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027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docx

L2L5系列分光光度计说明书

 

TZ

提示

 

本产品使用说明书只针对L2、L2s可见分光光度计及L5、L5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的使用说

明。

 

 

目次

 

1.1原理.....................................................................................................1

6.1

光度测量...........................................................................................18

1.2用途.....................................................................................................2

6.2

光谱测量...........................................................................................20

1.3特点.....................................................................................................2

6.3

定量测量...........................................................................................26

6.4

动力学测量.......................................................................................34

2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规格和功能.......................................................3

6.5

系统设置...........................................................................................36

2.1技术指标.............................................................................................3

2.2产品规格.............................................................................................6

6.6

版本信息...........................................................................................37

1原理、用途和特点...................................................................................1

6应用操作.................................................................................................18

 

 

2.3主要功能.............................................................................................7

3安装指导...................................................................................................8

3.1安装条件.............................................................................................8

3.2开箱检视.............................................................................................8

4仪器外型及结构系统说明.......................................................................9

4.1仪器外型.............................................................................................9

4.2内部布局...........................................................................................10

4.3结构系统...........................................................................................11

5仪器的基本操作.....................................................................................14

5.1测试准备...........................................................................................14

5.2键盘操作...........................................................................................16

7仪器的维护和故障识别.........................................................................38

7.1日常的维护.......................................................................................38

7.2光源更换...........................................................................................39

7.3故障识别...........................................................................................40

7.4波长的校正.......................................................................................45

8仪器的保管及免费修理期限.................................................................46

 

L2L2s产品执行的标准号:

Q/YXLZ79

L5L5s产品执行的标准号:

Q/YXLZ82

 

1原理、用途和特点

 

1.1原理

 

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吸收效应。

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本系列仪器为基于比色原理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各参量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A=lg1=KCLT

T=II0

 

其中:

A:

吸光度

T:

透射比

I:

透射光强度

I0:

入射光强度

K:

样品的吸收系数

C:

为被测物质的浓度

L:

样品在光路中的长度

L

 

I0CI

 

1.2用途

 

本系列仪器能在紫外和可见光谱区域内,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测、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保检测、食品卫生和质量控制等部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和中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演示和实验仪器。

1.3特点

 

●超清晰LED单色显示屏

●高智能操作模块

●自动调100%T调0A功能

●简便的灯源更换操作

●浓度因子设定和浓度直读功能

●USB数据传输接口和UVWin8计算机通讯软件

 

2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规格和功能

 

2.1技术指标

 

2.1.1光学系统

 

●单光束(带监视光路),1200线/mm全息光栅系统

2.1.3波长最大允许误差

 

●≤0.5nm

 

2.1.2接收元件

 

●硅光电池

2.1.4波长重复性

 

●≤0.2nm

 

2.1.5波长范围

●L2、L2s325nm~1100nm●L5、L5s190nm~1100nm

 

2.1.6光源

 

●钨卤素灯12V20W●氘灯DD2.5(仅L5、L5s)

 

2.1.7最小光谱带宽

 

●2nm

2.1.8杂散光

 

●≤0.05%T(在360nm处)

 

2.1.9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

 

●L2、L2s

≤0.5%T

L5、L5s

≤03%T

2.1.9透射比重复性

●L2、L2s

≤0.25%T

L5、L5s

≤0.15%T

 

2.1.9漂移

 

●L2s≤0.0009A/0.5h(开机2h后,500nm处)●L5s≤0.0009A/0.5h(开机2h后,250nm和500nm处)

 

2.1.9噪声

 

●L2、L2s100%(T)线噪声≤0.2%(T);

0%(T)线噪声≤0.1%(T

●L5、L5s100%(T)线噪声≤0.15%(T);

0%(T)线噪声≤0.1%(T)

 

2.1.10透射比测量范围

 

●0.0%T~200.0%T

2.1.10吸光度测量范围

 

●-0.301A~4.000A

 

