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61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论文写作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写作手册.docx

《论文写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写作手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写作手册.docx

论文写作手册

摘要:

对论文写作的意义、论文的格式和要求、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表达等方面作了得要阐述。

 

关键词:

科技论文 写作 

一、一般概念

1 论文的概念及分类

(1) 论文的概念

科技论文是创造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理论性、实验性或观察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功的科学总结。

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获得科技信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2) 论文的分类

科学——从理论上解释自然现象(规律)“是什幺”和“为什幺”,提供新的事实、理论和概念,为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

技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回答“做什幺”和“怎幺做”。

根据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以及论文表达的内容,科技论文分为学术(科学)论文和技术论文两大类:

①学术论文:

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

②技术论文:

创新性技术(产品、设计)论文、新技术应用性论文、试验性论文。

2 论文的特点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

因此,科技论文既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论点、论证、结论构成,又具有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特点:

 

a) 科学性和准确性。

b) 学术性或理论性。

c) 创新性与独创性。

d) 规范性与人工语言符号(图表、照片、公式、化学等)的应用。

二、论文写作的意义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志)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发现

著名物理、化学家法拉第的名言“科学研究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开拓,其次是完成,第三是发表”。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切科技交流(研究成果、技术发明、科技信息)的基础,不论是对国家、单位还是个人来说,其意义都是现实而有益的。

三、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 基本要求:

学术性、真实性、逻辑性、规范性

●格式:

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格式)为:

标 题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名称地址)

摘要

关键词

① 引言

② 正文论述正文部分

③ 结论

④ 致谢(必要时)

⑤ 参考文献

1 题名

即标题、题目、命题等,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摘、索引或提录等情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拟定题名的要求:

简明、准确、恰当、完整。

应注意:

(1) 准确性。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的毛病有:

一是大题名,小内容。

如:

“……地区降水量特征研究”

二是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地拔高。

如”……对……的作用机理(影响)”

三是标题一般化,没有特点。

如:

“……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探讨)”——“……河流水情特性分析”

(2) 简洁性。

即在能够准确反映、清楚表达“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便以记忆与应用。

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因此:

一是尽可能删弃多余的词语;二是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如“…….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分析”与“计算”在该处是近义的;常见的还有“…….的研究和探讨”、“……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删去其中的一个。

三是当题名不易简洁时,可以采用主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和副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涉及的范围)的办法处理,即副题名对主题名的内容起一种限制作用。

例如:

深基坑施工支护技术

——锚杆档墙的设计与施工

(3) 题名应具有鲜明性。

即要一目了然。

以上“三性”是科技论文题名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此外题名的文字组织应做到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语序正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划,给人以美感。

当题名较长时,题头空格4格或5格,如一行写不完,另起一行,比上一行退两格书写。

如有副标题时,另起一行,比主题名退两格加破折号书写题名。

当题名较短时,题名居中书写。

2 署名、单位名称和地址

要签署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和地址。

(1)署名的目的

① 著作权拥有的声明。

署名本身即向社会声明,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侵犯。

② 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③ 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⑵ 署名

署名的排序问题(两人以上)

工作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写在署名的下方,居中书写。

黄 英1 ,王 宇2

(1.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 昆明 650118;2.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 昆明 650034)

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解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论文信息交流(为读者)和检索(二次文献编纂)的需要。

(1)摘要的作用

① 报道作用。

读者就可以从摘要中知道论文的主要信息,方便了读者,起了报道作用。

② 索引作用。

摘要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

(2)摘要的分类

摘要按其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指示性摘要——又称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又称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中间性摘要。

(3)摘要的写作要求

① 用第三人称。

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如实报道,以增强客观效果,排除主观因素。

“本文介绍了…….”,“本文报道了……”中的“本文”做主语,语发和逻辑是对,但GB6447----86的要求,“本文”也删去。

② 简短精练,具体明确,内容完整。

最短的有十几个字,长的300—500字。

一般:

