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04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与2005年相比,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7倍,利润增长5倍,税金增长7.8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26.7%,与“十五”期末相比增长2.3倍。

继续发挥商贸物流优势,新建中联商厦、东方家居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购物商场15个,新增营业面积40万平方米,苏宁、国美等国内500强企业进驻梅城,以零售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批发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东北商贸名城和物流节点城市的集聚作用得到加强。

(二)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乡面貌明显改变

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镇化率由42%提升到56%。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强度投入,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宜居型中等城市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展到2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28.4万人。

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6倍。

供水普及率达到83.97%,供热面积为350万平方米,天然气日供气量4.5万立方米,气化用户1万户以上,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5.29标台。

老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工程,新区开发快速推进,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

“十一五”期间,建成各类建筑总面积260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开发面积207万平方米。

启动河东新区路网、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热源扩建、燃气扩建、辉发河综合治理等工程,政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先后落成,辉发路、辉发桥、建国南路、人民大街相继竣工通车。

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等各镇区的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基础支撑力得到强化,生态承载力明显提高

建设吉林—沈阳、营城子—松江河、营城子—梅河口三条过境高速公路,使梅河口进入长春、沈阳、吉林90分钟经济圈;

以海龙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五莲山风景区、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梅河煤矿、水道金矿等主要资源开发区、辉发河(梅河口段)城市生态景观带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物安全、物种资源利用、资源开发监管,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质量。

认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强海龙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显著提高城乡水资源保障能力。

土地集约化率由4.7%提高到13.3%,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由37%提高到61%。

粮食总产量保持12亿斤的阶段性水平,比2005年增产1.3亿斤。

累计投入农业农村建设资金15.8亿元,发放各种补贴5.4亿元。

各级推进村(示范村)达到121个。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74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人口15.9万人。

城区累计栽植各类绿化乔木3.5万株,播种草坪40万平方米。

清理退耕还林22.5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11.6万亩,封山育林工程30万亩。

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有林地面积达到6.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5%。

加强工业污染、水污染及“三化”治理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009年全市累计净削减COD4163.8吨,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指标,SO2累计净削减2250.4吨。

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的规划指标,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Ⅱ类以上水质标准。

城区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80天,“两控区”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全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四)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国企改革全面完成,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体,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扩大开放,出台税收、土地、收费、奖励、环境五个方面23条投资优惠政策,打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宽松经济发展软环境。

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平台作用,使之成为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排头兵、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极。

积极引进和建设了华能热电、中广核风力发电、中新工业园、万生医药园、欧亚商都等亿元以上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增长30%。

(五)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5元,年均分别增长17%和12.7%。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7.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累计职业培训620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7691人。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广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3%。

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8平方米和24平方米。

全市累计投资46亿元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民生项目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7所,在校生95674人,校舍建筑面积511806平方米。

义务教育得到巩固,职业、成人、少数民族、民办教育较快发展,教育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

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49家,床位2060张,每万人口33张;

卫生技术人员2911人,每万人口卫技人员47人,医疗条件和水平处于区域领先水平。

计划生育工作有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到100%。

新建设高标准市社会福利中心,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改造新建农村泥草房和水毁房11351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0处,15.9万农村群众受益。

改造棚户区46.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3.8万平方米,解决了76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顺利,建成集会议、展览、文化演出、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

新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307个;

成功承办2005年全省第三届农运会;

广电设施及设备得到加强。

二、“十二五”重点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持续扩大内需,重点实施经济和财税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这些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

省委、省政府把统筹推进“三化”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并在土地、财政、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通化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突出打造“通梅经济走廊”,发展“通梅集城镇发展轴”,支持梅河口依托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加快建设“梅柳辉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

我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吉林省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完全符合省和通化市规划要求,面临新一轮做大总量、做大产业、做大城市的难得机遇;

