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149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是由*主持的“十二五”立项课题,于2011年4月备案,2011年4月开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有效:

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主要是指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的识谱能力获得进步和发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转变,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

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符合本年级段学生已有的识谱水平和认知规律,要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可操作性:

制定的策略便于操作,利于评价,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2.教学策略:

李晓文、王莹在著作《教学策略》中对教学策略的定义是: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课题研究目标:

1. 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学中低效的识谱现状,通过对各年级段学生的识谱现状、知识结构的研究分析,能在小学各年级段形成行之有效的识谱教学策略。

2. 提高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识读乐谱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其他音乐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3.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开发、利用、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2.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各年级段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针对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有效的策略,如在低年级重点在训练“唱名音程感”、“节奏感”的策略研究,在中年级能借助熟悉的歌曲、多变的教学手段识谱的策略研究,在高年级重点在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能力的策略研究上。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如研究在唱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如何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研究在如何在欣赏、器乐教学中结合音乐实践活动进行识谱教学。

4.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案例的研究

5. 对小学生识谱能力评价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识读乐谱的评价体系,同时又能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一)已开展的研究

自课题开题以来, 在研训中心的指导和学校的关心下,在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合力下,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使课题有效、有序地开展起来,做到了课题研究日常化,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1、调查分析,保证课题的有效开展

在研究初期为了了解学生的识谱现状,更好地进行研究,我们课题组老师随机对金坛市各个学校共抽取156名学生进行识谱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问题所占百分比

1、对识谱的兴趣怎样A、最喜欢   12℅ B、喜欢      23℅

C、一般     47℅ D、不喜欢   8℅

2、能否静下心来把谱子认一遍A、能   10℅  B、有时能  29℅

C、不能  61℅

3、是否能在课上把谱子全部认下来A、没问题  1℅  B、能      10℅

C、有时能  36℅ D、不能   53℅

4、是否学过乐器A、正在学   8℅B、学过      26℅

C、没有     64℅

5、如果把识谱当作考试项目会好好学吗A、会 92℅  B、不会  8℅

6、你的识谱能力如何A、不识谱  68℅ B、识谱速度很慢31℅

C、能熟练识谱     1℅

7、在视唱曲谱时,你喜欢何种学谱方式A、老师教,你跟唱  10℅B、无所谓 8℅C、在游戏或创作活动中进行     80℅

8、你认为学习曲谱有必要吗A、有   88℅ B、没有     1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原先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大部分识谱能力较差,而大部分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都是学过或正在学乐器的,如果把识谱能力纳入音乐考核内容项目之一,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好好学。

对于识谱的方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或创作活动中识谱。

针对学生的识谱现状,课题组也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进过分析我们发现识谱教学有三个心理过程:

第一是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

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当中,动作反应(第三个过程)的前提是听觉印象(第二个过程)是否已经熟练地建立起来,如果已经建立了“听觉的快速反应”,那么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动作反应也是并不很困难的,那是属于对发声等器官的控制问题。

上述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小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熟练的“听觉反应”,因为,首先它要求音高的高度准确性,否则就“走调”了,再则,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

而我们要研究识谱的有效性策略最重要的观点是“识谱只有为唱服务、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服务才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决定从加强学生以下几个能力入手进行研究:

(1)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感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也是音乐的生命,从低年级教学开始进行节奏练习,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记忆。

(2)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应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

在教学中,强调听的作用,重视听的培养。

(3)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学生的音乐实践中,认识音的唱名并不难,难在准确歌唱。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把培养准确歌唱放在识谱歌唱中更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的识谱教学也始终是为更好歌唱服务的。

(4)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竖笛演奏、电脑音乐实践,识读乐谱,理解音乐中出现的音乐知识,加强课堂教学的识谱能力。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课题研究的首要因素是人,是实验的管理者和实践者。

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学理论及纲领性文件、法规做导向、做支撑。

在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紧抓学习不松手,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与名师同行》、《中小学音乐教学新策略》、《教学的艺术》、《关注音乐实践》等音乐教育教学专著。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潜心研究,自觉反思,主动交流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并且搜集了网络上的大量资料和信息,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深化课题思想与认识,促进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一年多来,每人完成十余篇学习心得笔记。

课题组顾刚琴老师也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为我们作了题为《让课堂教学高效起来》的专题讲座,她从如何使学生爱上识谱,让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这一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多种手段,在教学中寻找识谱、唱谱的乐趣,全方位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识谱的效率。