报道性摘要以200—300字为宜,指示性摘要以50—100字为宜,报道—指示性摘要以100—200字为宜。

摘要的写作应字字推敲,力求做到“多一字有余,少一字则不足”。

③ 格式规范,文字为主。

正文中的图、表、公式等非文字部分一般不列入,通常也不举例证。

也切忌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和罗列段落标题代替摘要。

④独立成段。

即不应再分段落。

(4)摘要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

① 摘要的写作内容。

摘要为论文全文的浓缩,其写作内容主要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但注意对不同类型的摘要,其内容的详略程度有所不同。

② 摘要的写作方法。

摘要可以根据作者的意图有不同的写法,但都要反应论文的主要内容,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报道性摘要:

以“摘录论文要点”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信息。

目的项可写简单些。

创新内容多,向学术性期刊投稿的,应写报道性摘要。

例:

《云南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的摘要:

  摘 要 针对目前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技术、设备存在的问题(目的、范围),通过现代电子、遥测、自控、通信等新技术与行业技术的多学科结合(方法),研究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传输设备和实时信息处理分析及资料整编软件等关键技术,达到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转化,实现我省水文水资源信息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数据整编一体化的总体目标(结果)。

本文介绍了云南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研究内容和功能,重点讨论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指示性摘要:

简单介绍论文的论题,或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说明文章的主题。

(目的项写细些,其他项写简单些。

)。

技术期刊上的技术论文的摘要,一般属于指示性摘要。

例:

《云南省水面蒸发量不同计算方法比较》一文的摘要:

  摘要:

通过对水面蒸发量的各种计算方法及其计算值与E601型蒸发量的误差比较分析(目的、方法),得出彭曼修正式用于计算云南省水面蒸发量误差小,其它计算公式精度较差(结果)。

据此分析计算了云南各地的水面蒸发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作者认为不太重要的内容,以突出重点、又避免摘要写得太长。

例:

《云南省水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一文的摘要:

摘 要 根据2000年云南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全省评价河段总长9280KM中,水质为Ⅰ~Ⅲ类的河长占76.3%。

总体上,云南省内各大水系水质良好,但水污染总体上正在加重。

从1985~2000年,Ⅰ类河长年均减少2.3%,Ⅴ类河长年均增长0.6%。

废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是引起污染的重要原因。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科学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为了有效地改善水环境的质量,污染控制应从源头开始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二字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书写摘要的内容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摘要内容的浓缩,亦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最重要的词、词组和短语,一般选用3—8个。

如何遴选关键词?

可从以四个部位去寻找:

首先,从题名中找。

题名是论文的主题浓缩,最易找到。

其次,从文摘中找。

文摘是论文的内容浓缩,最重要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数据都能在其中反映。

其三,从论文的小标题中找。

其为反映论文主题的层次标题。

其四,从结论中找。

可找到在题名、文摘、小标题中漏选的较为重要的关键词。

“关键词”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关键词。

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书写。

例文1:

《云南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 ;关键技术

例文2:

《云南省水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一文:

关键词:

水环境;水污染;水质变化;影响分析;云南 

5 引言(前言)

引言又叫前言、绪论、引子、绪言等。

引言是文章的开场白,其作用是向读者揭示文章的主题、目的和总纲,便于读者了解本文所论述课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1) 引言包括的内容

常见的引言包括以下内容:

① 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

② 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③ 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④ 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

⑤ 研究工作的新发现。

一篇科技论文的引言中,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是应该包括的。

(2)引言的写作要求

① 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引言写作中常见的毛病有:

● 铺垫太远,绕了一个大圈子才进入主题;

● 过于俗套。

诸如:

一些客套话,不必要。

“众所周知”、“大家知道”——不符合科技论文的严肃性

“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应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不能出差错,否则不应投稿。

“可供……参考”——水平高低、好坏,是否需要参考,不必说,读者自作评价。

② 言简义明,条理清晰。

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述清楚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及研究的成果。

科技论文引言的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③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不要使用“国内少见”、“首次提出”、“首次发现”等等。

(3)引言的写作

理论性论文与技术研究性论文引言的写作内容、方法基本是相同的,一般按研究对象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样引出问题,简要交待研究的途径(方法)和结果作为结尾。

实验和试验性论文,一般以实(试)验的目的作为引言的开始,扼要交待实(试)验的环境条件、主要方法及结果,也可以只写实(试)验的环境条件、主要方法及结果,也可以只写实(试)验的目的。