2.1.11基线平直度

 

●L2s±0.002A(335nm~1090nm)●L5s±0.002A(200nm~1090nm)

 

2.2产品规格

 

2.2.1外型尺寸

 

●550mm×430mm×200mm

 

2.2.2重量

 

●L2、L2s18kg●L5、L5s20kg

 

2.2.3电源电压

 

●AC220V±22V,50Hz±1Hz

 

2.3主要功能

 

2.3.1自动控制功能

 

●仪器开机内部系统工作状态自检及自动校正波长;

●波长自动定位;

●滤色片自动切换;

●图谱、数据显示打印;

●显示各种出错信息。

●图谱、数据的绘制打印;

●自动搜寻光源最佳能量点。

2.3.1分析测试及信息处理功能

 

●光度测量;

●光谱扫描;

●定量分析;

●化学动力学测量;

●图谱缩放、曲线保存调用;

●峰值标定、搜索、打印输出。

 

3安装指导

 

3.1安装条件

 

仪器应放置在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下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保持室内工作环境整洁,避免严重灰尘污染。

保障仪器正常工作的环境要求如下:

●实验室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避免日光照射、避免震动和强气流、避免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电源电压为AC220V±22V,频率为50Hz±1Hz,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地线,避免与其他设备共用同一个电源插座。

注:

如电源电压波动较大,建议使用500W以上的交流电子稳压电源。

 

3.2开箱检视

 

3.2.1检查

 

开箱前请先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包装有破损和不完整的情况,请与运输部门联系。

3.2.2清点

 

沿封口开封(请保存外包装箱,以备移动需要),按照附件备件清单清点主机和备件,如有差错,请与当地销售商或直接与本公司联系。

 

4仪器外型及结构系统说明

 

4.1仪器外型

 

液晶屏

键盘区

 

样品门

 

4.2内部布局

 

1.底板部件2.架部件

3.盒部件4.风机部件

5.变压器6.单色器部件

7.散热器部件8.电路板部件

9.塑壳部件10.打印机接口

11.USB接口12.电源插座

 

10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4.3结构系统

 

4.3.1光路系统

●右边图为L2和L2s可见分光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图:

由钨灯(W1)和球面镜M1组成本仪器的光源系统。

其作

用是把钨灯发出的光能量聚合在单色器的入射狭缝上。

 

●右图为L5和L5s可见分光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图:

 

由钨灯W1,氘灯D2,球面镜M1组成本仪器的光源系统。

其作用是把钨灯(可见光源)和氘灯(紫外光源)发出的光能量聚合在单色器的入射狭缝上。

 

光源灯切换由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球面镜M1转动来完成。

由入射狭缝S1和出射狭缝S2,平面反射镜M2,准直镜M3、M4、光栅G、及滤色片组F形成本仪器的单色器系统。

 

样品室内可同时放置8个比色皿于比色池架R、S1~S7、上,组成仪器的样品室单元,透镜L1、L2将光斑会聚至比色池架和光电池上,R放置参比样品,S1~S7放置标准样品或待测样品。

 

该光学系统采用不对称式象差校正C-T排列,波长改变采用正弦机构来实现,以保证获得优质光谱线。

可在出射狭缝口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色光谱线,也称为单色光束。

 

4.3.2电路系统

 

电路系统由电源变压器、各种模拟稳压电路、三路电机驱动电路、前置放大器、及微机控制系统组成。

电源变压器提供仪器所必须使用的各组交流电源。

稳压电路包括12V、20W的钨灯恒压电源,±15V稳压工作电源,+12V直流风扇供电电源,供步进电机工作的12V直流电源,供计算机工作的大电流稳压5V电源,以及氘灯恒流电源。

本机前置系统包括光电流放大,程控增益放大器及(V/F)转换三路电路组成。

光电检测器件采用优质的硅光电池,具有寿命长,耐疲劳性强,不易受潮等优点

4.3.2微机系统

 

微机控制系统采用高性能ARM处理器,技术可靠稳定,带有USB接口供仪器与外部微机系统通讯,有专用打印接口。

仪器的显示采用彩色触摸屏。

 

5仪器的基本操作

 

5.1测试准备

 

5.1.1开机自检

仪器接通电源,显示屏幕出现欢迎界面,稍后微机进行系统自检(如下图),仪器进入初始化状态。

注:

初始化过程中请勿打开样品室门!

