢

5.在地球公转由①处向②处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知识点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016·湖北期中考试)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7.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B.长江口河道右偏

C.地方时差D.昼夜更替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沈阳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9.2016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

(2016·烟台质检)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11.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A.a>b>c>dB.a<b<c<dC.a=b=c=dD.a>c=d>b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现象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点后的一周内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16.9月15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17.读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图(图1)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图2),有关两幅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P点与Q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PQ之间位于中纬度 

③N点对应的月份是7月初,公转角速度较大 ④M到N的时间间隔约是半个恒星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3·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8—19题。

18.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19.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C

B

D

A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C

B

C

A

B

A

A

B

【答案】1.D

【解析】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俯视时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俯视时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答案】2.A

【解析】2.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自转周期为24小时。

【答案】3.B 4.C5.B

【解析】3.图示⑥在近日点附近,可判断④是冬至日,⑤在远日点附近,②应是夏至日;秋分日时,地球应运行在③位置。

4.从③处到①处,地球由秋分—冬至—春分,经过近日点,公转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5.图中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

荡秋千、踏青插柳是我国清明节(4月5日前后)的文化现象,应出现在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答案】6.D 7.A 

【解析】6.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C项错误;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B项错误;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A项错误;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相同,与极圈度数互余,D项正确。

7.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公转时指向不变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现象,A项正确;B、C、D项体现的是自转的意义,排除。

【答案】8.D 9.C

【解析】8.太阳直射D点时,是北半球冬至日。

9.2016年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向23°26′S移动,位于CD之间。

【答案】10.A 11.A 12.C

【解析】10.依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赤道上的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时,南北纬30度上的线速度约为1447千米/时,南北纬60度上的线速度约为837千米/时,南北极点为零,图示区域大部分为837—1447千米/时,可判断该区域应为北半球中纬度。

11.根据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在a点向北凸,b点向南凸,说明a点较同纬度的b点自转线速度大、地势高。

1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相等,与线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答案】13.B 14.C

【解析】13.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图②中的角度。

14.黄赤交角变为24°对地球的影响是明显的,将使极圈的地理纬度变为66°;太阳光的直射范围变大;地球上温带的范围缩小。

极光现象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答案】15.A16.B

【解析】15.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点时,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而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地球位于近日点,大致在1月初,所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点后的一周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地球自转的速度没有变化。

16.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