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638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docx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复习课一算法初步Word

复习课

(一) 算法初步 

程序框图

本考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涉及题型有算法功能判断型、条件判断型以及输出结果型,属于中、低档题.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①顺序结构:

      ②条件结构:

   

③循环结构:

 

[典例]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6,则输出S的值为(  )

A.105  B.16   

C.15   D.1

(2)如图是计算某年级500名学生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及格率q的程序框图,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

A.q=

     B.q=

C.q=

D.q=

[解析] 

(1)执行过程为S=1×1=1,i=3;S=1×3=3,i=5;S=3×5=15,i=7≥6,跳出循环.故输出S的值为15.

(2)程序执行的过程是如果输入的成绩不小于60分即及格,就把变量M的值增加1,即变量M为成绩及格的人数,否则,由变量N统计不及格的人数,但总人数由变量i进行统计,不超过500就继续输入成绩,直到输入完500个成绩停止循环,输出变量q,变量q代表的含义为及格率,也就是

,故选择D.

[答案] 

(1)C 

(2)D

[类题通法]

解答程序框图问题,首先要弄清程序框图结构,同时要注意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在处理循环结构的框图时,关键是理解并认清终止循环结构的条件及循环次数.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  )

A.1B.-1

C.-2D.0

解析:

选D 程序运行第一次:

T=1,S=0;运行第二次:

T=1,S=-1;运行第三次:

T=0,S=-1;运行第四次:

T=-1,S=0;-1<0,循环结束,输出S=0.

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n为(  )

A.3B.4

C.5D.6

解析:

选B a=1,n=1时,条件成立,进入循环体;

a=

,n=2时,条件成立,进入循环体;

a=

,n=3时,条件成立,进入循环体;

a=

,n=4时,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体,此时n的值为4.

基本算法语句

算法语句是高考考查的内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考查形式:

(1)给出框图,根据条件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语句;

(2)给出算法语句,计算输出的值.

1.条件语句有两种

一种是ifelseend

其格式为:

    

另一种是ifend

其格式为:

2.循环语句

(1)在Scilab语言中,for循环和while循环格式为:

for循环:

for循环变量=初值:

步长:

终值

循环体;

end

while循环:

while表达式

循环体;

end

[典例] 画出计算12+32+52+…+9992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相应的程序.

[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如下:

S=0;

for i=1:

2:

999

S=S+i^2;

end

print(%io

(2),S);

[类题通法]

算法语句设计的注意点

(1)条件语句主要用于需要进行条件判断的算法.循环语句主要用于含有一定规律的计算,在使用时需要设计合理的计数变量.

(2)两种循环语句在设计时,要注意for语句和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注意循环体的确定以及循环终止条件的确定.

(3)在设计整个问题的算法语句时,可能既有条件语句又有循环语句,因此要注意几种语句的书写格式.

1.如图是一个算法程序,则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I=1;

S=1;

while S<=24

I=I+2;

S=S*I;

end

print(%io

(2),I);

解析:

每次循环S与I的值如下

I

3

5

7

S

3

15

105

当S=105时循环结束,此时I=7.

答案:

7

2.如图所示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3,则输入值为________.

x=input(”x=”);

if x<2

y=2^x+1;

else

 y=x^2-1;

end

print(%io

(2),y);

解析:

这个程序对应函数为

y=

当x<2时2x+1=3得x=1.

当x≥2时x2-1=3得x=2.

故x=1或2.

答案:

1或2

1.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

A.1   B.3    

C.4    D.5

解析:

选C 由a=1,知b=a+3=4,故输出结果为4.

2.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2,则输出的结果为(  )

A.-5B.-1

C.3D.5

解析:

选C 根据题意,该框图的含义是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当x>2时,y=log2x;

当x≤2时,y=x2-1.

若输入-2,满足x≤2,得y=x2-1=3,故选C.

3.用秦九韶算法求f(x)=12+3x-8x2+79x3+6x4+5x5+3x6在x=-4时的值时,v1的值为(  )

A.3B.-7

C.-34D.-57

解析:

选B 根据秦九韶算法知:

v1=v0x+an-1,其中v0=an=3(最高次项的系数),an-1=5,∴v1=3×(-4)+5=-7.

4.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