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054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docx

滁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

滁州市2011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

(二) 

试题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CO2验满、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试题说明: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

   2.二氧化碳的收集和验满。

   3.验证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残渣、残液由监考教师倾倒)。

   仪器药品:

   一套完整已检查气密性的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仪器包括:

125mL广口瓶一个、配有长颈漏斗及90°导管(连一节橡皮管和一节导管)的双孔橡皮塞一个]、镊子一把、125mL集气瓶一个、玻璃片一片、火柴一盒、1∶2稀盐酸250mL、澄清石灰水250mL、石灰石或大理石碎块1000g、15×150mm试管2支、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检查所需仪器药品,报告开始实验。

(1分)

未清点报告扣1分;

二、将广口瓶斜放,用镊子取石灰石块放在瓶口,使之滑入底部,取3—4粒。

(如石子过大,教师可告诉学生取1~2粒)(1分)

未用镊子、未斜放扣1分;

三、塞上双孔橡皮塞,从长颈漏斗上口加20mL左右稀盐酸,酸液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1分)

酸未从长颈漏斗口加入扣0.5分;

加盐酸未及时盖上瓶塞扣0.5分;

四、将导气管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用燃着木条放在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2分)

气体收集方法不对扣1分;

燃着木条不是放在瓶口扣1分;

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将气体通入。

(2分)

倾倒溶液不正确扣1分;

气体通入不正确扣1分;

六、整理清洗仪器,恢复原位,清洁实验台。

(1分)

未整理清洗复原扣1分。

实验记录:

(2分)

1.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相遇立即发生化学反应,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分)

2.CO2与澄清石灰水立即发生化学反应,有白色浑浊现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分)

滁州市2010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

(一)

试题一氢氧化钠溶液的取用;加热;测pH值

3  试题说明:

1、用试管取用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大小。

3、加热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药品:

   50mL烧杯1个、玻璃棒1根(放在烧杯内)、15×150mm试管2支、玻璃片1片、pH试纸1本、10%氢氧化钠溶液250ml、100ml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试管夹1个、火柴1盒、酒精灯1个、试管刷1个、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2q7b%s0V2P:

W  b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逐一清点检查(1分)。

清点检查完毕后未向老师报告扣1分;

二、取1支试管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分)

倒入量多于试管容量1/3扣0.5分;取用溶液操作不正确扣0.5分;

三、盖好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1分)

标签未向外放回扣1分;

四、取pH试纸一条,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试管里的溶液,玻璃棒与pH试纸接触,然后将玻璃棒清洗后放入烧杯中,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记录pH值。

(2分

未将试纸撕下扣1分;

  未用玻璃棒蘸取扣1分;玻璃棒未清洗放入烧杯中扣1分;

未比色扣1分;(累计最多只扣2分)

五、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正确熄灭酒精灯。

(2分)

酒精灯灯帽放置不正确扣0.5分;试管夹夹试管方法、管口位置不正确扣0.5分;

加热方法不正确扣0.5分;

J熄灭酒精灯不正确扣0.5分

六、把试管中废液倒入废液桶中,正确洗涤试管。

整理器材,将仪器、药品放回原处。

  (2分

废液未倒入废液桶中扣0.5分;

未洗试管扣0.5分;器材未完全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扣1分。

实验记录:

(1分)

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      。

滁州市2011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三) 

试题三 配制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试题说明:

   1.托盘天平的使用。

   2.量筒的使用。

   3.配制一定量质量分数的溶液。

   仪器药品:

   200g托盘天平1台、50mL量筒1支、A4白纸一张、玻璃棒1根、50mL烧杯2个、药匙1个、胶头滴管1支(放在烧杯内)、60mL试剂瓶一个(贴有空白标签)、蒸馏水50mL、氯化钠150g、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1.检查所需仪器药品,报告开始实验。

(1分)

2.计算所需药品用量。

(1分)

未清点报告扣1分;

未计算并及时填写扣1分;

二、调整托盘天平至平衡,称取1克NaCl,倒入烧杯中。

(2分)

未调整扣0.5分

未用大小相同的纸0.5分;

称取不准确扣0.5分;

称取结束未及时盖上瓶塞扣0.5分;

三、用量筒量取19ml水,倒入烧瓶中。

(1分)

量取不正确扣1分;

四、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至NaCl完全溶解,倒入试剂瓶中,注明浓度“5%”及药品名称“NaCl溶液”。

(1.5分)

搅拌不正确、未完全溶解扣1分;

