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37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docx

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收集5

活动记录表

周次

星期

地点

活动内容

《夏洛的网》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夏洛的网》读后感受,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演绎的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

2、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近美国大作家怀特的童话著作——《夏洛的网》。

谁能简单地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在我们打开书,打开我们的心扉畅谈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

你知道封面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吗?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人物点击”的游戏。

请你根据书中人物性格和相关故事用几句话对某个人物进行描述,其他同学猜猜看这个人物是谁?

三、精彩赏析

1、选择书中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和大家分享。

同桌交流、集体讨论。

重点理解: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

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

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

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

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2、你觉得夏洛的网是一张怎样的网?

(爱、温暖、生命、友情……)

3、夏洛编织的是一张爱的大网,这网不仅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了我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们怎样看待友谊、看待生命、看待人与人之间的爱,都有着一些启示。

你能说一说吗自己的感受吗?

4、让我们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写在爱心书签上。

五、总结延伸

怀特还写了另外两部童话名作:

《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4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窗边的小豆豆》

活动目标

1、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能正确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认知。

体验童年的快乐。

2、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文字积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走进书中

1.速读精彩章节《新学校》

在书中,有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却令所有的孩子为之向往,它叫做什么?

(巴学园)。

你们喜欢这所学校吗?

为什么?

2.读后交流:

A.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用文中语句回答。

B.小林校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结合书中语言概括。

C.读了这章节之后,你还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3、品一品书中的人物。

(1)你能根据提示猜猜他们是谁吗?

(出示课件)

他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身体一摇一晃,后来他死了。

(泰明)

他腿非常短,而且像蟹足那样弯曲着,永远就这么高,不会再长了。

(高桥君)

(2)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小豆豆和小林校长,你能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说说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小林先生是一位()的校长

和蔼可亲,宽容,有爱心,耐心,尊重孩子,热爱教育,

小豆豆是一个()的孩子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5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草原上的小木屋》

活动目标

1、在学生阅读完《草原上的小木屋》一书后,能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书中各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发表自己对小木屋的理解,感受家的幸福温暖。

3、欣赏品读其中的优美段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大草原,介绍背景和作者。

1、播放音乐,欣赏美丽的大草原。

出示书中描写草原的段落,美读。

2、介绍此书作者、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美国西部垦荒时代)

二、走进人物

1、此书中写了哪些人物?

你对谁印象最深,为什么?

举例说说。

爸爸:

能干(用一把斧头、一把猎枪、一把小提琴创造幸福的生活,)

勇敢(渡河、智斗狼群、深井救人……)有爱心(化解与印第安人的矛盾、为孩子买发夹、鼓励安慰孩子,……)

妈妈:

温柔,善解人意,充满母爱。

(她用慈祥的微笑......她总是温柔地提醒......她细致得......她从不抱怨.)

罗兰:

勇敢、懂事(如《烟囱着火了》这一章)

还有爱德华先生的幽默、友好,姐姐的乖巧听话,阿吉的忠实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欣赏品读优美段落

出示文章的最后一篇《离开大草原》的结尾部分:

他们全家都在一起......我日日夜夜都与你相随!

1、轻轻地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后谈感受。

(多么幸福和谐的一家啊!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星期

地点

活动内容

第七课:

《名人故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自主发现: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知道读书的好处吗?

学生交流

师:

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一句话。

是的,读书是一种享受,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而且读书还能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上课前有一位同学请教老师这样一个问题:

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老师还没来得及查找,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现在也让你们来当一回小老师,愿意帮这位同学找到问题的答案吗?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的最快?

2、学生自主查找。

3、小组汇报。

4、师:

看来读的书多了你们也能当老师啊,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交流。

5、师相机把学生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浏览目录---寻找页码---读文章的正文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星期

地点

活动内容

《三字经》片断阅读

活动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

《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简介《三字经》: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出示填空:

_____¬_,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_____¬_,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_____¬_,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

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2、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

指导读。

3、小结:

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

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处事做人。

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们读三字经,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8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九课:

《大林和小林》

(一)

活动目标

1.在充满奇特构思,曲折情节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感受他的幽默与智慧,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努力做一个勇敢善良,勤劳正直的人。

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林和小林》(出示封面)。

你们喜欢读这本书吗?

为什么?