例:

《云南省水面蒸发量不同计算方法比较》一文的引言:

水面蒸发量也称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在水体充分大时,有充足水份供应、由大气状况控制的蒸发过程的最大蒸发能力。

它主要受当地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与当地的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关系密切。

实验说明,当水体面积较大(20m2),有一定深度(2m以上)所测出的蒸发量即可代表实际的水面蒸发量。

 (背景)

曾为水文、气象部门广泛使用的20cm口径蒸发皿,由于水体面积很小,器壁甚浅,其测出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相差较大。

目前,我国设立的大型蒸发池为数甚少,普遍采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水面蒸发量;据有关文献介绍,认为其观测值与大型蒸发池所测得的水面蒸发量最为接近。

由于E601型蒸发观测资料的使用,受站点较少、资料序列较短的局限(引出问题),因而各类经验公式被广泛用于计算水面蒸发量(意义)。

国内外计算水面蒸发量的公式有彭曼公式、布德科公式、高桥公式、伊万诺夫公式、桑斯威特公式、卢其尧公式、谢良尼诺夫公式,以及从道尔顿定律出发,结合E601蒸发器和大型蒸发池资料建立的多个经验公式等。

云南省尚无大型蒸发池观测的水面蒸发量资料,采用E601型蒸发站实测水面蒸发量与各种公式计算的水面蒸发量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彭曼公式(修正式)适用于云南,所计算的水面蒸发量误差最小。

应用该公式求得云南各县(市、区)的水面蒸发量,并分析研究时空分布规律,其成果资料在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有着较好的使用价值(结果)。

6 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其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或技术创新的程度,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总的要求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1)正文的写作要求

① 理论性论文。

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

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

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惟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② 实验性论文。

实验是为科学上实现新的发现的一种手段。

其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

在论述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把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交待清楚,其目的是使别人能重复操作进行同样的实验,以验证你的新的发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③ 试验性论文。

试验是相对技术而言、为解决或验证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服务的。

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试验的目的,即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试验的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等。

②~③类型论文正文的写作应按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来写,不应按实验或试验的时间顺序来写。

④ 创新性技术论文。

以自然理论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或者是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论文(此类论文较为多见)。

例文:

《灰色系统理论在旱灾分析中的应用》。

其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也就是应用科学理论或原理,研究的成果,实践的验证等。

正文表述的重点是理论分析,也是论文学术价值之所在。

由于技术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技术论文强调其实践性,以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可行性。

(技术强调其经济性和效益,所以,成果需经过实践和验证,才能证明其经济、社会效益大小和使用效果精度。

⑤ 新技术应用性论文。

应用一种新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形成的论文,又称其为技术总结。

例文:

《全站仪在(山区)远(长)距离水准测量中的应用》、《3S技术在云南省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

其论文写作时,主要在于回答“为什么要应用这种新技术”,“如何应用”和“结果如何”三个问题。

正文写作的重点在于从理论上回答应用这种新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应用。

对于应用的改进或改进的建议,可写在结论部分。

(2)正文的层次

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观点最重要的部分,为表达清楚,正文必须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

●有的正文一气呵成,只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注意一个自然段只能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有的正文分成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注意拟定小标题的注意事项与拟定题名一样,一个小标题下的论述只能围绕小标题来论述。

每个小标题都应有题名,不能有的有题名,有的没有题名。

用小标题对正文进行分层时,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

如:

“1”、“2.1”、“3.1.1”。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一个序数码之后空一格写标题。

当用小标题对正文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如“2.2.1.1”,最后一级内如果还要分层可用“

(1)”、“

(2)”的形式表述。

正文的层次不论是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小标题进行表述,都要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文:

《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

1 自然地理概况

2 水土流失的变化

2.1 河流泥沙的时空变化

2.1.1 空间变化

2.1.2 年际变化

2.2 河流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3 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主要原因

3.1 气候的影响

3.2 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3.3 人类活动的影响

7 结论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

它是全篇文章的归结。

(1)结论写作的内容

1)学术性论文

① 本研究结果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或完善了什么理论,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

