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561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docx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

 

江苏双登电器电缆有限公司

2007.1.1

 

总则……………………………………………………………3

一、拉丝生产工序……………………………………………3

二、退火生产工序……………………………………………11

三、绞合(束丝、绞线、复绞)生产工序…………………13

四、云母带绕包生产工序……………………………………18

五、挤塑生产工序(挤绝缘、挤护套)……………………19

六、成缆生产工序(含对绞)………………………………26

七、屏蔽生产工序(包括绕包屏蔽和编织屏蔽)…………31

八、铠装生产工序……………………………………………33

九、附录(电线电缆装盘长度参考表)……………………42

 

总则

根据江扬电缆分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和生产特点,电线电缆的大致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护套

一、拉丝生产工序

1基本名词术语及基本理论知识

1.1拉丝:

通过模具将金属杆材或线材拉制成一定截面和形状的线材的过程。

1.2拉伸的特点

1.2.1拉伸的线材有较精确的尺寸,表面光洁,断面形状可以多样。

1.2.2能拉伸大长度和各种直径的线材。

1.2.3以冷压力加工为主,拉伸工艺、工具、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

1.2.4拉伸耗能较大,变形体受一定限制。

1.3实现拉伸过程的条件

为实现拉伸过程,拉伸应力应大于变形区中金属的变形拉力,同时小于模孔出口端被拉金属的屈服极限,即

σk<σL<σSK

σk—————变形区中金属变形拉力;

σL—————拉伸应力;

σSK————被拉伸金属出口端的屈服极限。

1.4本厂拉丝的形式、特点及缺点

1.4.1滑动连续或多次拉伸

1.4.1.1特点:

除最后一道外,其余各道都存在滑动。

除第一道外,其余各道次均存在反拉力。

1.4.1.2缺点:

由于滑动式连续拉丝机是靠绞轮上的线材与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来牵引线材运动品,所以增加了功率消耗,还会造成绞轮表面磨损,形成沟槽,使线材在绞轮上的轴向移动发生困难,线与线压叠,甚至断线,也会因线与绞轮的摩擦使线材表面质量下降,但它都带来难得的好处,因为它能自动调节线材的张力,不致中间断线或留有余线。

1.4.2无滑动式多次拉伸(主要使用无滑动和蓄式拉线机)

特点:

a、线材与绞轮间没有滑动,各中间绞轮上线材的圈数可以增减;b、中间各绞轮起拉线的作用,又起下一道次的放线架作用。

缺点:

为了保证线材与绞轮间没有滑动,开始穿模时要使每个中间绞轮上绕有15圈以上的线材。

1.5、影响线材拉伸的因数

1.5.1拉丝的原材料

1.5.2材料的抗拉强度

1.5.3变形程度

1.5.4线材与模孔间的摩擦系数

1.5.5线模模孔工作区和定径区的尺寸和形状

1.5.6线模位置

1.5.7各种外来因数

1.5.8反拉力增大的因数

1.6拉线模结构及各区的作用

1.6.1润滑区:

润滑剂在这里停留并被带入工作区。

1.6.2工作区:

金属在这个区域内实现变形,直径变细,长度增加,实际与金属接触的部叫变形区。

1.6.3定径区:

使拉丝的线尺寸准确,形状符合要求,同时使模子具有一定寿命。

1.6.4出口区:

不刮伤从定径区出来的线材,同时防止拉丝中间停留时产生倒线引起断线。

1.7拉线配模的主要原则

1.7.1使拉出的线具有按要求的形状尺寸,良好的表面和合格的机械性能。

1.7.2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采用最少的拉伸道次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1.7.3不发生拉断和拉细现象,即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

1.8铜、铝导体的型号

1.8.1铜导体可分为:

TR、TY、TYT型。

1.8.2铝导体可分为:

LR、LY4、LY6、LY8、LY9型。

1.9执行标准号:

圆铜线:

GB3953-83;圆铝线:

GB3955-83。

ΙΙΙΙΙΙΙV

Ι.润滑区ΙΙ.工作区ΙΙΙ.定径区ΙV.出口区

2拉丝工序的主要检查项目和工艺要求

2.1检查项目:

外径尺寸及机械性能、外观、电阻率、成品包装。

2.2工艺要求

2.2.1外径尺寸

2.2.1.1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圆铜线、圆铝线的尺寸偏差

圆铜线

圆铝线

标称直径(mm)

偏差

标称直径(mm)