(故事生动有趣。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特点。

故事中夸张的写法令人捧腹大笑。

书中的插图非常形象生动。

二、书中之最

小朋友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夸张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了。

1.最长的名字: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后来国王老了就叫三个王子到外面去冒险后来三个王子都冒过了险回来了后来国王快活极了后来这故事就完了。

哇,这么长的名字,数数看,这个名字有多少字。

谁来读一读,注意:

要一口气读完,不能换气。

读完了名字,你感觉怎样?

他为什么要取这么长的名字?

(亲王为了显示自己的贵族身份,起这么长的名字。

2.最长的数字:

2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这么多零!

谁来读读这个数字?

怎么不举手?

会不会呀?

我也不会。

这么多的钱数都数不清。

这些钱是谁的?

是谁给他们挣的?

(小结:

张天翼爷爷在书中用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引起读者的发笑,而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的!

3.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不会读书?

(出示最慢的赛跑:

小结:

是的,张天翼爷爷是在讽刺唧唧懒得连乌龟、蜗牛都跑不过了。

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象这样夸张的描写,请小朋们打开书找一找,说说还有哪些最最最最最特别的描写?

适时小结这是在讽刺什么?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7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十课:

《大林和小林》片断阅读

(二)

活动目标

1.在充满奇特构思,曲折情节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感受他的幽默与智慧,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努力做一个勇敢善良,勤劳正直的人。

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活动过程

一、听听谁说话

谈话:

小朋友们刚才把人物都编进了谜语里面,他们可高兴了。

听,他们正在跟你们说话。

听听他们是谁呀?

你们怎么知道肯定是蔷薇公主呢?

二、走近大林和小林

谈话:

小朋友对书中的人物可真是了如指掌啊!

在作者的笔下,故事的主人公大林和小林是两个形象完全不同的人物,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命运......课前小朋友已经完成了阅读单上的内容,打开好伴来看一看。

(1)从一开始他们失去父母后,两人就有了不同的想法。

(板书:

想做富翁热爱劳动)

(2)当怪物快要抓住他们的时候,大林和小林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

(板书:

胆小怕事机智勇敢)

(3)出示小林成长的图片

谈话:

当兄弟俩各奔东西后,小林小小年纪,却历尽磨难。

看看图,你读对其中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呢?

讲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

A小林真可怜,不但吃不饱,还要做苦工,受挨打。

长得可瘦了。

(板:

瘦)

B足刑真是太残忍了!

回去后四四格还把他们打得皮开肉绽。

虽然受尽磨难,却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

(板书:

吃苦耐劳)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0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十一课:

《大林和小林》片断阅读(三)

活动目标

1.在充满奇特构思,曲折情节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感受他的幽默与智慧,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努力做一个勇敢善良,勤劳正直的人。

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一)人物素描

谈话:

书中之最真是举不胜举,书中的人物也各有各的特点。

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有没有信心?

(1)她长着一双美丽的眼睛,一张大嘴,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一样,脚上穿着顶贵的丝袜和跳舞鞋,可是腿却很短。

(出示图片-鳄鱼小姐)

(2)他的胡子是绿的,嘴唇厚极了,肚子很大,好象一座山。

睡觉还打鼾。

盖的被子是一张张钞票缀成的。

(出示图片-叭哈)

(3)小朋友们真是猜谜高手呀!

能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把握住人物特点,记得真牢。

你们能猜出谜底,一定也能自己出谜面给别人猜,是吗?

把你们了解的人物以谜语的形式说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让他们猜一猜,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谜面出的最好的给大家猜一猜?

开始吧!

二、走进富翁岛

谈话:

你们看,我们将两个人物一起对比着读,往往就能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大林去最富有的地方——富翁岛玩一会吧!

(课件:

富翁岛图片)

(1)你看到了什么?

(2)来到这座岛上的人都能成为富翁。

他们在那干什么呢?

你认为他们快乐吗?

为什么?

(因为那里没有吃的喝的,没有住的地方。

(3)可在大林看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他是不是幸福地在这里生活下去了呢?

他的结局是什么?

(趴在金元堆里再也起不来了。

)(出示图片)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9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十二课:

《大林和小林》片断阅读(四)

活动目标

复习考核学生对《大林和小林》阅读情况。

活动过程

一、人物猜猜看:

1、这是一位狐狸绅士,穿得很讲究,戴着顶好像是银子打的帽子,尤其漂亮。

——()

2、这又是疑问狐狸绅士,脸是黑色的,身上穿着大礼服,脚上的一双水银鞋,在月亮下面照着,好看得叫人眼睛都要花了。

——()

3、她是“皮皮商店”的经理,长着一双小眼睛,一张大嘴。

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一样。

总以为自己和漂亮,预备将来跟世界上顶美丽的王子结婚。

—()

二、选择题:

1、《大林和小林》是()写的?