② 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理论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出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③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

其中:

第①点是必须的,而第②点 和第③点视论文的具体内容(或具体的研究对象)可有可无。

2)技术论文

① 本技术理论或技术成果与既有技术理论或技术比较有什么先进性;

② 本技术理论和技术成果适用的范围、条件;

③ 试验结果与实际的一致性,或者结果的适用范围条件;

④ 对应用的技术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第 

(1) 点是必须的,是表明论文具有创新性的。

(2)结论写作要求及方法

① 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把论文中创新的内容准确、完整地概括出来,不轻易放弃或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

肯定与否定要明确不能用“大概”、“可能是”等之词。

② 明确具体,简短精炼。

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

结论段字数一般为正文字数的3%~5%。

③ 不作自我评价,论文的水平应让读者去评价。

④ 根据正文的全部内容,可以把结论分成苦干条来写,也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

例1:

《云南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年际变化分析》

   5 结论

由上,云南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有如下特点:

(1)怒江州北部、德宏州、保山地区、曲靖市东部、文山州东部、临沧地区东部蒸发量数值较小,其值一般在1100mm以下。

滇中一带、红河州、文山州西部、怒江州南部、大理州以及滇中以北金沙江流域河谷地带等地数值较大,其值一般在1200mm以上。

省内其他地方数值一般在1100~1200mm之间。

(2)蒸发量年内变化具有春、夏季各个月数值较大,秋、冬季各个月数值较小的特点,年内最高值一般出现在4月、5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

(3)蒸发量年内变化有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等几种型式,以双峰型出现站数最多。

(4)蒸发量近30年来绝大多数站呈现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70年代平均值明显减少。

其可能原因与日照、风速的减小有。

例2:

《云南省水面蒸发量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综上所述,以上6种计算公式因其考虑因素的局限性,用于计算各地水面蒸发量,其误差远比彭曼修正式计算的大。

因此,彭曼修正式对分析计算云南水面蒸发量,具有最好的应用效果。

8 致谢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自己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均应表示谢意。

书写格式为:

“在研究(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高级工程师的帮助(指导),谨致谢意。

” “致谢”空一行放在结论节后。

9 参考文献

其概念是为撰写论文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1)著录参考文献的原则

① 最必要的文献。

② 著录公开发表过的文献。

③ 规范的著录格式。

(2)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中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代码

根据GB 3469—83的规定,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期刊文章[J],论文集[C],标准[S],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电子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联机网上数据库[DB/CD],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网上图书[M/OL]。

(4)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①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例如:

[1] 刘国纬.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66-240.

② 期刊(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号:

起止页码. 

例如:

[2] 王本德,周惠成,程春田,等.水库预蓄效益与风险控制模型.水文,2000,20

(1):

14-18.

[3] 黄英,李波.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95,(4):

8-11.

③ 论文集

[序号] 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 •见(英文用In):

论文编著者(××主编或××文集编写组)•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4] 赵人俊.新安江模型原理[A]. 见:

桂宗禹,胡凤彬,夏自强,等.湿润地区水文站网规划论文集[C].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9-15.

④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如:

[5] 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

⑤ 学位论文

[6] 余达征.关于防洪调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999.

⑥ 科技报告

[7] 胡余忠,程其文,方炳烈.约束条件在Z-Q关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报告[R].黄山:

安徽省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1996.

⑦ 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作者简介

  对第一作者按以下项目和顺序书写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学位,职称或职务,从事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方向等。

四、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1 选题

选题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

选题本身就是一件科学研究工作。

爱恩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选题的基本要求

科研选题原则应具备以下“五性”:

① 经济、社会效益原则。

经济、社会效益原则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选题的首要原则。

② 创新性原则——内容要“新”。

在继承和运用已有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理论或技术领域有“新”的添加,新的贡献。

没有新的东西,所选的课题就毫无意义了。

③ 可行性原则——条件须“实”。

要具备科研的条件和能力。

包括:

主客观条件(组织条件、物质条件和实(试)验条件等)和自身条件(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可行。

一般选题不宜过大,涉及的知识面不宜过广,应选择自己能力和精力能达到的课题,尤其是刚起步的同志更应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