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764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模板

第一单元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1、词语

双桨白塔四周绿树红墙洒水悄悄地愉快安排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倒映伙伴环绕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飘荡(飘动)、凉爽(凉快)、环绕(围绕)尽情(纵情)

反义词:

凉爽(闷热)、欢乐(痛苦)

3、知识点

1、背诵课文

2、文中的第二段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

3、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为什么这样说?

答:

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4、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谁”指的是祖国。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吗?

为什么这样问?

答:

知道。

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6、课文中三个小节的结尾两行内容相同,这种写法叫做反复。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词语

查词典聪明突然强烈波涛情景声音岩石惊涛拍岸意味深长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解释(说明)、理解(了解)

反义词:

理解(误解)、强烈(微弱)

三、知识点

1、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中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

答:

爸爸的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3、理解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

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4、嚷(rǎng)起来

5、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

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6、“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变一种说法)

答:

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第三课古诗两首

知识点: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山林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全诗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最能体现诗人喜爱枫林秋色的诗句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bó》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诗人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钟声,构成了一幅秋江夜泊图。

诗中的一个“愁”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忧愁的心情。

全诗是:

月落霜满天,江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从《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和《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可以看出这两首古诗都是写秋天景色的,但前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却是诗人内心的惆怅。

4.坐:

因为。

于:

比。

泊:

停泊。

啼:

叫。

愁:

忧愁。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1、词语

做饭发现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输送茁壮葱翠回归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发现(发觉)、飘零(飘落)、奉献(贡献)、肥美(肥壮)、葱翠(青翠)、茁壮(健壮)

反义词:

整体(部分)、茁壮(瘦弱)、奉献(索取)、同(异)、整(零)、美(丑)

3、知识点

1、无数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相同的工作指的是: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文章第六自然段

1)、这一段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分别是:

叶子嫩绿、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

2)、用一个成语概括“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这句话的意思:

叶落归根。

3)、怎样理解“绿叶为大树而生。

”这句话?

答:

赞扬了叶子的内在美。

大树和叶子是不可分的整体。

大树因为有了叶子而更茂密,叶子因为大树而有了价值。

3、第九自然段中,生活的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

4、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

答:

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5、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

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答:

我会想我和大树是一个整体,我要让大树更加茁壮葱翠。

我会对大树说,谢谢你给了我生存的价值。

我会对人们说,希望你们都来做美的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

练习1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有:

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

与树有关的成语有:

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2.写“味”、“塔”、“愉”等字时,要做到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谁)写的,主要写晚秋之夜的所见所感。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最近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书中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事。

第二单元

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

一、词语

北大荒银灰抖动波纹豆荚燃烧摇铃挺拔山岭茫茫脸庞一碧如洗热闹非凡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映照(照耀)、挺拔(挺立)、赞美(赞扬)、透明(透亮)

反义词:

赞美(嘲笑)、燃烧(熄灭)、透明(浑浊)

三、知识点

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的景色,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2.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这段话是围绕“原野热闹非凡”这句话写的,具体描写了原野上的大豆、高粱和榛树,表现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体现了人们看到粮食成熟了,丰收了,心里十分高兴。

从“笑声”、“演唱”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还把榛树叶子比作“一团团火”。

3.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4.表示颜色的词:

银灰、血红、橘黄、金黄、银白、乌黑、雪白、碧蓝。

 

第六课西湖

1、词语

素有平淡犹如格外漂浮掩映一般口令围绕连绵起伏夜幕初垂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宛如(犹如好像)、一般(普通)反义词:

天堂(地狱)、秀美(粗陋)

3、知识点

1.《西湖》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素有”是指一直有的意思。

在我国像西湖这样的名胜还有很多,如桂林山水、泰山、苏州园林。

2.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由此可见,西湖的山不仅多,而且美。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改为陈述句: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3.赞美西湖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liàn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1、词语

奇妙纯净视线不忍移开蓝晶晶依山而建圣地窗帘湛蓝透亮雄伟壮丽映衬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映衬(衬托)、神往(向往)、越发(更加)、雄伟(雄奇)、纯净(纯洁)、壮丽(壮美)、明洁(明净)

反义词:

吸引(排斥)、纯净(污浊)

三、知识点

1.《拉萨的天空》一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有了这样的天空,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3.能概括拉萨天空特点的词有:

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一碧如洗。

4.在金秋的季节里,老师带领我们乘火车先来到了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看到了湛蓝、透亮、一碧如洗的天空,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我们边看边说:

“拉萨的天空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真是美丽极了!

”接着,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大豆摇铃千里金”的北大荒,看完北大荒,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北大荒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啊!

飞机起飞了,我们的目的地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

游览了风景如画的西湖,真令人心旷神怡。

这次旅游行程结束了,我的感受是: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

练习2

1.写“异”、“齐”、“养”等字时,要做到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2.描写建筑和山水风光的成语有:

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的人是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如果敲门的人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打电话等),如果一时无法核实,却又觉得有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但说话要得体,态度要坚决。

 

第三单元

第八课蒲公英

1、词语

绒球降落伞嘱咐沙漠迷惑泥巴富翁亲切金灿灿生根长叶竞相开放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装点(装饰)、嘱咐(叮嘱)、宝贝(珍宝)、迷惑(困惑)

反义词:

迷惑(清醒)、可爱(可憎)、得意(失意)

