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92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docx

届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8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周第课时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

C

4.3099答案:

A

5.3100答案:

D

6.3101答案:

C

7.3102答案:

C

8.3103答案:

C

9.3104答案:

A

10.3105答案:

B

11.3106答案:

C

12.3107答案:

C

13.3108答案:

B

14.3109答案:

C

15.3110答案:

B

16.3111答案:

A

17.3112答案:

D

18.3113答案:

D

19.3114答案:

D

20.3115答案:

D

21.3116答案:

B

22.6494答案:

B

23.6495答案:

B

24.6498答案:

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7:

甲午中日战争

 

【考纲要求】

大纲条目

细化要求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有利条件、导火线

战役位置、牺牲的民族英雄、避战求和的原因及结果

时间、主要内容、危害性、评价

三国干涉还辽:

国家、原因、影响

反割台斗争:

主要人物、台湾保卫战的意义

【自主复习】(熟记本部分内容)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蓄意发动侵略战争。

----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加入到侵略扩张的行列。

由于明治维新后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人民起义不断,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势力发展,对外殖民扩张、掠夺世界市场的欲望更加强烈,其矛头遂指向封建落后的朝鲜和中国,战争不可避免。

(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2、列强:

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成为日本侵华的有利条件(催化剂)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扩张: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德法希望借助日本扩大侵略权益;英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俄国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不足。

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态度,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3、朝鲜:

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导火线

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中日两国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大量增兵。

4、清政府:

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使清军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二、战争的经过和清政府避战求和的原因、表现及造成的危害

1、战争的经过:

简单介绍爆发标志(强调日本不宣而战是蓄谋已久的)、平壤战役(强调清军的腐败和避战求和政策导致延误战机所造成的危害)、黄海海战(强调部分有志气的中国军人的报国精神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危害)、威海卫之战(强调腐败和避战求和造成的悲惨结局)。

2、清政府避战求和的原因、表现及造成的危害

⑴原因

①慈禧太后怕战争冲击了她的60岁“万寿庆典”,更担心在战争中削弱她的最高地位,所以一心希望对日本和平了结。

②李鸿章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权势,保住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升官发财的资本——北洋水师,也竭力迎和慈禧太后的意旨,主张保持和局。

③归根到底是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造成。

⑵表现

①战前推行“以夷制夷”,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

②命令平壤守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③黄海战役后,令北洋水师躲人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

④威海卫战役中,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⑶危害

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导致清军既不能主动进攻,又不能稳固防守,以致贻误战机,导致战争惨败。

三、《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和影响

内容

危害

影响

一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便利了列强对华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标志着列强侵华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客观上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和民族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2、对日本来说,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但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而言,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斗,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反映出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态度,既互相勾结又互相斗争。

二两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三岛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埠

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认识-----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从战败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启示?

1、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极端腐败。

清政府的腐败,造成将无战心,兵无斗志,慈禧为满足个人贪欲铺张浪费,挪用海军军费,使北洋舰队装备得不到更新,削弱了战斗力,以致全军覆灭。

②李鸿章避战求和,一味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再贻误战机,一败再败。

③清军军备松弛,官兵临阵溃逃。

④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战争爆发前,日本在积极备战的同时,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方针,得到列强的支持和默许。

2、认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耻辱。

3、教训: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4、启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五、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中华利益。

⑴沙皇俄国:

早已企图霸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侵害了俄国的利益,直接构成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影响其在太平洋的霸权,俄国成为三国干涉还辽的策划者。

⑵德国:

一方面想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一方面希望以此和沙俄勾结以减轻俄法同盟在欧洲对自己的压力。

⑶法国:

是俄国的同盟国,对日本的干涉问题基本上以俄国立场为转移。

2、实质:

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既有矛盾、相互又勾结。

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⑴背景:

甲午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台湾人民不愿做亡国奴,而自发组织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⑵斗争表现:

①丘逢甲等创议组织台湾抗日政府,并推举原任台湾巡抚(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唐景崧主持,统一部署兵力,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唐是台独之父,最早提出和宣布台湾独立,以为独立日本就不割台。

②刘永福率黑旗军和义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⑶意义:

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重点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外来侵略)与中国近代化关系问题

⑴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⑵另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⑶结论:

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

3、对李鸿章的评价

⑴主要活动:

 

⑵评价:

 

【收获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周第课时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

C

4.3099答案:

A

5.3100答案:

D

6.3101答案:

C

7.3102答案:

C

8.3103答案:

C

9.3104答案:

A

10.3105答案:

B

11.3106答案:

C

12.3107答案:

C

13.3108答案:

B

14.3109答案:

C

15.3110答案:

B

16.3111答案:

A

17.3112答案:

D

18.3113答案:

D

19.3114答案:

D

20.3115答案:

D

21.3116答案:

B

22.6494答案:

B

23.6495答案:

B

24.6498答案:

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7:

甲午中日战争(同步)

 

【真题演练】

1、(08天津22)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

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C.租占旅顺、大连D.修建满洲铁路

2、(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07上海历史24)《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4、(07广东文基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5、(2006年全国Ⅱ卷)《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6、(05江苏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7、(04全国二2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8、(04广东7)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

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

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

9、(03广东大综7)甲午战后,经三国干涉,日本被迫交还辽东半岛。

这反映:

①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③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④日本无力对付三国的联合威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03广东历史7)《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所享有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

11、(02上海历史1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

A.俄、德B.德、英C.英、美D.美、俄

12、(02春季13)下列关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

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

13、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反对日本侵略朝鲜B.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C.清政府软弱可欺D.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4、19世纪末美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B.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C.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权益D.美国的侵华准备尚未就绪

15、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是:

①日本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日本侵略行径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③日本乘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派军队侵朝;④清政府不认真备战,只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6、下列不符合甲午战争前夕的史实是

A.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B.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C.日本在朝鲜增兵,蓄意挑起战争D.日本的侵略行径没有危及列强利益,所以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17、在黄海大战中,指挥全舰官兵英勇战斗的致远号管带是:

A.丁汝昌B.林永升C.叶志超D.邓世昌

18、黄海战役最严重的影响是

A.战火烧到中国境内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

19、甲午战争期间,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黄海战役;②平壤战役;③威海卫战役;④辽东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20、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军将领临阵脱逃B.日本蓄谋已久C.李鸿章避战求和D.清政府腐败无能

2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或是最能反映列强侵略扩张的时代特点的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2、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日本替代清政府成为远东强国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签订了《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23、最能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C.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D.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24、法国等三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说明

A.三国是同盟国B.三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中国主权独立

C.帝国主义之间既矛盾又勾结D.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

25、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后

A.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D.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并要求发展和开设议院

26、恩格斯曾在甲午战争进行时预言:

“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7、促使三国干涉还辽的决定性因素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欧洲国家与日本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在争夺侵华权益上的矛盾

28.(2009年重庆文综20)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C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9.(2009年上海历史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

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

30、(2010年江苏卷历史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31.(02全国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交,全归俄官……——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年3月)

材料二: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三: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粗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

注:

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40分)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16分)

 

(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8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

(10分)

32.(05江苏历史26)阋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材料二

痛诫!

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

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

有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文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

……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榆之倭奴!

一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大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自《开罗宣言》

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6分)

2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

“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4分)

3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分)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1分)

 

考点7:

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的危险,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试图用改良主义方法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走上武装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承担起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自发掀起了反抗斗争,形成了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反抗外来侵略;以慈禧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完全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工具,并企图以“新政”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则转化为立宪派,他们反对革命,期望清王朝改行君主立宪制,富国强兵。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说明中华民族已经觉醒。

2、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外来侵略)与中国近代化关系问题

⑴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

②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新通商口岸的开放,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

⑵另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其爱国救亡斗争创造了条件。

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

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⑶结论:

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

3、对李鸿章的评价

⑴主要活动:

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派主要代表,开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近代企业,建成北洋海军和旅顺、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

③中法战争中,导致了福建海军的失利,又在中方取胜的局面下求和签订了《中法新约》。

④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方针,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⑵评价:

①共同观点:

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大官僚,一生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②肯定:

a.所办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创办的近代海军增强了国防实力。

c.两次对外战争求和,均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有关。

李鸿章的战争指导思想是消极的,但他只是执行者。

d.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看到了时代的潮流。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他不能过份苛求。

③否定:

a.所办企业均采取封建式管理,李鸿章又中饱私囊;这些企业不是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它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创办的近代化军队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均未能发挥国防作用。

c.李鸿章迎合慈禧太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千古罪人;他既是清廷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决策者。

d.思想上与顽固派没有本质区别。

【巩固拓展】

【真题演练】

1-5BCDCC6-10BBADB11-15ABDBA16-20DDDBD21-25CBDCB26-30DDCCA

31、答案(共40分)答案要点:

(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它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