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552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docx

道士塔高三语文教案模板

道士塔.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

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⒉介绍敦煌文化。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概括各部分内容,并添加一个恰切的小标题。

明确:

第一部分:

道士塔中王圆箓敦煌石窟枉守护

第二部分:

无知道士瞎折腾灿烂文化毁灭中

第三部分:

只因物多运费高管叫遗产他乡跑

第四部分:

敦煌专家研究苦忍辱负重保财富

四、小结

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逐步深化。

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对作者在文中所述情感进行分析;

⒉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具体分析

㈠导入

⒈课文的题目是“道士塔”,而课文主要内容是写的什么?

明确:

敦煌文物的流失-→罪魁王道士

⒉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的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

怎样审判?

写下审判他们的审判词,并当庭宣判他们的罪行。

明确:

⑴王道士:

粉刷壁画、砸碎雕像、贱送文物、廉卖文物

⑵满清官员:

放任自流、馈赠佳品、中饱私囊(重刑)

⑶国外掠夺者:

欺骗、低价、大量巧取豪夺

⒊假如你是审判庭上的一个旁听者,旁听了他们盗毁敦煌文物的罪行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样的感情?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说明。

明确:

王道士――愚昧无知贪财(罪人小丑)【反语】

恨﹤满清官员――腐败无能渎职(民族悲剧)【对比】〉痛惜无奈愤怒

国外掠夺者――狡猾欺诈野蛮(学者)【反语】

※结合练习二穿插揣摩句子的含义

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⑵…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细细刷上…憨厚地笑……达观地放…

⑶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⑷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⑸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痕。

⑹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

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⑺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

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⒋敦煌文物遭盗毁,余秋雨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挽救的?

怎样理解他的举动?

明确:

a、低声哀求――“等一等”(想阻止悲剧,但无能为力)

b、拦车队,大哭一场――“难”(遗产无处安放,无助无奈)

⒌偌大的敦煌文物,竟然毁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小的道士手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莫大的悲哀。

作者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思考是什么?

明确:

寄希望于新时代的学者和爱国者。

※研究探讨:

⑴怎样理解一个日本学者的说明?

明确:

国外掠夺者可以掠夺走敦煌文物,但带不走敦煌文明,它的根在中国。

⑵面对日本学者的发言,中国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

“默默地”表达了中国专家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

①因为敦煌是中国的;②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情感是压抑的。

㈡归纳.写作特色

明确:

叙议结合

三、课文小结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

《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

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1]

道士塔.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的

1.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

参见P59注释。

辨析:

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

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

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

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

)《周易》;仲尼厄(厄,困厄。

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

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

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

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

);《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

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

读准音,读顺句。

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仇雠chóu苑囿yòu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

如:

知政、知县。

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

如:

商旅不行。

资,积蓄,储备。

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

译作:

恐怕……吧。

4.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

”句式完全相同。

5.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于是,在这种局面上。

是,这。

(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

例: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

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

(例如: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4.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

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

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二(知、复、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检查作业

答案:

知(1知道;2感到、觉得;3主持;4通“智”)

复(1繁复;2再;3恢复。

既(1不久;2已经;3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

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

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

(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

宦,帝王的仆隶。

这里做动词用,译作:

让……做帝王的仆隶。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三年释其征。

(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

(餔,通“哺”。

无不歠也。

(歠,通“啜”。

2.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使……洁净。

美,使……美丽。

饱,使……吃饱。

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庙堂。

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

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亿有三千(有,通“又”。

2.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与,语助词。

知,感到,知道。

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

——既,……以后。

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

——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

劝(1劝勉2劝说不)遂(1成功2于是3终于)

当(1掌管2面对3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4阻挡,把守6将)

二、疏通第六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孰是君也——是,这,这个。

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

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

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

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

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

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如:

“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

“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词义的缩小。

如:

“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

(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

“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

“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

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

如:

“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

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

“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

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

(古:

传布命令。

今:

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

(古:

古代官职。

今:

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

武士。

今:

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

(古:

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

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

(古:

介宾短语,在这方面。

今:

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

(古:

男子。

今:

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古:

离开。

今:

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

(古:

劝勉,鼓励。

今:

劝说。

五、完成作业。

[1]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糖宝贝说要做个秦观的专题,要我帮忙写篇文章。

这种文章也写不出什么新意,天下文章一大抄而已,不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知道宝贝准备如何谢我?

嘻嘻!

