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408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docx

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

199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30分)

1、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

2、正迁移与负迁移

3、思维的基本过程

4、记忆系统的三级信息加工阶段

5、观察学习

6、问题的基本成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简述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3、举例说明大学生群体心理作用中的社会助长及社会惰化。

4、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哪些基本成分?

举例说明。

5、用学习迁移理论中的相关要素说与经验泛化说,来解释大学生学习迁移的现象。

6、简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22分)

1、举例说明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高校教师应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评述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2000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请用教育或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下列术语(每题5分,共25分)

1、逆向负迁移

2、双重编码

3、习得性失助

4、替代强化

5、罗森塔尔效应

二、简答题(第题3分,共6分)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请简答之。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请简答之。

三、简述题(共49分)

1、试举例说明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的三成份。

(9分)

2、试举例说明两种常见的认知策略。

(8分)

3、试举例说明创造性与智力,人格及学业成绩的关系。

(12分)

4、请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或模式的基本观点和操作方法。

(12分)

5、请结合所教学科,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简评下述观点。

(8分)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

1、请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教学意义。

2、请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广义知识分类的教学意义。

 

2003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请用教育或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下列术语(每题5分,共25分)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是()

A、詹姆士B、苛勒C、冯特D、弗洛伊德

2、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是()

A、加涅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

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归因方式B、情绪状态C、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4、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

A、控制动机水平B、奖惩C、组织学习竞赛D、创设问题情境

5、按迁移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

A、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D、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6、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

A、语义记忆B、瞬间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7、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称为()

A、问题解决B、功能固着C、酝酿反应D、启发

8、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苛勒C、桑代克D、班图拉

9、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级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我们称之为()

A、陈述性知识B、描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语义知识

10、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

A、教学反思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效能感D、教育机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和两类。

2、斯金纳认为:

学习就是反应发生概率的变化,而是增加反应概率的手段。

3、奥苏伯尔提出了课堂学习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和

三成份组成。

4、知识的识记指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其方式有、

、和语言中介编码。

5、常见的认知策略有:

、编码与组织策略、和等。

6、自我意识结构包括:

、、三部分。

7、个体思维发展要经历:

言语前思维阶段、直觉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阶段和。

三、名词解释并举例(每题5分,共25分)

1、罗森塔尔效应:

2、先行组织者

3、相同要素说

4、前摄抑制

5、定势

四、简答题(第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知识、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之间的关系?

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3、影响学习迁移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4、什么是教学反思?

它包括哪些基本过程及基本成分?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06年湖北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3、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之间环节是(  )

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

4、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来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

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

5、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

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

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8、体现了纵向迁移的具体实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

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

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采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

12、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13、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

14、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

A、适应性能力B、社会能力C、人际能力D、一般能力

15、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大领域

A、知、情、意   B、认知、情感、动作  C、知、情、个性   D、知、情、人格

17、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

18、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

A、反应定势B、功能固着C、动力定型D、习惯

1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认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0、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

C、两者相互发生了影响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作用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

1、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

错,正负强化都是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然后亲自实践这种方式而获得新的行为过程。

错。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

3、自我提高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错。

认知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4、与别人一起活动总是能够提高行为效率。

不一定。

有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几种情况。

5、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情感。

错。

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态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力量。

3、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提出,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材料相关联。

4、元认知:

又称反省认知,由弗拉维尔提出,对认知的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试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进行教育。

(见P41-42)

要点提示: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引起的一种态度体验。

大学生情感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第二,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第三,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第四,大学生情绪的文饰性,第五,社会性情感占大学生情感内容的主导地位。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何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点提示: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启示:

及时复习。

3、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要点提示:

教师要确立“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20分)

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要点提示:

(见P64)

班杜拉摈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辨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内在特征、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为了具体说明人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受环境影响,他区分了两种学习,即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亲历学习是指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

启示:

对德育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注意榜样人物及其行为后果;要恰当的运用强化理论,注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

07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4、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5、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6、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7、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C、可控的内部归因  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10、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加涅

二、举例说明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共20分)

自我效能感

观察学习

正强化与负强化

元认知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

2、试析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4、简述认知结构及其特征。

四、论述(每小题20分,任选一题)

1、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如何了解心理健康?

试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00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

倾向叫(D)

A、道德B、性格C、个性D、品德

2.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3.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

倾向的学派(理论)是(B)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4.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C)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5.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

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D)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6.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程序等叫做(A)

  A.微观设计B.宏观设计C.制订教案D.教学准备

7.大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叫做(C)

A.知觉B.想象C.记忆D.认知

8.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

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既"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C)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9.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

法,叫做(D)

  A.发展法B.实验法C.系统法D.观察法

10.能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叫做(D)

 A.诱因B.需要C.意志D.动机

11.新知识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

这种知识同化形式叫做(   B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接受学习

12.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学习的动机是一种(   B  )

A.内部动机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1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7~12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C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公正阶段

14.比较强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教学上应用学者是(   D  )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布鲁纳

15.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叫做(B)

A.比较      B.归因    C.概括      D.总结

16.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顿悟的心理学流派是(   B  )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心理学   D.结构主义心理学

17.试误学习最先提出的心理学家是(  A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托尔曼

18.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行为反应而达到学习目的的学习,叫(C)

A.变式学习B.上位学习C.模仿学习D.下位学习

19.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叫做(B)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

20.在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叫(D)

A.同化B.定势C.遗忘现象D.高原现象

二、名词解释(举例)(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液态智力--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

大部分是先天的和依赖于大脑神经解剖结构。

2.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3.反馈—有机体在处理信息过程中,把来自运动器官的效应信息,再经过感受器传送到大脑神经中枢,获得有关动作的正确性、精确度或适合性的信息过程。

4.功能固着--是指解决问题时,个人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

5.感觉记忆---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保持时间小于一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般能力:

又称为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其核心。

一般能力也即通常所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

又称为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二者的关系:

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殊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共同起作用。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参考答案:

(1)言语信息:

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的能力。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

运用符号、概念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学习“怎么做”的问题。

(3)认知策略:

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学会如何学习。

(4)动作技能:

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5)态度 :

即品行,是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3.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差异

参考答案:

(1)从功能上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和转换,作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从测量的方式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3)从心理表征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4)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义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5)从学习和遗忘的速度看,前者学习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学习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几乎不再遗忘。

4.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参考答案;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2)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

(3)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简述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参考答案:

(1)沟通双方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的一致性;

(2)沟通双方都要有交往的愿望和兴趣;(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与技巧;(4)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来传送信息;(4)要重视选择性注意对沟通的影响;(5)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6)沟通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6.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及意义

参考答案:

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心理行为特征符合年龄阶段。

意义:

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简答即可。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心理学工作者者把20位学生随机分成2组,参加一个摸高试验比赛,看那一组摸得高。

A组10位学生,不确定任何目标,由他们随意制定摸高的高度;B组10位学生则让他们参加一个摸高活动,并在每个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给他们制定出比赛的期望高度,如2.5米,2.6米等;然后,鼓励学生们力争达成目标。

  

(1)实验结束后,统计2组成绩,哪一组可能获胜?

分析其获胜的原因。

(5分)

(2)这个实验给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何在?

(5分)

参考答案

(1)B组可能获胜。

因为合理的期望和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启示:

高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指导并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采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

2.王乐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是比较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试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你认为应该怎样归因为好?

(3)教师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不正确。

他将考试失败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5分)

(2)他应该把成绩不理想归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

从而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学习成功。

(5分)

(2)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有助于教师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学生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作用。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分)

五、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说,“创新精神可以培养,也可以被扼杀”?

请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