偏差

0.020~0.025

0.026~0.125

0.126~0.400

0.401~14.00

±0.002

±0.003

±0.004

±1%d

0.300~0.900

0.910~2.490

2.50及以上

±0.013

±0.025

±1%d

2.2.1.2圆铜线垂直于轴线的同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偏差的绝对值。

2.2.1.3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圆铜线机械性能

标称直径

mm

TR型

TY型

TYT型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不小于

0.020

10

421

0.100

10

421

0.200

15

420

0.290

15

419

0.300

15

419

0.380

20

418

0.480

20

417

0.570

20

416

0.660

25

415

0.750

25

414

0.850

25

413

0.940

25

412

0.5

1.03

25

411

0.5

1.12

25

410

0.5

1.22

25

409

0.5

1.31

25

408

0.6

1.41

25

407

0.6

1.50

25

406

0.6

446

0.6

1.56

25

405

0.6

445

0.6

1.60

25

404

0.6

445

0.6

1.70

25

403

0.6

444

0.6

1.76

25

403

0.7

443

0.7

表2(续)圆铜线机械性能

标称直径

mm

TR型

TY型

TYT型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不小于

1.83

25

402

0.7

442

0.7

1.90

25

401

0.7

441

0.7

2.00

25

400

0.7

440

0.7

2.12

25

399

0.7

439

0.7

2.24

25

398

0.8

438

0.8

2.36

25

396

0.8

436

0.8

2.50

25

395

0.8

435

0.8

2.62

25

393

0.9

434

0.9

2.65

25

393

0.9

433

0.9

2.73

25

392

0.9

432

0.9

2.80

25

391

0.9

432

0.9

2.85

25

391

0.9

431

0.9

3.00

25

389

1.0

430

1.0

3.15

30

388

1.0

428

1.0

3.35

30

386

1.0

426

1.0

3.55

30

383

1.1

423

1.1

3.75

30

381

1.1

421

1.1

4.00

30

379

1.2

419

1.2

4.25

30

376

1.3

416

1.3

4.50

30

373

1.3

415

1.3

4.75

30

370

1.4

411

1.4

5.00

30

368

1.4

408

1.4

 

表2(完)圆铜线机械性能

标称直径

mm

TR型

TY型

TYT型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不小于

5.30

30

365

1.5

5.60

30

361

1.6

6.00

30

357

1.7

6.30

30

354

1.8

6.70

30

349

1.8

7.10

30

345

1.9

7.50

30

341

2.0

8.00

30

335

2.2

8.50

35

330

2.3

9.00

35

325

2.4

9.50

35

319

2.5

10.00

35

314

2.6

10.60

35

307

2.8

11.20

35

301

2.9

11.80

35

294

3.1

12.50

35

287

3.2

13.20

35

279

3.4

14.00

35

271

3.6

注:

标称直径值介于表中所列紧邻两个数值之间时,采用较大标称直径值的相应性能

 

表3圆铝线机械性能

型号

直径

mm

抗拉强度N/mm2

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最小

最大

LR

0.30~1.00

1.01~10.00

98

98

15

20

LY4

0.30~6.00

95

125

LY6

0.30~6.00

6.01~10.00

125

125

165

165

3

LY8

0.30~5.00

160

205

LY9

1.25

1.26~1.50

1.51~1.75

1.76~2.00

2.01~2.25

2.26~2.50

2.51~2.75

2.76~3.00

3.01~3.25

3.26~3.50

3.51~3.75

3.76~4.25

4.26~5.00

200

193

188

184

180

176

173

169

166

164

162

160

159

注:

1N/mm2=0.102kfg/mm2

2.2.2表面质量

2.2.2.1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裂纹。

2.2.2.2无毛刺、三角口、打卷及杂物。

2.2.2.3无严重机械损伤和氧化变色。

2.2.3电阻率

 

表4圆铜线电阻率

型号

电阻率ρ20Ω·mm2/m不大于

2.00m以下

2.00mm及以上

TR

0.017241

0.017241

TY、TYT

0.01796

0.01777

计算时,20℃时的铜线物理参数应取下列数值:

密度……………8.98g/cm3;

线膨胀系数………………0.0000171/℃;

电阻温度系数:

TR型………………0.003931/℃

TY、TYT型Φ2.0mm及以上………0.003811/℃

Φ2.0mm及以下………0.003771/℃

表5圆铝线电阻率

型号

电阻率ρ20Ω·mm2/m不大于

LR

0.0280

LY4

LY6

LY8

LY9

0.028264

计算时,20℃时的物理参数应取下列数值:

密度……………2.703g/cm3;

