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048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

姓名: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课题完成时间:

2010/5/18至2010/6/2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级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题目: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

课程: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5月18日至6月2日共2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阶梯轴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完成后需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

1.设计任务

(1)绘制锻件图。

(2)确定锻造工序。

(3)计算坯料质量及尺寸(均选择锻造比为1.2、钢密度为7.8、烧损质量为锻件质量的2.0%,料头质量除料头尾外还包含冲切掉的金属质量)。

(4)选择锻造设备及吨位。

(5)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二号图纸出图。

(2)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1500字)。

3.工作计划(进程安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1天

确定锻造工艺方案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2天

绘制锻件锻造工艺图1天

确定锻件锻造工艺步骤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答辩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阶梯轴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锻造工艺。

确定阶梯轴的锻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艺及锻造比、确定毛皮质量和尺寸、选定锻造设备、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和制作锻件工艺卡。

由于阶梯轴的结构简单在综合考虑过其经济性、工艺性和使用性后,将其设计为4部分即将Φ100作为一部分,将Φ60和Φ54作为一部分,将Φ40作为一部分,将剩下的作为一部分,选用自由锻。

由于锻件比较简单故不需要设置余块。

通过查表和计算确定其锻造公差、锻造比、和烧损率以及锻造设备选用0.4t自由锻锤。

关键词:

自由锻、锻造比、锻造工艺、加工余块、锻造公差、烧损率

目录

1绪论···········································1

2阶梯轴的结构与分析·····························3

3具体的设计方案步骤·····························3

4工艺过程流程···································6

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8

 

1绪论

锻造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成型方法,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造与冲压同属塑性加工性质,统称锻压。

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锻造生产率高,锻件的形状,尺寸稳定性较好,并有较佳的力学性能。

锻件的最佳优势是强韧性好,纤维组织合理,因此被广泛运用。

锻件的优势是由于金属材料通过塑形变形后,消除了内部缺陷,如打碎碳化物,非金属夹杂物,并使之沿变形方向分布,改善或消除成分偏析等,得到了均匀、细小的低倍和高倍组织。

锻造按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和热锻。

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加工,热锻是在高于坯料金属再结晶温度上加工。

有时还处于加热状态,但温度不超过再结晶温度时进行的锻造称为温锻。

锻造成型方法可分为自由锻、模锻、冷镦、径向锻造、挤压、成型扎制、辊锻、辗扩等。

锻造在机械制造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锻造出来的锻件是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匹敌的。

其生产效率也是相当高的,一个国家的锻造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

随着我国跻身世界钢铁生产大国的行列,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以及发电设备,机车、轮船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锻件需求量日益增大,必然促使锻造技术的发展,使锻造业与飞速发展的制造业相适应。

本文主要是利用自由锻进行加工的。

所以主要介绍自由锻,自由锻是利用压力或冲击力是金属在上、下抵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锻件形状尺寸的方法。

自由锻分为手工锻造和机械锻造两种。

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效率也低,而机械锻造是自由段的主要方法。

自由锻可锻造各种质量的简单形状锻件,并因锻造过程是局部变形,变形抗力小,特别适用单件小批量水轮主轴、多管曲轴、连杆等大型锻件生产。

自由锻的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及精整工序三大类。

基本工序是使金属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扭转及错移等工序。

辅助工序是为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先变性工序有压肩、压钳口、倒棱等。

精整工序是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而进行的工序校正、滚圆表面平整等。

自由锻件的主要原则是:

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应使锻件形状简单,易于锻造,1)形状简单2)避免加凸台强肋,工字截面3)避免曲面交接4)避免截面尺寸的急剧变化。

 

2阶梯轴的结构与分析

阶梯轴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零件,其工作环境也比较复杂,受到各种力的的作用,这些力可以使其产生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变形。

这些因素使在做轴时必须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

而锻造件在锻造的时候可以使其产生纤维组织强化钢材,同时锻造也可以打碎铸态组织,获得较高综合力学性能。

对于要求更高的轴类可以通过锻造再加上淬火、调质处理,使钢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

同时用锻件做零件毛坯可以减少用材,节约资金比较经济实惠。

3具体设计方案步骤

3.1绘制锻件图

锻件图是拟定锻造工艺规程、选择工具、指导生产和验收锻件的主要依据。

它是以机械零件图为基础,结合自由锻工艺特点,考虑到机械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检验试样及工艺卡头等绘制而成。

根据零件图上阶梯轴长为340mm,最大直径为100mm,对照课本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中表3-3所列的零件总长为315~630mm,最大直径为120~160mm,可查的锻造精度等级为F级的锻件余量及公差为10±4mm。