 

开机自检图主菜单列表图

 

5.1.2波长修正

 

通过设置界面进行操作,详见

 

5.1.3放置参比与待测样品

 

选择测试用的比色皿,把盛放参比和待测的样品放入样品架内,参比放入样品架R,待测的样品放入S1到S7位置。

 

注意﹗

在自检通过后,如用户需要单灯工作,可在主菜单的第5项[系统值设置]栏中,分别对氘灯或钨灯进行关闭或开启控制,以延长光源灯的寿命。

 

5.2键盘操作

 

L2和L5系列的键盘操作是通过触摸屏幕下方的键盘区域实现的。

如右图:

此键盘上共有26个键,其中11个键是数字键,4个键是显示屏上菜单选择(光标)

的方向键,11个是功能键。

现分别将各键的功能叙述如下:

 

◆【F1】----【F4】键在不同级菜单中有不同的功能,具体操作方法见各菜单。

 

◆【0】—【9】、【·】【/】【-】键

共11个键,为数字键和小数点及正负选择,可在仪器规定范围内自由选择某一特定的参数,如常用的波长值,A、T、E值的上、下限定值及浓度参数等。

 

◆【→】、【←】、【↑】、【↓】键共计四个键,用来移动光标的上、下、左、右,使仪器操作者能够方便选择需要的

参数项,输入相应的参数值。

按动上述某一键,光标跳动一档(格),即可输入或修正某一数字。

 

◆【ENTER】键该键为输入确认键,在你输入数字或选择好某菜单后,只要你认为内容准确无误,便可启用该键确认下来。

若你的输入和选择被仪器接受,便可立

即进入下一个输入过程。

 

◆【CE】键该键为清除键,当您的输入数字错误时,或您目前想改变上述输入,按此键后,可重新输入设定。

 

◆【GOTOWL】键

该键为设定波长键,在仪器进行单波长测定时,若您准备移动工作波长点,按此键后,即能让您重新设定一个新的工作波长点。

 

◆【AUTOZERO】键

该键为自动校零键,当您在进行测定过程中按下此键后,即自动校正零点即T=100%或A=0.000

 

◆【START/STOP】键运行键和程序动作停止键。

在完成一个测定过程的参数输入以后,按动此键,仪器就执行所设定的程序。

或当完成一个测定过程后,若要继续下一

个测定过程,只要再按此键,就可以继续测定一次。

如完成一个扫描测定样品以后,按下此键,可以再进行下一个样品的测定。

或想停止正在进行的程

序动作,按动此键后,仪器当前的测定程序即刻停止,仪器将等待您选择了新的程序方式后,再继续工作。

 

◆【MODE】键该键为返回键,按此键可返回上一级菜单。

 

◆【PRINT】键该键为打印键,按此键可打印测量数据和图谱。

 

6应用操作

 

6.1光度测量

 

6.1.1测量菜单

在主菜单中按【1】键即可进入此功能块。

按【MODE】键可以返回主菜单。

屏幕说明:

●波长:

波长显示

按【GOTOWL】键设置波长:

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测定的波长值,再按【ENTER】键确认。

屏幕提示:

请稍等···仪器自动将波长移动到您所需测定的波长值。

如输入波长超出可选范围(190nm~1100nm)。

屏幕则提示:

error此时只要输入正确

波长即可。

单波长测试时,若需工作灯选定,必须在主菜单中第5项[系统值设置]中完成。

●数据:

透过率显示。

按【AUTOZERO】键,屏幕提示:

请稍等···仪器将自动调零调满度。

●Cell=R:

当前处于光路中比色架孔位为R。

●PRT:

表示允许打印。

按【PRINT】键,将屏幕的图文拷贝在您的绘图仪中。

 

按键说明:

◆【F1】

T(透射比)与Abs(吸光度)转换键。

按【F1】键,可进行T/A转换。

◆【↑】和【↓】

逐个移位样品架,与F3移位不同。

F3可以直接跳至选定的样品架。

◆【F3】

比色架孔位移动选择键。

或按【MODE】退出。

1-R2-S13-S24-S35-S46-S57-S68-S7:

比色架孔位的代码。

按【1~8】键:

可选择相应的比色架孔的位置处于光路中,然后屏幕自动返回。

 

◆【PRINT】打印当前数据。

 

◆【MODE】屏幕退出键。

按此键可使屏幕返回。

6.1.2测试举例

 

首先设定测试波长。

当您把所需参数输入结束后,用配对比色皿分别倒入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

打开样品室将它们分别放置比色皿架R、S1,盖好样品室门,然后按下【AUTOZERO】键。

屏幕提示:

调零中···

仪器自动调整0%(暗电流)及100%(满度)。

自调结束屏幕提示消失后,按右方向键比色皿架移至S1,此时就可得到您所需待测样品数据。

每个未知样品测量完成后,可以按【PRINT】键对所测得数据进行打印输出。

 

6.2光谱测量

 

6.2.1参数设置

在主菜单中按【2】键即可进入此功能块。

按【MODE】键可以返回主菜单。

屏幕说明:

光谱扫描的测量菜单共分上下两屏,按【→】方向键,屏幕进入了紧接着的下一屏菜单。

按【←】方向键,屏幕返回上半菜单。

●Cell=R:

当前处于光路中比色架孔位为R。

●方式:

测量方式的设定。

连续按【1】键,分别可出现带光亮条的“ABS”,“EN”,“T%”字样,可设定你所需的式,然后按【ENTER】键确认设定。

当选择[EN]能量测量方式时,能量方式的倍率和能量波长的设定,将在其他所有参数设置后,按选【START/STOP】后出现子菜单进行设定。

●波长:

扫描范围的设定。

按【2】键,在起始波长数值处出现光亮条,可输入设定数值,然后按【ENTER】键确认,这时亮条出现在终止波长数值处,可输入设定数值,再按【ENTER】。

扫描波长数值设定时,其起始波长数值必须小于终止波长数值,不能倒置。

●范围:

测试范围的设定。

按【3】键,在起始测试数值处出现光亮条,可输入设定数值,然后按【ENTER】键确认,这时光亮条出现在终止测试数值处,可输入设定数值,再按【ENTER】键确认。

测试范围数值设定时,其起始测试数值必须小于终止测试数值,不能倒置。

 

●速度:

扫描速度设定。

连续按【4】键,分别可出现带光亮条的“中”,“慢”,“快”字样,可设定你所需的扫描速度,然按【ENTER】键确认设定。

 

●间隔:

扫描波长间隔设定。

连续按[5]键,分别可出现带光亮条的“1nm”,“2nm”,“5nm”,“0.1nm”,“0.5nm”

字样,可设定你所需的扫描波长间隔,然按【ENTER】键确认设定。

如采样间隔为0.1nm,扫描波长范围大于200nm时。

屏幕提示:

基线校正点数>200nm(0.1nm)需要对参数进行重新设定。

按键说明:

◆【F1】光谱扫描基线校准。

◆【↑】和【↓】逐个移位样品架,与F3移位不同。

F3可以直接跳至选定的样品架。

◆【F3】比色架孔位移动选择键。

1-R2-S13-S24-S35-S46-S57-S68-S7:

比色架孔位的代码。

按1~8键:

可选择相应的比色架孔的位置处于光路中,然后屏幕自动返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