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658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

E级(表达应用)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选用句式。

从所考句式看,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2)仿用句式。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真题共赏】

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7题,5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

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

不要张扬。

答案:

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

弱小并不可怕;

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

人生需要勤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2、(2012全国大纲卷,第20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案: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求,从语法角度看,是复句,“没有……无论……都只是”条件复句,要注意形式要是复句;从修辞角度看,三句都是比喻,且三句构成排比。

仿写时要形神兼备,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

首先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比喻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比喻正确给2分,构成排比给2分,话题内容贴切给2分。

3、(2012浙江卷,第5题,3分)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案: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解析:

该题目考查的是短句变长句,首先要分析各个句子,确定一个句子当主干,然后将其他小短句通过增删等方法变换成定语或者状语,之后修改使之通顺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4、(2012辽宁卷,第22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答案:

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

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每写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给1分,比喻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方法的要求。

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5、(2012四川卷,第20题,6分)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

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

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希望;回忆,希望_。

答案: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首先做到形神兼备。

所用喻体具有的独特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形式方面的一致性,做到每句中比喻的手法表达物象的特点,能给人以启发。

6、(2012重庆卷,第20

(2)题,4分)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要求:

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

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高温桑拿就变成了云雾亲吻礁石就变成了浪花

解析:

本题从排比、拟人修辞方面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非常明确。

横线前面的两个句子运用比拟手法从水的姿态入手,解说了水的可变性。

仿写的两个句子也应该对水的可变性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进行解说。

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是引领后面各分句的总括句。

【命题趋势】

近几年来,该考点一直是高考的热点。

从近几年各省市的试题来看,本考点已演化为一种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

除“选用”“仿用”“变换”三者本身有重叠交叉外,还常与修辞、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等考点有重合。

一、注意考查形式

1.选用句式

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语气的辨别,汉语常用习惯的了解等。

历年高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辨析和修改病句、表达连贯、仿用句式等几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

①复位填充题(一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2.仿用句式

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

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

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基础。

仿用句式几乎每年必考,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3.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

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

涉及到的句式有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例程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等。

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

高考中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句式变换的题目在高考试卷中虽然不是每年必考,但也时有出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句式变换的题目有从单纯的变换句式到以句式为主综合考查多种能力的趋势。

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题。

变换句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我们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清晰度。

【考点透析】

选用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语气的辨别,汉语常用习惯的了解等。

历年高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表达连贯、仿用句式等几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

①复位填充题(一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仿用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

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

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基础。

仿用句式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

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

高考中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

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平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给自己以更多的材料储备;掌握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汉语中的句式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大多是不一样的。

恰当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说服力得到增强。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①长句与短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长句表达效果:

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内容丰富。

短句表达效果:

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②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③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

被动句则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

④例程句与变式句

例程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

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

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

⑤整句与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对偶句。

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⑥单句与复句

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成分构成的句子。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单句与复句的转换类似长句与短句的转换。

⑦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子从语气上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类。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包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类。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包括要求和禁止两类。

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

如何使用及使用哪种句子,主要要看语境,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是指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上下文句间的关系等。

外部语境是指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和范围等。

【方法指津】

一、把握一般常规

1.选用句式

①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使语意连贯;

②体现语意重点;

③保持语境、感情、语气的一致。

2.仿用句式

①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单句的结构成分、复句的逻辑关系)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

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

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③能跟据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3.句式变换

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

②变式不变意;

③变式不漏意。

二、熟悉解题步骤

1.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题解题的一般过程: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2.仿用句式

首先,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其次,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九个方面的特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句”。

先看一例:

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1)话题。

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

还应把握文句所给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

如例题划线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显然话题应是“爱心”,句子的主旨应该是强调爱心的美好作用。

(2)句式。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例程句和变式句等;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

从上例来看,例句的句式为使动句,且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为比喻性判断句,后一分句为使动式兼语句。

 

(3)修辞。

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

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

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辞格,那么仿句也须用暗喻手法。

  

(4)结构。

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

从例句来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主+是+宾”,宾语为双限制的偏正短语,前一限制为数量词,后一限制为季节性名词;后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使+……的人(兼语成分)+谓动+宾语”,兼语部分为偏正短语“……的人”,宾语部分也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因此,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相一致。

 

(5)手法。

仿句中有时运用一些特定的表现手法,有时题干中明确要求,而多数情况下题干中不一定明确要求,但写时也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

上例中的后一句“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中便包含了隐性的先抑后扬的手法,这也是要注意的。

(6)色彩。

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

如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赞美与讽刺等。

例句中的“冬日”、“感到”均是书面语言,“温暖”属褒义词,仿句就该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与之色彩相吻合的词,而不要使用“春儿个”、“望见到”、“末路”一类的词。

(7)逻辑。

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前后两句之间不能矛盾)如上例中,“阳光”使人“感到”“温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绿荫”使人“得到”“休憩”等等。

(8) 表达。

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

比如上例中,不能出现类似“爱心是一块温柔的暖风”、“使傲然挺立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的说法。

(9)字数。

题干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

此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3.变换句式

(1)长句改为短句的要点:

①将长句中能抽出来的较庞大的修饰限制成分抽出来,改成分句或单独成句,不能抽出来的修饰限制成分与句子主干另成一句。

②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成份直接相配的成份,形成排比句式。

长句改短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间的逻辑顺序。

短句改长句则要注意先了解几个短句表达的意思的共同点,确定主干,然后把其它内容用句子的修饰限制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能漏意。