3、知识点

1.《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态度不同。

大多数的“小降落伞”们都认为一定要到黑黝黝的泥土去生长,结果茁壮成长。

但有一颗种子却认为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结果早已干死。

还有一颗种子也想错了,它认为波光粼粼的湖面能带来快乐,结果早已淹死。

3.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第二年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4.……嘱咐……妈妈嘱咐我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不能你追我赶

第九课三袋麦子

1、词语

麦子一份迫不及待食品保存防止拜访仍然抚摸仍有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拜访(访问)、憨厚(忠厚)、神秘(神奇)、保存(储存)

反义词:

憨厚(狡诈)、保存(销毁)

三、知识点

1.《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了地,收获了很多麦子。

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节俭勤劳的小牛,聪明能干的小猴。

2.在三个人的做法中,我最赞成小猴,因为他没有把麦子当成食物吃掉,而是把这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一囤麦子,他做事有长远的打算。

如果我有一袋麦子,我也会像小猴那样把它们种下地,第二年再把收获到的麦子分给朋友们吃。

3.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

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4.在土地爷爷的眼里,小猪是憨厚可爱的,因为小猪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小牛是节俭的,因为小牛的麦子还没吃完;小猴是聪明能干的,因为小猴种了麦子,收获了很多。

第十课哪吒闹海

1、词语

一件混蛋滔天巨浪摇晃夜叉砍柴随即扔去纵身原形火焰气冲冲水晶宫胡作非为兴风作浪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摇晃(摇摆)、机灵(机智)、察看(观察)、随即(立即)

反义词:

机灵(迟钝)

三、知识点

1.《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封神演义》。

课文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体现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2.“哪吒闹海”中“闹”的意思是扰乱、搅乱。

哪吒闹海的原因是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哪吒有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

他先用混天绫掀起滔天巨浪,使得水晶宫也摇晃起来;接着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最后用混天绫使三太子现出了原形。

学了课文,我认识了为民除害、机灵勇敢的哪吒,胡作非为、欺压百姓的龙王父子。

3.“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这句话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这两个词语写出了东海龙王父子的胡作非为。

4.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龙王听说以后,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

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

“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

”说着,举枪便刺。

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

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

练习3

1.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各不一样,椰果靠海水漂流传播种子,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小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自身弹射传播种子,葡萄靠小鸟传播种子。

2.“漂流”指浮在水面上流动。

“漂浮”指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3.写“素”、“晃”、“荒”等字时,要做到这几个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须对准。

4.描述动物的成语有: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5.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声唿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传天边。

(《晨牧》)

6.当我们遇到意外事件时,要学会求救,不要慌乱,要镇定沉着地开动脑筋。

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7.常用的求救电话:

110——匪警电话。

遇到紧急情况,如被盗窃、抢劫、打架等事情,拨打110,讲清楚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准确报明事情的地点,请求警察帮忙。

119——火警电话。

遇到着火的情况,首先要拨打119,讲明火灾发生情况如何,地点在哪里,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事实,请消防队提供帮助。

火警电话和匪警电话都不能乱拨,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120——急救电话。

遇到突发病,需要紧急送到医院,可以拨打120,讲明白病人发病的症状,如果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也要跟医院讲明。

122——交通报警电话。

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讲明出事地点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第八次

一、词语

侵略打仗受伤磨坊信心招集抵抗失败战斗灰心动员成功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招集(召集)、抵抗(抗击)、侵略(入侵)、战斗(斗争)

反义词:

失败(成功)、信心(灰心)、招集(解散)、抵抗(投降)

三、知识点

1.《第八次》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信心的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和鼓舞,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路了外国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故事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2.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结成。

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

连小小的蜘蛛都能这样坚强不屈,永不服输,我也要像蜘蛛一样坚持不懈,勇敢地抵抗侵略军,直到把他们赶跑为止。

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

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者。

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3.从布鲁斯王子赶走侵略军这件事,我想到了这些成语:

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我还想到了这些名言警句:

锲(qiè)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只要功夫深,铁杵(chǔ)磨成针。

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十二课卧薪尝胆

1、词语

吴国表示免除奴仆灭掉建议谋臣后患屈辱耻辱柴草努力败仗万般无奈转弱为强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征服(制服)、免除(免去)、屈辱(耻辱)

反义词:

屈辱(荣耀)、免除(任命)

三、知识点

1.《卧薪尝胆》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赞扬了越王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卧薪尝胆:

薪,柴草。

胆,苦胆。

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在课文中,“卧薪”指“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尝胆”指“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4.……建议……王小明建议大家课后要多看课外书。

/大家听取了王小明的建议。

5.卧薪尝胆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这样的名言:

胜不骄,败不馁。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十三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词语

诊断克服沿着仔细分析木管效果形状异常缓步研究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异常(非常)、效果(成效)

反义词:

异常(正常)

三、知识点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科学故事。

文中写了法国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两个男孩玩跷跷板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肯支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2.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

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他想: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他整日思索着。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

”“缓步”说明他连走路都在思索着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这里的感叹号和“果然”表现出惊讶和恍然大悟的心情。

“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

啊!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见了!

”两个感叹号说明雷奈克非常欣喜。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如果……就……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就一事无成。

……果然……听了老师的教导,他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练习4

1.与课文《卧薪尝胆》有关的成语有:

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古今贤文﹒劝学篇(上)》)

3.写“仆”、“件”、“体”等字时,要做到右边的竖要写得比左边的竖长。

4.留言条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姓名和留言的时间。

沈洋:

下午我来找你,你不在。

明天下午两点半,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去新华书

买书。

如果你同意,请打电话告诉我。

王路

2013年1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