由于锻件形状比较简单,故可不必增设工艺余块。

如下图所示。

3.2制定变形工艺

由于阶梯轴是形状比较简单的轴杆类锻件,变形工艺简单,且材料为常用45钢,塑形较好,容易变形,因此其主要变形工艺可参考金属成型工艺设计表3-6中的工艺,可将其分为压肩、端部拔长、切料等。

如下图:

1.下料

2.拔长后并切底

3.切肩、拔长并镦粗

4.拔长

5.端部拔长并切料头

3.3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根据齿轮轴锻造件图,自左向右分为3个圆柱体,分别算其质量m1、m2、m3、m4为kg,即

 M1=π/4×1.10×1.10×0.4×7.8=2.97

M2=π/4×0.70×0.70×1.10×7.8=3.3

M3=π/4×0.50×0.50×1.55×7.8=2.37

M4=π/4×0.34×0.34×0.55×7.8=0.39

锻件质量为M锻=m1+m2+m3+m4=2.97+3.3+2.37+0.39=9.09

若将锻件至于煤炉中加热,并一次锻成,有表3-8所列查得加热烧损率按锻件的质量2%计算,即

M烧=M锻×2%=0.1806

截料损失按锻件质量的4%计算,即得

M头=M锻×4%=0.3636

则坯料质量M坯=M锻+M烧+M头=9.9978kg

锻件以钢材为坯料,锻造比按1.2,可按锻件最大面积Φ110mm对照表3-11所列热扎圆钢标准直径,选用Φ110扎圆钢。

并由m=vp算出坯料体积为1218.77cm3,再除以Φ110钢截面积,即可算出坯料长度为140mm。

3.4确定锻造设备

锻造设备的选择有查表法与经验类比法。

但若能查得表格数据则应优先选择,此锻件属于圆轴类,按毛坯质量或直径选用0.4t自由锻锤。

3.5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

3.5.1确定温度范围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锻件有始锻温度到终端温度的间隔。

确定锻造温度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金属材料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形和较低的变形抗力,能锻出优质的锻件。

由于此轴用的是45钢,根据工程材料知识可知45钢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通同的相,而它在1000多度时呈现奥氏体相,奥氏体相具有较好的塑形和韧性易于在高温下变形。

再由表3-16中差得始锻温度为1200,终锻温度为800。

3.5.2确定加热规范及火次

根据45钢的塑形、强度、导热及膨胀系数、组织特点、加热变化、断面尺寸、导热性能和直径等因素,可以确定采用火焰炉一段式加热。

3.5.3确定冷却方法及规范

锻件在锻后冷却时,按冷却速度分为空冷、坑冷和炉冷。

由于此锻件属于中小型锻件,所用材料塑形较好,所以采用堆放空冷即可。

3.5.4确定热处理规范

锻件常规热处理是将锻件冷却到室温。

再将锻件加热进行热处理。

另外是将锻造与热处理联在一块进行,即锻造过后直接进行淬火或正火热处理。

这样可以起到变形强化和热处理双重作用,使锻件既获得高强度和高塑性综合力学性能。

根据工程材料所学知识,该坯料锻造成型后,在粗加工前必须先经去应力退火处理,并再加工后再进行调质处理。

若质量要求不高,可用正火代替调质,以降低成本。

若表面要求较高,则还需在精加工前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

 

4工艺过程流程

锻件名称

阶梯轴

锻件材料

45

坯料质量

20.06kg

皮料尺寸

130×200mm

火次

锻造温度

,操作工序

工序简图

备注

 

1

 

1200~800

拔长

为了镦出端部将料拔长至Φ80

切肩拔长

为下一步镦粗做准备。

镦粗

将其镦粗到Φ110。

.

切肩并拔长

拔长端部并修整

结论

经过两周的精心准备及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由于我的所学知识及经验有限,所以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了解了锻压的基本分类,主要分为锻造和冲压等,其中锻造分为自由锻和模锻等。

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运用了自由锻,从而使我对自由锻过程有了了解,并对锻造工艺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锻造工艺基本过程分为绘制锻件图、制定变形工艺、计算皮料质量和尺寸、确定锻造设备、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和填写锻造工艺卡。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不仅再次复习了热处理的基本内容,也使我掌握了刚学的热加工工艺基础知识,也对以后的课程设计有了基础,对论文的格式有了基本认识,使我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可以运用自如。

同时也使我自己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

需要进一步努力。

.致谢

经过两周的奋斗,我终于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在此要特别感谢刘老师,感谢刘老师在这一年两个学期中的辛勤教导,刘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得到了刘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同学们进行过讨论和分享,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在此也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王爱珍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2

【2】王爱珍主编:

《热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2

【3】王爱珍主编:

《金属成型工艺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2

【4】《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部分》:

2001

【5】《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热加工工艺基础》1996.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