经过“十一五”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我市项目建设将进入收获期,城市建设将进入跨越期,新农村建设将进入加速期,必然拉动工业化大幅提升,带动城镇化迅速扩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全面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主要问题:

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

投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够协调,民生福祉需要进一步提升。

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的挑战;

“两通”优势面临交通大提速带来的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我国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抓好发展机遇,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总揽,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强化落实“项目拉动、城市带动、环境推动”发展举措,转方式促升级,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做大总量,做大产业,做大城市,努力把梅河口建设成为活力创新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谐宜居城市,打造成为吉林省区域中心城市、吉林省工业强市、吉辽中南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力争经济综合实力在“十二五”期间位列全省前三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实现倍增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实现好中求快。

(二)坚持创新发展。

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全方位开放;

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创新中增加跨越式发展动力。

(三)坚持统筹发展。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三化”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工贸互动发展,发挥“两通”优势及工业、商贸物流业基础,着力推进工业与服务业相互链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四)坚持共享发展。

以提高全市人民生活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工程,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解决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大事,着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三、规划目标

总目标:

经济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基本健全,民生领域全面加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

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30%以上;

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工业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年均增长2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开创转变发展方式新局面。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6:

50:

44;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0%以上;

政府科技投入增幅每年达到3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

(三)开创保障改善民生新局面。

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就业率达到9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3%,分别达到31000元、11700元;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农民参合率达到100%;

建立低保边缘人群临时救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逐年提高;

五保供养人数增加到3760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农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6平方米和30平方米。

(四)开创统筹城乡建设新局面。

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完善,筹建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0%。

(五)开创生态梅河口新局面。

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出境控断面年均值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80天。

与“十一五”相比,削减烟尘排放量200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700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吨,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200吨。

第三章 

巩固基础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以工业化思维组织现代农业。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以加工型、市场型大型企业为龙头,加强粮食基地、畜牧小区、棚膜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村经济强市。

到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15亿斤阶段性水平,肉类总产量达到13万吨。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达到30万亩,土地集约化率和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分别达到20%和70%以上。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主动争取中央和省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沃土培肥工程、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保护耕地,推进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农机化、农业科技等示范区建设。

到2015年,种植业、畜牧业的良种化程度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立足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实施一村一品、一镇多基地工程,引导和调动农民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到2015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优质水稻面积稳定在55万亩、优质玉米73万亩、高油大豆3万亩、薯类面积2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

山葡萄发展到1万亩,林下参2.1万亩,五味子2.5万亩,中药材3.5万亩,大棚温室蔬菜1万亩。

在海龙灌区等流域,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积极招商引资,以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带动绿色食品生产龙头企业落户梅城,进而带动粮食资源转化,提高农民收入。

三、发展精品畜牧业

坚持精品、高效、规模的三维发展思路,以建设家禽产业园区和生猪产业园区为平台,突出抓好猪、牛生产,扩大禽类总量,大力发展经济动物,推进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发展。

开工建设曙光农牧工业园、蛋鸡养殖基地等项目。

到2015年,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12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

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户,实现牧业产值33.5亿元,人均牧业增收实现2700元。

畜禽饲养总量3786.3万(头)只,肉蛋奶产量21.4万吨。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技改扩能、整合企业、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整合市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龙头企业申报和评定工作。

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到340户,培育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25户,通化市级龙头企业30户。

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农民、涉农企业、农业服务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功能。

到2015年,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0个,发展农村经济人1.7万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购销率达到50%以上。

五、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抓好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与开发。

积极引导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大对品牌的投入,利用产品商标注册、认证和保护来占领市场,做强做精一批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牵动力,实现优势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

到2015年,名牌农产品总数达到15个,其中国家名牌农产品总数达到3个。

抓好“三品”认证工作。

到2015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100个、绿色食品总数达到40个、有机食品总数达到12个。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

六、发展劳务经济

打造梅河口市劳务经济品牌。

制定我市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办法,与大城市建立劳务合作协议。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保障农民工利益。

