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864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docx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

 

港口与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方块码头设计计算书

 

班级:

A13

姓名:

学号:

 

3.0波浪力.................................................................................................................................27

 

4.1.4结果50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方块式码头

一、设计条件

在某海岸拟建一座万吨级的商品汽车滚装码头,有关设计条件和资料如下:

(一)设计船型

设计船型的船舶资料见表1。

表1船舶资料

船型

船长(m)

船宽(m)

型深(m)

B

144.0

19.4

11.2

(二)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三)自然条件

1.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4.13m

设计低水位:

0.36m

极端高水位:

5.23m

极端低水位:

-1.34m

施工水位:

2.0m

2.波浪要素

50年一遇,H1%波浪高值为:

设计高水位:

H1%=1.665m,T=6.3s

设计低水位:

H1%=1.665m,T=6.3s

极端高水位:

H1%=1.665m,T=6.3s

3.地质资料

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和表3。

表2地质指标

名称

分布标高(m)

重度标准值(kN/m3)

固块

备注

Φ(°)

C(kPa)

淤泥质粘土

原泥面

-2.6~-4.8

18.0

15

4

中粗砂

-4.8~-9.0

18.0

34

0

粘土

-9.0~-14.6

18.9

27

45

粉质粘土1

-14.6~-18.2

19.03

17

36

粉质粘土2

-18.2以下

18.8

22

38

表3e-p曲线表

p(kPa)

0

50

100

200

400

600

e

粘土

0.824

0.819

0.810

0.801

0.790

0.778

粉质粘土1

0.745

0.739

0.728

0.720

0.712

0.700

粉质粘土2

0.874

0.863

0.850

0.842

0.832

0.820

4.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四)码头面荷载

堆存荷载:

当用于构件计算时:

q=40kPa

当用于整体计算时:

q=30kPa

门机荷载、铁路荷载

按《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附录C的Mh—4—25设计。

(以等代均布荷载代替,取q=30kpa

按干线机车计算。

船舶系缆力

ω=0.55KN/m2按普通系缆力计算

汽车荷载、其它起重设备机械。

汽车荷载及其它起重设备机械不计。

(五)材料指标

材料指标见表4

表4材料指标

材料名称

重度(kN/m3)

内摩擦角

Φ(°)

γ水上

γ水下

γ饱

路面混凝土C30

23

13

钢筋混凝土卸荷块体C30

24.5

14.5

混凝土方块C25

23

13

混凝土胸墙C30

23

13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

18

11

21

45

(六)现已进行码头结构断面初步设计,码头面顶高程拟为5.5m,码头前沿水深为-9.00m。

初步拟定方案参见如图所示(其中设计水位均已改变,G1、G2、G3、G4、G5高度依次改为3000、2500、3000、3000、3000,其余尺寸可参见下图,若有不妥之处可适当改动)。

(七)课程设计目的、内容和要求:

1.目的:

训练用所学有关知识及有规范进行港口水工建筑物设计验算或计算的能力。

2.内容:

对初步拟定的码头结构断面方案进行计验算或计算,内容包括:

(1)作用的分类及计算;

(2)码头稳定性验算;

(3)基床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4)整体稳定性验算;

(5)卸荷块体承载力验算;

(6)地基沉降计算。

3.要求:

(1)格式按所发算例;

(2)所有计算给出计算公式、算式。

注:

该组的五位组员的卸荷板的外伸臂长度依次为2500与1250.前墙趾宽度1500

 

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1.码头主要尺寸确定

1.1泊位长度

按单泊位计算

当Lt+Lj>d时,其泊位长度按下式计算:

Lb=L+Lt+Lj+d

式中:

Lt—船跳板在顺岸码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m);

Lj—接岸设施长度(m),根据港址水位差、接岸设施的类型和车辆的转弯半径等确定。

当Lt+Lj≦d时

即泊位长度(Lb)=船长(L)+2×富余长度(d)。

设计采用艉斜跳板式布置泊位,如图一,且满足Lt+Lj≦d

根据船长L=144.0m,按规范富余长度d取15m,所以L=144.0+2×15=174m。

富余长度d

设计船长(m)

<40

41~85

86~150

151~200

201~230

>230

富余值d(m)

5

8~10

12~15

18~20

22~25

30

图一:

艉斜跳板式

1.2泊位宽度

码头前沿停泊水位宽度B不小于2倍船宽,取B=40m。

1.3码头前沿高程

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

基本标准:

码头前沿标高=设计高水位+超高

即:

H=4.13+1.0~1.5=5.13~5.63m,本码头有掩护,考虑预留沉降量,并充分考虑后方已形成的陆地、铁路、道路的高程,可取为H=5.5m。

1.4码头前沿底高程

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

码头前沿水深D=T+Z1+Z2+Z3+Z4

码头前沿底高程=设计低水位—D

表2-1-1码头前沿水深计算

船型

10000吨商品汽车滚装船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T

8.7

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Z1

0.2

波浪富裕深度Z2

0

配载不均匀增加值Z3

0.15

备淤富裕深度Z4

0.4

码头前沿水深计算值D

9.45

设计低水位

0.45

码头前沿底高程设计值

-9.00

1.5码头立面方块宽度

取宽度为5000mm。

1.6尺缝宽度

尺缝宽度取20mm。

1.7系船柱间隔

系船柱间隔取25m。

1.8变形缝间隔

变形缝间距取25m,设在两个系船柱中央线上。

2.作用的分类及计算

2.1结构自重力(永久作用)

自重力的的计算图式见码头断面图,如图二:

 

表4材料指标

材料名称

重度(kN/m3)

内摩擦角

Φ(°)

γ水上

γ水下

γ饱

路面混凝土C30

23

13

钢筋混凝土卸荷块体C30

24.5

14.5

混凝土方块C25

23

13

混凝土胸墙C30

23

13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

18

11

21

45

2.1.1极端高水位情况

自重力:

计算见表2-2-1(以单宽m计)

力臂:

计算见表2-2-2

稳定力矩:

MGi=Gi×di,计算结果见表2-2-3.

表2-2-1自重力计算结果(KN)

层号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Gi

121.7

418.1

161.2

171.6

205.725

本层以上ΣGi

121.7

539.8

701

872.6

1078.325

第一层G1自重力计算:

0.27*1*23+0.03*1*13+1.7*1*11+1*1*13+2*2.73*13+2*0.27*23=121.7KN

第二层G2自重力计算:

G2=14.5*(2.5*7.5-0.5*0.5/2-(4+3)*1.25/2)+((4+3)*1.25/2+(3-0.3)*4.5)*11+4.5*0.03*13+4.5*0.27*23=418.1KN

第三层G3自重力计算:

G3=(4.5*3-2.2*0.1/2)*13=161.2KN

第四层G4自重力计算:

G4=3*4.4*13=171.6KN

第五层G5自重力计算:

G5=(5.9*3-1.5*2.5*0.5)*13=205.725KN

表2-2-2力臂di计算(m)

Gi

G1

G2

G3

G4

G5

第一层

1.47

第二层

0.97

3.792

第三层

0.97

3.792

2.23

第四层

0.97

3.792

2.23

2.2

第五层

2.47

5.292

3.73

3.7

3.24

第一层G1力臂d1计算:

d1=((0.27*1*23+0.03*1*13+1.7*1*11+1*1*13)*2.5+(2*2.73*13+2*0.27*23)*1)/121.7=1.47m

第二层G2力臂d2计算:

(0.5*2/3*0.125+0.25*1)/(0.125+1)=0.259m

((1/3+3.5)*0.625+2*3.75)/(0.625+3.75)=2.262m

7/2+0.5=4m

钢筋混凝土卸荷块体力臂d21=(4*8.75+2.262*4.375+0.259*1.125)/(1.125+4.375+8.75)=3.171mA21=(8.75+4.375+1.125)*14.5=206.625

2.7*1.5=4.053+0.75=3.75m

3*(1.25+2.7)=11.854.5+1.5=6m

0.5*1*1.25=0.6253.5+2/3=4.167m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力臂d22=(4.05*3.75+11.85*6+0.625*4.167)/(4.05+11.85+0.625)=5.379mA22=(4.05+11.85+0.625)*11=186.725

路面混凝土力臂d23=3+4.5/2=5.25mA23=0.27*4.5*23+0.03*4.5*13=29.7

d2=(d21*A21+d22*A22+d33*A23)/(A21+A22+A23)-0.5=3.792m

第三层G3力臂计算:

4.4*3=13.24.4/2=2.2

0.1*0.8=0.084.4+0.1/2=4.45

0.1*2.2/2=0.114.4+1/3*0.1=4.433

d3=(13.2*2.2+0.08*4.45+0.11*4.433)/(13.2+0.08+0.11)=2.23m

第四层G4力臂计算

d4=4.4/2=2.2m

第五层G5力臂计算:

0.5*1.5=0.751.5/2=0.75

1.5*2.5/2=1.8752/3*1.5=1

4.4*3=13.21.5+4.4/2=3.7

d5=(0.75*0.75+1.875*1+13.2*3.7)/(0.75+1.875+13.2)=3.24m

表2-2-3力矩MGi计算结果(KN•m)

Gi

G1

G2

G3

G4

G5

G每层

第一层

178.899

178.899

第二层

118.049

1585.4352

1703.4842

第三层

118.049

1585.4352

359.476

2062.9602

第四层

118.049

1585.4352

359.476

377.52

2440.4802

第五层

300.599

2212.5852

601.276

634.92

666.549

4415.9292

2.1.2设计高水位情况

自重力:

计算见表2.2.4。

力臂:

计算见表2.2.5.

