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465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

[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及管理策略的研究》

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木犁小学蒋迎

一、课题的界定:

纪律:

集体生活里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音乐课堂纪律:

音乐课堂上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学生知识的获取,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都来源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导,因而课堂教学只有师生愉快协作,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情感的融合,实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实践证明,这一切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自制力为前提,即学生应能自觉守纪。

所以把自觉纪律意识通过启蒙教育中注入儿童的心里,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

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相对于课堂信息管理、课堂时间管理、课堂运行调控而言,显得更具基础性、保障性。

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若没有调控好课堂纪律,即便再精彩恐怕也是无法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课堂纪律调控是一项教学的保障策略,更是一项教师教学管理的高级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和内化,只有真正形成调控的能力,才能在动态的教学现场中挥洒自如,令课堂生机勃勃!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在本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上,已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1、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现状的调查;

2、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

3、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音乐课堂规范管理策略。

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

在教学中拓宽学生学习的音乐领域,寻找课外的音乐和学生喜欢的音乐曲目丰富教学,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

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木犁小学一二年级的共计66名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确立了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现状的调查研究。

2、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与研究。

3、如何使音乐课堂规范管理的策略及评价模式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了:

1、观察法:

观察和了解学生相应的状况,分析个人及整体的表现,从一定的角度了解形成某些常规的根源。

2、案例分析法

选定几个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归纳法

从课堂教学实践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出发,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再把提炼出来的方法付诸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

具体过程如下:

(一)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并总结音乐课堂上常会发生的几种现象

从事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几年来,常会发现课堂上有这样几种现象:

(1)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挤进音乐教室,进教室后没有马上坐好,甚至大声喧哗。

(2)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喊“停!

停!

”但学生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

(3)课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2/4拍的含义就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学生甲脸上毫无表情,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等老师提问它时,一脸茫然。

(4)音乐课上,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在唱着歌曲,学生甲、乙、丙等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递着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

(5)有些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己不学,反而总爱看着身边其他同学的表现。

当老师讲的有滋有味的时候,经常被这些“爱管闲事”的同学所打断:

“老师,甲同学把书撕掉了,乙同学在和丙同学在讲话,丁同学随地吐痰……”,诸如这样的话总是不绝于耳。

这些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a、表现型;

b、无意型;

c、捣乱型。

他们已经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究其原因,都是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

(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

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教师的要求不够严格、方法不够新颖得当;

2、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认识不够明确;

3、课堂纪律的培养措施不够全面、得当;

4、教师的课堂调控还有待提高。

(三)音乐课堂规范管理的策略

因为音乐课的学科性质,它不用像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于是用了近一年时间研究了如何对学生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总结出几种音乐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也曾说过:

“兴趣的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

传统音乐学习是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果在一节音乐课中,教师如果能始终创设、营造美的音乐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纪律问题就显得非常轻而易举了。

简而言之,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

寓教于乐,应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融于生动的音乐活动中。

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就融入到课堂里来了。

2、注重面部表情,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

“笑”是人类独有的天赋,也是共有的天赋,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

它是疲倦者的营养、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又是一剂不苦的良药。

微笑,犹如一缕温和的阳光,溶化冰冷漠然,穿透抵触封闭。

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微笑则是一把开启心扉的“万能钥匙”。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也靠拢了,心情愉悦了学起音乐来就会更投入,投入了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3、将对学生的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老师们每天面对的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当我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后,效果不错。

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

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又营造了音乐课的氛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4、“对症下药”,采用多种方法。

我们认识到:

班级中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以下是我搜寻来的几个方法:

【方法一】:

树立典型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无疑是一剂“兴奋剂”,它会让表现好的学生更好,不守纪律的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例如,老师可以说:

“今天的音乐课上,××同学表现可好啦!

