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715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精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菌落生殖

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利用蚂蚁爱吃的食物诱捕蚂蚁

B.饲养蚂蚁时提供合适的温度

C.实验前将蚂蚁喂饱

D.小石头之间用小木条搭桥

3.优美造型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A.一种植物的化石

B.一种天然矿物质

C.一种软体动物分泌的物质

D.一种腔肠动物分泌的物质

4.家鸽的下列特点,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

B.较长的骨内部中空

C.头部前端有坚硬的角质喙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5.下列关于关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B.关节由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组成

C.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组成

D.关节由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软骨组成

6.下列动物中,未被列入我国珍贵保护动物的是()

A.金鱼

B.大鲵

C.扬子鳄

D.丹顶鹤

7.下列实验探究中,目的与步骤不相符的是()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A

纵向剖开一根哺乳动物的长骨

观察长骨的主要结构

B

用稀盐酸浸泡大鱼的肋骨

检验骨的硬度是否发生变化

C

利用各种原材料制作泡菜

尝一尝泡菜的味道

D

参加饲养家蚕的活动,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A.A

B.B

C.C

D.D

8.如图为四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用来制作面包和酿酒

B.①②③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C.③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9.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河蚌

B.海龟

C.娃娃鱼

D.野鸭

10.沼气发酵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

这种技术主要利用哪种微生物?

A.乳酸菌

B.醋酸杆菌

C.甲烷细菌

D.青霉菌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龙虾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12.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13.去菜市场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你根据哪一特征可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

14.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衣藻

B.

油菜

C.

螳螂

D.

大肠杆菌

15.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下列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是()

A.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

B.用鳃呼吸,胎生

C.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

D.用肺呼吸,卵生

16.下列动物中,身体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A.涡虫

B.珊瑚虫

C.线虫

D.蛔虫

17.下列何种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A.青霉

B.蘑菇

C.蓝藻

D.烟草花叶病毒

1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是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的

C.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19.多利羊是下列哪种生物技术的产物()

A.基因工程

B.酶工程

C.细胞工程

D.发酵技术

20.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中中”和“华华”这两只猕猴先后在我国出生。

下图是“中中”、“华华”和它们诞生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中”和“华华”形成过程中核供体猴为同一只,它们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B.“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是由精卵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猕猴与人亲缘关系较近,“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有利于促进对人类疾病的研究

D.“中中”和“华华”几乎没有个体差异,科学研究时可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对象

21.下列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公鸡报晓

B.蜘蛛结网

C.蚂蚁协作搬家

D.老虎捕食

22.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能食用的是()

A.海葵

B.海蜇

C.水母

D.珊瑚虫

23.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错误的是()

A.蚯蚓一体壁

B.鲫鱼一鳃

C.家鸽一肺和气囊

D.家兔一肺

24.果农发现果园内有许多昆虫,喷药杀虫。

虽然昆虫被消灭了,但这一季果实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这是因为昆虫对植物的哪项作用有帮助()

A.呼吸

B.光合

C.受精

D.传粉

2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的“养母”,说明这是大山雀的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

D.孔雀开屏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二、综合题

26.综合应用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对人类的影响涉及到很多方面,请用你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主要类群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_____,它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在其他活细胞里。

(2)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_____的细胞核。

酵母菌是_____细胞的真菌,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______ 。

在缺氧环境中,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___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些细菌和真菌扮演着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其营养方式是________,例如枯草杆菌、霉菌、蘑菇都是这类微生物。

(4)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应用很广泛,例如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__________。

对致病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27.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示,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

(4)此食物网中狐、蛇、兔、鼠、鹰是生态系统中的__。

鹰和狐是____关系。

(5)如果大量猎鹰,会导致草场退化。

停止猎鹰,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6)若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_。

28.一次,某生物小组实地考察,观察到了如图中的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

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这个小组吗?

(1)A用______呼吸,而B用______呼吸。

(2)C类是一种特殊类群,它们在发育方面的特殊特征是______。

(3)D类是开始具有较为发达的______而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E类多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身体呈流线型,______,体表被覆羽毛等。

(5)F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6)A类与B、C、D、E、F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

29.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标号⑥和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⑩]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骨骼肌有受到来自神经的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因此,一般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_____组肌肉相互协调活动的。

(3)屈肘时(图甲)_____(填序号)收缩,伸肘相反。

(4)骨骼肌是由[①]肌腹和[②]_____两部分构成的。

(5)运动除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_____的控制和调节。

30.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图。

A瓶和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

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瓶颈打断后,不久肉汤也变质,原因是________。

   

(2)题中所述操作过程,实际上可以把它看成前后两个实验。

这两个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_。

   

(3)巴斯德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法,为当时法国的葡萄酒和牛奶的生产解决了重大难题。

   

(4)巴斯德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就知道:

一些当时很著名的科学家已认定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但他还是设计了这一巧妙的实验,得出了与这些科学家完全不同的认识。

由此,你对科学发现最重要的认识是________。

31.在美丽的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

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田间的鸣虫、山间的走兽……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有着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请回答:

(1)蚯蚓的体壁、青蛙的皮肤、鱼的鳃中都具有_____,使得它们都能完成气体交换,这体现了____生物学观点。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空中的飞鸟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与鸟强大的供氧能力相适应的特征是______(列举一条即可);水中的游鱼在水中运动时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

(3)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田间蝗虫的体表具有______,蛇的体表具有___________,都有效的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4)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青蛙的趾间有________,使它善于在水中游泳;节肢动物的身体有不同的________与它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32.请结合如图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

(1)与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①~⑥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和___(填序号)。

①属于____动物,该类动物有些可用来培养珍珠。

⑤属于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__。

 

(2)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和____(填序号)。

____(填序号)是两栖动物,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被称为“农田卫士”。

 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是_____和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3.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为探究大蒜汁对不同菌类的抑制效果,小组同学用滤纸片扩散法(将用蒜汁浸泡过的滤纸片放入培养基,其周围会出现透明圈,这是蒜汁杀死敏感菌之后的抑菌圈)进行如下实验:

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分别放入接种有肠炎沙门氏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上,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下。

组别

蒜汁浓度/%

抑菌圈直径/cm

肠炎沙门氏菌

啤酒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A

0

--

--

--

B

6.25

1.74

1.74

1.93

C

12.5

1.95

2.14

+

D

25

2.28

2.43

++

E

50

2.60

3.24

++

注:

“++”全培养基完全无菌,“+”全培养基有很少菌生长,“--”无抑菌现象

(1)上述三种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_____都是细菌。

它们的细胞与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A组作为对照组,其圆形滤纸片在被放入培养基之前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不做浸泡

B.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

C.放入自来水中浸泡至饱和

(3)本实验通过测量_____研究大蒜汁对三种菌类的抑菌效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同种浓度下,大蒜汁对_____抑菌效果最显著。

34.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王凯同学设计下面实验。

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_______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直至死亡。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本实验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5)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①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_______________。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_____呼吸的。

3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⑴材料用具:

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⑵实验装置:

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⑴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⑵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结论:

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问:

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探究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