未倒入试剂瓶扣与未注明浓度和药品名称扣0.5分;

五、清洁仪器,恢复原位,清洁实验台。

(1分)

未清洁、整理扣1分。

实验记录:

(2.5分)

1.配制2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

                                             

                                                (1分)

2.实验中需要氯化钠       克,水        克。

(1分)

 

滁州市2011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四)

试题四 粗盐提纯中溶解和过滤两步骤

   试题说明:

   1.过滤器的制作。

   2.过滤装置的组装。

   3.过滤实验的基本操作。

   仪器药品:

   60mm漏斗一个、铁架台1个(附铁圈)、玻璃棒1根、250ml烧杯3个、剪刀1把、定性滤纸1盒、50mL量筒1支、100ml蒸馏水(盛于烧杯中)、干布1块、滴管1支(放在烧杯内)、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逐一清点检查。

(1分)

清点检查完毕后未向老师报告扣1分;

二、将少量粗盐倒入烧杯中,用量筒取约20mL水,倒入烧杯中,搅拌,使粗盐溶解。

(2分)

未用量筒取水扣1分;

搅拌方法不正确、未完全溶解扣1分;

三、取一张滤纸对折成4等份,并将折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内,用水润湿滤纸并使之与漏斗内壁贴紧。

(2分)

过滤器制作不正确扣1分;

没有将滤纸与漏斗内壁贴紧扣1分;

四、在铁架台上放一烧杯,把过滤器放在铁圈上,调整铁圈高度并固定,向过滤器内倾倒液体,过滤。

(3分)

漏斗未放在铁圈上扣0.5分;

高度不适当扣1分;

倾倒液体不正确扣1分;

漏斗尖端未靠烧杯内壁扣0.5分;

五、拆下装置,将漏斗内及桌面上剪下的废纸放入小塑料桶中,用滤纸擦干漏斗,把所用仪器、药品放回原位。

(2分)

漏斗内及桌面上剪下的废纸未放入废物桶扣0.5分

未完全恢复原位扣1分。

 

 

滁州市2011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五) 

试题五 水样、土样酸碱性的测定

   试题说明:

   用pH试纸测定样品的酸碱性及pH值。

   仪器药品:

   100mL烧杯3个、15×150mm试管5支、玻璃棒1根(放在烧杯内)、玻璃片2片、pH试纸1本、100ml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水样两份(贴有A、B标签)、土样两份(贴有A、B标签)、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清点仪器药品,报告开始实验。

(1分)

未清点报告扣1分

二、取二条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水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颜色跟比色卡对比,判断pH大小,推理酸碱性。

(2.5分)

未将试纸撕下扣1分;

未用玻璃棒蘸取扣1分;

玻璃棒未清洗放入烧杯中扣1分;

未比色扣1分;

(累计最多只扣2.5分)

三、将待测土样各取少许放入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5—20mL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

(1分)

未充分搅拌扣0.5分

未静置扣0.5分;

四、取二条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颜色跟比色卡对照,判断pH大小,记录,推理酸碱性。

(2.5分)

未将试纸撕下扣1分;

未用玻璃棒蘸取扣1分;

玻璃棒未清洗放入烧杯中扣1分;

未比色扣1分;

(累计最多只扣2.5分)

五、整理仪器,恢复原位,清洁桌面。

(1分)

未整理、清洁、复原扣1分。

   实验记录:

(2分)

 

水样A

水样B

土样A

土样B

pH值

 

 

 

 

酸碱性

 

 

 

 

 

6、中考实验操作

用指示剂鉴别酸、碱、盐溶液的实验操作失分原因及分析

一、试题要求

   1、清点仪器药品,报告开始实验;

2、正确向三支试管中各倒入2—3ml上述溶液;

3、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

4、观察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瓶溶液各是什么溶液;

5、废液倒入废液桶,正确洗涤试管;

6、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

二、常见错误

   1、向试管中倾倒待测液体时,取用过多或过少;

   2、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拿瓶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

   3、倾倒方法不正确造成液体外淋;

   4、滴管倾斜超过30°;

   5、滴管伸入试管内;

   6、药品取用错误,如只用酚酞试液未能鉴别将三种物质鉴别开;

   7、实验完毕忘记洗涤、整理、复位。

 

三、原因分析

1、心理素质方面:

有不少考生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监考环境下,不能稳定发挥,心情紧张,手抖动,动作变形,无法完成实验。

2、不良习惯方面:

   家庭中不卫生的“卫生习惯”在实验中的迁移,如:

①玻璃仪器上有水时,喜欢用手甩尽,不知玻璃仪器中若残留的是腐蚀性较强的液体时,会产生什么后果?