线膨胀系数………………0.0000231/℃;

电阻温度系数:

LR型…………0.004071/℃

其余型号…………0.004031/℃

2.2.4成盘包装

2.2.4.1成盘或成捆包装线材每盘中只能为一整根,不允许焊接或扭接,制造过程中成品线模前的接头除外。

2.2.4.2成捆线材捆扎不少于三道并均布。

2.2.4.3成盘收线时,排线应平整,无大小头,无因乱线而造成的压线现象。

2.2.4.4成盘时,最后一层应与线盘侧板边缘保持适当的距离。

3成品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

表6产品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

废品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尺寸直径超差不圆度超差

1、出线模孔尺寸不对

2、孔形不正确

3、润滑剂不合要求

4、线模放置歪斜

1、更换模具

2、更换模具

3、重新配制润滑剂

4、调整模具放置位置

表面上的刮伤划伤

1、模孔光洁差

2、模孔中粘有杂质

3、润滑剂不清

4、过线轮表面不光滑

1、更换模具

2、清理模具

3、更换润滑剂

4、重新更换过线轮

收线方面,排线不整齐、不均匀、过紧、过满

1、排线机械失灵

2、张力调整装置失调

3、操作马虎

1、检查设备原因,排除故障

2、调整张力松紧控制在适当位置

3、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

经常断线

1、配模不合理

2、模孔内不光洁

3、孔形不圆

4、放模位置不正

5、坯料不好

6、绞轮表面沟槽太深容易压线

7、润滑剂配比不合要求

8、润滑剂温度超高

9、绞轮上的圈滑动

1、调整配模比例

2、修理模孔使之达到要求

3、更换孔形不圆的模具

4、调整好放模位置

5、重新更换坯料

6、对绞轮沟槽太深进行修理,使其达到要求

7、重新配置不合格的润滑剂

8、加水降温或停机冷却

9、维修好绞轮以防滑动

二、退火生产工序

1基本名词术语及基本理论知识

1.1退火(轫炼):

对冷加工后的金属线材连续和不连续的进行热处理,以减少或消除冷加工硬化的过程。

1.2退火目的:

将拉伸后变硬的金属线材进行退火处理,使之恢复拉伸前的柔软性,延伸性和导电率。

1.3铜导体退火操作要点(罐式退火炉,本厂使用)

1.3.1在盘根处涂刷机油。

1.3.2浸润螺栓加盖封口,做到密封无漏气。

1.3.3吊罐进炉抽真空15分钟。

1.3.4合闸送电加热抽真空2到3小时,使气压达-0.1MPa.

1.3.5充氮气,使压力达到0.1MPa,并观察其是否漏气。

1.3.6保温过程中注意压力的变化,压力低于0.1MPa时及时补充氮气。

1.3.7保温结束时,出炉冷却,温度降到40℃以下时出罐。

1.3.8送样进行测量。

2退火工序的检查项目和主要工艺要求

2.1检测项目:

a.表面质量;b.伸长率;c.电阻率;d.成盘(捆)包装。

2.2工艺要求

2.2.1表面质量:

经退火后的线材表面光亮,无氧化发黑现象及机械损伤现象。

2.2.2伸长率(铜导体)

2.2.2.1自检时有柔软感。

2.2.2.20.15~0.30mm不小于15%,内控不小于17%。

2.2.2.30.31~0.57mm不小于20%,内控不小于23%。

2.2.2.40.58~3.00不小于25%,内控不小于28%。

2.2.3电阻率

20℃时TR型铜导体电阻率应不大于0.017241Ω·mm2/m,TY、TYT型铜导体直径<2.00mm时其电阻率应不大于0.01796Ω·mm2/m,直径≥2.0mm时,其电阻率应不大于0.01777Ω·mm2/m。

LR型铝导体电阻率应不大于0.0280Ω·mm2/m,其余型号电阻率应不大于0.028264Ω·mm2/m。

2.2.4成盘包装

成盘的圆铜线或圆铝线应不松脱、乱线,成捆应不少于3道并均布。

每圈或每盘圆铜线或圆铝线应附有标签标明:

制造厂名称、型号及规格、毛重及净重、制造日期、本标准编号。

三、绞合(束丝、绞线、复绞)生产工序

1基本名词术语及基本理论知识

1.1束丝、绞线:

由多根圆线或型线呈螺旋形绞合成的导体(导线)。

1.2复绞:

由几个县组螺旋绞合成的一层或多层导体(线芯)、导体(线芯)中每一组可为同心绞合或束合。

1.3绞合的目的

1.3.1增加电线电缆柔软度,容易弯曲给绝缘带来好处,同时其强度也较高。

1.3.2加工方法比较经济。

1.4绞向:

除架空裸绞线外,其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绞线的层间方向相反,复绞线中股线的绞向和其所在层的绞向相反。

1.5节距:

绞线中单线围绕中心转一圈,沿中线的长度叫节距长度,简称节距(h)。

1.6节距比:

一个节距(h)与绞合外径(D)之比叫节距比,即m=h/D.

