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031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docx

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专业课笔记中国地质大学版本

中国地质大学版本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宇宙(宇:

空间。

宙:

时间。

(一)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1、恒星:

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氢和氦)

由于恒星间距离太遥远,以至在短时间肉眼观察不出恒星间位置的相对变化,因而叫恒星。

2、星际物质:

在恒星与恒星之间存在着极其广大的空间,成为星际空间。

弥漫于星际空间的极其稀薄的物质。

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星云:

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3.星系: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二)宇宙中天体的相对位置

4、天球:

一个假想的圆球:

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所在的地球的中心,它的半径是无穷大的。

5、星座:

人们把天球上的恒星分成若干群落,每个群落的恒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分为仙后星区,御夫星区,大熊星区,天琴星区。

简称:

“后,御,熊,琴”

第二节银河系与太阳系

(一)银河系:

是一个由大约14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存在着一个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

围绕太阳旋转的主要是九大行星(从里到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冥王星)及众多的小行星,卫星,彗星和陨星等。

行星绕太阳的公转遵循开普勒三定律:

1、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当行星绕太阳公转时,行星同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在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倒太阳平均距离a的立方同公转周期T的平方成正比。

第三节地球月球和地月系

(一)地球

(二)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看不见月球时是朔月或新月。

(日食)农历初一。

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看见整个月亮称为望月或满月。

(月食)农历十五或十六。

从朔月到望月月球受光面达到一半称上玄月。

从望月到朔月下玄月。

第四节地球的形态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形状:

一个扁率非常小的旋转椭圆球体。

——呈梨形

(二)地球的表面形态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极不均匀,所有大陆的北端宽,南端窄,大致呈倒三角形,并多在北端与其它大陆相连。

三大洋则在南纬50—60间相互沟通。

地表最高点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最低点位于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

1、陆地地形特征

山地: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低山,1000m以上的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

丘陵:

海拔小于500m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

平原:

海拔低于200m,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世界最大:

南美的亚马河平原)

高原:

海拔高程在500m以上,面积大,顶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世界最大:

巴西高原;世界最高:

青藏高原)

盆地:

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

(世界最大:

非洲刚果盆地)

2、海底地形特征:

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

一类是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组成,分布于大西洋,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一类是有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沟组成,分布于太平洋,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洋中脊:

是绵延在大洋中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具有很强的构造活动性,常地震和火山活动

大洋盆地:

深海丘陵和深海平原,海山,海岭

第二章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一节大气圈

1、大气的组成

恒定组分:

约90km以下的底层大气。

干洁空气由氮、氧、氩组成。

可变成分: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汽。

(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不定组分:

指大气中可有可无的成分。

来源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的灾难,或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2.大气圈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

特征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从而发生一系列天气现象;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

平流层:

气流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基本不含水汽和尘埃物质,不存在对流层中的各种天气现象。

最初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有弱电离现象。

暖层:

(电离层)随高度上升气温增高,有多个电离层,各层能反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

散逸层:

(外逸层)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地球引力弱。

3、大气的热状况P30页图2.3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一天之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至午后2点最高。

一年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

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地区向两级递减的。

4、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动力: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单位:

帕)由于大气在垂直或水平上存在气压差,从而产生气压梯度力,它的方向是沿着垂直于等压面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垂直气压梯度力受地球重力作用的影响抵消平衡,水平梯度力是真正造成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地转偏向力:

又称科里奥利力,在北半球使气流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方偏转。

大气环流: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第二节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

水的分布:

水是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大气圈,生物圈,海洋与大陆表层之中。

地球上水体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水的类型:

按存在形式分为:

汽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以水中的含盐量分为:

咸水,

半咸水,淡水;按天然水所处的环境分为:

海水,大气水,陆地水。

海水: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影响因素:

纬度水深)、密度(影响因素:

温度盐度)、压力、透明度。

海水的运动有波浪,潮汐,海流(洋流),浊流。

化学性质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H、O、Cl、Na、Mg、S、Ca、K、Br、C、Sr、B、Si、F。

潮汐:

全球性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引潮力主要包括太阳地球间的引潮力和地球月球间的引潮力(主要)两部分。

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构成引潮力。

当月亮太阳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朔望月)时出现高潮特高,低潮特低的大潮,而在上下玄月时出现小潮。

海流:

大洋中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移动的海水。

分为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

表层洋流主要是由信风及海水密度差引起,方向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暖流和寒流之分;深层洋流主要是由海水温度和盐度差异引起,方向有水平的和垂直的运动。

