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84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docx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07年考试大纲)

P4: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学派: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由德国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932~1920)奠基,美籍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EdwardBradfordTitchener,1867~1927)发展成一种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认为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坚持心身平行论的观点,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采用实验内省法进行研究(注意:

关于冯特的评价)。

(2)行为主义学派:

亦称行为主义、行为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主要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BroadusWatson,1878~1958)。

以外在行为为研究对象,将行为分解为刺激-反应(S-R)联结,采用客观观察法、测验法、条件反射法等研究方法,摒弃内省法。

(3)格式塔学派:

亦称完形心理学,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示的结构性(即格式塔)或整体性,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

(4)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创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提出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注重深层心理(潜意识)、动力心理(情欲)、整体心理(人格)的研究。

(5)人本主义学派: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所创建的心理学体系,以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为研究对象,以现象学方法探究人类的高级动机、自我发展、知识、理解与审美,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力量”。

(注意:

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6)认知学派: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广义上指以人或动物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认知过程的内容、机制及其研究方法的心理学;狭义上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注意:

认知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派别。

它没有简单地否定历史上各派心理学的建树,而是在自己的理论和实验中吸收了各派心理学的成果,包括行为主义的某些积极的方面。

在理论上,它强调综合地研究认知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在方法上,它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内部过程的机制。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过程的内部联想,但不否认在研究时将复杂问题分析为简单的成分与过程。

P4:

割裂脑研究(即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在临床上,为了治疗顽固性癫痫病发作,而将大脑两半球间的联合纤维(包括胼胝体、海马联合、前联合、视交叉)切断,使大脑两半球彼此分离、各自独立。

心理学家以这样的患者为被试进行系统研究,得出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理论:

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左半球的言语功能、抽象思维能力优于右半球,右半球的空间能力和情感性信息处理、形象思维能力占优势(Gazzaniga,1967)。

其中,美国的斯佩里(Sperry,1974)的成就突出,获得1981的诺贝尔医学奖。

应该指出的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优势并不是绝对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右半球在言语理解中同样起重要作用。

在加工复杂程度不同的句子时,右半球上与左半球经典的语言区对应的部位也得到激活,只是激活的程度低于左半球(Justetal.,1996)。

P5:

史蒂文斯幂定律:

史蒂文斯定律(Stevens,slaw)亦称“幂函数定律”、“心理物理学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1953)提出。

该定律认为,感觉量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也即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S=KIn,其中,S为心理量,I为物理量,n这个指数因不同感觉而异。

该定律指出,在n∠1时,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在n>1时,心理量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

该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实际应用表明,该定律可用于测量几乎所有的心理量,能恰当地反映心理规律,具有广泛的用途。

P5:

感觉(信息)的编码

体内外的刺激信息,在传入神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一组神经元的电位形式呈现的。

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编码(encoding)。

编码包含着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

感觉信息可用几种方式的“全或无”的动作电位来编码。

例如,以冲动发放的频率、节奏(如,每隔一秒1次或2次),冲动的串长等来编码。

刺激的强度在神经道路中是由一个或多个神经细胞中的冲动发放频率来表示的。

不同类型的刺激由不同的感觉道进行信息加工。

由于神经冲动在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是借助于神经介质而进行的。

因此在传入通路中,感觉信息加工既有电编码也有化学编码的问题。

P5:

马赫带

亦称明度对比现象。

因不同区域的亮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明暗边界处的主观明度对比加强的现象。

总发生在亮度变化最大的边界区域。

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马赫(Mach,Ernst,1833~1916)发现。

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边界处对比加强,而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亮。

例如,将一个星形白纸片贴在一个较大的黑色圆盘上,再将圆盘放在色轮上快速旋转,这时可看到一个全黑的外圈和一个全白的内圈,以及一个由星形各角所形成的灰色明度渐变的中间地带。

