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066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实用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泾源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4法人代表:

张建军

1.1.5主管单位:

泾源县林业局

1.1.6技术依托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1.1.7建设目标:

本项目立足宁南山区,充分利用六盘山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建设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以丰富宁夏林木种质资源为目的,新建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Kom.)、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等地方特色林木良种基地25hm2。

通过对泾源县特色林木优良品种进行驯化、推广,培育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品质种苗,为泾源县及外围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种苗特色化,并通过经营管理规范化,品种繁育优良化,生产技术先进化,使良种基地成为带动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龙头,加快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优良苗木30万株、种子500kg,不断带动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为六盘山区及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造林绿化提供种苗保障。

1.1.8项目建设规模

建设良种培育工程25hm2,建筑工程330m2,繁育生产工程1900m2。

1.1.8.1培育工程

规模25hm2,其中种子园10hm2、引种区5hm2、示范区3hm2、试

验区2hm2、良种繁育圃5hm2;

1.1.8.2生产工程

基建工程330m2,其中实验室40m2、检验室30m2、种子精选室30m2、种子处理室30m2、档案室30m2、标本室30m2、办公室40m2、生产用房50m2、库房50m2;其它生产工程1900m2,含塑料大棚1000m2、晒场800m2、烘干设备100m2;土壤改良12hm2。

1.1.8.3生产设备工程

种子加工设备、采种机具、实验设备、检验设备、储藏设备、排灌设备及生产用车等。

1.1.8.4辅助工程

信息设备、办公设备、森防设备、道路工程、标志牌、场区绿化

1.1.9建设地点

沙塘林场位于泾源县黄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北纬35°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距泾源县城27km。

1.1.10建设期限及进度

建设期2年,分2009年、2010年两年实施。

1.1.1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298万元,其中培育工程157万元,占总投资的52.7%;生产繁育工程投资为75万元,占25.2%;生产设备工程投资32万元,占10.7%;辅助工程投资21万元,占总投资的7%;其他费用13万元,占总投资的4.4%。

1.1.1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98万元,申请中央政府投资238.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59.6万元,占20%。

1.1.13项目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改变当前六盘山地区种苗生产品种单一,结

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良种率低,苗木质量差的现状,项目建成后年产各类不同规格的苗木30万株,种子500kg,年销售收入70万元。

1.1.14编制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是宁夏唯一具有甲B级设计资质和乙级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全院在编人员45名,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2人,能够对林业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和项目总体(初步)设计。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14073-1993);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14072-1993);

●《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11620-1996);

●《林木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1343-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5141—99《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

件组成及深度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

●《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规划》。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当地社会劳动力价格、物价水平及《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特制定如下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万元)

投资(万元)

备注

建设规模

hm2

25

298

1

培育工程

hm2

25

157

种子园

hm2

10

7

70

引种区

hm2

5

6

30

示范区

hm2

3

5

15

试验区

hm2

2

6

12

良种繁育圃

hm2

5

6

30

2

生产繁育工程

75

实验室

40

0.1

4

检验室

30

0.1

3

种子精选室

30

0.1

3

种子处理室

30

0.1

3

档案室

30

0.1

3

标本室

30

0.1

3

办公室

40

0.1

4

生产用房

50

0.06

3

库房

50

0.06

3

烘干设备

100

0.07

7

晒场

800

0.005

4

塑料大棚

1000

0.005

5

土壤改良

hm2

12

2.5

30

3

生产设备工程

32

种子加工设备

1

6

6

采种机具

1

1

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万元)

投资(万元)

备注

储藏设备

1

2

2

实验设备

1

5

5

试验设备

1

3

3

生产用车

1

5

5

排灌设备

1

10

10

4

辅助工程

21

扑火设备

20

0.4

8

信息设备

1

1

1

办公设备

1

1

1

病虫害防治设备

1

2

2

支道

km

0.5

10

5

干道

km

1

2

2

标志牌

10

0.05

0.5

场区绿化

hm2

1

1.5

1.5

5

其它费用

13

可研咨询费

2

勘查设计费

3

项目管理费

3

不可预见费

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98

1

培育工程

万元

157

2

繁育生产工程

万元

75

3

生产设备工程

万元

32

4

辅助工程

万元

21

5

其他费用

万元

13

达产后年均产量和产值

良种

公斤

500

0.002

10

良苗

万株

30

2

60

1.3.1工程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1良种培育工程建设项目

种子园面积10hm2;投资7万元/hm2

引种区面积5hm2;投资6万元/hm2

示范区面积3hm2;投资5万元/hm2

试验区面积2hm2;投资6万元/hm2

良种繁殖圃面积5hm2;投资6万元/hm2

1.3.1.2生产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附表5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单价)

1.3.2产品经营成本指标

种子园0.2万元/hm2

引种区0.3万元/hm2

示范区0.1万元/hm2

试验区0.3万元/hm2

良种繁殖圃0.25万元/hm2

1.3.3产品产量指标

种子园种子50kg/hm2

良种繁殖圃6万株/hm2

1.3.4财务评价指标

计算期20年,折现率按8%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

税后7.56年,税前7.28年。

累计净现金流量:

