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686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docx

水利水电投资论坛纪要春风化雨

招商证券-春风化雨,水利投资论坛纪要20120314

一、会议发言

1、招商证券建筑研究员孟群:

《春风化雨,按图索骥——水利黄金年代的投资机会分析》

报告主题目叫春风化雨,按图索骥。

春风化雨的意思是2011年一号文出台后,农田水利、海堤建设等小型项目兑现,今年进入大中型项目兑现期,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我们结合受益时间和受益程度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一个梳理,并形成了一个受益图谱以便于分析。

具体来看,报告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Ø第一,发达国家水利发展历史表明,水利投资随着城市化进程呈现S型曲线,城市化率超过50%的时候进入高峰期。

全球和中国城市化纷纷突破50%,进入S型曲线高斜率阶段;

Ø第二,我们认为水利资金没有问题。

我们测算了目前政策已经规定的计提方式所存在的空间,以及三峡模式、南水北调模式可以提升的空间。

一是2010年水利建设基金计提224亿,理论上可以计提1300多亿,提升空间1000亿;二计提10%的土地出让收益,大概1000亿,两者合计2000亿;三是三峡模式,三峡工程50%的资金来自三峡建设基金,国家在全国售电量基础上加价一定幅度,总筹集约1000亿,按2010年的售电量,假设加价0.01-0.02元,可计提356亿-711亿;南水北调35%的资金来自南水北调基金,国家在受益省份用水量基础上加价,假设加价0.2-0.4元,可计提375-750亿;一共可筹集2745-3668亿,足以覆盖水利投资之所需,我们做了一个弹性分析,即便是全国土地出让金下降到1万亿,也能够筹集1339-2190亿;

Ø第三,我们结合产业链的流程和此行业生命周期,我们对上市公司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国家审批流程进行梳理。

一号文出来以后,污水处理、农田水利、海堤工程已经开始体现,大型项目2012年会逐步体现出来。

Ø第四,我们回顾2010年以来水利板块股票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来,2011年上半年注重政策空间,轻业绩。

到2011年下半年涨幅比较好的是农田水利、海堤,就是可以优先兑现的,股票市场相对表现比较好。

我们认为2012年应该是逐步向重政策同时重业绩方向转变,重政策同时仍然很注重政策兑现时间。

我们近期是建议重点关注中国水电、国统股份和青龙管业。

这就是我的主要观点,详细的PPT会发给大家参考以下。

2、招商证券建材研究员王晶晶:

主要介绍建材PCCP管道

ØPCCP管道主要是运用在长距离调水和引水工程。

2000年整个供水工程投资占到当年水利基建投资7%,到2008-2009年上升到32%,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水资源工程里面大概有70%左右都是供水工程。

我们根据十二五期间水资源工程投资规划是6300亿元,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整个PCCP做一个市场空间估算就是470亿,年均88亿,这样就有翻番的增长。

Ø从公司来看,目前上市公司主要有三个,国统股份、青龙管业和巨龙管业,国统股份是央企,拿单能力比较强,而且从2011年拿到手定单是接近8个亿,2010年是4个亿,他有翻番的增长。

青龙管业是属于民营企业,他的成本管理能力比较强。

我们认为随着资金的落实,2012年整个定单实现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再加上成本端钢材和水泥价格低于此前,所以PCCP管道今年迎来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分别给予国统股份和青龙管业都是推荐的评级。

昨天刚出了一个53页的报告,大家有兴趣可以简单看一下这个报告。

3、招商证券环保研究员张晨:

主要介绍生态水利的情况

现在我们国家水资源主要是两个现状,一个就是人均水资源本来的短缺,另外一块就是由于之前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造成水质型的缺水。

在这两个问题的情况下,会推动一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是之前发展比较多的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我们比较推荐的子板块,就是再生水利用。

2010年底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达到了8.5%的再生水回用率,但是这个比例和国外比起来还是低非常多,我们之前统计了美国、芬兰和日本,就是很多发达国家再生水的回用率,基本上达到70-80%的比例。