稳定力矩:

MGi=Gi×di,计算结果见表2.2.6.

表2.2.4自重力计算结果(KN)

层号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Gi

151.49

452.855

161.2

171.6

205.725

本层以上ΣGi

151.49

604.345

765.545

937.145

1142.87

第一层在与极端高水位状态下相比自重力增加:

1.1*2*(23-13)+0.03*1*(23-13)+1.07*(18-11)=29.79KN

所以G1=151.49KN

第二层在与极端高水位状态下相比自重力增加:

0.03*3.5*(23-13)+1.07*4.5*(18-11)=34.755KN

所以G2=452.855KN

表2.2.5力臂di计算结果(m)

Gi

G1

G2

G3

G4

G5

第一层

1.456

第二层

0.956

3.854

第三层

0.956

3.854

2.23

第四层

0.956

3.854

2.23

2.2

第五层

2.456

5.354

3.73

3.7

3.24

第一层G1力臂d1计算:

d1=((0.3*23+1.07*18+0.63*11+13)*1*2.5+(2*1.63*13+2*1.37*23)*1)/151.49=1.456m

第二层G2力臂d2计算:

(0.5*2/3*0.125+0.25*1)/(0.125+1)=0.259m

((1/3+3.5)*0.625+2*3.75)/(0.625+3.75)=2.262m

7/2+0.5=4m

钢筋混凝土卸荷块体力臂d21=(4*8.75+2.262*4.375+0.259*1.125)/(1.125+4.375+8.75)=3.171mA21=(8.75+4.375+1.125)*14.5=206.625

1.07*4.5=4.8153+4.5/2=5.25m

1.63*4.5=7.3353+4.5/2=5.25m

3*1.25=3.754.5+3/2=6m

0.5*1*1.25=0.6253.5+2/3=4.167m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力臂d22=(4.815*5.25*18/11+7.335*5.25+3.75*6+0.625*4.167)/(4.815*18/11+7.335+3.75+0.625)=5.359m

A22=(4.815*18/11+7.335+3.75+0.625)*11=215.48

路面混凝土力臂d23=3+4.5/2=5.25mA23=0.3*4.5*23=31.05

d2=(d21*A21+d22*A22+d23*A23)/(A21+A22+A23)-0.5=3.854m

其余层不变

表2.2.6力矩MGi计算结果(KN·m)

Gi

G1

G2

G3

G4

G5

G每层

第一层

220.569

220.569

第二层

144.824

1745.303

1890.127

第三层

144.824

1745.303

359.476

2249.603

第四层

144.824

1745.303

359.476

377.52

2627.123

第五层

372.059

2424.586

601.276

634.92

666.549

4699.39

2.1.3设计低水位情况

(1)自重力:

计算见表2-2-7(以单宽m计)

(2)力臂:

计算见表2-2-8

(3)稳定力矩:

MGi=Gi×di,计算结果见表2-2-9.

表2-2-7自重力计算结果(KN)

层号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Gi

198.5

651.777

161.2

171.6

205.725

本层以上ΣGi

198.5

850.277

1011.477

1183.077

1388.802

第一层G1自重力及力臂d1计算:

G1=0.3*23+1.7*18+1*23+2*3*23=198.5KN

d1=((0.3*23+1.7*18+1*23)*2.5+2*3*23*1)/198.5=1.457m

第一层G2自重力及力臂d2计算:

G2=24.5*(2.14*7.5-0.14*0.14/2-(4+3)*1.25/2)+14.5*(7*0.36+0.36*0.36/2)+((4+3)*1.25/2+(3-0.3)*4.5)*18+4.5*0.3*23=651.777KN

3.5*1.25*24.5=107.183.5/2=1.75

1.25*1*0.5*24.5=15.31253.5+1*1/3=3.833

0.75*7.5*24.5=137.81257.5/2=3.75

(7.5-0.14)*0.14*24.5=25.2448(7.5-0.14)/2+0.14=3.82

(7.5-0.5)*0.36*14.5=36.547/2+0.5=4

0.14*0.14*0.5*24.5=0.24012/3*0.14=0.093

0.36*0.36*0.5*14.5=0.93960.14+0.36/2=0.32

钢筋混凝土卸荷块体力臂

d21=(107.18*1.75+15.3125*3.833+137.8125*3.75+25.2448*3.82+36.54*4+0.2401*0.093+0.9396*0.32)/323.277=3.112mA21=107.1875+15.3125+137.8125+25.2448+36.54+0.2401+0.9396=323.277