建立国家、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和培训中心。

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监管,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宣传咨询机构和举报机构,健全境外劳务事件预防和处置体系。

建立外派劳务责任制,明确镇、村工作职责,实施镇村定责。

完善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应急处理及预警机制,提高广大群众的劳务经济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进我市外派劳务市场发展。

到2015年,劳务输出达到1.2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占农民增收比重的45%。

第四章 

提升主导地位,加快建设新型工业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思路,强化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突出抓好“三区五群”建设,到2015年,支柱、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以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70户,工业化率达到60%以上。

一、加快发展“三区”建设

一是发展壮大开发区。

进一步调整投资布局,引导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

完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商贸新区开发衔接工作,完善机构,提升服务,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重新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保证到2030年的用地需要。

工业园区的范围扩大到17.6平方公里,商贸园区的范围达到8平方公里。

2015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60户,产值15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

二是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

2011年,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牛心顶镇4个工业集中区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各引进规模企业5—10户,2012年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就近乡镇发展的产业平台。

三是启动创新创业园区。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支持有能力、有创业意愿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科研人员和返乡人员落户梅河口创业发展。

二、不断壮大“五群”规模

(一)壮大能源产业群。

积极推进煤炭、煤矸石、油页岩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深度发掘,加快转化,打造东北能源产业基地。

支持大庆油田、吉煤集团、四平地质调查所、102地质勘探队在我市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加快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整合,推进油页岩和基性岩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延伸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完成华能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

按照“减化量、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延伸煤炭开采—洗煤—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新型建材);

油母页岩开采—炼油—油母页岩渣综合利用(新型建材)。

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壮大医药产业群。

加快整合重组,扩大产业总量,建设中国医药产业强市。

依托通化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中药材种植—生物工程研发—医药加工—医药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通化医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打新品种,打造以天然药、中成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体系。

(三)壮大食品产业群。

打造中国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及亚洲最大食用酒精基地、山珍果仁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围绕酒精、鹅肝、果仁、大米等加工业进一步扩大总量,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和壮大各类专业食品工业园。

按照农业基地—工业加工—商贸物流一体化模式,发展有机、绿色食品产业。

加快开发粮食、畜牧业—有机大米、高端饮料、鹅肥肝、有机猪、有机鸡等绿色食品—食品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集约开发长白山特色食品资源,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进阜康酒精和正方食品等企业扩大产能、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整合提升果仁、大米等传统产业。

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四)壮大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优势产业群。

冶金产业:

打造吉林省石油管业基地及冶金产业基地。

延伸废钢铁、工业废渣—球团—生铁—铸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

延伸石油管业—石油化工产业链,依托专利技术,发展石油钻管等产业,投资建设热轧无缝钢管项目;

巩固国内石油开采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石油域外市场;

利用工业废渣、废钢铁,与中科院合作投资建设腾达铸管冶金废渣再利用项目,发展冶金铸造产业。

机械产业:

打造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产业基地及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

延伸机械制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

围绕东北最大的农机市场,引进国内农机制造企业,延伸农机市场—农机整机—农机零部件产业链条。

依托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化工产业:

打造吉林省化肥生产基地。

进一步扩大阜康集团化肥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化肥企业到我市发展。

到2015年,阜康集团化肥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

建材产业:

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渣资源、稻草等生物质资源,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新型建材产业;

利用国内外木材资源,集约发展木材加工业;

开发木塑板材、PVC塑材等建材产业,打造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五)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群。

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机遇,把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积极引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战略产业。

依托通化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发挥吉林曙光生物集团优势,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打造生物产业园区。

开发利用风资源、生物质能资源,支持国能生物发电公司进一步发展秸杆发电,加快推进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积极引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

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

第五章 

实施跨越计划,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

适应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需要,放大“两通”优势,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向集群、特色、现代化方向发展。

以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以批发中心、物流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为引领,推动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