现在我们国家再生水的专项规划还没有出来,但是十二五期间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大比例的提升。

如果十二五末达到20%的比例的话,相对于十一五的时候,从8.5%提升到20%,有翻一倍的空间。

如果远期到70%的话,大概还有200亿方再生水的回用量。

从公司来讲,我们重点推进环保领域的碧水源,碧水源这家公司用他之前的MBR膜处理技术,做再生水厂工程,他之前在北京、云南、江苏都有很多工程业绩,现在他也是在各地陆续建立起了合资工资,把他的膜技术在多地推广起来。

我们预测他2012-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是1.68、2.32、3.09元,复合增速在40%以上,我们觉得是强烈推进的评级。

 

4、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

(1)发言的重点摘要

水资源现状与重要性

Ø一号文件将水利建设提升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层面;

Ø全国人均占有量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的28%;水资源南方占81%北方占19%;春夏秋冬各占27%、47%、18%、8%;4月初和6月初暴雨在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防洪,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到了长江淮河流域,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是到黄河和海河东北;全国缺水总量500亿立方米,同时存在水质性缺水;

Ø八九十年代,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和交通、通信、电力基本上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经过20年发展,现在其他的发展都比较快,水利滞后了。

十二五水利投资规划

主要通过水利部门和行业上报的项目推算,十二五总投资1.8万亿,其中中央8000亿,地方10000亿。

且这1.8万亿水利投资并不包括大中型水电工程开发、城镇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国土整治和农业部门。

十二五重点投入领域包括:

Ø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中小河流1200-1500亿,小型病险加固500-600亿,山洪灾害防治400-500亿,枢纽600-1000亿;

Ø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预计1500亿;

Ø农田水利建设:

有水库和水源的地方新建灌区投入1500亿,对已有434座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入2000亿,农业高效节水投入200亿;

Ø抗旱与水源工程建设:

包括南水北调,西南五省水源工程,西北、东北等区域引调水工程,预计投资4000-5000亿元。

Ø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

长江上重油、黄河中上游、西南喀斯特地区及上红灾害易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个预计投资500-800亿。

中央投入8000亿,一半是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就是走基建程序,立项周期比较长;另一半就是财政专项资金,面上项目不用走程序,建设时间上更快一些。

水利规划库的项目

包括续建、拟建和储备项目在内,国务院发改委批复的水利规划投资超过10万亿,在这10万亿里面,其中一些规划里面项目是重复的,如在防洪规划里面有这个水库,在水利建设里面也有这个水库。

现在十二五期间是两类,储备项目主要是十三五及以后的,如果再有增加投入的话,就是这个项目前期工作是有的,直接进入建设程序。

续建项目超过300项,投入约占30%,典型就是南水北调。

根据国务院或发改委批复的水利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续建或新建项目超过600项,约占投入70%,其中2011年立项重点项目46项,投资超过1800亿。

中央水利投入的区域分布

中央整个财政投入向中西部倾斜的方向是比较明显,西北和西南占30%,西南占19%,中央直属的,像南水北调工程、三峡这样大的工程,它不归地方管,是中央直管,这是22%。

水利投资资金来源

十二五年均3600亿,按政府投入占80%以上算,财政年均投入3000亿左右,其中中央投入1500亿左右。

主要包括:

Ø预算内资金:

增长比较快,中央年均600-800亿,地方500亿;

Ø政府性基金:

水利建设基金中央年均100亿,地方241亿;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中央年均300亿,地方81亿;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年均30亿;

Ø土地出让收益:

按10%计提农田水利基金,年均600亿;

Ø自筹资金:

按5%增速保守测算,年均387亿;

Ø水资源费:

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预计从现在不到100亿元增加到200-300亿元;

Ø城市建设维护税:

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前面就是分析的渠道,另外就是政策性的,这里面包括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有银行融资,现在水利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将来贷款加大支持,按照七部委的意见,商业银行在财务许可前提下对水利发展金融支持,这个也会发挥一定作用。

另外就是发行债券、企业上市。

还有就是水利项目收益质押贷款,这是通过市场的运营方式。

还有一个是农村水电增值税,一个是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等等,这是税收方面的。

 

问答环节:

一、关于规划

Q:

十二五规划总的1.8万亿就是总的概念,有没有分年的规划?

