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47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5 第五单元 复苏.docx

05第五单元复苏

第五单元 复 苏

 ABC法,胸外按压的部位,频率80-100次/分(单人1次呼吸,5次心脏按压,2人2次呼吸,15次按压);人工呼吸频率12次/分

\ 一、心、肺、脑复苏

  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都属于复苏的范畴。

对缺氧耐受最差的是脑组织,3-4分钟就可形成不可逆损害。

现已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心跳停止时间也就是从循环停止到重建有效人工循环。

协和习题.心跳停止时间是指从循环停止到

A意识恢复

B自主呼吸恢复

C心脏自动节律恢复

D重建有效人工循环

E呼吸心跳恢复正常

l.答案;D

  一般的,复苏分三个阶段:

初期复苏、后期复苏、复苏后处理

  1.初期复苏(心肺复苏)-basiclifesupport

  初期复苏(BLS)是呼吸心跳停止时的现场应急措施,主要是为了迅速有效地恢复心脑等生命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流。

  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ABC

  A: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

breathing-进行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ZL】.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现场急救的先决条件是(2000)CA.口对口人工呼吸

B.开放静脉输液通道

C.通畅呼吸道D.心内注射复苏药物

E.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ZL】.心肺初期复苏ABC步骤中不包括D(2006)

A.清除口腔异物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除颤

E.胸内心脏挤压

(1)初期复苏ABC——气道通畅

  迅速置病人于硬板床或地上,仰卧,解开衣领和裤腰带,

  清除口鼻腔内异物,用按额托项法拉直气道。

  

  

  

  

【ZL】.男性,25岁,左胸刀刺伤1小时来院,呼吸困难、发绀,胸部广泛皮下气肿,脉细速,左胸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气管右偏,应立即(2003)D

 A.吸氧输血输液 

B.用宽胶布固定胸壁

 C.行左侧肋间神经封闭 

 D.用粗针头穿刺左胸腔减压

 E.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本题虽然考查对张力性气胸的处理,但仍遵循ABC的顺序——先解决气道的压迫。

【ZL】.女,35岁。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10小时,病人突感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颈部肿胀,切口敷料可见血液渗出。

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2006)D

A.建立静脉通道,推注钙剂

B.呼叫麻醉科气管插管给氧

C.请耳鼻喉科急症气管切开

D.拆开切口缝线,清除血肿

E.松解切口敷料,吸氧观察

(2)初期复苏ABC——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要领:

首先要清除口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救护者位于病人右侧,右手托起下颌将头后仰,左手捏闭鼻孔。

  ②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连续吹气3~4次,以每5秒一次,每分钟约12次,吹气时见胸廓上升为有效。

  ③尽量多吸气并用口吹,保证病人所获潮气量在800ml,呼出气氧浓度达16%以上。

这样可PaO2达10kPa,SaO2达90%以上。

  

  

协和习题.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操作者深吸气后用力吹气时,吹出气中氧浓度是

A5%

B10%

C15%

D16%

E18%

答案;D

协和习题.一名溺水游客被救出水后,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口唇发绀,需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是

A清除口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B病人置于仰卧位

C每次吹入800ml气体

D确定呼吸停止

E每分钟吹气几次

答案;A

(3)初期复苏ABC——人工循环

  分胸外心挤压和胸内心挤压两种,以胸外心挤压最简便常用。

  A.胸外心挤压:

病人仰卧硬板床或地上,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注意心绞痛的部位),双手相叠挤压,两臂伸直,上身前倾,垂直向下用力,使胸骨下陷3~4cm,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

1,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

  ⅰ双人复苏:

每吹气1次,心挤压5次(5:

1)。

  ⅱ单人复苏:

每吹气2次,心挤压15次(15:

2)。

  ⅲ小儿复苏用单手按压100次/分,新生儿只用2指按压。

  ⅳ胸外心挤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

[真题].单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挤压与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是(2004)

A.心脏按压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B.心脏按压6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C.心脏按压1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D.心脏按压1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E.心脏按压2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3次

答案:

D(2004)

[真题].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A.4∶1

B.5∶1

C.6∶1

D.7∶1

E.15∶2

答案:

B

协和习题.两人进行心肺复苏,一人做人工呼吸,另一人做心脏挤压,其比例是

A4次心脏挤压,l次人工呼吸

B5次心脏挤压,l次人工呼吸

C8次心脏挤压,l次人工呼吸

D10次心脏挤压,l次人工呼吸

E15次心脏挤压,l次人工呼吸

答案;B

【ZL】.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下列哪项错误(2001)BA.背部垫硬板

B.部位在锁骨中线第五肋间C.按压次数80~100次/分

D.使胸骨下陷4~5cmE.每按压15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

【ZL】.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部位是(2003)BA.心前区

B.胸骨下半部

C.胸骨中上1/3交界处

D.胸骨中部

E.胸骨角

【ZL】.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2004)BA.胸骨角

B.胸骨下半部

C.心前区D.胸骨左侧第4肋间

E.胸骨左侧第5肋间

  B.胸内心挤压

  下列情况应采用开胸按压:

严重胸部畸形;张力性气胸或多发性肋骨骨折;心包填塞;已开胸手术者;胸外以及按压无效者。

  操作要求:

①左第4肋间进胸;②拇指在前,余四指在后挤压心脏,忌仅指端用力;③频率以60~80次/分为宜;④心脏过大时可双手挤压。

  

  

  总之:

心脏按后有效指标:

①可触及大动脉搏动;②瞳孔缩小及对光反应有恢复;③呼气末CO2分压(ETCO2)升高。

  

[真题].男,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

B.呼喊病人看其是否清醒

C.摸桡动脉搏动

D.摸股动脉搏动

E.观察末梢循环状况

答案:

D

试题点评:

胸外按压有效时可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

【ZL】.心跳呼吸骤停,最简便及时的诊断依据是(1999)DA.瞳孔散大

B.心音消失

C.血压测不到D.颈动脉搏动消失

E.心前区触不到搏动

【ZL】.术中判断心跳停止最可能的依据是(2000)AA.大动脉搏动消失

B.立即观察瞳孔变化

C.数呼吸频率D.用听诊器听心音

E.测血压题解:

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跳呼吸骤停而立即抢救。

切不可反复看瞳孔、听心音、测血压、数脉搏而延误抢救时机。

协和习题.一个电工在带电进行线路检查时,突然大叫一声,摔倒在地无任何反应,请你如何判定病人呼吸心跳停止

A无自主呼吸

B神志消失

C大动脉无搏动

D去医院心电图检查

E听诊心音

答案;C

  2.后期复苏(advancedlifesupport,ALS)——DEF

  是初期复苏的继续,是借助于器械设备和较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较佳疗效的复苏阶段。

后期复苏的内容包括:

继续BLS,利用专用设备和专门技术进行复苏,心电监测和诊治心律失常,除颤和转复,静脉输液和治疗,维持和调整体液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行的措施维护心律和循环功能的正常。

  后期复苏的总的目标是使病情完全稳定。

  

(1)呼吸管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

  

(2)监测—心电图(ECG),尿量、比重,置中心静脉插管。

  (3)药物治疗(Drug)—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及血管活性药物(建立中心通路前可气管内给药,剂量要大)。

  (4)除颤与起搏(DeFibrillaion)

  胸外电除颤—成人为200J,小儿为2J/kg。

  胸内电除颤—成人20~80J,小儿5~50J。

协和习题.成人胸外心脏除颤采用

A5~50瓦秒电能

B20~80瓦秒电能

C200瓦秒电能

D2瓦秒/kg

E500瓦秒电能

答案;C

协和习题.一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胸7—8穿刺,首次给l.33%利多卡因30ml,给药后20分钟医生划刀时发现血色发紫,刀口不渗血,诊断心跳停止,应进行哪种抢救措施

A头部降温

B脱水治疗

C胸内心脏挤压

D气管插管及胸外心脏挤压

E口对口人工呼吸

答案;D

协和习题.一名冠心病病人在全麻下行左肺切除术,术中处理肺门时突然出现心室颤动,请你判定哪种方法正确

A胸外心脏挤压

B胸外电除颤

C胸内心脏挤压

D静注利多卡因1mg/kg

E胸内电除颤

答案;E

 3.复苏后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复苏后治疗的主要内容人脑组织按重量计算虽只占体重的2%,而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20%,需氧量占20%一25%,葡萄糖消耗占65%。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如自主呼吸未能恢复或有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器以维持适当的PaO2、PaCO2、pH。

