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582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docx

路基强夯开工报告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

中天路桥有限公司合同号:

5

监理单位:

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

开工项目:

路基填方试验段强夯

桩号:

K6+540-K6+970

建议开工日期:

2007年10月20日

计划完工日期:

2007年11月20日

此项工程负责人姓名:

王子海

附件:

1、施工放样报验单

2、施工方案

3、人员、机械设备一览表

4、试验检测仪器一览表

5、施工示意图、路基横断面图

承包人: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签字:

日期: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签字:

日期: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签字:

日期: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承包单位:

中天路桥有限公司合同号:

5

监理单位:

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NH□□□□—□□□□

开工项目

路基填方试验段强夯

桩号

K6+540-K6+970

开工日期

2007年10月20日

完工日期

2007年11月20日

计划工期

30天

施工测

量放线

见报告

原材料

与混合

料试验

见报告

施工组

织与人

员配备

见报告

施工机

械设备

见报告

施工方案及

主要工艺

见报告

其它说明

附件

承包人

日期

监理工程师收件人

日期

施工放样报验单

承包单位:

中天路桥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中宇监理公司编号:

NH□□□□—□□□□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

根据合同要求,业已完成K6+540-K6+970段施工放样工作,清单如下,请予查验。

 

承包人:

日期:

2007年10月16日

桩号或位置

工程或部位名称

放样内容

备注

K6+540-K6+970

路基

中、边桩坐标

附件:

1、测量成果表

监理员意见:

 

签字:

日期:

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控制点成果表

工程名称:

西宁西过境公路西段路基工程5合同段

点号

等级

坐标(m)

高程

(m)

备注

X

Y

BL33

4059516.539

473736.224

2325.880

水准高程

BL34

4059645.750

473481.018

2337.856

水准高程

330

4059642.016

473862.035

2352.051

水准高程

331

4059772.107

473807.431

2362.498

水准高程

332

4059669.252

473711.548

2343.283

水准高程

333

4059688.513

473528.578

2341.574

水准高程

334

4059723.695

473407.741

2341.763

水准高程

335

4059863.077

473435.989

2353.051

水准高程

注:

平面采用西湟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1°48′~101°49′,1956年黄海高程系。

制表:

校核:

日期:

西过境五标试验段中桩坐标、高程计算表

桩号

中桩坐标

设计高程

(m)

原地面高程

(m)

填高

(m)

X(N)

Y(E)

K6+540

4060022.272

472923.5702

2349.449

2350.900

-1.451

K6+560

4060028.3

472904.5001

2349.529

2349.130

0.399

K6+580

4060034.151

472885.3755

2349.585

2349.310

0.275

K6+600

4060039.827

472866.1978

2349.615

2346.910

2.705

K6+619

4060045.056

472847.9314

2349.621

2341.040

8.581

K6+643

4060051.432

472824.794

2349.595

2329.760

19.835

K6+660

4060055.794

472808.3632

2349.556

2326.560

22.996

K6+680

4060060.76

472788.9898

2349.486

2334.820

14.666

K6+700

4060065.549

472769.5716

2349.391

2341.140

8.251

K6+720

4060070.161

472750.1108

2349.272

2346.900

2.372

K6+740

4060074.608

472730.6113

2349.127

2348.320

0.807

K6+760

4060078.9

472711.0774

2348.973

2348.420

0.553

K6+778

4060082.641

472693.4706

2348.834

2349.720

-0.886

K6+800

4060087.071

472671.9213

2348.664

2349.14

-0.476

K6+820

4060090.975

472652.3059

2348.510

2349.070

-0.560

K6+840

4060094.773

472632.67

2348.355

2349.050

-0.695

K6+860

4060098.479

472613.0163

2348.101

2348.280

-0.079

K6+880

4060102.104

472593.3476

2348.046

2347.640

0.406

K6+900

4060105.662

472573.6666

2347.892

2346.850

1.042

K6+920

4060109.164

47255309756

2347.738

2346.750

0.988

K6+940

4060112.623

472534.277

2347.583

2344.530

3.053

K6+960

4060116.052

472514.573

2347.429

2343.270

4.159

K6+972.500

4060118.184

472502.2563

2347.332

2343.330

4.002

制表:

复核:

日期:

主要人员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备注

1

工程师

副经理

负责现场生产管理

2

高级工程师

项目总工

负责技术、计划

3

高级工程师

工程部长

负责安全、现场管理

4

工程师

路基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路基施工

5

工程师

路基工程师

负责路基施工

6

工程师

质检负责人

质量检查、监督

7

工程师

测量负责人

负责测量工作

8

工程师

试验室副主任

负责试验技术工作

9

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项目安全检查、监督

10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测量放样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厂牌

备注

1

强夯机

22T

1台

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WX-2

1

2

土壤电动击实仪

BWH-Ⅲ

1

3

土壤筛

0.08-10

1

4

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

DHG9203A

1

5

CBR承载比仪

CBR-1

1

6

轻型触探仪

10Kg

1

7

灌砂筒

φ150

3

8

电子天平

0.1g

1

9

水准仪

AL-32X

台套

1

中翰

10

全站仪

DTM-452C

台套

1

Nikon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西过境公路第五合同段施工图

2、西过境公路第五合同段招标文件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西段第五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5+600~K6+800,路线全长4.2km。