(2)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

不能改变原意。

①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

②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

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

(3)主动句和被动句互相转换的要点:

主语和宾语的转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时,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原来的主语与“被”构成介宾短语作被动句的状语;被动句变主动句则恰好相反。

(4)例程句与变式句转换的要点:

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

(5)整句和散句互换的:

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使用与否的问题,整句改散句就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改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

【应试策略】

(1)分析格式定方向。

每一个仿写题抛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这个分析出来的基本格式,就是我们仿写句子的大致方向。

例:

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广阔天地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

[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是:

“对象+比喻+描述+评价”,即先抛出明确的写作对象,再对这个对象使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然后根据需要选准角度进行描述,最后对对象作出切实而中肯的评价。

四个句子简明生动,意义连贯,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意整体。

明确了这一点,考生答题就容易多了。

(2)看清要求选题材。

通过分析,把握了例句的基本格式之后,下一步就是看清题目要求,准确选取题材。

比如上面的例句,考生单看例句,很可能在答题的时候马上想到一个写作对象:

万里长城。

但细心的考生是不会这么盲动的,会很快否定这个题材,因为题目的要求是“以自然景观为例”,万里长城不是自然景观,当然就不在仿写之列。

(3)拓宽思路广猎取。

把握住了仿写的基本格式,看清了题目的写作要求,第三步,就是拓宽思路,广泛搜寻适合仿写要求的对象和内容。

比如例句,自然景观中,除了喜马拉雅山之外,还有很多的大山大江大河,都可以成为写作题材。

有同学想到了“奔腾的黄河”,“宽阔的长江”,“广阔的蒙古大草原”,都是符合要求的写作题材。

(4)炼字炼词求精工。

炼字炼词的功夫,不单是在作文中需要,仿句中也同样需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功夫在仿句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

与例句的和谐一致,结构整齐;分句间的意义连贯,逻辑严密;用字用词的简明准确,不重复啰索,都表现为炼字炼词的功夫。

在例句中,如果我们仿写出这样的句子:

“奔腾的黄河,像一个年轻强健的运动员,奔驰在运动场上……”,这很显然缺少字词锤炼的功夫。

开始用了“奔腾”,后面再加“奔驰”,无论如何是有些拗口的。

从分句间的逻辑联系来看,说“运动员”奔驰在“运动场上”是可以的,说“黄河”奔驰在“运动场上”,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该句的主语是“黄河”,所以仿句欠准确。

如果对应例句中的“屹立于广阔天地间”,将其改为“驰骋在辽阔土地上”,就比较妥贴了。

【名校模拟】

1.(2012山东济南模拟)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自2010年1月以来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已经连续12次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2012年春季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

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3.(2012海南洋浦月考)以“创造性思维”开头重组下面的语句。

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而且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创造性思维才能获得其实质性的内涵。

4.(2012年河北石家庄市一模)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连贯,句式与示例相同。

书,我的最爱

你是我床头边的那杯苦咖啡

清晨饮一杯

精神一整天

5.(2012辽宁联考)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位作家的作品,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庄周的《庄子》,是清亮通透的河,可以摆渡迷惑的众生,能够觅得源于道家经典的人生微笑。

6.(2012东莱芜自主检测)在下面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

楚大夫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

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7.(2012河北衡水三模)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勤”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8.(2012东北育才中学最后一卷)读下面例句,根据提供的材料,依照例句,写一个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的长句。

例句:

无论是经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完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材料:

①奥地利的莫扎特七岁在巴黎举办了个人音乐会。

②三国时代,十八岁的周瑜当上了东吴都督。

③巴西贝利十七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从此名重当地。

⑤初唐的王勃,六岁能文,十八岁就应举及第,开唐代诗歌新风,是勇于革新的闯将。

仿句:

9.(2012山东德州一模)根据文意,补写空白处的语句,句式与上文大体一致。

光阴,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他慷慨,不管你是一介布衣,还是权重如山,你都能将他肆意挥霍;

他吝啬,。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

10.(2012山东青岛一模)请以“历史的记载”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变原意。

诗歌的吟唱比历史的记载更接近于真理,因为诗歌的内容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历史的内容是记述个别的事实。

参考答案:

1.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0年1月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评分标准:

每句1分,语句不连贯,酌情扣分。

2.示例:

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

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

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

3.创造性思维获得实质性的内涵的条件是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

(1)诗,我的最爱

你是我餐桌上的那碗银耳羹

睡前喝一碗

安眠一整宿

(2)哲语,我的最爱

你是我茶几上的那壶龙井茶

午后品一盅

清醒一下午

5.示例: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儒林群丑的图,可以警醒迷途的士子,能够打破源自科举制度的思想禁锢。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纯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能够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

(内容合理2分,比喻贴切2分,句式相同2分。

6.陶渊明饮酒田园,在安详自乐中选择了一份孤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游玩山水,在如画的江山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8.无论是“六岁能文”的初唐杰出诗人王勃,还是七岁就举办音乐会的奥地利神童莫扎特;无论是十八岁就指挥东吴千军万马的周瑜,还是十七岁就名噪世界足坛的巴西球王贝利。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9.不管你是一无所有,还是腰缠万贯,你都不会多得一分一秒。

他就在你的眼前化成轻烟,消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