A张天翼B杨红樱C郑渊洁

2、第8章《美丽的天使》是()?

A包包B平平

3、文中的足刑是指()?

A打脚底心B搔脚底心C摸脚底心

4、大林(也叫唧唧)的新爸爸是()?

A农人B叭哈

5、小林被拍卖到()那里?

A四四格B老国王C中麦伯伯

三、判断题:

1、大林和小林都被妖怪吃了。

…………………………()

2、小林到了富翁岛上。

…………………………………()

3、小林把四四格砸死了。

………………………………()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1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十三课:

《宝葫芦的秘密》片断阅读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

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读一本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

你发现今天的语文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

(根据自己的感受谈一谈)

2、师:

瞧!

今天谭老师带了这么多书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

1、师:

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生么?

生1:

我看到一个小男孩。

师:

哦!

他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叫王葆。

孩子,你观察到了封面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够仔细。

仔细的孩子能知道得更多,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师:

大家猜一猜,宝葫芦能做什么?

2、师:

说了这么多,大家猜一猜这本书会讲谁和谁的故事?

生:

这本书会讲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

师:

恭喜你,你已经从书里的交上了两个好朋友。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4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四课:

《夏夜》《冬娃》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夏天怎样?

秋天又是怎样?

现在呢?

)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指名)

2.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一篇文章,请你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指导阅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夜》,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你发现了吗?

(指名回答:

写作手法——打比方、拟人……)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

在书上标注出来。

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

谁想读读?

(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其实《冬娃》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冬娃》哪些地方用到了拟人的写作方法,做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3、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3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八课:

《名人故事》

(二)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二、巩固练习,深入探究

1、过渡语:

其实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读书方法查阅,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一下,谁来根据《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目录给大家出题。

2、学生自由出题,小组竞赛。

3、情境创设:

刚才我们是直接指定了一本书查找,可有时我们想要找的信息不知道在哪本书里面,比如:

我想让同学们到图书馆独立查找有关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小结:

到科学家的故事里寻找。

6、师相机板书:

确定图书门类

7、巩固练习:

师出示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

(1)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到北京旅游的资料。

(3)大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2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一课:

读书的秘决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心得,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选择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提高自己阅读水平。

活动过程

1、介绍名人,激发兴趣 

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有五勤,即勤阅读、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

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房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要可到达之地,都有存放着纸片的小盒子。

是他平时投放读书的笔记、摘录的“聚宝盒”,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归类、整理研究,写成了《甲骨文、金文扎记》 

(1)、学生读短文。

(2)、交流读文体会:

阅读要有恒心、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2、介绍方法

(1).教师介绍鲁迅读书的秘决: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名人的读书方法。

(3).教师补充一些阅读秘诀如:

“五勤”读书法;“十目一行”读书法

  阅读四法:

一.扩大阅读面二.勤于思考

       三.勤于记录四.善于运用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6

星期

地点

四(6)班

活动内容

第二课快速阅读法的指导与训练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快速阅读法的重要作用。

2、通过指导使学生对快速阅读法的技巧能够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活动过程

一、方法导读:

1、出示快速阅读法的技巧:

·不要反复浏览。

凡是科技读物,一般只须顺着读一遍即可。

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

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要默读,不要朗读。

发声的阅读是快速法的大敌。

·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并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看到一些内容。

·要聚精会神地阅读。

快速阅读必须有“强化”的注意力。

·提倡有理解地阅读。

阅读时,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

读物的内容实质,正是阅读时应弄通的重点。

理解,就是探索出读物的思想意义。

·在阅读中,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记。

不必去记无关紧要的词句,却要记住作者意图及内容实质。

·经常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便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每天阅读的定额标准——两份报纸,一本杂志,按自己的喜好,从中吸取相当于普通图书五十至一百页左右的信息

2、学生看后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二、学生演练:

1、学生自己试练:

找篇课文试试这个技巧。

2、发放材料《青蛙王子》

(1)说明要求:

运用快速阅读法,比比谁用最短的时间把文章阅读完。

阅读完后要求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

(2)学生进行阅读

总评

活动记录表

周次

15

星期

地点

四6教室

活动内容

第三课: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活动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

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2、提问:

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随机板贴]

3、过渡: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板贴:

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

6、小结。

[板贴:

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总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