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16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7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地理学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重心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持的一面。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

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

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实体地域: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城市化地区:

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都市区(MA):

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

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都市连绵区:

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的发展——村庄的出现

1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

最初,因谋生不易而过着成群结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

首先,打猎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其次,在采集野生果实和植物根的基础上,慢慢开始种植植物,原始农业随之出现。

后来,人们利用驯养了的牲畜来耕田和金属工具的开始使用,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巩固的基础,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愈来愈明显。

许多萌芽状态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定型的乡村。

并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许多新的村庄。

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集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各自都有若干产品剩余,因此,就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性了。

交换一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

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三、第二次、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的副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

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

手工业品需要在一些交通方便与利于交换的地点聚集,以便与农牧产品交换,集市开始出现。

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了,这就是第三次大分工。

伴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出现。

•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综上所述,城市的起源由三个因素构成,它们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如何影响城市产生与发展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内容

1、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2、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间的关系

(1)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2)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双向联系非常频繁。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3)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

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城市地理位置:

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①中心位置:

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②重心位置: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③邻接位置

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舟山的沈家门,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④门户位置:

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就是在能控制福建省整个闽江流域商品集散的地理基础上发展成省会城市的。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1)沿河城市(六种类型):

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口。

(2)沿海城市(四种类型):

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岛屿(如香港、厦门);陆连岛(如澳门);陆岬(如开普敦、直布罗陀)等其它位置类型。

(3)铁路枢纽城市:

(4)多种交通交汇城市:

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

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哪三种类型,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中心地型城镇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交通型城镇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专门化城镇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手工业、商业集中地而出现。

具体产生过程:

①早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每个家庭依靠土地得到自己的衣、食、住,与邻居很少交易;

②潜在着少数农家逐步成为寄生统治阶级;

③寄生统治阶级还需要别人提供非农业性服务;

④非农业服务人员需要聚居在统治阶级居住地的附近;

⑤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需要增加,需要又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不仅需要行政管理、军队,还需要制造工具的手工业者,开采矿产和其它原材料的人,需要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人员。

⑥永远不满足的需要,永远不停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城市形成和发展。

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的发展概括为

(1)形成动因:

商品农业

(2)功能:

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3)特点:

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4)类别:

集镇、城镇、县城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古代的驿站是这类小城市的雏形。

近代,随着经济发展,地域劳动分工的加深,区际空间联系的加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和普遍采用,以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基础,促进了这类城市的大量产生和不断发展。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概括为

(1)形成动因:

交通地理位置

(2)功能:

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3)类别:

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4)特点:

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概括为:

(1)形成动因:

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2)功能:

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3)特点:

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4)类别:

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概念,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发展特点

规模经济:

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集聚经济:

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特点:

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

第四章

1新型城市化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3)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4)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5)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6)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3城市化概念:

普遍的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4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

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城市化Ⅱ:

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5城市化的地域空间过程:

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isation),如南亚、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与南亚、非洲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类似,这种情况被称为过度城市化(HyperUrbanization,或Over-Urbanization)。

6何为我国乡村城镇化?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

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

这些人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广阔乡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RuralUrbanization)。

要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除必须改变劳动方式、经济来源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

为了发挥这些设施和所有非农业活动的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达到乡村城镇化的要求,这些非农业活动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在地域空间上实现相对集聚,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设施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

7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1.第一前提:

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集中的地方。

决定了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

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

2.第二前提: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不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生。

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8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

向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包括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在进行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特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

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业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

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

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

[选择理解]卫星城包含以下一些概念,下述有()不正确。

•A、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周围地区服务,并与某个大城市发生相互作用。

•B、是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又从属于某个大城市。

•C、是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

•D、是为了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

[答案]:

A

[解答]:

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其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中心城的疏解。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

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了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就是城市化的表征性能。

积极型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积极型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

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即指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

9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的主要指标法:

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

主要指标法:

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主要有两个:

人口比例指标:

人口指标(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常住人口)

D=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1)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2)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3)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

如非城市型景观向城市型景观的转化过程,更不能反映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

例如,我国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国家,但城市总人口数却位于世界前列,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增加数百万城市人口。

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城市化问题时,还辅以其它指标反映城市化的进程,如城市人口的增长动态,城市数量的增长情况,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及人口的增长动态等。

土地利用状况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

测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如农业、草原、山地、森林、海滩等)转变为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的比率。

这个指标因为统计困难,使用不广泛。

随着今后航空遥感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这个测度指标将会显示出一些新的前景。

10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企业向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

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于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拥堵和环境品质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

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郊区化:

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为郊区化。

11郊区城市化的主要成因

郊区化的概念

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

这就是所谓城市郊区化。

奥沙利文从制造业、人口、零售业、办公业四个方面阐述了郊区化的成因。

认为郊区化使得城市从单中心向多核心演变,在郊区形成了许多次级就业、购物中心。

(1)制造业郊区化,制造业是最早出现郊区化的部门。

导致制造业郊区化的主要因素是汽车时代的到来。

(2)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首先同样和汽车的广泛使用有关,而制造业、零售业、办公业等各个行业中企业的郊迁进一步促使人口郊区化。

(3)零售业郊区化,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当人口向外迁移,势必使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零售业随之外迁。

(4)办公业郊区化,办公事务所高度集中的中心商务区(CBD)能为不同机构从业人员的交流、聚会提供方便。

第五章

1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按其发展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

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

工业化时期

当代城市化(1950年以来)或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城市化

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三大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大都化趋势明显

(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3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三大特点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B、亚非广大国家也开始近代城市化的进程,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C、随着资本的扩张,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城市体系也逐步形成,成为近代世界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

4我国近代二元职能结构的总特征

5“过低城市化”及原因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1982—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