在圆盘内圈的边界上,还可以看到有一个窄而特别黑的环,在圆盘内圈白区的边界上,有一个窄而特别亮的环。

其作用是使人能够形成轮廓知觉。

P6: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知觉的产生既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也依赖于知觉者已有的知识经验。

因此,知觉信息加工就包括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processing)两种相互联系的加工方式。

这两个术语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和鲁姆哈特(McCleland,J.L.&Rumelhart,D.E.,1981)提出来的。

(1)自下而上加工

个体在知觉一个客体时,如果先是知觉到它的个别特征,然后才知觉到它的整体,那么这种加工方式叫做自下而上加工。

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1977)将其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processing)。

简言之,自下而上加工是依据刺激物的特性的加工。

例如,当看一个英文单词时,如果我们的视觉系统先是确认字母的各种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把这些特征结合起来确认字母,最后再把各个字母结合起来进而确认这个单词,这种加工方式就是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的重要特点是:

按照由下(个别或具体)到上(一般或抽象)的顺序进行。

是一种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或者说是从较小知觉单元再到较大知觉单元。

(2)自上而下加工

个体在知觉一个客体时,如果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知觉到它的整体或一般属性,然后才知觉到它的细节特征,那么这种加工方式叫做自上而下加工。

林赛和诺曼(1977)将其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processing)。

简言之,自上而下加工是依赖于知觉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加工。

例如,在看下图时,尽管中间的字母看起来既不是“H”,也不是“A”,但凡是懂英语的人一眼就会看出这是一个英语单词,并将其读成“THECAT”。

图知觉英文单词的自上而下加工

为什么?

因为人们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确认它是一个英语单词,然后才“注意”到中间的“字母”。

这时,对中间“字母”的确认是由单词的上下文决定的。

即由人的知识经验决定的。

自上而下加工的重要特点是:

按照由上(一般或抽象)到下(个别或具体)的顺序进行。

是一种从较高水平的加工到较低水平的加工。

或者说是从较大知觉单元再到较小知觉单元。

这里,我们再以汉字(词语)识别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加工方式的不同特点。

例如,我们之所以把“已”看成“已经”的“已”,而把“己”看成“自己”的“己”,是根据两个汉字在个别笔画上的细微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对个别汉字的识别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

但是,在识别词语时情况就不同了。

例如,我们在识别“已经”、“自己”这两个词语时,即使笔画发生了某种变形,如将“已”误写为“己”,这时我们仍然很容易把“已经”中的“已”读成“已”,把“自己”中的“己”读成“己”,而不注意这两个字在笔画上的细微差异。

这是因为,我们关于词语的已有知识,会帮助我们很快地确认其中的个别汉字,即使当个别字写错时我们也发现不了。

这时,我们对词语的识别则主要是自上而下加工。

3.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联系

关于这两种加工方式的联系,目前仍有不少细节还不清楚。

研究者设想,这两种加工方式似乎是同时进行的,但也不排除两者的启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在自上而下加工中,人的期望或假设可能一开始是一般的、粗略的,随着更多刺激信息的获得,期望会逐渐变得更加具体。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不过,有三点似乎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由于人们面临的任务不同,参与完成任务的认知活动不同,两种加工方式的相对重要性是有变化的。

例如,在学习生字词时,自下而上加工可能显得更重要;而在阅读一篇熟悉的课文时,对课文中个别字词的加工,可能更依赖自上而下加工。

第二,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上,两种加工方式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不同。

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加工显得更重要;而在信息加工的后期阶段,自上而下加工可能更加重要。

第三,当非感觉的刺激信息(即知识经验)很少时,个体往往以自下而上加工为主;当非感觉的刺激信息越多时,个体往往以自上而下加工为主。

补充: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再知觉其各部分?

