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71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docx

第一期水泥机械培训教案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0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一章水泥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关于水泥的基本概念,水泥的分类等。

重点与难点

水泥的分类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绪论

一、水泥的优点

较好的可塑性,适应性较强,耐久性好

二、水泥的发展史

第二节水泥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水泥的基本概念:

1、胶凝材料概念

2、胶凝材料分类:

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非水硬性胶凝材料),有机胶凝材料

3、水泥的概念(广义,狭义)

二、水泥的分类

1、按照水泥的性能和用途分类

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

2、按照水泥的组成分类

3、硅酸盐水泥的分类,及其混合材的掺量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什么是胶凝材料?

(见批注)

2、水泥的定义。

(见批注)

3、水泥的分类.(见批注)

4、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20%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1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一章水泥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关于硅酸盐水泥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及生产方法等。

重点与难点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方法

授课类型

多媒体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三节硅酸盐水泥生产的技术要求

一、水泥的标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二、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及代号

三、硅酸盐水泥的组分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混合材料

四、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有哪些?

2、凝结时间的定义。

3、影响安定性的因素。

五、废品和不合格品

1、废品的定义

2、不合格品的定义。

第四节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简介

一、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

二、生产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按照生料制备方法分类:

干法,湿法

2、按照熟料煅烧设备分类:

立窑,回转窑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定义。

(见批注)

2、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见批注)

3、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原因?

答:

水泥熟料中游离Cao、MgO含量过多或掺入的石膏含量过多。

熟料中的游离CaO、MgO经过高温煅烧后均呈“过烧”状态,水化十分缓慢。

在水泥已经硬化后才进行水化,体积膨胀,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使水泥石开裂。

石膏含量过多时,在水泥硬化后,它还会与固体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体积约增大1.5倍,引起水泥石开裂。

4、废品的定义?

(见批注)

5、不合格品的定义?

(见批注)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2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生料制备与均化

教学目的

掌握生料制备工艺,均化方式,堆场类型等

重点与难点

生料均化,堆料与取料方式,影响均化的因素

授课类型

多媒体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一、原燃料预均化

1、原料预均化的意义

2、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

“平铺直取”

二、预均化堆场

1、预均化堆场的意义

2、堆场的布置形式及堆取料方式

布置形式:

矩形和圆形

堆取料方式:

“人”字形堆料法,波浪形堆料法,水平堆料法,纵向斜层堆料法

三、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1、堆料层数

2、物料的离析

3、原料成分的波动

4、取料的死角

四、生料的制备

1、生料制备的过程:

破碎,烘干,粉磨

2、对生料的要求(生料的均匀性,细度,生料的水分)

3、破碎的概念:

是用机械方法缩小物料粒度的过程。

4、破碎的方式:

压碎、击碎、磨碎、劈碎等

讲解,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见批注)

2、预均化堆场的意义(见批注)

3、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

矩形,圆形

4、影响预均化效果的因素(四点)

答:

1、堆料层数

2、物料的离析

3、原料成分的波动

4、取料的死角

5、破碎的概念和破碎的主要方式

答:

破碎:

是用机械方法缩小物料粒度的过程。

主要方式:

压碎、击碎、磨碎、劈碎等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3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生料的制备与预均化

教学目的

掌握生料制备工艺,均化方式,堆场类型等

重点与难点

生料均化,堆料与取料方式,影响均化的因素

授课类型

多媒体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五、生料均化

1、均化的原理

2、生料均化的方式(机械均化,气力均化)

3.均化工艺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

①确保足够的充气量、充气压力

②努力提高出磨生料的合格率

③做好搅拌前入库生料的调配工作

④入搅拌库生料水分在1.0%以下

⑤搅拌库中生料料高不宜超过库直筒高度的75%

⑥充气搅拌时间不宜过长。

六、介绍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

1、原料的预均化过程

2、生料的制备和均化

3、熟料的煅烧过程

4、水泥的制成

 

讲解,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均化的原理(见批注)

2、均化的意义:

均化是保证熟料质量、产量及降低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3、生料均化的方式:

机械均化,气力均化

4、均化工艺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

①确保足够的充气量、充气压力。

②努力提高出磨生料的合格率。

③做好搅拌前入库生料的调配工作。

④入搅拌库生料水分在1.0%以下。

⑤搅拌库中生料料高不宜超过库直筒高度的75%。

⑥充气搅拌时间不宜过长。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4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二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教学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熟料的率值

重点与难点

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和率值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

一、硅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

二、在烧成过程中产生液相的主要氧化物

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

一、硅酸三钙(它的凝结时间正常,水化较快,放热较多,抗水腐蚀性差。

但早期强度较高,且强度增进率较大,其强度在四种矿物中是最高的)

二、硅酸二钙(水化较慢,水化热较小,抗水性较好;凝结硬化也缓慢,早期强度较低,28天后强度还能较快增长)

三、铝酸钙

四、铁铝酸四钙

五、游离的氧化钙和方镁石

第三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

一、熟料率值的定义

二、硅率,铝率

三、石灰饱和系数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

(见批注)

2、硅酸盐熟料的矿物组成?