浊流是海洋(或湖泊)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

由地震火山等因素引发。

陆地水:

地面流水,地下水,湖泊,沼泽,冰川。

1、地面流水:

指沿陆地表面流动的水体,其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泊。

分为常年性流水(河流)和暂时性流水(片流,洪流)

河流是地表面具有固定河道的线状常年性流水。

水源一般以地下水,冰雪融水为主。

水系

地面流水的水质点运动状态分为层流和紊流。

层流是在水流过程中,水质点保持相互平行而不相混合的水流。

紊流是指流水在运动过程中,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随时都发生任意变化的水流。

(两种特殊的水流形式:

环流和涡流)

2、地下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的水体。

主要来自于地面流水和大气降水。

空隙率越大,能储存的地下水越多。

连通性越好越利于地下水的运动。

存在形式:

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

地下水按运动特征和埋藏条件分为: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包气带水:

以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为主。

主要作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也称饱水带水。

随季节性发生变化。

以近水平方向流动为主。

承压水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的重力水,又称层间水。

从补给区流向排

3湖泊与沼泽:

泄区

湖泊分为:

泄水湖和不泄水湖或者淡水湖和咸水湖

最大的湖泊:

西亚的里海(咸水湖)第二大湖:

北美的必利尔湖(淡水湖)

最深的湖: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最高的湖:

高远的纳木湖最低的湖:

中东四海

湖水的运动方式:

波浪,潮汐,湖流,浊流。

沼泽:

是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

分布在湿润气候区。

形成原因:

浅水湖泊的逐渐沼泽化,河流泛滥地的沼泽化,平坦海岸的积水沼泽化,地下水位极浅的广阔平地的逐渐积水沼泽化,森林和草地的沼泽化。

4冰川:

指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

分布于地球两级及高山地区。

形成的条件:

气候寒冷(必要条件)、有丰富降雪量、合适冰雪堆积的场所

雪线: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

年降雪量与消融量大致相等。

冰川形成过程:

雪线以上的地区,如果地形合适雪就不断积聚起来,随着积雪的增加,刚降下的雪,在地表热力及雪层压力的作用下,雪花的尖端融化并逐渐冻结形成粒径较小的雪粒,经过一系列的压实,冻结和重结晶作用,雪粒增大转变成粒雪,粒雪中空隙进一步减少,形成冰川冰,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便形成了冰川。

陆地表面冰川可分为:

一、大陆冰川:

(又叫冰盾或冰盖)特点是雪线位置低,分布面积大,冰层厚,流动速度稍快,并由中间向四周流动。

因中部比边缘冰层厚,压力大,冰川由中部向边缘流动

二、山岳冰川:

特点是雪线位置高,规模小,冰层薄,受地形控制,呈线状分布。

因重力作用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大气水:

指存在于大气圈中的水。

来源于海水和陆地水体的蒸发,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以及火山活动。

危害:

吸收污染物易形成汽溶胶或酸雨。

对地球的温度能起到“温室效应”。

二水圈的循环:

自然界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或保存在不同环境中的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换之中。

使水圈产生运动的最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能和地球的重力能。

分类:

大循环(从海洋到陆地再回海洋)和小循环(陆地部或海洋部的水循环)

第三节生物圈

生物圈:

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主体:

在地表倒200m高空以及从水面到水下200m的水域空间。

生物分类:

从大到小:

界、门、纲、目、科、属、种。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原核生物界:

没有明显的核膜,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基本上是单细胞。

(细菌和蓝绿藻)

真菌界:

一类低等的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腐生、寄生。

植物界:

特点:

可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分低等和高等。

动物界:

动物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食,为异养生物。

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人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第三章地球的部圈层

第一节地球的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1、划分依据:

地震波(地震所激发出的弹性波)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

2.地球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6g/cm。

地球部的密度由表层的2.7~2.8g/cm乡下逐渐增加到地心处的12.51g/cm.