他唱歌时声音响亮、表情丰富,跳舞时动作优美、感情投入,最重要的是没有随便做小动作、不守纪律……”听到这里,那些不守纪律的小朋友会紧张一下,对照自己的状况,能不能比得上受表扬的同学。

【方法二】:

暗中提示

在教师范唱或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时,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或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方法三】:

找闪光点

无论对哪个学生,老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优点,并且应当相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老师更要通过找闪光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

“XX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

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XX同学鼓鼓掌好吗?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

“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

好吗?

”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了它。

【方法四】:

课前约定

老师在课前可以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

“今天上课时,只要你有好的表现,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

比如说:

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

”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

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方法五】:

适度惩罚

老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不再那么畏惧,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

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

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

例如,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我一般设置三种颜色的五角星,分别是代表纪律的红星、代表智慧(回答问题情况)的蓝星、代表表现能力的黄星。

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先说明:

“××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红色五角星!

”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

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

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老师此时大可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放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5、调整好教师自身的情绪。

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完成每周大量的教学课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各种比赛的指导工作和艺术类的辅导工作,因此遇事切忌烦躁,否则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健康。

教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无私地爱学生,切实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给学生制定目标时应因人而异。

6、拟订相应的培养措施

(1)榜样激励。

根据低段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身心特点,通过多种榜样示范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教师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做好引领工作,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什么的对的,什么是错的。

(2)以点带面。

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多方面的原因,或许有的学生能很快接受、掌握、领悟,但有些学生却相对要迟缓一些,这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带动全体学生的发展;另外可让行为相对恶劣的学生担起管理课堂常规的职责,让其在管理过程中体验难度,正视自己平时的表现性质,从而达到不攻自退的功效,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的“同类人”。

(3)严格要求:

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受年龄段的种种生理等限制,很多事情往往是不能自控,对教师的教育常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长期、坚持的严格训练,从而在孩子脑中建立起一系列的条件发射,形成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之获得最佳效果。

反复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而严格的训练又会使学生的表现更趋于稳定,最终习惯成自然。

(4)有效调空。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对学生理智的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具备对学生的爱,才能将不理想的状况化粗暴为循循善诱,获得积极配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课堂常规。

总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学习常规,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

这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加强努力。

我坚信只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就一定会把课堂纪律维持好,课堂管理效率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1、课题方面:

通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纪律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出了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研究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音乐课堂规范管理策略,如: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注重面部表情,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对症下药”,采用多种方法(树立典型、暗中提示、找闪光点、课前约定、适度惩罚);调整好教师自身的情绪;拟订相应的培养措施;将对学生的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现在我校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效率也逐步提高。

2、个人素质方面:

开展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是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对教育进行了新的诠释、从新审视学生、从新进行自我定位。

通过大量的阅读、积极撰写课题博客,认真对学生实施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徐州市教科所举办的“教师个人课题主持人培训会”,我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视野开阔了,科研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颇丰:

教育博客被评为镇一等奖,读书计划被评为县一等奖,设计的教学案例发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上,参加县级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代表徐州市参加全省音乐教师汇课活动,9月份又传来本人今年被评为“铜山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的喜讯。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1、像课堂纪律这样的常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基础问题,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需坚持长抓不懈;

2、要充分认识课堂纪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要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纪律当作的一味的约束学生的武器,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条件反射,且尽量避免或减少其负面的影响;

3、低段学生的学习,更要从基础抓起,课堂纪律问题也是一样,所以要从点滴抓起,再小的问题也要强调、重视,老师需擦亮眼睛,学生才会引以为诫。

附件:

1、质量比较好的读书笔记:

(1)低年级的音乐课如何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2)也谈素质——《爱的教育》读后感

(3)读《赏识你的孩子》,建新型师生关系

(4)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读《名师授课的经典细节》

2、质量比较好的案例:

(1)《法国号》

(2)音乐课设计——《快乐的泼水节》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给音乐课开个好头

以上八篇文章我认为质量较好。

2009年9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