②用清水洗净仪器后,喜欢用肮脏的抹布将仪器擦干,可能平时在家里洗碗筷时也是这么做的。

3、重视程度不够:

   可能由于学校实验条件较差,教师未能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学生缺乏必要的练习;或学生对化学实验加试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化学实验加试分值太少,对升学无太大的影响,因此未能抽出一定的时间熟悉细则、练习操作。

4、规范训练不够:

   未能掌握初中化学基本操作内容,平时规范训练不够,如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时,左手握试管底部,右手握试剂瓶底部,结果因手无法有效控制仪器,造成液体外淋;另有许多考生倾倒液体时根本无视标签的存在。

 

7、中考实验操作酸的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

1、正确取用固体药品和溶液。

2、加深对酸的性质的认识。

3、掌握化学反应的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取1~2mL的稀盐酸加入试管里,观察得出:

状态       、颜色     、气味        。

2、用玻棒蘸稀盐酸测定稀盐酸的pH=     。

说明盐酸呈      性。

3、在另一支试管里放入2颗锌粒,并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

4、在一支试管里加入2~3mL的澄清的石灰水。

在另一支试管里放入少量的石灰石,并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观察现象:

                        。

反应方程式: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里,观察现象:

                     。

5、取2~3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1-2滴酚酞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并不断振荡,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反应。

评分标准

序号

考查评分点

分值

1

取1~2mL的稀盐酸加入试管里,观察色态味

1

2

用玻棒蘸稀盐酸测定PH

1

3

在试管里放入2颗锌粒

1

4

在试管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1

5

在一支试管里加入2~3mL的澄清石灰水,在另一支试管里放入少量的石灰石,并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1

6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里

1

7

取2~3mL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

1

8

慢慢滴入稀盐酸,并振荡

1

9

正确回答问题

1

10

实验结束后,洗净仪器,整理桌面

1

总        分

10

 

8、中考实验操作鉴别氢氧化钠、

碳酸钠、氯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

氢氧化钠溶液(滴瓶) 碳酸钠溶液(滴瓶) 氯化钠溶液(滴瓶)分别贴A、B、C标签 PH试纸 三支试管 胶头滴管 玻璃片3块 废液缸 抹布

实验步骤

1. 取3长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

2. 将三种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3. 立即与比色卡对照得出A          B         

C          。

4. 分别取未鉴别的两种溶液少量置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盐酸,

5.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有     现象的是     溶液。

6. 写出化学方程式                           。

7. 洗涤整理仪器。

 

 

 

 

 

9、中考实验操作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要求:

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取用固体药品

3.能正确地给物质加热

4.能正确地将物质溶解

5.能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

6.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器材:

试管、胶头滴管、药匙、100mL烧杯、试管架、酒精灯、试管夹、水槽、试管刷、废液缸、抹布、白纸

实验药品:

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

评分标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碳酸钠粉末与酸(盐酸)的反应

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并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倒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1

a.先加液体后加固体扣0.5分;

b.药品取用方法不当、洒落或外溢

扣0.5分。

2

碳酸钠的溶解

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并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用烧杯倒入适量水,振荡观察碳酸钠是否完全溶解;用酒精灯微热,使之完全溶解。

1

a.先加液体后加固体、药品取用方法不当、洒落或外溢扣0.5分;

b.加热方法不正确或碳酸钠未完全溶解扣0.5分。

3

碳酸钠溶液与指示剂(酚酞试液)的反应

将前面步骤所得的碳酸钠溶液用试管分为两部分,另一部分留待后面实验使用。

用滴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正确振荡试管,并观察现象。

1

a.转移或滴加液体时有液体溢出扣0.5分;

b.滴管使用不正确或试管未振荡扣0.5分。

4

碳酸钠溶液与碱(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

向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正确振荡试管,并观察现象。

1

a.滴管使用不正确或有液体溢出扣0.5分;

b.试管未振荡扣0.5分。

5

写出结论

在评分表中用文字简述步骤3中碳酸钠溶液表现出的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步骤1和步骤4中碳酸钠表现出的性质。

0.5

a.文字简述性质不正确的或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性质不正确的扣0.5分。

6

整理器材

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0.5

a.随意倒废液或未清洗整理器材扣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