在进行大面积路基强夯施工前,我部选择K6+540-K6+970段作为路基强夯试夯段,通过试夯,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和工艺,为以后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三、施工前期准备

1.人员到位情况:

为完成本工程配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心初,现场技术负责人汪厚意,质检员王逐浪,安全员王国章均已到位,具备开工条件,人员名单见附表。

2.机械设备进场情况:

见附表。

3.试验检测仪器进场,且通过标定。

试验仪器见附表。

4、熟悉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线路控制桩点,此工作已完成。

5、选定取土场和弃土场,我合同段计划将K5+950~K6+540挖方段作为强夯段路基填料取土场,将K6+080右侧100m山谷(11.25亩,可弃方8.4万方)作为挖余土方的弃土场。

6、试验室已完成该挖方段土方的相关土工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等技术参数,当填方达到5000m3或土质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试验确定土的各项指标。

7、施工试验路段两侧临时排水沟挖好,可保证施工场地内不积水。

8、临时施工便道修筑并硬化完成,可确保运输设备通行。

四、试夯的目的

1、路基试夯后,根据夯点沉降及夯坑周围隆起、振动影响范围、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确定合理的强夯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参数和工艺。

2、熟悉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工程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下优质高效进行。

五、强夯施工工艺

 

结束

提出报告包括地基改良效果的评价、对将来的预测

事后调查

地面管理

夯击结果

中间调查(n)

地表面管理

测试

夯第n次

第n次夯击计划

中间调查

地面管理

测试

夯第一遍

工程用施工计划及施工管理计划

测试

试验性施工

事前请查

强夯法设计

预定改良目的、改良目标

地基条件

环境条件

开始

(一)强夯法施工程序框图

 

 

(二)强夯适用范围

对于Ⅲ~Ⅳ级以上自重湿陷性黄土且距构造物较远的填方地基采用强夯加固地基。

(三)强夯设计

强夯采用铸铁夯锤,锤重15~20T,直径2.0m,夯点间距4*4m,正方形布设。

主、副夯单点夯击能2000KN.m。

强夯遍数为三遍(包括满夯),每点夯击8~10次。

第一遍按正方形夯点布设强夯完成后,进行第二遍插夯(夯点同样按正方形布设);为确保地表土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密实度,防止出现“死角(或盲区)”,最后用700KN.m低夯击能进行满夯(又称搭接夯),搭接面积不小于夯锤面积的1/3,强夯范围为路基坡脚外侧3.0m以内区域。

(四)强夯施工工艺

1、试夯

在重锤表层夯实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夯,以查明表层夯实的效果,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确定最后下沉量(即夯锤最后两击平均每击土面的沉落值,一般取1-2cm)以及相应的最少夯击遍数(同一夯位夯击一下为一遍)和总下沉量。

试夯点的数量根据施工现场土的性质决定。

试坑形状采用矩形或正方形。

矩形试坑的宽度不小于锤底直径的1.5倍,长度不小于锤底直径的4倍。

试夯前,在坑底旁侧设置探井,其深度≥2.5m,竖向每0.5m

取一土样,测定土的天然容量、天然含水量。

当天然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2﹪以上时,应均匀增湿,待24小时后进行试夯。

夯打前沿试坑中线打入直径18~20cm、长30~40cm的钢筋,钢筋按顺序编号,筋端与坑底表面齐平,作为测量基点,并将初读数记入试夯记录中。

在夯打过程中,每夯打两遍进行一次测量,直至在同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试夯结束后,在试坑内挖一探井,从夯实表面起,沿水平方向和竖向(一般在坑底以下2.5m内)分别每隔25m采取土样,测定土的力学性质,与夯实前进行对比,确定有效夯实深度。

将地基土夯至最后下沉量时的总遍数,即为地基重锤表面夯实施工时在每一夯位处所需的夯打遍数。

2、施工内容及行驶线路

(1)施工内容

确定基坑底面以上预留上层的厚度、确定基坑底面的宽度、含水量的控制、夯锤重量、锤底直径和落锤高度的确定、夯打方法、夯实质量要求、重锤表层夯实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2)行驶线路

施工时应按工地实际情安排好吊机的行驶线路,根据吊机行驶线路确定夯点布置图,在实地标明夯击点位,当全部夯点夯完后,一次填平夯坑。

3、施工要点

(1)预算出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变形,确定地面高程,平整好施工场地。

(2)开夯前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保证单击夯能符合设计要求。

夯击时按规定的落距进行夯击,夯击位置要准确,落锤要平稳。

(3)在条形基坑(槽)和大面积基坑内进行夯打时,一般采用夯夯相接的方法夯打。

每夯打下一循环是从前一循环末开始。

(4)夯打位置与前一循环的夯迹重叠半个夯锤,以消除各次夯迹中形成的凹凸不平现象,以利于将土壤均匀夯实。

(5)在断面高差大的路基中进行施工时,应遵循从高处到低处逐层挖土夯实,不宜一次挖成阶梯形,以免夯打时在高低相交处发生坍塌。

(6)夯实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夯击后表层的浮土,或将浮土在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重新用夯锤以1m左右的落距夯实。