A:

分年度基本上就是平均,2011年已经到3400亿了,这个投资从规划角度就是平均的,因为从项目本身来讲,现在前期工作已经做完的项目来讲,不存在大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如果资金来源解决了,按照计划就可以安排建设。

1.8万亿是落实资金的概念,不是完成额。

比如去年3452亿,这个就是中央财政的钱是支出去的,但是不可能这个项目把钱全花掉了,应该有一个滞后。

从现在来讲财政这块要求当年要支付的差不多,但是基建稍微有一些滞后。

这个不包括水电开发项目。

Q:

与之前的2000亿相比,十二五每年多出1600亿的投入,增量在哪块?

A:

薄弱环节就是一个大的增量,

1、中小河流治理这块,五年是安排1500亿,一年300亿,实际上中小河流治理的现状就是200亿,就是十一五的后两年是200亿

2、农村饮水这块,基本上和现有投资差不多,现在的强度已经很高了,下一步可以保持这个投入就可以了。

3、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这个也是2008、2009年开始,这个也都是面上的项目,现在是200亿,将来可能300-400亿,

4、枢纽工程,因为立项周期比较长,这块一个水库下来可能投入200-300亿,这个增量就是一个点,但是如果项目立项了,一下子就增加200亿。

5、增量比较大的一个是西南五省水源规划,这个大概是600亿,这个是以前没有的,以前西南也有,就是建十几个水库、二十几个、三十几个,这次通过这个规划可能大型水库上的条件比较复杂,中型水库是几百座,这就是一个大的增量。

二、决策流程类

Q:

五大投资方向,他具体到项目上以后,首先是立项,资金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拨付?

A:

1、面上项目基本上是由水务或者水利厅操作,水利厅是统筹,像河北、河南省,中央这块给你资金下到省水利厅,水利厅再到各个县分,具体实施都是在县一级。

2、重点项目就是大项目,这个程序比较复杂,前期工作比较多,像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专门成立南水北调建设办公室,它的资金计划都是到办公室,就是通过南水北调办公室下,这个资金下去有中线局,就是中线水源公司,他是下到公司里面作为项目款。

像东线和中线不一样,南水北调东线是到山东和江苏,又山东和江苏再到项目公司,最后组织实施是这个公司组织实施。

3、还有一些大型水库,像小浪底这种水库,它的资金也是下到项目法人,做计划是通过水利部门来做,但是资金是直接下到公司里面去。

4、像农田水利,你在田间修几个渠道,这是没法回收的,基本上就是中央无偿投入。

Q:

项目审批角度来说,是不是两亿以上金额都要中央审批?

海堤是地方审批权吗?

A:

不是两亿,这是看中央投入是两亿以上的必须到中央审批,比如这个海堤,像浙江基本上就是地方投的,他很快就会批下来,只要中央不拿钱,批下来很容易。

Q:

这些大的项目施工主体是什么类型?

A:

像大项目招标,像水电几局,二局、三局,他们做施工的都可以投,招标是按照招标法的,没有什么歧视的,这是公开的。

小项目,像修一个小河道,修一个五公里堤防,都是县里面施工队,这个种类就比较多了,有的也可能采用招标。

但是,现在从要求来讲,财政资金这块尽量要采用招投标方式,但是实际上像小一个小灌区,建一个小堤防,基本上是各个县自己施工。

三、项目问题类

Q:

刚才提到2011年立项重点项目是46项,1800多亿,立项的东西什么时候进入开工阶段?