这是知觉信息加工所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它的各部分。

依照这种观点,对整体的知觉在前,对其部分的知觉在后。

针对这个观点,一直很少有人进行过实验研究。

纳翁(Navon,1977,1981)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看法。

纳翁(1977)通过实验发现,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而且当人有意识地去注意看总体特征时,知觉加工不受局部特征的影响,但当人注意局部特征时,他不能不先知觉总体特征。

这意味着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

纳翁将这种知觉加工的顺序称作总体特征优先。

照他的看法,知觉过程开始于总体的组织,然后才对局部特征进行分析。

就是说知觉是从整体到部分的。

纳翁的这项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

金奇拉、沃尔夫、霍夫曼等(Kinchla&wolfe,1979;Hoffman,1980)做了类似实验,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金奇拉和沃尔夫(Kinchla&wolfe,1979)发现,有着最佳大小的对象被首先加工。

后来,纳翁(1981)指出,总体优先效应的大小乃至其存在,依赖于一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刺激的视角大小和网像的位置,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少,目前难以作深入分析。

但是,纳翁提出的总体优先效应,对进一步研究知觉过程无疑是有意义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由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和部分的知觉问题,仍然是当前知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前面可以看出,整体的和局部的加工问题,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问题有密切联系。

前面说过,自下而上加工是从较小知觉单元再到较大知觉单元,似乎可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

而自上而下加工是关于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期望或假设引导的加工,也可说是从整体开始的加工。

但是,纳翁所说的总体优先效应是针对刺激的物理特征的,而不是说刺激的意义的作用,虽然刺激的意义也是刺激的整体特征,但两者不能等同。

在承认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以后,仍然存在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加工问题。

P7: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一、选择性注意

(一)选择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的涵义

个体经常表现出的对某一复合刺激物中的某部分刺激加以关注,从而忽略其余刺激,但并不是对其余刺激的完全排斥的注意形式。

海曼德兹-皮昂(Hemandez-Peon,1966)曾把注意选择性比作探照灯的光束。

在亮光照射的中心,人们得到最清晰的印象;在亮光照射的边缘,事物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例如,在人声嘈杂的公共汽车上,我们只注意到朋友的谈话;在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里,我们只把目光投向自己需要的商品上。

(二)鸡尾酒会现象(cocktail-partyphenomenon)

彻里(Cherry,1953)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发现,人们被各种谈话声包围着,对于各种各样的谈话,人们只能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

为什么?

原来人们是利用了刺激物的某些物理特性的差异,如说话者的性别、声音强度、与说话者的距离等。

另外,谈话的内容也有重要作用。

如果别人的谈话与己无关,你可能什么也没有听到。

相反,如果别人的谈话与己有关,你可能会异常敏感地听到。

这就是所谓的鸡尾酒会现象。

鸡尾酒会现象说明,人在选择输入的信息时,与一系列条件有关。

(三)追随作业和双耳分听实验

支持选择性注意的早期实验是追随作业和双耳分听实验

1.追随作业(shadowingtask)

亦称复诵作业,是研究注意的一种方法,最早由彻里(Cherry,1953)提出。

其程序是给被试呈现两种刺激,要求被试注意(即追随)一种刺激(如复述或回忆),然后比较被试对两种刺激的反应差异,借以研究不同注意条件下人的认知活动。

彻里(1953)在实验时,通过耳机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声音材料,要求被试大声复述(追随)一耳听到的材料,然后检查另一耳接收到的信息。

我们称被试追随的通道为追随耳,不追随的通道为非追随耳。

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听到的信息很少。

当非追随耳的材料改用文字材料或将顺序颠倒时,被试也很少注意到它。

相反,如果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质,例如在非追随耳的材料中插入一个纯音,或者由男声播音改为女声播音,被试是能够发现这种变化或差异的。

2.双耳分听(dichoticlistening)

是研究注意的一种实验技术。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4)提出。

它以完全不同的声音信号或某一声音信号的任一参数置于两耳时,以考查其收听情况。

布罗德本特(1954)在对英国皇家海军入伍人员进行实验时,让被试依次听3对数字,如7-3、4-2、1-5。

其中,7、4、1依次呈现给左耳,3、2、5依次呈现给右耳。

每对数字到达两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的时距为0.5秒。

要求被试按自己选定的顺序把听到的数字报告出来。

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者乐意按左、右耳分别听到的数字来报告,即先报告左耳听到的数字(7、4、1),再报告右耳听到的数字(3、2、5),或者先报告右耳听到的数字,再报告左耳听到的数字,而不是按听到数字的时间顺序来报告,即73,42,15。