良好的呼吸功能对于心、脑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脑复苏病例尤为重要,轻度过度通气,PaCO2维持在3.3~4.7kPa(25~35mmHg)时可减缓脑水肿的发展。

  

(2)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①循环功能的稳定是一切复苏措施能奏效的先决条件。

  ②循环功能不稳定多表现为低血压和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如少尿、神经功能障碍等)。

  ③监测:

CVP,PCWP、CO,指导临床治疗。

  ④血压应维持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以利于脑内微循环血流的重建。

  ⑤使用某些药物以支持循环功能,直至完全稳定。

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肾上腺素。

为防治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利多卡因。

治疗高血钾引起的心跳停止的药物氯化钙。

[真题].复苏后治疗,保证一切复苏措施奏效最重要的是(2003)

A.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B.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C.防治肾功能衰竭

D.脑复苏

E.防治感染

答案:

B

(3)防治肾衰竭

  ①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维持循环稳定,保证肾的灌注压。

  ②尽量避免使用能引起肾血管严重收缩及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③纠正酸中毒及使用引起肾血管扩张的药物(如小剂量多巴胺)等,保护肾功能。

  ④复苏后应监测肾功能,包括每小时尿量、尿渗透压、血尿素氮、血肌酐深度及血尿电解质浓度,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改变并及时进行治疗。

  

(4)脑复苏

  ①心跳呼吸骤停引起脑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脑缺氧、脑缺血和脑水肿(心跳呼吸停止后,最容易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

  ②脑复苏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降低大脑耗氧量和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措施。

  ③重点是防治脑水肿,主要包括脱水疗法、降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等。

  ④防治脑水肿

注意事项:

脑复苏时,为防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脑循环血量最低应保持在15%左右。

ⅰ脱水疗法:

  常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内快速滴入,每天2~4次,必要时加用速尿20~40mg/次静脉注射。

  ⅱ降温:

(物理降温)

  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用镇静药物,防止寒战。

戴冰帽对脑部降温。

置冰袋于大血管处。

  ⅲ激素疗法:

  膜稳定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脑水肿发展,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ⅳ其他:

包括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加强全身支持和护理、高压氧疗法等。

[真题].男性,40岁,因创伤致心跳呼吸停止,经复苏后恢复,继而出现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病人可能并发

A.肺水肿

B.心力衰竭

C.肾衰竭

D.脑水肿

E.脑死亡

答案:

D

试题点评:

体温升高及抽搐乃至惊厥都是脑缺氧性损伤的体征,此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循环恢复后,脑血管被动扩张,微循环淤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水渗出致脑间质水肿。

(7~9题共用题干)(2003)女,37岁,自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复苏后,为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降温治疗,维持肺功能稳定。

【ZL】7.关于脱水治疗,不正确的是EA.保持正常输液量B.20%甘露醇250ml静脉内快速滴入,每天2~4次C.必要时加用速尿20~40mg/次静脉注射D.应定期检查血生化,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E.脱水治疗应持续2~3天解析:

一般在第3-4天脑水肿达到高峰,因此脱水治疗应持续5-7日

【ZL】8.关于降温治疗,不正确的是E

A.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B.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开始降温C.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D.降温时先脑部降温,再行全身降温E.复温时逐步撤除冰袋,同时停用降温辅助药解析:

体温恢复正常后方可停药。

【ZL】9.维持肺功能稳定最有效的药物是DA.多巴胺

B.西地兰

C.阿托品D.可拉明

E.654-2

协和习题.心跳呼吸停止后,最容易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

A肾小管坏死

B心肌损伤

C脑缺血缺氧性改变

D肺水肿

E肝坏死

答案;C

协和习题.心肺脑复苏中,为防止脑水肿最常用的方法和措施是

A降温,脱水治疗

B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C纠正酸中毒

D抗感染治疗

E激素治疗

答案;A

协和习题7.脑复苏时,为防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脑循环血量最低应保持在

A25%

B20%

C15%

D10%

E5%

答案;C

协和习题.心肺复苏时最常用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氯化钙

E肾上腺素

答案;E

协和习题.防治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A利多卡因

B碳酸氢钠

C阿托品

D氯化钙

E溴苄胺

答案;A

协和习题.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溴苄胺

E阿托品

答案;A

协和习题.治疗高血钾引起的心跳停止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溴苄胺

D氯化钙

E氯化钾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