  本文主要参考《唐宋词鉴赏词典》(江苏版),其余的不一一指出了,若有版权问题,由宝贝善后。

  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

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他推崇苏轼,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

邵圣初年,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累遭贬谪。

历贬郴州(今湖南郴县)、雷州(今广东海康县)等地。

元符三年(1100),死于放还途中的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少有文名,受苏轼、王安石赏识,与屈原、宋玉、鲍照、谢朓伦比。

他出身苏门,远绍西蜀、南唐,近接柳永、周邦彦,将苏轼的气格、李氏父子的境界、柳永铺叙和句法、周邦彦的声韵化入己作,而出自己的风格。

蔡伯世云:

“子瞻辞胜于情,耆卿情胜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

”(沈雄《古今词话》引)

  秦观之前的词,小令含蓄蕴籍、风雅缜密,柳词明快疏放、通俗流畅,他调和了这两派词风,“以长补短”、“雅俗共济”、“情韵兼胜”(《四库全书提要》),俊逸精妙,呈现出中正和婉之美,具有一种凫凫婷婷的韵致。

同时,又受苏轼词以言志的影响,在词中贯入深切、凄凉的身世之感。

  总之,他的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富有韵致。

长于写景抒情,语言典雅,委婉含蓄,韵律谐美,是“出色当行”的婉约派主要词人。

只是“犹以气格为病”(苏轼语)不脱纤巧柔弱之态。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一)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词中我最喜欢的是这首《浣溪沙》,与吴文英的同调词可称一时喻亮,异曲同工,可以对读。

  全词景中藏情,情中生景,情景交融,轻描淡写,空寂悠远,用词典雅含蓄,情韵空灵蕴籍。

  因为不是写鉴赏,所以不逐字解说,有兴趣的朋友自己读去,这里只指出重点,望斧正。

  此词名句是下片起首一联: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鉴赏词典中说此句写室外实景,亦有人说此句写梦中之人。

前种认为此句意思为“飞花的飘零无定使主人公联想起那虚幻变化的迷梦。

”后种认为此句意思为“主人公梦见爱人归来,自在的飞花轻轻地飘忽不定,似乎自身也随之飘然而去。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可以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前者侧重于眼中的飞花,为实写,后者侧重与梦中的飞花,为虚写。

  “飞花”既是实写,也为虚写。

主人公从美妙的梦境中醒来,见到室外的花朵还如梦境中一般自在轻舞,而梦境中的人儿却依然渺无音讯,唯叹人生苦短,佳期如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亦是相同。

“丝雨”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此处的“丝”暗指“思”,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此句承接上句,主人公梦中醒来,见飞花似梦,又见无边丝雨,她的相思之愁不正如这千万缕的丝雨一样连绵不绝,无边无际?

  这两句虚实相间,情景交融,对仗工整,语句典雅,含蓄纤美,音律和谐,即便置于中华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亦堪称绝佳。

  卓人月谓“夺南唐席”,寻思“细雨梦回”、“小楼吹彻”、“一江春水”虽佳,犹有不及(《词统》)。

梁启超以为“奇语”(《艺蘅馆词选》)这些胜誉都不为过也!

  记得十年前,上学路过一条街道,四月的梅雨连绵不绝,白色的花瓣漫天轻舞,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芬芳,蓦然回首,正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呀!

附:

《浣溪沙》吴文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二)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三)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词简说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强化诵读,加强积累,背诵精彩章节。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3.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重点、难点

理解字词,疏通诗句,理清本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把握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解决办法

1.诵读理解,疏通诗句。

2.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诗的主旨。

4.按要求背诵7节诗。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理解,疏通诗句,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2.第二课时,设置讨论题,分析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一首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诗歌,题目叫《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二、诵读感知

诵读: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

如: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三、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

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⑴堪:

承受得了。

(不堪一击)

⑵徒:

白白地,空地。

(徒有虚名)

⑶可怜:

可爱。

(楚楚可怜)

⑷纷纭:

凌乱。

(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⑸葳蕤wēiruí:

繁盛的样子。

(树木葳蕤)

⑹纤纤xiān:

形容细长。

(十指纤纤)

⑺念:

记挂。

(念念不忘)

⑻却:

退出来。

(望而却步)

⑼区区:

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⑽依依:

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

⑾窈窕yǎotiǎo:

美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⑿令:

美好;敬辞。

(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⒀谢:

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⒁相xiāng:

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⒂见:

A看见,会见,拜见;B同“现”;C表示被动,被,受;D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

(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叮咛)。

⒃怅chàng然:

失意,不如意。

(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⒄否pǐ泰:

坏运气,好运气。

(否极泰来)

⒅要yāo:

邀。

(要功,要买)

⒆络绎:

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

⒇赍jī:

赠送。

(赍赏)

(21)踯躅zhízhú:

缓缓地走或徘徊。

(踯躅歧路)

(22)迎:

A迎接;B迎娶;C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

(还必相迎取。

明日来迎汝。

不足迎后人)

(23)零:

落下,凋落。

(零泪应声落,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3)订正文中注释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应读pián,不读biàn。

四、把握情节发展与结构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

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

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①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②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③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3.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

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①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②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

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③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

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

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

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

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请结合诗句回答:

刘兰芝为什么要自请回去?

为什么婆母不能容她?

从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性格的哪些方面及当时封建社会的哪一弊端?

2.男女主人公真挚情感表现在哪里?

请在诗中找出并加以体会。

3.焦仲卿是个怎样的人?

你喜爱这个角色吗?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揽】揽裙脱丝履又申之以揽茝

【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

【相】久久莫相忘及时相遣归儿已薄禄相

【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不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