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291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ocx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系统训练试题

波形发生器(A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波形发生器,该波形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由用户编辑的特定形状波形。

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具有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周期性波形的功能。

(2)用键盘输入编辑生成上述三种波形(同周期)的线性组合波形,以及由基波及其谐波(5次以下)线性组合的波形。

(3)具有波形存储功能。

(4)输出波形的频率范围为100Hz~20kHz(非正弦波频率按10次谐波计算);重复频率可调,频率步进间隔≤100Hz。

(5)输出波形幅度范围0~5V(峰-峰值),可按步进0.1V(峰-峰值)调整。

(6)具有显示输出波形的类型、重复频率(周期)和幅度的功能。

2.发挥部分

(1)输出波形频率范围扩展至100Hz~200kHz。

(2)用键盘或其他输入装置产生任意波形。

(3)增加稳幅输出功能,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幅度变化不大于±3%(负载电阻变化范围:

100Ω~∞)。

(4)具有掉电存储功能,可存储掉电前用户编辑的波形和设置。

(5)可产生单次或多次(1000次以下)特定波形(如产生1个半周期三角波输出)。

(6)其它(如增加频谱分析、失真度分析、频率扩展>200kHz、扫频输出等功能)。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0

完成第

(2)项

10

完成第(3)项

10

完成第(4)项

5

完成第(5)项

5

完成第(6)项

10

 

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B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台用普通示波器显示被测波形的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    基本要求

    

(1)要求仪器具有单次触发存储显示方式,即每按动一次“单次触发”键,仪器在满足触发条件时,能对被测周期信号或单次非周期信

号进行一次采集与存储,然后连续显示。

    

(2)要求仪器的输入阻抗大于100kΩ,垂直分辨率为32级/div,水平分辨率为20点/div;设示波器显示屏水平刻度为10div,垂直刻度为8div。

    (3)要求设置0.2s/div、0.2ms/div、20μs/div三档扫描速度,仪器的频率范围为DC~50kHz,误差≤5%。

    (4)要求设置0.1V/div、1V/div二档垂直灵敏度,误差≤5%。

    (5)仪器的触发电路采用内触发方式,要求上升沿触发、触发电平可调。

    (6)观测波形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

    

(1)增加连续触发存储显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仪器能连续对信号进行采集、存储并实时显示,且具有锁存(按“锁存”键即可存储

当前波形)功能。

    

(2)增加双踪示波功能,能同时显示两路被测信号波形。

    (3)增加水平移动扩展显示功能,要求存储深度增加一倍,并且能通过操作“移动”键显示被存储信号波形的任一部分。

    (4)垂直灵敏度增加0.01V/div档,以提高仪器的垂直灵敏度,并尽力减小输入短路时的输出噪声电压。

    (5)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5

完成第

(2)项

8

完成第(3)项

5

完成第(4)项

10

完成第(5)项

12

  四、说明

测试过程中,不能对普通示波器进行操作和调整。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C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间的小汽车。

允许用玩具汽车改装,但不能用人工遥控(包括有线和无线遥控)。

   跑道宽度0.5m,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

在跑道的B、C、D、E、F、G各点处画有2cm宽的黑线,各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

往返一次

的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

   

(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车辆中心点与终点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的测量值)。

   (3)D~E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8秒,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2.发挥部分

   

(1)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2)自动记录、显示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3)其它特色与创新。

 

 三、评分标准

项目与指标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5

完成第

(2)项

25

完成第(3)项

10

 

 四、说明

(1)不允许在跑道内外区域另外设置任何标志或检测装置。

(2)车辆(含在车体上附加的任何装置)外围尺寸的限制:

长度≤35cm,

宽度≤15cm。

(3)必须在车身顶部明显标出车辆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纵向两条中心线的交点。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E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用于8路模拟信号采集与单向传输系统。

系统方框图参见图1。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被测电压为8路0~5V分别可调的直流电压。

系统具有在发送端设定8路顺序循环采集与指定某一路采集的功能。

   

(2)采用8位A/D变换器。

   (3)采用3dB带宽为30kHz~50kHz的带通滤波器(带外衰减优于35dB/十倍频程)作为模拟信道。

   (4)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峰-峰值vsp-p为0~1V可变,码元速率16k波特(码元/秒);制作一个时钟频率可变的测试码发生器(如0101…码等),用于测试传输速率。