顾老师的这一讲座也给我们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课题组张华老师也面向河滨小学的全体老师做了《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3.主题沙龙,在争辩之中明确方向。

教科研“沙龙”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自开题以来我们组织了数次的“识谱教学沙龙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围绕“识谱教学中谱种的运用”、“如何在中年级进行识谱教学”等多个话题展开。

市音乐教研员张老师也向我们提出建议:

课题研究要确立有效的方向、搜集详实的材料、注重开展的实效性,要把每一次课题组活动都能作为一次很好的教科研沙龙活动,在争辩中明方向。

所以在每一次活动中我们都能确立研究的中心内容,对组员所教的内容都能从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效出发,谈自己的观点、想法,应该说在每一次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所有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教育思想都得到了升华。

4.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为实践服务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渠道,我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有效性的音乐识谱教学策略,才使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了分期研究目标和研究的重点,确定两周一节的教学课进行研究。

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

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题异构等研究的策略。

(1)专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

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

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怎样建立学生的唱名音程感”、“如何在游戏中识谱“等。

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

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2)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多次试教的过程,只有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设计,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

如韩婧老师执教市级课题的研讨课《亲爱的回声》试教了五次,每一次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都集体听课,帮助磨课,在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中,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也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3)同题异构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题异构。

唐燕老师和唐佩娟老师对《顽皮的小杜鹃》的同题异构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识谱教学策略来进行识谱教学,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每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都能从研究识谱有效性策略的视角,把研究活动落实到教学中去,根据学生的课堂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保证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我们鼓励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上好一节研究课,骨干教师起好示范作用,各成员之间互相随堂听课,使课题研究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开展起来,真正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

课题成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就以公开课和研究课等形式共上课十余节,其中市级公开课5节,校级公开课5节。

5. 观摩活动,研讨中提高教师水平。

自进行识谱教学的研究以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为了让教师们有充分展示的机会,邀请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来观摩、汇报演出。

2012年6月,我们还和其它课题之间进行了课题间的交流学习,就高慧老师的《爱唱什么歌》从我们的课题角度如何上好这一课进行了探讨。

观摩活动时,大家认真听、认真记不放过每个细节;研讨时气氛热烈,积极发言、反思自己、中肯对待别人、毫无保留。

共性的问题大家引起重视,如:

集体识谱对孩子当前发展及长远发展到底价值有多大,其可持续性如何?

活动的教学目标怎样设立?

教学中教师怎样根据学生学习及教学情境灵活选择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等等问题引起老师激烈地讨论。

一些个别的问题也引起大家的警戒,如低年级小朋友到底识谱要到怎样的层次?

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教师业务水平、能力、再学习、再提高的重视。

因为我们深知,要使特色教学具有生命力,良好的师资水平是关键。

(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组成员不仅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还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推动教学、促进课堂高效教学。

经过大家的努力,本课题组主要有以下成果:

1.教师方面

(1)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的过程,锻炼了我校的音乐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实验教师都能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研究成果,有十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

顾丽华老师的论文《虚浮背后的本真》发表于《读写算》,论文《有效:

收获缘于体验》发表于《教育教学论坛》,顾刚琴老师的论文《都是录音带惹得祸》发表于《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胡燕老师的音乐教学案例《夏夜》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

张华老师的论文《交互式电子白板成就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合理整合》获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金坛音乐学科论文一等奖,音乐教案《买菜》获全国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

唐燕老师的论文《让音乐课多点“音乐味”》、顾刚琴老师的论文《如何上好体校学生的音乐课》、《唤醒体校学生的音乐意识》、顾丽华老师的论文《曲径通幽演绎高效》分别获金坛市音乐学科论文一等奖,课题组还有多篇论文获金坛市二等奖。

(2)教学方法得到改变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

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唐燕、唐佩娟、吴晔、韩婧、顾刚琴多位老师分别参加了市课题研讨课交流活动,均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2.学生方面

(1)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曾说:

“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

”这个热心我认为就是指的兴趣,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研究,教师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识谱教学策略,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游戏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识谱兴趣大大提高。

高年级采用“整体输入”法,先学歌后识谱,达到“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激发,再进行后续的教学学生就会在音乐的海洋里“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今的音乐课堂上大部分孩子已经不畏惧识谱,并能利用对乐谱的理解去分析歌曲,孩子的演唱、表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3)学生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2012年5月由我们课题组承担排练的整台文娱演出参加了全国性的观摩活动,这次演出涉及到了全校300多名学生,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次活动也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扬。

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也多次参加省、市区的各大演出、比赛,屡次获奖,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