节距比越大,绞线柔软度越小,节距比越小,绞线柔软度越大。

节距比越小,虽然绞线柔软度好,但其生产量降低,导体直流电阻增加,在节距比小于10时其规则性和稳定性将受到破坏。

1.7绞合方法

绞合方法可分为退扭绞合和无退扭绞合。

退扭绞合多用于不压型的绞线,以避免因有内应力在单线断裂时散开,无退扭绞合多用于压型的线芯中,可消除导线中的内应力。

2绞合工序的检查项目和主要工艺参数

2.1检查项目

a导体结构及尺寸;b节距;c直流电阻;d外观。

2.2工艺要求

2.2.1导体结构及尺寸

导体中绞线直径根数、绞向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规定,单丝外径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2.2.2节距

节距长度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中的规定。

2.2.3直流电阻

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表7~表10的规定。

表7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1种实心导体

标称截面

mm2

20℃ 时导体最大的电阻Ω/km

圆铜导体

圆或成型铝导体

不镀金属

镀金属

0.5

0.75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36.0

24.0

18.1

12.1

7.41

4.61

3.08

1.83

1.15

0.7271)

0.5241)

0.3871)

0.2681)

0.1931)

0.1531)

0.1241)

36.7

24.8

18.2

12.2

7.56

4.70

3.11

1.84

1.16

18.12)

12.12)

7.412)

4.612)

3.082)

1.912)

1.20

0.868

0.641

0.443

0.320

0.253

0.206

0.164

0.125

0.100

1)截面25mm2及以上的实心铜导体及预定用于特种电缆,而不适用于一般用途的电缆;

2)1.5mm2到16mm2只有圆铝导体。

 

表8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2种绞合导体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中单线最少根数

20℃时导体

最大电阻Ω/km

非紧压圆型导体

紧压圆型导体

成型导体

铜导体

铝导体

不镀金属

镀金属

05

0.75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63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7

7

7

7

7

7

7

7

7

7

7

19

19

19

37

37

37

61

61

61

61

91

91

91

 

7

7

7

7

19

19

19

37

37

37

61

61

61

61

91

91

91

 

6

6

6

6

6

6

6

6

6

12

15

18

18

30

34

34

53

53

53

53

53

 

6

6

6

6

12

15

15

15

30

30

30

53

53

53

53

53

 

6

6

6

12

15

18

18

30

34

34

53

53

53

 

 

6

6

6

12

15

15

15

30

30

30

53

53

53

36.0

24.5

18.1

12.1

7.41

4.61

3.08

1.83

1.15

0.727

0.524

0.387

0.268

0.193

0.153

0.124

0.0991

0.0754

0.0601

0.0470

0.0366

0.0283

0.0221

0.0176

36.7

24.8

18.2

12.2

7.56

4.70

3.11

1.84

1.16

0.734

0.529

0.391

0.270

0.195

0.054

0.126

0.100

0.0762

0.0607

0.0475

0.0369

0.0286

0.0224

0.0177

 

7.41

4.61

3.08

1.91

1.20

0.868

0.641

0.443

0.320

0.253

0.206

0.164

0.125

0.100

0.0778

0.0605

0.0469

0.0367

0.0291

0.0247

0.0212

0.0186

0.0165

0.0149

表9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5种软铜导体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中

单线最

大直径

mm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中

单线最

大直径

mm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

不镀金属

镀金属

不镀金属

镀金属

0.5

0.75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0.21

0.21

0.21

0.26

0.26

0.31

0.31

0.41

0.41

0.41

0.41

39.0

26.0

19.5

13.3

7.98

4.95

3.30

1.91

1.21

0.780

0.554

40.1

26.7

20.0

13.7

8.21

5.09

3.39

1.95

1.24

0.795

0.56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630

0.41

0.51

0.51

0.51

0.51

0.51

0.51

0.51

0.51

0.61

0.61

0.386

0.272

0.206

0.161

0.129

0.106

0.0801

0.0641

0.0495

0.0391

0.0287

0.393

0.277

0.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