(见批注)

3、硅酸盐水泥熟料率值的定义:

(见批注)

4、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过多有什么影响?

答:

在烧成温度下,死烧状态的游离氧化钙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通常在加水3天以后反应才比较明显。

游离氧化钙水化生成氢氧化钙时,体积膨胀97%,在硬化水泥石内部造成局部膨胀应力,严重时甚至引起安定性不良。

使水泥制品变形或开裂。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5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生产用原料及燃料

教学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生产用原料的种类和成分,燃料的种类

重点与难点

水泥生产用原料的种类及其各原料的成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水泥生产用原料

一、石灰质原料

1、石灰质原料的种类

2、石灰质原料的选择

二、粘土质原料

1、粘土质原料的种类

2、衡量粘土质原料质量的因素

3、我国粘土质原料的分布

三、校正原料

1、为什么使用校正原料:

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往往不能符合配料方案要求,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

2、校正原料的分类:

铁质校正原料(种类:

低品位铁矿石,硫铁矿渣,炼铁厂尾矿、铜矿渣、铅矿渣等)

硅质校正原料(硅藻土、硅藻石、蛋白石,含SiO2高的粘土、硅质渣、砂岩、粉砂岩等)

铝质校正原料(炉渣、煤矸石、铁矾石和铝矾土等)

上课时,进行讲解提问,和学生互动。

汇总的重点问题:

1、水泥生产用原料的种类:

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校正原料

2、石灰质原料的定义:

(见批注)

3、衡量粘土质原料质量的因素:

(见批注)

4、石灰质原料中氧化钙的含量控制范围:

不能低于48%

5、添加校正原料的目的:

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往往不能符合配料方案要求,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7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生产用原料及燃料

教学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生产用燃料,掌握原燃料破碎的目的,破碎设备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水泥生产用燃料的种类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三节水泥生产用燃料

一、水泥生产用燃料的分类

1、固体燃料

2、液体燃料

3、气体燃料

二、固体燃料的分类

1、无烟煤:

无烟煤结构致密坚硬,含碳量高,着火温度为600~700℃,燃烧火焰短,是立窑煅烧熟料的主要燃料。

2、烟煤:

烟煤结构致密,着火温度为400~500℃,是回转窑煅烧熟料的主要燃料。

3、褐煤:

褐煤中自然水分含量较大,性质不稳定,易风化或粉碎。

三、煤的组成分析

1、元素分析

2、工业分析:

四、回转窑对燃煤的质量要求

1.热值:

对燃煤的热值希望愈高愈好,这可以提高发热能力的煅烧温度。

2.挥发份:

3.灰分:

燃料燃烧后剩下的不可燃烧的杂质称为灰分。

4.水分

5.细度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固体燃料的分类:

无烟煤,烟煤,褐煤。

2、煤的组成分析,有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为什么工厂只做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煤在窑炉中的燃烧状态,而且分析手续简单,因而一般只做工业分析。

3、工业分析包括那些内容:

(见批注)

4、回转窑对燃煤的质量要求。

答:

1、热值:

对燃煤的热值希望愈高愈好,这可以提高发热能力的煅烧温度。

2、挥发分:

一般要求煤的挥发分≤35%。

3、灰分:

一般对窑外分解窑,要求煤粉的灰分<27%

4、水分:

一般控制在<2.0%,最好控制在0.5%~1.0%。

5、细度:

煤粉细度最好控制在88um,筛余小于15%。

若烟煤挥发分≤15%,则煤粉细度应控制在6.0%以下。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8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生产用原料及燃料

教学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生产用燃料;掌握原燃料破碎的目的,破碎设备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破碎的目的;破碎比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破碎的目的

第二节破碎机的破碎比

1、破碎的定义

2、破碎比

第三节破碎设备的分类及原理

1、颚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颚式破碎机依靠活动颚板对固定额板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当靠近时,物料在两块颚板间被压碎,当离开时,已被破碎的物料南于自重从破碎腔卸出。

2、辊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物料在两个作相对旋转的辊筒之间被压碎。

若两个辊筒的转速不同时,还会起到部分磨碎作用

3、锤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4、反击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第四节破碎机的操作及维护

1、破碎机的操作

2、维护特殊说明

3、常见故障及处理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破碎的目的:

(见批注)

2、破碎的定义:

(见批注)

3、破碎比的概念:

(见批注)

4、辊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答:

物料在两个作相对旋转的辊筒之间被压碎。

若两个辊筒的转速不同时,还会起到部分磨碎作用

授课日期

2012年2月29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

教学目的

对水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生产工艺流程了解

重点与难点

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一、水泥是什么?

