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784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x

知识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质量比

  :

  8

  E.检验: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体、40c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化学性质:

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3、氢气

  、物理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味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

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

高能燃料;焊接和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

氢气(H2)+氧气(o2)水(H2o)

  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

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

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

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之一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例:

二氧化硫、水等

  注意:

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等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

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

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

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

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含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

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沉淀:

静置,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

  2、过滤

  ①适用范围:

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3、物质构成的描述: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

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

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

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

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含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

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沉淀:

静置,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

  2、过滤

  ①适用范围:

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对于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

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

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Ar):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

  素

  一、

  元素

  、

  含义:

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