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2128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执政能力

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马 世 忠

(2011年10月1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天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5·12”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我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主要目标,圆满完成了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进入了天水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第一要务不动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天水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星火机床、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实施了中材水泥、大唐甘谷电厂、娃哈哈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快,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了 “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新建了威龙集团有机水果、渭河河谷川道设施蔬菜、张家川和清水肉牛养殖等一批产业基地,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商贸金融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扎实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称号,麦积山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市被认定为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在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被评为国家精品旅游城市。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9亿元,比2006年增长71.2 %,年均增长11.4%;大口径财政收入60亿元,是2006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6.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比2006年增长  2.89倍,年均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比2006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18.6%;接待游客83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倍、5.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比2006年净增5417元,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3248元,比2006年净增1583元,年均增长14.3%。

  五年来,我们按照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紧紧围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加强城市建设,实施了伏羲城改造、藉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天河广场、马跑泉大道、瀛池大桥等一大批城建项目,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五县县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城乡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29个镇被列为省、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工,农村住房条件和公共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争取实施了农村能源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交通道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水机场开通民航,宝天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乡镇全部实现了通四级以上公路。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目标全部实现。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持把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任务,编制了全市总体《实施方案》和20个专项方案,加强与关中地区的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动、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在许多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并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进行,华天电子成功上市。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了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花牛苹果节、蔬菜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节会活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我市荣获2010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开展“八项集中整治”活动,每年为群众承诺兴办一批实事,解决了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些民生问题。

科技创新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多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两基”工作通过了省级督查评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排了《伏羲颂》、《麦积圣歌》、《邓宝珊将军》等精品剧目,打造了“陇右讲堂”、“相聚天水合唱节”等文化品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我市荣膺全省卫生城市“五连冠”;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体育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平安天水”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双拥共建特色明显,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为加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和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城市标兵、综治良好地区等称号。

  五年来,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正在有序进行,“四联四促”和“三进三促三提升”活动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

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实施干部队伍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干部差额选任、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两个试点工作受到中央和省委的表扬。

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创建了一批新的党建示范点。

组织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完成了县区和乡镇换届工作。

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趋完善。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天水发展步伐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天水对外形象不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

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四大班子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中共天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全市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和天水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准确把握市情和发展现状,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才能抓住并利用好各种政策机遇,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才能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区域发展竞争能力;只有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争取和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才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为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只有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些都是过去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基本经验,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坚持和发扬。

  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主要是:

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市综合功能还不完善,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基础条件差,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同时,有的部门抓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低下,发展软环境不够宽松;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党员干部学习不够、观念陈旧,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政策执行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

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下功夫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虽然较多,但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国际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市周边地区依托优势竞相发展,加快天水发展的压力很大。

同时,我们迎来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的投入,将我市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国家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这些政策和机遇千载难逢,对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非常有利。

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项目建设的拉动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发展思路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得到创新,这些都为跨越式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根据面临的形势,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跨越式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主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实施“1135”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基础条件,着力壮大产业规模,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力争把天水建成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

  六届市委任期与“十二五”基本重合。

因此,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向后延伸一年,提出了2012—2016年的奋斗目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较前位次,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中心城区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三城联创”取得成功。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0%,燃气普及率达85%,集中供热率达75%,全市城镇化率达40%。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目标控制在约束线以内,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更加健全,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3%。

  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社会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

  党建水平得到新提升。

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和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

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要坚持把壮大经济实力作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

以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实施省市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线,拓宽投资渠道,加强项目建设,拉动消费增长,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为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要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坚强保证。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同志们,全面完成本届市委任期目标,事关全市人民的福祉,事关天水的长远发展。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推动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着力增强全市经济的综合实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我们要牢牢抓住第一要务不动摇,按照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上求突破

  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联结陇东南、融入大关中的思路,围绕“两年起好步,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目标,举全市之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

认真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精神,加强与国家部委和陕西省的协调联系,一方面把现有的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环保、统筹城乡发展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在协调机制、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与经济区及辐射区城市的联结互动,促进企业联系、产业配套、技术协作,在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对接,共同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关系。