水泥能把石头等物质连接在一起,起到一个胶水的作用。

水泥实际上就是一种胶水。

二、晶种技术

1、晶种的定义:

是晶体结晶过程的晶核.

2、晶种技术:

在入磨原材料中掺入少量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共同磨制出生料,业已存在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在煅烧过程中作为晶核剂诱导水泥窑中物料迅速烧结,从而达到提高熟料产量,降低煤耗目的的技术。

3、使用矿化剂、晶种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采用;

•2)、选择合适的品种;

•3)、掺量要合适,计量要精确;

•4)、掺入要均匀;

•5)、相应调整配料方案及操作措施;

•6)、矿化剂、晶种可以同时使用。

4、挥发性组分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影响

1)、挥发性组分的挥发凝聚循环

2)、危害:

(1)结皮、堵塞;

(2)结大块、结圈

举例子讲解,通俗易懂。

汇总的重点问题:

1、晶种的概念:

答:

是晶体结晶过程的晶核.

2、使用矿化剂,晶种时的注意事项:

(见左侧第二大问题3)

3、结皮的概念:

(见批注)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1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

教学目的

对水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生产工艺流程了解

重点与难点

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三、预分解窑煅烧熟料的特点

1、分解炉中,温度为820~900℃时,分解率可达85~95%,分解时间4~10s。

2、碳酸钙的分解到窑外,窑长缩短,降低占地面积。

3、悬浮状态,传热面积大,传热速率高,熟料单位热耗降低。

4.熟料密度小,颗粒细

5、窑内分三个带:

过渡带(主要是少量分解反应、固相反应)、烧成带、冷却带。

四、水泥的实质:

五、立窑的煅烧工艺

1、立窑带的划分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2、立窑的热工特点

1)、窑面通风不均,不等风,边风过剩,中风不足

物料收缩,边壁效应(不能紧密堆积,边部空隙大于中部),通风的孔道阻力(中部弯曲多,阻力大,中部物料易结大块)

2)、窑面的温度不等,边部物料温度低,中部料温度高(边风过大,边部散热,与中部相关100-200度)

举例子讲解,通俗易懂。

汇总的重点问题:

1、预分解窑煅烧熟料的特点:

(见左侧)

2、新型干法回转窑内煅烧分为哪几带:

过渡带,烧成带,冷却带

3、立窑的热工特点(见左侧)

1)窑面通风不均,不等风,边风过剩,中风不足,物料收缩,边壁效应(不能紧密堆积,边部空隙大于中部),通风的孔道阻力(中部弯曲多,阻力大,中部物料易结大块)

2)窑面的温度不等,边部物料温度低,中部料温度高(边风过大,边部散热,与中部相关100-200度)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2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四章熟料的煅烧

教学目的

掌握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煅烧设备

重点与难点

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煅烧设备的工作原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一、干燥与脱水

1、干燥:

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称为干燥。

2、脱水:

粘土质原料脱去化合水(结构水和层间吸附水)。

二、碳酸盐分解:

指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分解。

1、碳酸盐分解的特点

2、碳酸钙分解的过程

三、固相反应:

1、固相反应的概念:

是指固态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时也有气相或液相参与,而作用物和产物中都有固相。

2、固相反应特点:

多级的放热反应

四、液相和熟料的烧结

五、熟料的冷却

第二节回转窑内的煅烧

一、回转窑内的煅烧工艺流程

1、回转窑的结构

2、煅烧工艺流程

二、回转窑的功能与特征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生料煅烧过程中有哪些物理化学变化:

答:

干燥与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液相和熟料的烧结,熟料的冷却。

2、干燥与脱水的概念

答:

干燥是指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指粘土质原料脱去化合水(结构水和层间吸附水)。

3、熟料冷却的目的:

答:

①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

②降低熟料的温度,便于运输、储存和粉磨;

③回收热量,预热二次空气,降低热耗、提高热利用率。

4、回转窑的功能与特征(见批注)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3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四章熟料的煅烧

教学目的

掌握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煅烧设备

重点与难点

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煅烧设备的工作原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四节悬浮预热器