   (5)在接收端具有显示功能,要求显示被测路数和被测电压值。

 2.发挥部分

   

(1)设计制作一个用伪随机码形成的噪声模拟发生器,伪随机码时钟频率为96kHz,周期为127位码元,生成多项式采用

其输出峰-峰值

为0~1V连续可调。

   

(2)设计一个加法电路,将调制器输出

与噪声电压

相加送入模拟信道。

在解调器输入端测量信号与噪声峰-峰值之比(

),当其比值分别为1、3、5时,进行误码测试。

测试方法:

在8路顺序循环采集模式下,监视某一路的显示,检查接收数据的误码情况,监视时间为1分钟。

   (3)在(

)=3时,尽量提高传输速率,用上述第

(2)项的测试方法,检查接收数据的误码情况。

(4)其它(如自制用来定量测量系统误码的简易误码率测试仪,其方框图见图2。

等等)。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5

完成第

(2)项

20

完成第(3)项

15

完成第(4)项

10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C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低频相0位测量系统,包括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部分,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相位测量仪(参见图1)

a.频率范围:

20Hz~20kHz。

b.相位测量仪的输入阻抗≥100k

c.允许两路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1V~5V范围内变化。

d.相位测量绝对误差≤2°。

e.具有频率测量及数字显示功能。

f.相位差数字显示:

相位读数为0o~359.9o,分辨力为0.1°。

(2)参考图2制作一个移相网络

a.输入信号频率:

100Hz、1kHz、10kHz。

b.连续相移范围:

-45°~+45°。

c.A'、B'输出的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0.3V~5V范围内变化。

2.发挥部分

(1)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图3),用以产生相位测量仪所需的输入正弦信号,要求:

a.频率范围:

20Hz~20kHz,频率步进为20Hz,输出频率可预置。

b.A、B输出的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0.3V~5V范围内变化。

c.相位差范围为0~359°,相位差步进为1°,相位差值可预置。

d.数字显示预置的频率、相位差值。

(2)在保持相位测量仪测量误差和频率范围不变的条件下,扩展相位测量仪输入正弦电压峰-峰值至0.3V~5V范围。

(3)用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校验相位测量仪,自选几个频点、相位差值和不同幅度进行校验。

(4)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22

完成第

(2)项

6

完成第(3)项

12

其它

10

四、说明

1、移相网络的器件和元件参数自行选择,也可以自行设计不同于图2的移相网络。

2、基本要求

(2)项中,当输入信号频率不同时,允许切换移相网络中的元件。

3、相位测量仪和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互相独立,不允许共用控制与显示电路。

 

简易逻辑分析仪(D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8路数字信号发生器与简易逻辑分析仪,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制作数字信号发生器

能产生8路可预置的循环移位逻辑信号序列,输出信号为TTL电平,序列时钟频率为100Hz,并能够重复输出。

逻辑信号序列示例如图2所示。

(2)制作简易逻辑分析仪

a.具有采集8路逻辑信号的功能,并可设置单级触发字。

信号采集的触发条件为各路被测信号电平与触发字所设定的逻辑状态相同。

在满足触发条件时,能对被测信号进行一次采集、存储。

b.能利用模拟示波器清晰稳定地显示所采集到的8路信号波形,并显示触发点位置。

c.8位输入电路的输入阻抗大于50kΩ,其逻辑信号门限电压可在0.25~4V范围内按16级变化,以适应各种输入信号的逻辑电平。

d.每通道的存储深度为20bit。

图2重复输出循环移位逻辑序列00000101

2.发挥部分

(1)能在示波器上显示可移动的时间标志线,并采用LED或其它方式显示时间标志线所对应时刻的8路输入信号逻辑状态。

(2)简易逻辑分析仪应具备3级逻辑状态分析触发功能,即当连续依次捕捉到设定的3个触发字时,开始对被测信号进行一次采集、存储与显示,并显示触发点位置。

3级触发字可任意设定(例如:

在8路信号中指定连续依次捕捉到两路信号11、01、00作为三级触发状态字)。

(3)触发位置可调(即可选择显示触发前、后所保存的逻辑状态字数)。

(4)其它(如增加存储深度后分页显示等)。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8

完成第

(2)项

18

完成第(3)项

5

其它

9

四、说明

1、系统结构框图中的跳接线必须采取可灵活改变的接插方式。

2、数字信号的采集时钟可采用来自数字信号发生器的时钟脉冲clock。

3、测试开始后,参赛者不能对示波器进行任何调整操作。

4、题中涉及的“字”均为多位逻辑状态。

如图2中纵向第一个字为一个8位逻辑状态字(00000101),而发挥部分中的3级触发字为2位逻辑状态。

 