税后769.1万元,税前829万元。

税后财务累计净现值190.6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69%。

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9.92年。

税前财务累计净现值211万元。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6.66%。

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9.92年。

1.4研究结论

通过对该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其它相关条件的考察,并经过详细的必要性论证、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建设现代化林业的必然要求;项目建设条件成熟,综合效益显著,分阶段实施,布局合理,技术可行。

首先,项目建成后,不仅对汇集和保存六盘山天然林区林木良种资源,选育新的林木良种,加速林木良种化进程,实现林木种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林业工程建设培育和生产优良种质繁殖材料。

其次,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产值可达70万元,利润59.3万元,投资回收期为9.92年(含2年建设期),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69%,高于基准收益率12%,从财务分析评价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

再者,项目建设区地处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的核心地段,种苗培育条件得天独厚,又有六盘山天然乔木和野生花灌木可供发掘利用,区域特色突出,苗木市场竞争力强,销售渠道稳定、畅通,需求旺盛,项目的实施在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上都有一定保障。

总之,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工程,是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为一体,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宏伟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及由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首次写进了党的工作报告中。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宁夏属“三西”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林业六大工程实施以来,生态环境初步好转,但生态建设仍然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为此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重要项目。

目前我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建设项目及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非常重大。

而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营林质量,加速资源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抓造林必须抓种苗,抓种苗首先抓良种,抓良种必须从良种基地建设抓起。

泾源县地处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段,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发源地,境内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植被良好,物种丰富,被誉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和“天然水塔”。

其独特的自然风貌,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林木种苗的生长繁育。

长期以来,当地群众有着种树育苗的传统,特别是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泾源县将林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沟得到绿化治理,陡峭耕地得到退耕还林,天然次生林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化育苗不断壮大,群众自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泾源苗木以其成活率高,品种独特,树形美观,规格多样的特点受到周边市场和用户的青睐,苗木产品远销新疆、青海、甘肃、内蒙、陕北及区内各市、县。

育苗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在培育的苗木中,针叶树种占90%,其中青海云杉占到育苗总量的60%,由于青海云杉树形美观,绿化效果好,苗木供不应求,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但是,个体育苗缺乏有效的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苗木品质低,质量良莠不齐、品种单一,常规、低档次的苗木重复培育,低水平循环,影响造林质量和绿化、美化效果。

而且群众所移植的云杉幼苗均来自青海、东北、甘南等地,苗木来源不同,品种繁杂,甚至鱼目混珠,加之与原产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差异、长途运输等因素,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生长不良,群众育苗投资风险大、成本高。

在泾源县建设特色林木良种基地,使之成为促进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持续发展的助力器,已是全县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泾源调研农村工作时强调指出:

“要充分利用六盘山降水充沛、气候湿润的优势把泾源县建成宁夏乃至西北的针叶树苗木培育基地”。

自治区政府王正伟主席、自治区林业局党组王德林书记、韩陕宁局长、刘荣光副局长等领导多次到泾源县调研林业建设工作,都认为泾源县在生态建设中探索出的针叶树大苗“以栽代培”的造林模式既造了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又培育了绿化大苗,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一项典型的“绿县富民”工程,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根据各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泾源县委、政府站在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高度,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规划》。

于2006年正式将苗木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项目,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确立重点苗木培育基地,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同心协力做大做强苗木产业。

按照“川台地、沿公路、靠城镇、进景区”的布局规划,坚持“地埂培育大苗、川台地幼苗移植”同步进行,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促进产业提升,创新发展机制,苗木培育面积突飞猛增,规模逐年壮大,到2007年,全县发展幼苗移植面积1933hm2,地埂大苗面积4553hm2,苗木总产值达到3200万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268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按照《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达到全县人均一亩苗,山绿与民富共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发展特色种苗上下功夫。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造林绿化美化要求愈来愈高,需求的苗木品种逐步向绿化、美化、靓化、特色化发展,一些常规树种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市场潜力。

种苗生产坚持“特、珍、缺”搭配,既要有优势树种引领特色,又要有乡土树种填补空白,所谓“特、珍、缺”搭配就是充分利用泾源县特殊的区位优势,除培育青海云杉、油松等常见优势苗木而外,大量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树种如黄刺玫(RosaxanthinaLindl)、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香荚迷(ViburnumfarreriStearn)、红桦(Betulaalbo_sinensisBurk)、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s)、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等,不仅要满足市场所缺的造林绿化树种,而且要提高当地种苗产业的良种使用率,带动当地林木良种事业的持续发展。

为此特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宁夏泾源县特

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加快宁夏林木良种化进程的需要。

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六大工程”实施以来,全国苗木发展产销两旺,苗木生产量和需求量总体平衡,能够满足生态项目近期建设对种苗总量的需求。

但是在种苗供需总量基本保持平衡的条件下,种苗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大规格的苗木供不应求。

由于苗木生产周期长(以云杉为例培育一棵1.5m的苗木,至少需要15年),成品苗生产量与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缺口;第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和新品种引进的速度,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城市环境建设重视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珍稀树种、乡土苗木、常青苗木受到市场的格外青睐。