如果主试要求被试者这样做,即按数字呈现的时间顺序进行回忆,那么被试的回忆成绩要比前面提到的成绩差得多,而且前后两对数字的时距对回忆成绩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时距为0.5秒时,正确回忆率只有20%;当时距为2秒时,正确回忆率为50%。

早期认知心理学关于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差不多都是采用双耳分听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当两种输入的信息同时到达信息加工系统时,其中一种信息将受到选择,而决定信息选择的条件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四)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4)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入伍人员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信息的选择是以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的。

如信息的位置、强度、音调等物理特性,在信息选择中占有较强的优势。

(2)刺激物的语义联系格雷和卫德班等研究者(Gray&Weddelbum,1960;Treisman,1960)通过实验,证实了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

简单说,所谓语义联系就是语词与其意义之间的联系。

赖特、安德森和斯特曼(Wright,Anderson&Stenman,1975)还发现,即使在无意识状态下,语义联系仍然可以影响到信息的选择。

(3)材料的相似性奥尔波特(Allport,1972)发现,如果两种材料相似性程度高(如都是听觉阅读材料或都是视觉的图片材料),那么信息选择就越容易。

(4)作业的熟悉性安德伍德(Underwood,1974)发现,越是熟悉的信息越是容易被选择,而且消耗的心理资源(mentalresources)也越少。

总之,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刺激物之间的语义联系、刺激物与人的关系、人的知识经验等,都能影响到对信息的选择。

(五)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个体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1.过滤器模型(filtermodel)

为了解释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在《知觉与交往》一书中提出了过滤器模型。

该模型认为,从外界进入感觉通道的信息是大量的,但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当信息通过大量平行的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到达某处的信息总量超过了负责知觉分析的高级中枢的容量,于是一种类似于过滤器的机制在信息传输的通道上起着“关卡”的作用。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选择的信息)便进入高级中枢并进一步受到加工而被识别或储存,没有受到选择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信息加工系统之外。

就像大江里的许多船只,只有通过“闸门”的方能远航,其他的船只就被阻断在“闸门”的外面。

可见,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的。

意思是说,由于过滤器的作用,来自一个通道的信息因为受到选择而全部通过,而来自另一通道的信息由于“闸门”被关掉,就完全丧失了。

因此,该模型又称为“单通道模型”(如图2所示)。

图2过滤器模型的形象化图示

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受信息的物理特性制约的。

如新异的刺激、较强的刺激、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等,易于通过过滤器而受到注意。

就是说,外界输入的信息能否通过过滤器,完全由信息的物理特性决定,个体的知识经验对信息的筛选并不起作用。

这就提醒我们,过滤器的位置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即处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如图3所示)。

图3过滤器模型

(采自Broadbent,1958)

概括地说,过滤器模型亦称“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模型”。

该模型认为,注意类似于一个过滤器,它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进行筛选。

过滤器的作用在于在感知水平上选择信息进入语义分析阶段。

输入通道的数量较多,而从过滤器到语义分析阶段的通道只有一条。

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制约的。

2.衰减作用模型(attenuationmodel)

格雷和卫德班(Gray&Weddelbum,1960)和特雷斯曼(Treisman,1960)的实验,都对过滤器模型提出了最尖锐的批评。

于是,特雷斯曼(1967)提出了衰减作用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三点:

(1)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

就是说,它既允许信息从受到注意的通道(追随耳)中通过,也允许信息从没有受到注意的通道(非追随耳)中通过,只是后者受到了衰减,强度减弱了。

(2)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3)实验者假定,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项目具有不同的激活阈限。

因此,至于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位置问题,则有两种情况:

位于语义分析之前的,称为外周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之后的,称为中枢过滤器(如图4所示)。

图4衰减作用模型

(采自Treisman,1967)

外周过滤器对输入信息进行级差性选择,也就是作不同程度的衰减。

通过中枢过滤器时,被衰减的信息由于强度减弱,不能激活长时记忆中的项目,而不能被识别;但对人具有特别意义的信息(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被激活的阈限较低,即使受到衰减也能引起部分知觉,即能被激活、被识别。

通过中枢过滤器时,未被衰减的信息,便能顺利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项目而得到识别。

概括地说,特雷斯曼认为注意是一种衰减器,输入大脑的信息,主要部分传入意识,次要部分并没有完全被阻断而是有所衰减。

被衰减的次要信息一般不再传入意识,但特别重要的部分仍然可以传入。

该模型由于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人们把它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3.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selectionmodel)

反应选择模型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Deutsch&Deutsch,1963)提出,后经诺曼(Norman,1968)修订而成。

该模型认为:

(1)注意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后期,而不是在前期,至少是在信息已经得到识别之后。

因此,在信息没有得到识别之前,所有的信息都进入感觉通道,并没有通道容量的限制,也没有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注意的选择是在信息被语义分析之后发生的。

(2)起选择作用的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如图5),它选择的不是知觉刺激,而是对刺激的反应。

(3)选择的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

只有重要的刺激才会做出反应,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做出反应;若出现更重要的刺激,则会去掉原先重要的事件,而对更重要的刺激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选择主要依赖上下文、长期的反应倾向、指导语等。

图5反应选择模型

在前面介绍的注意选择的三种模型中,前两种模型强调注意选择发生在语义分析之前,因而人们将这两种模型统称为“过滤器—衰减作用模型”或早期选择模型(sarlyselectionmode);后一种模型强调注意选择发生在语义分析之后,因而称为后期选择模型(lateselectionmode)。

卡尼曼(Kahneman,1973)用一个模型说明了这三个模型的关系(如图6所示)。

其中,图(a)表示“过滤器—衰减作用模型”。

这种模型认为,信息选择发生在语义分析之前和语义分析阶段,因而注意控制知觉。

图(b)表示反应选择模型。

这种模型认为,注意选择位于语义分析和工作记忆之间。

它意味着,所有被输入的信息均可以被识别和加工,但只有一部分被认为是重要的信息才会引起反应。

图6三种注意的选择性模型的比较

这三种模型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承认注意具有选择功能,都承认有一种特殊的神经装置“过滤器”或“瓶颈”,只不过“瓶颈”的位置不同罢了。

因此,我们把这三种理论统称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或“瓶颈”理论。

黄希庭(2004)曾经指出:

过滤器模型“后来成为一类注意理论的统称”,①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种理论争论的焦点

三种理论都承认在信息加工的流程中存在着“瓶颈”的装置,它如同一个过滤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选择。

三种理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瓶颈”的位置之争。

过滤器理论认为,“瓶颈”位于语义分析之前;衰减理论认为,“瓶颈”位于语义分析阶段;反应选择理论认为“瓶颈”位于语义分析和工作记忆之间。

约翰顿和赫兹(Johnston&Heinz,1978)进一步指出,“瓶颈”的位置是由人们根据作业的情况来确定的,它可以位于从感知水平到语义分析这样一个连续变化的任何阶段上。

在这个范围内,“瓶颈”的位置是变化的。

换句话说,根据作业要求不同,人们可以采取适应这一作业需要的注意方式。

这就是说,“瓶颈”一旦可以四处移动,或者位于从感知水平到语义分析的首尾两端,或者位于从感知水平到语义分析的任何阶段上,那么这实质上相当于放弃了选择性注意是一种“瓶颈”的观点。

二、持续性注意(略)

三、分配性注意

分配性注意(dividedattention)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者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之上的注意形式。

(一)双作业操作(dual-taskperformance)

双作业操作(dual-task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