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0989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docx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感知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电脑、自制课件等;

  2、操作材料:

各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1、点击课件--出示圆形图片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圆形)点击课件--出示排放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物品的图片提问:

小朋友看看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果盒、抱枕、手表)点击鼠标--圆形物品跳动着归类到圆圈里。

  (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方法同上)教学设想:

采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这游戏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二)运用图形拼物体

  1、点击课件--出现四个拟人化图形娃娃小朋友,今天我们图形娃娃带来了几个小魔术,小朋友想看吗?

  2、演示课件(内容是用图形拼成五个由简易到复杂的范例:

小鸡--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

  

(1)演示小鸡拼图过程,电脑会自动出现伴有优美音乐的拼图过程供幼儿观察欣赏。

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这是什么?

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点击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方法同上。

  (三)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朋友,图形娃娃也想和我们做个游戏。

小朋友看,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它们拼成你喜欢的物品。

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教学设想:

  1、了五个难度不一样的范例,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

  2、体的恰当运用,自动出现拼图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老师手忙脚乱地边讲边贴,幼儿看不清的弊端。

;同时,在整个拼图过程中伴有音乐,使孩子在观察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3、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用扫描仪把部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幼儿欣赏

  (五)引导幼儿运用物体组合画面讲述故事

  1、演示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在拼物体的基础上,把物体组合成画面,并伴有音乐)

  

(1)提问:

这幅画是由哪些物体拼成的?

  

(2)老师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2、幼儿分组自由组合画面,鼓励幼儿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组合画面,并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3、教师积极评价,活动结束。

  教学设想:

  本环节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

  1、作品,互相学习。

把全班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优点,维护幼儿的自尊心。

  2、工角提供各种图形材料,刺激和鼓励幼儿随时拼图或自己制作拼图。

  教学反思:

  反思《图形变变变》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

  主要体现在:

活动中,师生互动方面较好,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还通过演示图形的变化及课件欣赏,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知道各种图形拼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的图形,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图形变变变》中班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一次活动区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区很喜欢玩图形拼摆。

乐乐在拼房子的房顶时,只找到了两个小三角形,没有找到合适的大三角形,他犹豫了很久,最后放弃了房顶的拼摆。

其实他寻找的那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正好做房顶,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没有完成操作。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设计了图形分割和拼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对于图形关系的认知。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

  2、知识目标:

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创新目标: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知道其基本特征。

  

(2)进行了三角形的二等分,初步感知图形与等分后图形之间的关系。

  2、物质准备:

  

(1)教师教具:

大黑板,正方形蛋糕图片一张,剪刀一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图片压模各一张,正方形图卡一张,二、四等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幼儿学具:

正方形纸若干、剪刀、图例引导卡、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

  环节目标:

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

  

(1)情景引入:

教师以羊羊村要为喜羊羊过生日为主题,出示正方形生日蛋糕图片。

  

(2)幼儿观察,教师提问。

教师:

孩子们,这是什么呀?

教师:

生日蛋糕是什么形状的呢?

  (3)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教师:

你们看谁来了?

(出示美羊羊图片)她要为喜羊羊过生日,喜羊羊可高兴了,要把生日蛋糕分给美羊羊一起分享。

师:

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

师:

怎么分才能一样大呢?

  2、操作部分。

  环节目标:

通过操作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尝试对正方形进行二、四等分,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为每个幼儿发一张正方形的纸,请幼儿观察后进行二等分操作。

  

(2)操作后提问。

教师:

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

你是怎么分的?

还有别的方法吗?

教师:

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一样大吗?

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

师:

把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

  (3)小结:

可以用对边折或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可以变成原来的正方形。

  3、探索部分。

  环节目标:

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快看谁又来给喜羊羊过生日了?

(出示懒羊羊、沸羊羊图片)一共有几只小羊在一起过生日呢?

(四只)

  

(2)引发思考并提问。

教师:

现在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

师:

怎么分才能把蛋糕分成四块一样大的呢?

教师:

请小朋友们试一试!

  (3)幼儿尝试探索,教师指导。

  (4)操作后提问。

师:

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师:

你是怎么分的?

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

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一样大吗?

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

教师:

把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

  (5)小结:

可以用对边折再对边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这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和在一起还是原来的正方形。

用对角折再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正方形,四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合在一起还会变成原来的正方形。

  4、运用部分。

  环节目标:

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

  

(1)喜羊羊的生日过得非常开心,它带来了许多小游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咱们一起看一看,是什么游戏呢?

  

(2)教师出示正方形图卡,引导幼儿用提供的三角形、长方形等进行拼合,巩固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

  (3)游戏:

和图形娃娃做游戏。

幼儿操作,每组投放图例,正方形、小三角形等图形若干,请幼儿依据自选图例,采用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方法或拼合的方法,完成图例。

  (4)送礼物。

教师引导幼儿将制作好的图形画送给喜羊羊。

  5、活动延伸。

  环节目标:

巩固对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所分图形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解。

  交流讲评: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做法。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

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

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

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

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

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

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

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

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

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