A:

这个比较复杂,也是因工程而异,立项之后,项目建议书或者可研批了之后,有的可能比较好,没有争议的项目可能实施的快,有些项目还有争议,就是将来项目法人怎么组建,可能各家还有不同看法,是不是通过招标什么的,这样争议的可能进度比较慢,

如果没有争议的,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应该理想之后就很快,而且实际上很多项目已经做立项的时候和前期工作的时候已经在建了。

有些已经批完了之后一年不能动工,有些实际上工程已经建设了,像基础的三同一平已经做完了,可研一批马上就上主体工程了,这也是因项目而异。

Q:

一个大项目,就是辽宁东水西调项目,大概300亿,不知道这种大型项目,水利部内部是怎么一个程序?

从立项到最后落实开工。

A:

立项之后,如果不是中央直属程,就和水利部没有关系了,如果项目是地方工程,就是你省自己做了,前面的论证、考察要水利部来做,就是能不能调水、调水之后有什么影响,水利部审查通过之后,发改委批了之后,作为地方项目,就是由省实施。

后面设计到地方发改委等部门之间的协调。

还有涉及到移民问题,但是,如果钱已经不成问题,移民这块如果解决的快,这个进度就会非常快。

Q:

2011年发改委重点批复项目有46项,跟2010年相比和前面相比,是不是出现一个放大的趋势?

A:

一号文件出来之后,中央到各个省领导比较重视,很多问题原来不好协调的,现在好协调了。

2011年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个立项也没有说比较均匀的每年增加百分之几,可能今年立项三五个,也可能十个二十个,跟具体投资联系也不是很密切。

可能他立项完了再投资,也可能今年立项少,但是投资比较大。

从趋势来看,2012年立项应该会加快,包括立项和审批。

现在这五年水利的建设总体上还是比较重视的,现在审批环节,包括西南五省中型水库,规划已经多次反复协商协调,将来立项过程中是不是可以采用打捆的方法,比如一个县三个中型水库放在一起批,这样也会加快进程。

Q:

现在我们在可研的相对比较大的调水和饮水工程主要有哪些?

或者要实施,或者正在建设重的。

A:

1、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就是东线、中线,

2、还有吉林、辽宁的东水西调也在实施。

3、将来要建的引汉进渭这个投资比较大,这个投资也是200亿左右,是要从秦岭打隧道过来。

项目建议书已经批了,现在是在可研,工程已经建了,引汉进渭这个主要是调水量,从汉江引多少水到渭河,因为汉江涉及到南水北调的问题,担心上游再调水到渭河,将来枯水期,丹江口满足不了中线的用水。

前期工作,相当于房地产开发三通一平的工作,就是辅助工作。

像引汉进渭基本上从水源过来是有一个水库,水库过来大说是隧洞,它的设计是十米,其他都是明渠,因为这个体量太大了,我们管材都是零点几的流量,像这个是一条河流。

但是,他到这边有一些调淤工程,先放到大水渠里面,到了宝鸡、到了咸阳、西安,可能都是渠道过来,然后再有一个小的调渠,然后再到需要管材。

4、滇中引水,这个是除了南水北调之外第二大的,但是这个周期比较长。

5、将来实施的西线,这个争议比较大,现在一号文件里面又明确提出做前期工作,前几年西线前期工作已经停了,不再做了,因为调水影响面太广,现在又重启这件事,就是先论证对生态的影响、地质条件、工程建设、技术分析等等,各方面继续做这件事。

6、另外就是涉及到周边国际界河,这些都是涉密的,比西线更复杂一些。

 

Q:

今年南水北调这种大型项目的投资有多大?

A:

这个就是按照南水北调计划走,南水北调做可研,可研目标是2013年东线通水,2014年中线通水,南水北调投入就是按照原来预算,这个资金来源已经解决了,所以不存在多或者少的问题的,就是按照原来一年多少亿,2011、2012年应该是投入的高峰期,因为2013年工程要通水、验收了,2013年就基本建成了。

就是主体工程,各个省还有配套。

算在水利投资中。

Q:

长三角要做备用水源?