2.7*1.5=4.053+0.75=3.75m

3*(1.25+2.7)=11.854.5+1.5=6m

0.5*1*1.25=0.6253.5+2/3=4.167m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力臂d22=(4.05*3.75+11.85*6+0.625*4.167)/(4.05+11.85+0.625)=5.379mA22=(4.05+11.85+0.625)*18=297.45

路面混凝土力臂d23=3+4.5/2=5.25mA23=0.3*4.5*23=31.05

d2=(d21*A21+d22*A22+d33*A23)/(A21+A22+A23)-0.5=3.748m

其余层不变

表2-2-8力臂di计算(m)

Gi

G1

G2

G3

G4

G5

第一层

1.457

第二层

0.957

3.748

第三层

0.957

3.748

2.23

第四层

0.957

3.748

2.23

2.2

第五层

2.457

5.248

3.73

3.7

3.24

 

表2-2-9力矩MGi计算结果(kN﹒m)

Gi

G1

G2

G3

G4

G5

G每层

第一层

289.215

289.215

第二层

189.965

2442.860

2632.825

第三层

189.965

2442.860

359.476

2992.301

第四层

189.965

2442.860

359.476

377.52

3369.821

第五层

487.715

3420.526

601.276

634.92

666.549

5810.986

2.2土压力标准值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计算

卸荷块体与胸墙组成的墙背近似L型,墙后填料为块石,Φ=45°按《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3.5.1.2条规定,可近似按公式(3.5.1-10)计算:

Ka=tg2(45°-Φ/2)=tg2(45°-45°/2)=0.172

卸荷块体以下墙背按3.5.2条规定

取:

δ=Φ/3=45°/3=15°

查土力学表8-2得Ka=0.16

水平土压力系数Kax=Ka﹒cosδ=Kacos15°=0.16×cos15°=0.155

垂直土压力系数Kay=Ka﹒sinδ=Kasin15°=0.16×sin15°=0.041

土压力标准值按(JTJ290-98)3.5条计算。

式中:

cosα=1

2.2.1墙后块石棱体产生的土压力标准值(永久作用):

(1)极端高水位情况:

A:

地面B:

水位线C:

卸荷板下底面D:

过C点做与卸荷板下底面成Φ角的直线,交墙背于D点E:

过C点做与卸荷板下底面成45°+Φ角的直线,交墙背于点EF:

基床上底面

与A、B、C、D、E、F对应的主动土压力分别为e0、e1、(e2、e2′)、e3、e4、e5

土压力强度计算值,按规范《JTJ290-98》规范3.5.1条计算。

①土压力强度计算:

当计算卸荷板底面以上的主动土压力时,为简化计算可从卸荷板底面作一竖直面CA,假定该面为一竖直光滑的面,按朗肯公式计算作用于CA面上的土压力。

光滑情况下土压力的竖直分力为0。

接下来的计算都按照第一层、第二层的竖直分力为零进行计算。

下式计算中的h都是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e0=0

e1=hAB*r1*ka=0.27×18×0.172=0.84(Kpa)

e2=(hAB*r1+hBC*r2)*ka=(0.27*18+5.23*11)*0.172=10.73(Kpa)

e2′=0

e3=hCD*r2*ka=2.476×11×0.16=4.36(Kpa)

e4=(hAB*r1+hBC*r2+hCE*r2)*ka=(0.27*18+5.23*11+6.28*11)×0.16=21.04(Kpa)

e5=21.04+(9-6.28)*11*0.16=25.83(Kpa)

1合力计算:

土压力合力Ei的计算结果见表2-2-10(以单宽m计算)。

2水平力EHi作用的力臂di,计算结果见表2-2-11。

3水平力EHi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MEHi=EHi×di,计算结果见表2-2-12。

4垂直力EVi作用的力臂Li,计算结果见表2-2-13。

5垂直力EVi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MEVi=EVi×Li,计算结果见表2-2-14.

表2-2-10土压力计算结果(KN)

层号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Ei

9.45

20.9125

8.284

39.702

69.462

EHi=Eicosδ

9.45

20.9125

8.00

38.349

67.095

EVi=Eisinδ

0

0

2.144

10.017

17.978

本层以上∑EHi

9.45

30.3625

38.3625

76.7115

1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