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其行驶路线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电动车从起跑线出发(车体不得超过起跑线),沿引导线到达B点。

在“直道区”铺设的白纸下沿引导线埋有1~3块宽度为15cm、长度不等的薄铁片。

电动车检测到薄铁片时需立即发出声光指示信息,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的薄铁片数目。

(2)电动车到达B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也可脱离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

C点下埋有边长为15cm的正方形薄铁片,要求电动车到达C点检测到薄铁片后在C点处停车5秒,停车期间发出断续的声光信息。

(3)电动车在光源的引导下,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

电动车必须在两个障碍物之间通过且不得与其接触。

(4)电动车完成上述任务后应立即停车,但全程行驶时间不能大于90秒,行驶时间达到90秒时必须立即自动停车。

2、发挥部分

(1)电动车在“直道区”行驶过程中,存储并显示每个薄铁片(中心线)至起跑线间的距离。

(2)电动车进入停车区域后,能进一步准确驶入车库中,要求电动车的车身完全进入车库。

(3)停车后,能准确显示电动车全程行驶时间。

(4)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5

完成第

(2)项

17

完成第(3)项

8

其它

10

四、说明

1、跑道上面铺设白纸,薄铁片置于纸下,铁片厚度为0.5~1.0mm。

2、跑道边线宽度5cm,引导线宽度2cm,可以涂墨或粘黑色胶带。

示意图中的虚线和尺寸标注线不要绘制在白纸上。

3、障碍物1、2可由包有白纸的砖组成,其长、宽、高约为50cm

12cm

6cm,两个障碍物分别放置在障碍区两侧的任意位置。

4、电动车允许用玩具车改装,但不能由人工遥控,其外围尺寸(含车体上附加装置)的限制为:

长度≤35cm,宽度≤15cm。

5、光源采用200W白炽灯,白炽灯泡底部距地面20cm,其位置如图所示。

6、要求在电动车顶部明显标出电动车的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纵向两条中心线的交点。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F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点滴速度监测与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在滴斗处检测点滴速度,并制作一个数显装置,能动态显示点滴速度(滴/分)。

(2)通过改变h2控制点滴速度,如右图所示;也可以通过控制输液软管夹头的松紧等其它方式来控制点滴速度。

点滴速度可用键盘设定并显示,设定范围为20~150(滴/分),控制误差范围为设定值

10%

1滴。

(3)调整时间≤3分钟(从改变设定值起到点滴速度基本稳定,能人工读出数据为止)。

(4)当h1降到警戒值(2~3cm)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2、发挥部分

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主站控制16个从站的有线监控系统。

16个从站中,只有一个从站是按基本要求制作

的一套点滴速度监控装置,其它从站为模拟从站(仅要求制作一个模拟从站)。

(1)主站功能:

a.具有定点和巡回检测两种方式。

b.可显示从站传输过来的从站号和点滴速度。

c.在巡回检测时,主站能任意设定要查询的从站数量、从站号和各从站的点滴速度。

d.收到从站发来的报警信号后,能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的从站号;可用手动方式解除报警状态。

(2)从站功能:

a.能输出从站号、点滴速度和报警信号;从站号和点滴速度可以任意设定。

b.接收主站设定的点滴速度信息并显示。

c.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3)主站和从站间的通信方式不限,通信协议自定,但应尽量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数量。

(4)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22

完成第

(2)项

13

完成第(3)项

5

其它

10

四、说明

1、控制电机类型不限,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自定。

2、储液瓶用医用250毫升注射液玻璃瓶(瓶中为无色透明液体)。

3、受液瓶用1.25升的饮料瓶。

4、点滴器采用针柄颜色为深蓝色的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滴管滴出20点蒸馏水相当于1ml±0.1ml)。

5、赛区测试时,仅提供医用移动式点滴支架,其高度约1.8m,也可自带支架;测试所需其它设备自备。

6、滴速夹在测试开始后不允许调节。

7、发挥部分第

(2)项从站功能中,c中的“异常情况”自行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