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01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曲靖市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

长期以来,许多哲学界与美学界的前辈学者就“生生”作了自己的探索。

我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明确将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为“生生”即“生命的创生”,而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

这种阐释形成“生生美学”的雏形。

“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

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

过去,我们认为“天人相和”是前现代的产物,所以没有勇气说这就是中国的生态美学,只说是生态审美智慧。

但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文化形态,决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在中国具有原生性特点。

这种原生性的生态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学者生态观的形成。

“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

“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不同的。

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

“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

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

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不仅是万物生长之道,而且是艺术创造之道。

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

阴阳之道还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

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

“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

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选自2017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生生美学”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生美学”中的“生生”一词出自《周易》,而“生命的创生”这一具体理解,是由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最先提出的。

B.“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这一观点系统地阐释了“生生美学”的本质思想,直指我国古代艺术的核心。

C.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生生美学”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D.“生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相和的“中和之美”,形式上虽与古希腊的“和谐之美”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并无差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天人相和”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内涵的分析,说明了“天人相和”的生态观影响了古希腊“和谐之美”生态观的形成。

B.文章第三段论证了“生生美学”呈现出“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既揭示了世间万物生长的规律,也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规律。

C.文章第四段列举例子,论证了“生生美学”具有意味无穷的含蓄之美,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

D.文章对“生生美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此证明其作为原生性的中国美学,始终鲜活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生生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曾经一度缺乏必要的自信,只能以“审美智慧”来定义,而不敢称其为中国的美学理论。

B.“生生美学”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形态,彰显生命之美,崇尚人与自然的相亲相和,反对单纯表现自然之美。

C.“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年画中常见的题材,表现的是寒凝大地、雪孕万物的美的形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D.齐白石画虾,寥寥数笔;活泼灵动,对水不着一墨,代之以大片空白,却使整幅画神韵充盈,凭借阴阳虚实对比而使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

“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B.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

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

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

有这样蓝的天!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

空袭威胁着昆明。

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

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

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

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

“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

”“几架?

”“十多架。

”“我听说二十多架!

”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

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

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

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

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

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

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

“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

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

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

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

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

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

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

”学生们兴奋地大喊。

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

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

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

“新校舍起火了!

”好几个学生同时叫。

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卣辰!

卣辰在实验室!

”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

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

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

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

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

四周很静。

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

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

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

“这样近!

”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

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

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

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

他仍紧紧抱着光栅。

光栅完好无损!

这时还没有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

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

庄先生在哭!

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发现两个人!

恐怕已经死了!

”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

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

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

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

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警报时,大学的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

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因为他喜欢清静,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

C.山坡上不堪一击的书桌课本和天上狂轰滥炸的钢铁炮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小说以平和的心态和优雅的笔调,展现了知识对战争的抵抗。

D.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8.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9.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

少时,日记书数千言。

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

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

狷直忤物,十年不调。

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

“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

”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

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缙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

酒酣以往,笔墨横飞。

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

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

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维桢谢曰:

“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

”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

“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

”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

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

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

“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

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

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C.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D.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11.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暂代官职。

文言文中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

领、摄、权、行、判、假。

B.《梅花弄》,又名《梅花三弄》,相传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因为主题在琴的不同徵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故称“三弄”。

C.“洪武”,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明代开始,也会用年号称呼皇帝,如:

明成祖朱棣也称“永乐皇帝”。

D.“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

亦指送行的酒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

维桢因此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

B.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

C.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

D.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2)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①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②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③化枯枝。

湘东一目④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任公渐:

任渐,黄庭坚的好友。

②坐隐:

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

③蜩甲:

蝉蜕。

④湘东一目:

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其一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写出下棋之乐。

C.其二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15.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其一的尾联和其二的颔联,分别加以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逍遥游》在论述小年时,用“_________”的例子证明有的生命短暂不足月余;真正的逍遥,应在顺应天地万物本性的同时,“_________”,才能自由随心无所依。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9分)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

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

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新月异汲取风毛麟角一步登天

B.今非昔比汲取风毛麟角一鸣惊人

C.今非昔比攫取九牛一毛一步登天

D.日新月异攫取九牛一毛一鸣惊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

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D.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20.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长句。

要求:

可适当增删字词,但语意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5分)

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定位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国际媒体排在“新世界七大奇迹”的首位。

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世界最大减隔震航站楼、世界首座“双进双出”式航站楼、世界首座高铁下穿航站楼等多项“世界之最”。

21.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

这首诗歌颇受同学们喜爱,请从思想和艺术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6分)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