A:

是要做,长三角和珠三角做备用水源,因为现在中国水源比较单一,现在基本上跟经济收入一样,现在的水源进来和供出去的差不多,实际上应该有一个蓄水,大概是1.5或者1.8,就是需求是一万方,但是我有一万八千方的水量。

再就是多水源,如果碰到水源污染,单一水源的话,整个城市供水就出问题了,所以要建备用水源。

 

Q:

农田水利的情况,包括最后一公里?

A:

是的。

农田水利投资是这样,大中型灌区水源这块不算它,从总干开始都要做,从总干到支干,干渠、支渠、斗渠,水源到干渠,干渠到支渠,支渠到斗渠,再到毛渠和农渠。

斗渠和毛渠是县里面组织的,因为这个涉及到事权,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划分,中央投入这块是骨干工程,就是干、支、斗,这三级是中央管,农、毛是地方管,现在看中央管的这块投入之后,渠道修好之后,后面两级没有修好,这个水不能到田里。

现在让地方修,地方又没有财力修,他也不愿意修,因为粮食效益都不好,所以地方没有积极性。

这样的话,中央这些钱投进去,效益发挥不出来。

现在又搞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县为单元,一个县给800万,连续三年,大概2000多万,这就是县里面去接,前面有斗渠了,下面毛渠和农渠和县里面接上,这是中央投资,地方是1:

1配套,中央拿八百万,地方也拿八百万。

 

四、资金类问题

Q: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A:

融资平台这块我也是有一个了解,现在七部委发了这个文,这个文在网上都有,原来是清理过,从现在这个文件来看,对水利还是鼓励的态度,从政策上一种鼓励和扶持。

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是重庆,重庆的融资平台实际上也是通过土地,重庆水务局已经做起来了,其他一些省也是去重庆调研,包括像水利部和发改委都去调研他的做法。

Q:

大型水利项目会不会像水电一样,预算大幅度超过概算?

A:

有可能,作为水利来讲,现在做概算基本上是按照现有标准来做的,像移民是按照16倍补偿,水利项目周期比较长,南水北调干了十几年、三峡十几年,这个过程如果政策调整了,肯定要调整,移民现在是16倍,将来是25倍,这个就要追加投资。

还有就是当时做预算对物价上涨考虑不到的,像甘肃九寨霞大型水库就有这个问题,因为当时是有一个估算的,再就是碰到移民问题,本来这个项目预计五年完工,结果实际上到七年,这个肯定要调。

Q:

土地出让收益金10%上交进行水利建设的政策已经执行一段时间,这个执行情况怎么样?

A:

2011年有300多亿。

去年一号文件发了以后,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发文件了,每个省都不一样,有的省可能比这个狠一点,10%就是10%,甚至还有15%的,这个10%是中央文件提的,但是各个地方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出台落实政策,有些地方比较缓和的就是10%,有些地方是非常严厉的,各个省市不一样。

总体上,这300多亿对于水利来讲就是凭空增加上来的,从现在的力度来看,到600亿、700亿是没有问题的。

真正要把这10%用好用足还是要统筹,现在很多省里面是统筹,但是很多省是不统筹,还是各个县自己收。

现在就是希望中央层面统筹一部分,现在这个政策还没有出来。

从中西部来讲,你可能给我交20%,中央返给你25%,他们都愿意,但是东部不愿意。

Q:

现在南水北调,调过来的价格是多少?

A:

基本上到北京的是两块多,北京市自己肯定要加水厂的、管网的。

南水北调水源送到北京某一点,还要到水厂处理,再送到用户,包括管道建设,加在一起可能要六块左右,给北京市有四块的空间。

现在北京市自己拿一小部分钱,很多公司抢着做,这个管网我来建,将来我来卖水,现在市场融资150亿,就是北京市水厂和管网,有企业愿意做,他也看到里面的效益是不错的。

有水电开发的项目容易融到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