(7)若基坑(槽)(通道或涵洞处)由于夯击而产生的下沉量超过了规定的厚度,需补回填土进行夯实,直至夯到基础底面高。

(8)冬季施工时,在夯击开始前将冻土层挖掉,若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夯实,应采取铺隔热地席,填锯末、炉渣等防冻措施。

(9)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重锤起吊后的旋转,防止锤底倾斜和夯击点不重合。

当前一遍夯完后,需用新土或坑壁的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遍夯击施工,直至完成计划的夯击遍数。

(10)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进行放线并认真复核,夯击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

(11)强夯施工时对每一夯实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

(12)夯击施工场地,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品,在夯击施工时所有人员需退到安全线以外。

4、质量检测方法

①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②强夯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对地基质量进行检查。

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间隔2周。

③质量检测方法宜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对于一般工程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进行检测;对于重要工程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现场承载板试验。

④质量检验数量,对于有构造物路段,检测点不少于3处,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

六、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该段路基施工的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防高处坠落事故;②防机械伤害事故;

③防交通事故;④防坍塌事故。

我部将采取如下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一)、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安全检查网络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项目部

周剑峰

 

工程技术部

质量安全部

设备物资部

生产调度负责人

王子勤

消防

负责人

王国章

工会

负责人

汪荣

机械

负责人

石向峰

技术

负责人

孙鹏程

安全

负责人

王国章

 

①定项目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技术方案

②督促现场安全措施落实

③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

①保证防火设备齐全②消除火灾隐患

③组织现场消防

①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

②监督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①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

②配合有关部门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①保证项目使用的各种机械安全运行

②临时机械操作人员持上岗证作业

①保证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技术教育②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③提供必须劳保用品,保证安全实用

 

安全保证体系图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工作保证

组织保证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施工过程检查

收尾工作检查

开工前检查

制度保证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规程、标准

 

12项规定

一、施工机械是否坚持挂牌;二、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是否得到控制;三、安全设计及安全技术交底后是否人人明白;四、安全操作规程是否认真执行;五、现场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一、找出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的溥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二、总结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经验,并进行推广;三、做好总结评比工作

一、施工组织是否有安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机械机具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三、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是否有控制措施;四、对不安全因素是否有控制措施;五、施工方案是否过交底;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七、安全预防措施是否制定;八、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二、严格落实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安全生责任制;三、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四、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五、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班前安全讲话制

三、安全教育制

四、安全设计制

五、安全按术交底制

六、安全生产检查制

七、交接班制

八、安全生产奖惩制

九、安全操作挂牌制

一十、监时设施检查验查验收制

一十一、职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

一十二、“周一”安全活动制

 

安全检查网络图

安全检查评分、考核标准

质监站等安全检查考核

公司安全检查考核

安全员、安全值班员巡回安全检查

工地制度按全检查班组岗位安全检

项目经理部定期安全检查考核

 

安全分析

安全检查评分考核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销案

复查

整改

隐患登记

信息反馈

未整改或未达标

信息处理

(二)工地现场的安全文明

1、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志、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戴证上岗。

2、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三)实行严格的安全交底和检查制度

1、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兼)职安全员、机械工、场内机动车辆以及新工上岗、工人变岗和改变工艺等进行培训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

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项目部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及参加检查的人员,每旬进行一次;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要进行检查,并有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

(四)安全控制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须取得操作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及制度。

(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4)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5)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统一停放。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8)强夯机的钢丝绳,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且在作业时须经常检查钢丝绳和铁锤吊钩。

(9)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0)强夯机在提锤和落锤的过程中,强夯机夯架周围5米周围内严禁站人。

(11)当桥位作业面临近强夯段时,强夯作业前须及时通知桥梁施工人员作好安全防范措施。

七、环境保护措施

(一)、路基填筑施工前做好下列工作:

1、对施工工人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和培训,明确保护责任;

2、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树木和其他植被的破坏;

3、施工弃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抛弃,所有的弃方均应运至设计好的弃土场堆放;

4、筑路或挖方地形时,将对挖方地形的坡面进行护坡处理,或植草绿化;

5、在暴雨来临前不能实施永久性防护措施处,将在动土点或其它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点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防护;

6、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将原有表层熟土(约15-30cm)收集起来统一堆置,并播散草籽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恢复和整理;

7、保持排水系统的通畅,保证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良好的工作状况;

8、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对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9、工程用油类等化学品不得堆置于饮用水源附近,并必须有遮盖,防止雨天化学品随雨水进入水、土体。

10、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或重建灌溉和排水系统。

(二)、路基施工中主要潜在环境影响和处理对策

1、地表清理及结构物、路基挖方潜在环境影响和对策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对策

1

清除草丛、树木等植被

1.生态破坏

2.水土流失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