一、悬浮预热器的功能和特征

1、功能

悬浮预热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回转窑及分解炉内排出的炽热气流中所具有的热焓(热量)加热生料,使之进行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然后进入分解炉或回转窑内继续加热分解,完成熟料烧成任务。

因它具有使气固两相能充分分散均布、迅速换热、高效分离等三大功能。

2、特征

各种悬浮预热器窑的不同特性,主要取决于同它配套的悬浮预热器的特性,而多种悬浮预热器的特性,又取决于它的结构及换热方式。

构成多种悬浮预热的热交换单元设备有旋风筒(包括联接管道)及立筒(涡室)两种,所有悬浮预热气窑都是由这两种热交换单元设备中的一种单独组成或混合组成。

上课时,进行讲解提问,和学生互动。

汇总的重点问题:

1、悬浮预热器的功能和特征:

(见左侧)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5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四章熟料的煅烧

教学目的

掌握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煅烧设备

重点与难点

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煅烧设备的工作原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三节悬浮预热器

二、悬浮预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悬浮预热器的分类

1、旋风预热器:

为是生料能够充分的分散,悬浮于管道内的气流中,从而加速气固的传热,必须注意:

1)在生料进入每级预热器的上升管道处,管道内应安装生料分散装置。

2)选择物料进入管道合适的方位。

3)两级旋风筒之间管道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生料悬浮起来,并在管道里有足够的运行距离,充分发挥管道传热的优势。

4)旋风筒下部的闪动阀,必须运动灵活;翻版接缝处中间应开一小孔,使生料基本上能连续卸出,并兼有料封作用。

2、立筒预热器

第四节窑外分解窑

一、分解窑的功能与特征

二、分解炉的分类:

按其作用原理分为悬浮和沸腾两种方式。

三、分解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常用的悬浮预热器分类:

旋风预热器,立筒预热器。

2、为是生料能够充分的分散,悬浮于管道内的气流中,从而加速气固的传热,应注意什么?

(见左侧)

3、分解窑的功能与特征。

(见批注)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6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五章水泥制成

教学目的

掌握熟料储存的目的,熟料粉磨的目的;粉磨系统工作原理

重点与难点

熟料储存和粉磨的目的,粉磨系统分类及工作原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一节水泥熟料的储存

一、熟料储存的目的

1、降低熟料温度,以保证磨机的正常工作

2、改善熟料质量,提高易磨性

3、保证窑磨生产平衡,有利于控制水泥质量

二、熟料储库的类型

对预分解窑系统,熟料储存目前常用圆柱形高库或圆形帐篷库。

第二节水泥熟料的粉磨

一、水泥熟料粉磨的目的

1、水泥磨得越细,表面积增加得越多,水化作用越快

2、只有磨细的水泥粉才有很强的水化性能,在混凝土中把砂,石子包住并胶结在一起。

二、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消耗的主要途径

1、入磨温度

2、粉末设备大型化

3、喂料均匀性

4、入磨物料水分

4、助磨剂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熟料储存的目的:

(见左侧)

2、水泥熟料粉磨的目的(见左侧)

3、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消耗的主要途径:

(见左侧)

4、熟料温度过高的影响:

答:

1)降低磨机产量;2)磨机筒体热膨胀而伸长,对轴承产生压力;3)影响磨机的润滑;4)使石膏脱水,引起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7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第五章水泥制成

教学目的

掌握熟料储存的目的,熟料粉磨的目的;粉磨系统工作原理

重点与难点

熟料储存和粉磨的目的,粉磨系统分类及工作原理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第二节水泥熟料的粉磨

三、水泥粉磨系统的发展

1、开路粉磨系统

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闭路粉磨系统

工作原理及特点;

循环负荷率概念;

选粉效率的概念。

3、联合粉磨系统

工作原理及特点

四、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1、辊压机工作原理

2、料床粉碎的概念及原理

3、料床粉碎前提:

两辊之间一定要有一层密集的物料,粉碎作用主要决定于粒间压力,而不决定于两辊的间隙。

4、高压料床粉碎的条件

上课进行提问,下午进行复习时,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最后一节课提问。

汇总的重点问题:

1、开路,闭路粉磨系统的概念(见批注)

2、料床粉碎的概念(见批注)

3、料床粉碎的前提条件:

两辊之间一定要有一层密集的物料,粉碎作用主要决定于粒间压力,而不决定于两辊的间隙。

4、高压料床粉碎的条件(见批注)

授课日期

2012年3月8日

课题名称

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章节

水泥厂主要设备简介

教学目的

掌握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

重点与难点

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维护维修

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内容

组织调控方法

一、水泥厂的基本工艺

1、工艺流程:

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

简称“两磨一烧”

2、目前水泥企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水泥企业常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