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80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docx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说课稿(六年级上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全册教材及其特点:

全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六个专题。

采用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不仅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此外,增加了一写音乐创作教学的内容。

◆课程名称:

小学音乐

◆课程类型:

小学音乐必修

◆教学材料:

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六年级上册音乐》

◆授课时间:

21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课程内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本册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一、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一)第一组同一首歌(四课时)

内容标准: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二)第二组草原牧歌(4课时)

内容标准: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三)第三组多彩的非洲(四课时)

内容标准:

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四)第四组芬芳茉莉(三课时)

内容标准:

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五)第五组神奇的童话(四课时)

内容标准:

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

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六)第六组劳动的歌(四课时)

内容标准:

本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第二学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人认知规律,我准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情感目标来谈一下课程目标。

二、课程总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完成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首先我来谈一下课程实施建议。

(一)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六年级的的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都有所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合唱、乐器演奏,创造等音乐活动,另外,注意学生进入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一、感受节奏的特点:

从音字对位入手,具备自己填词的能力,前十六、后十六、切分节奏等各种节奏型的准确掌握并按节奏填歌词。

二、连线的运用:

延音线(同音高)

圆滑线(不同音高)

三、临时变音记号:

(先听后唱)用琴比较有变音记号、无变音记号得音高特点,强调音准,听音练耳。

四、歌曲处理:

怎样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1、创造背景

2、歌词大意

3、多听多感受并模仿

4、用力度、速度、强弱的变化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

五、二声部练习:

课前应做好练习,感受声部间的和谐统一,单音----简单乐句----书中教学重难点乐句,感受合唱练习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六、欣赏:

拓展音乐视野,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器乐:

指导学生用竖笛演奏小曲目。

(二)课时安排

课时1:

学习歌曲《同一首歌》

课时2:

欣赏《我的祖国》《大中国》

课时3:

复习歌曲,即兴创编秧歌舞步

课时4:

跟音乐表演秧歌,结合《我的祖国》《大中国》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课时5:

学习歌曲《银杯》

课时6:

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课时7:

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课时8:

欣赏并学习《筷子舞》

课时9:

学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课时10:

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课时11:

学习歌曲《红河谷》

课时12:

欣赏乐曲《化妆舞会》

课时13:

学唱歌曲《茉莉花》

课时14:

欣赏《东方升起月亮》。

课时15:

聆听不同地域民歌《茉莉花》

课时16:

学习歌曲《洛列莱》

课时17:

欣赏乐曲《魔法师的弟子》。

课时18:

欣赏乐曲《黄河的故事》

课时19:

观看《三个和尚》视频,编创节奏和音乐剧

课时20:

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课时21:

欣赏乐曲《连连夯》

课时22:

学习歌曲《翁嘿呀》

课时23:

欣赏乐曲《船工号子》

(三)重难点分析:

第一组:

教学重点:

二声部合唱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

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第二组:

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

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第三组:

教学重点:

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第四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第五组:

教学重点:

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创编音乐短剧。

第六组: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四)教法分析:

问题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五)学法分析:

1、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

精讲主要知识,精练主要内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六)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

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

主要通过收集音像资料,谈话等途径实现。

课程实施是否有效,课程目标达成度如何,需要课程评价这把标尺:

那针对本册教材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段特点,我们设计的课程评价如下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以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我校个性化课程实施计划,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积极推动音乐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自选内容:

在这个学期所学的歌曲中,自己选择最喜欢和擅长表现的一首歌曲来作为考试曲目。

2平时表现

是指每课或每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于评价。

3特长展示:

挑自己最棒的一件乐器演奏,或一首歌曲演唱,按A、B、C、D等级评定。

4打分标准:

自选内容    70%

平时表现    30%

特长展示   按A、B、C、D等级评定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

3、要根据各学科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的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

老师们,我们深信,随着课标解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会逐步得到提高,孩子们也将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我的说课稿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