加强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抓好对《实施方案》和专项方案落实工作的督查考核,确保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上求突破

  加快天水发展,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一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推动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扩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星火机床、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和县区工业园发展。

抓好天水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中航飞机舱门基地、武山钼矿开发、张家川100万吨精密铸造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促进市属企业与央企合作项目的实施。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自主创新,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二要高度重视农业,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统筹”的思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东牧、西菜、南林、北果的产业布局,加快“一城两园”建设,实施蔬菜产业“五个一工程”和畜牧产业“4421”计划,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把天水打造成西北一流的花牛苹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逐步缩小农村贫困面。

三要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商贸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扎实推进商贸流通“122331”工程,健全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加快中国供销天水农产品物流园区、甘谷物流中心和秦安小商品城等大型市场建设,充分发挥陇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作用。

坚持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着力打造“羲皇故里”和“陇上江南”两大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深度开发,规划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提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水平,抓好大地湾、水帘洞、大像山等景区景点保护开发,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广告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全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动员全民创业,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三、强化城市发展意识,在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上求突破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托,其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我们一定要强化城市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城市。

一要科学规划城市发展。

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围绕“文化天水、生态天水、宜居天水”的城市定位,按照“一带多心、轴向强化、组团发展、山水连城”的空间布局,坚持两区相向、东西延伸、南北扩展,开发三阳川、二十里铺、颖川河—东柯河河谷三个新城区,加快五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扩大城市规模,突出城市特色,逐步形成以秦州和麦积两区为中心、五县县城为骨干、建制镇和乡集镇为支撑的城市体系,努力把天水建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要加快城市开发建设。

中心城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公共设施和生态景观建设,实施亚行贷款基础设施、花牛苹果商贸城建设、罗峪河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行政中心迁建、羲皇故里大型园林和文化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建设等十大重点城建项目;五县县城重点加强给排水、防汛、供暖、供气和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小城镇重点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确定的23个重点镇建设,把皂郊镇、甘泉镇、社棠镇建成中心城区的卫星城,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坚持开展城市交通秩序、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对古民居、古建筑、历史街区、古树名木的保护,进一步彰显名城特色。

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打造“数字天水”。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

今后五年,要抢抓机遇,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建设武山县鸳鸯镇至麦积区麦积镇渭河川道城乡一体化百里长廊,实施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土地开发利用、渭河堤防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等六大工程,打造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腰带。

加快武山省级示范县和天定高速公路沿线、藉河流域七个示范片区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条件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好天水机场迁建,天(水)平(凉)、天(水)武(都)铁路和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天(水)平(凉)、十(偃)天(水)、景(泰)礼(县)、静(宁)天(水)高速公路,庄(浪)天(水)、洛(门)礼(县)二级公路等工程,建设天水铁路客运西站、客运南站和三阳川货运枢纽站,争取开通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际列车,提高通县、通乡、通村公路等级水平。

加快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重点灌区节水改造、藉河三期示范区生态治理、甘肃省东部百万亩土地整理和上磨水源地、曲溪城乡供水等项目建设,实施750千伏输变电、中卫至贵阳天然气联络线(天水段)等能源工程,不断改善发展条件。

  五、突出项目支撑作用,在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引进上求突破

  我市地处西北内陆,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地区。

今后五年,我们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重要载体,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谋划、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充分认识项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国家政策和天水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份额意识,形成全市上下抓项目、争投资的浓厚氛围。

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以赴争取项目、吸引投资。

完善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工程审计制等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高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

论证储备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和省上的计划盘子。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政务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宽松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六、着眼增强发展活力,在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求突破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三农”、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的保障支持力度,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天水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妥善解决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扶持星火、锻压、风动等有实力的企业上市融资。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争取建设天水海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依托伏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广泛宣传我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生态等优势,扩大天水的影响力。

  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求突破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为目标,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

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融合、有机联系。

推行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环保观念。

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改,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项目。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环保工程,建设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

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加大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抓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国家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工程,推进秦州区省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坚持不懈地抓好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是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