压力:

实质上是压强。

地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地增加的。

重力:

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就是重力。

地球的离心力<吸引力。

重力的方向仍大致指向地心。

(1)地球表面:

地球两极的重力值最大,并向赤道减小。

重力值具有随维度增高而增加的规律。

(2)地球部:

从地表到地下2885km的核-幔界面,重力值大体上随深度而增加但变化不大。

在2885km处达到最大值。

再到地心重力从极大值迅速减小为零。

温度:

温度在地球部的分布状况称为地温场。

其温度常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周期变化,这一层叫外热层。

温度从表部向下逐渐减弱;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叫常温层:

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

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温度每增加1℃所增加的深度称为地热增温级

磁场:

1、磁要素:

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磁偏角:

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之间的夹角。

磁倾角:

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的交角。

磁场强度是有磁极向磁赤道强度逐渐减弱。

2、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1)基本磁场其强度在近地表时较强,远离地表时则逐渐减弱。

(2)变化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各种短期变化磁场。

主要由太阳辐射,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的黑子活动等因素所引起的。

(3)磁异常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

弹塑性:

地表的固体表面在日月引力下也有交替的涨落现象称为固体潮。

如在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力(如地震作用力)的条件下,地球常表现为弹性体;在作用力缓慢且持续时间长(如地球旋转离心力,构造运动作用力)或在地下深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则可表现出较强的塑性。

4地区部各全层的物质组成及物理状态

陨石:

来时太阳系空间的天体碎片。

包括石陨石,铁陨石,铁石陨石

地壳:

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占地球总体积的1.55﹪.

地幔是地球的霍莫面以下、古登堡面(2885km)以上的中间部分。

占地球总体积的82.3﹪。

上地幔: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一部分辉石与石榴子石。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其特征是出现地震波低速带。

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下地幔:

化学成分表现为含铁量的相对增加,压力随深度的增大,物质密度和波速逐渐增加。

地核:

地球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起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6.2﹪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1.3﹪。

地核又分为外核(液态)、过渡层(固液混合)、核(固态)。

主要由铁、镍(nie)及少量的硅,硫等轻元素组成的合金。

第二节地壳

一地壳中的物质组成

1、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矿产:

一些有用元素在某一地区高度富集时形成.

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称为元素的克拉克值.

地壳中元素按克拉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O、Si、Al、Fe、Ca、Na、K、Mg、Ti、H。

2、矿物:

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固态和液态)

固态矿物分为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

晶质矿物的部质点呈有规律的排列。

晶质矿物在有力的条件下能生长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叫晶体。

非晶质矿物的部质点排列无规律。

矿物的形态:

单体集合成的矿物集合体形态:

一向延伸型呈柱状或针状的晶形。

(石英,角闪石,辉锑矿)——晶簇状,纤维状,放射状

二向延伸型呈片状或板状的晶形(云母,长石)——片状,鳞片状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或等轴状晶形(黄铁矿,石榴子石,磁铁矿)——粒状

由胶体凝聚而成的非晶质及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呈鲕(er)状,肾状和钟乳状

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等的程度不同所引起的各种性质。

包括颜色,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透明度(可见光透射矿物的程度),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透明度强,颜色浅则偏向非金属光泽,反之则偏向金属光泽。

2、矿物的力学性质:

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所表现出的性质,包括硬度,解理与断口。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用摩氏硬度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解理: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分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

断口:

如果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

有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

地壳中的矿物种类:

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最主要的是硅酸盐类矿物)。

3、岩石:

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可以是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单矿物岩石;也可以使由几种矿物组成的复矿物岩石;还可以是由岩屑所组成的。

岩石的矿物成分:

不用类型的岩石往往具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这主要是地质作用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矿物的种类上,还表现在矿物的含量上。

岩石的结构: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岩石的构造:

指岩石中的矿物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

有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层理构造

岩石的类型: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

由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分类:

1、按其形成的环境分为:

喷出岩和侵入岩

2.以岩浆岩中SiO2化学组分的百分含量划分为: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包括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

分布面积约占20%左右。

地壳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岩浆岩是玄武岩(基性喷出岩)和花岗岩

沉积岩:

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风华,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而形成的岩石。

分类:

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火山碎屑岩。

其物质成分主要为:

岩屑,矿物,有机质及胶结物。

约占地表面积70%,

分布最广的是泥岩,页岩,砂岩和碳酸盐岩

变质岩:

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造而形成的新岩石。

分类:

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

变质岩的矿物以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方解石,辉石等含量最高。

约占地表10%,地下深处分布广泛,分布最广的是片岩,片麻岩,混合岩,麻粒岩及岩

二地壳的类型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

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

洋壳形成的年代较新。

一般形成于距今2亿年以来。

分层:

层1或称沉积层层2或称玄武岩层层3或称大洋层

大陆地壳:

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陆壳的形成年代较老,演化时间漫长46亿a

分层:

上地壳一般厚10~15km,由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

平均化学成分接近中-酸性岩

中地壳一般厚5~10km,由混合岩,花岗岩及糜棱岩组成。

酸性岩

下地壳一般厚10~20km,有麻粒岩,角闪岩及片麻岩组成。

中性

三地壳的重力异常与重力均衡

1、实际地面某点用重力仪获得的重力观测值与该店的正常重力值常常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称为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越高,地壳越薄,莫霍界面越浅,反之重力异常越低,地壳越厚,莫霍面越深。

地壳的重力均衡:

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的作用,总是力求与其更深部的物质之间达到质量或重量上的平衡状态的现象。

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质年代

一、地质年代:

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包括两方面:

一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二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同位素地质年龄。

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三条准则:

地层层序律:

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

三种情况:

原始水平层理倾斜地层倒转地层

化石层序律: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的时代愈老,反之愈新。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针对呈块状产出的岩浆岩或变质岩):

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2.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

一、含义:

为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规律。

二、被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该同三、位素在岩石中有足够的含量,可以分离出来并加以测定;

其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保存下来。

四、希望:

首先,人们着手于对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进行了年龄测定。

其次,人们通过对地球上所发现的各种陨石的年龄测定。

最后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的年龄测定。

认为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6亿a

3、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单位:

宙、代、纪、世。

地层单位的划分:

宇、界、系、统。

地质年代表:

如表

第二节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

引起这些变化的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利。

传播能量的媒介称为介质。

一、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的能源和地球部的能源

地球外部的能源:

太阳辐射能(空气对流,大气环流,水圈的运动)、日月引力能(潮汐)

地球部的能源:

重力能,地热能,地球旋转能及化学能,结晶能。

二、地质作用的类型:

表层地质作用和部地质作用

(1)表层地质作用:

主要由地球外部的能源引起的,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地质作用。

(又称外动力地质作用或外力地质作用)

1、表层地质作用的地质营力按介质的物理状态分为三种:

介质为液态的营力主要有地面流水,地下水,湖泊和海洋;介质为固态的营力主要有冰川;介质为气态的营力主要为大气和风。

2、表层地质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

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按营力:

地面流水(片流,洪流,河流)、地下水、湖泊、海洋、冰川、风的

按方式:

机械、化学、生物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按方式:

机械、化学、生物搬运作用

按营力:

地面流水(片流,洪流,河流)、地下水、湖泊、海洋、冰川、风的

沉积作用:

按方式:

机械、化学、生物搬运作用

按营力:

地面流水(片流,洪流,河流)、地下水、湖泊、海洋、冰川、风的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二)部地质作用:

主要是由地球部能源引起的地质作用(又称动力地质作用或力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喷出岩(火山岩)

侵入作用——→侵入岩

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水平运动——→地壳的拉,挤压,平移或旋转

构造运动:

垂直运动——→海陆变迁

岩石圈板块运动(相互运动和相对运动)

地震

第五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第一节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1、产生风化作用的原因:

地表以下的物理化学环境与地表是迥然不同的。

地下温度高、压力大,缺乏游离氧,没有生命活动或很弱等;而地表气温低,且年月日变化频繁,有大气和生物的作用,特别是具有溶有各种气体及化学组分的水溶液的作用。

2、风化作用的特征:

岩石或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风化的产物仍保留在原地。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

主要由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矿物,岩石的物质成分不发生变化)

方式:

1、温差风化:

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

2、冰劈作用:

指因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和高山地带,尤以温度在0℃上下波动的地区最为发育。

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指充填于岩石空隙、裂隙中含盐分的溶液,因水溶液浓度的变化,盐类出现结晶和溶解使岩石破碎的过程

4、层裂或卸载作用:

岩石因上覆岩石的卸载而产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作用,从而形成一系列平行,垂直地表的裂隙,促使岩石层层剥落和崩解称席里或卸载作用。

(二)化学风化作用:

指岩石在原地以化学变化(反应)的方式使岩石“腐烂”、破碎的过程。

(此过程岩石的物质成分也将发生变化)

方式:

1、溶解作用:

指水溶液溶解岩石的某些易溶成分,使其松软,破碎,崩解的过程。

最易溶于水的是卤化物和硫酸盐矿物,最难溶于水的是硅酸盐矿物。

溶解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是易溶接的物质溶解于水溶液并随水溶液带走,使岩石空隙增加,硬度减小,易于破碎;另一方面难溶物质残留原地形成风化产物。

2、氧化作用:

指矿物,岩石与大气或水中的游离氧起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使岩石破碎的过程。

3、水解和碳酸化作用

水解作用:

指水离解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