因此,为了适应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瞄准全区林业六个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通过收集、整理、培育六盘山特色优势树种、乡土树种、野生花灌木,逐步形成一个选育、试验、示范、生产、推广统筹安排、合理搭配的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调整现有良种基地结构,加快造林良种化进程,推动良种事业的持续发展,确保宁夏林木种苗生产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林木良种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林业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不断满足宁南山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的需求,为周边市县的林木良种繁育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当地林木种苗产业化进程,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经济新格局。

2.2.2项目建设是实现科技兴林的需要。

“科技兴林”是我国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也是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科技兴林体现在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在林木种苗建设方面就是特色林木良种选育、驯化工作。

实现宁夏林业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量的扩张,更需要质的提升。

因此,种苗生产要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保障型转变”,良种基地建设是种苗工程建设中科技含量比较高,建设程序最为复杂的一项工程,建设好良种基地是提高宁夏林木种子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的根本之路,通过培育特色林木良种的高科技附加值来提高造林的科技含量,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更为优质的林产品。

通过特色林木良种选育来确保种子质量,通过使用良种来提高种苗质量,确保优质种苗的供应,满足林业和生态建设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将林业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上来。

同时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将按照林木育种区划规划设计,采取最佳设计方案、最先进的设备、最高的建设标准、最全面的栽培技术(包括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新技术),以不断提高特色林木良种生产水平为目的,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种苗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强化全社会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品牌意识、科技意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实现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通过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产生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这将在全县范围内发挥积极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基地的龙头领跑来促进泾源县乃至六盘山区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

2.2.3项目建设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宁夏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泾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森林草原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呈现出春暖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降雨充沛,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60~70%。

非常适宜各类苗木的生长,当地群众也有着种树育苗的传统,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育苗技术。

自2000年以来,泾源县育苗面积稳定在120hm2以上,年产苗量达到3000万株,为全县及邻县的各项林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苗源,使林业生产得以顺利开展。

到2007年,全县发展幼苗移植1933hm2,地埂大苗4553hm2,苗木总产值达到3200万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268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育苗已被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但是,由于新时期林业建设对种苗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常规造林树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要有特色引领市场。

而六盘山的优势树种、乡土树种、野生花灌木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培育后,不仅适应性广、抗性强,能够更好地在本地生长,而且还可以通过基地化、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培育,降低苗木的成本,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早在2003年,泾源县沙塘林场就开始对白桦、暴马丁香、香荚迷等野生树种进行驯化实验,并取得阶段性成功,为建设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奠定了经验基础。

因此在沙塘林场建设特色林木种苗基地符合“大六盘经济生态圈”的总体规划,也符合宁夏良种基地建设要求,基地建成后,可为六盘山区乃至宁夏提供优质的苗木种子,满足全区林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优良种苗的需求,促进宁南山区的种苗产业发展,加快宁夏林业建设步伐,实现生态与经济建设双赢的目标。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不但保护和丰富了六盘山区的植物种质资源,使野生树种通过驯化、培育、繁殖,应用于生产当中,而且促进了泾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2.4项目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

六盘山林区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有着特殊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植物基因库。

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属、788种,其中可用于城市绿化和荒山造林的树种多达150多种,除山杨(PopulusdavidiaraDode)、白桦、红桦、辽东栎、少脉椴(TiliapaucicoMaxim.)、华山松等乔木优势种群外,具有花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黄刺玫、珍珠梅(Sorbarinkirilowii(Regel)Maxim)、香荚迷、暴马丁香、甘肃山楂(CrataeguskansuensisWils)、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Baill.)等灌木分布广泛,市场十分看好,深受人们青睐,可供发掘利用的潜力很大。

保护和利用好区内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无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来说,对宁夏南部山区的环境改善、科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泾源县地处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段,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发源地,承担着陕、甘、宁三省区32个市、县(区)300余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

一方面承担着涵养泾河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重任;另一方面为宁夏构筑了一道生态屏障。

因此,对六盘山区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利用,维持和丰富其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基本情况

3.1.1自然地理条件

3.1.1.1地理位置

沙塘林场位于泾源县黄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北纬35°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距泾源县城27km。

3.1.1.2地形地貌

项目区主要由石质山地、近山土石丘陵和河谷川台构成,境内地形起伏,海拔1645~2018米,沙塘林场北、西、南被六盘山天然林区所围,三面环山,即为三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

3.1.1.3气候

年均气温6.2℃,极端最高温度33℃,极端最低温度-27.3℃,年日照时数2100~2400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2310℃,年均降雨量650.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70%,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森林草原气候。

3.1.1.4土壤

项目区土壤以灰褐土和森林草甸土为主,土层薄厚不均,一般为30~80cm。

3.1.1.5植被

植被以天然乔木、次生灌丛、草甸草原和人工林为主,植被分布不均匀。

3.1.1.6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有沙塘河穿越全境,常年不息。

3.1.2社会经济条件

沙塘林场是一个以天然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