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33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docx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汇编

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

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

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山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四)、世界文化景观(3处)庐山、五台山、西湖

(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5处)

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

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1、形象美2、色彩美3、动态美4、听觉美5、季节变化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1、历史文化美

2、建筑外形、装饰的美3、科学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2、自然的美3、历史文化美

四、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则

文物: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

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教学反思

 

第2课、外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欣赏世界遗产的方法及相关的美术术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晰、有条理。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饱满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并在课上分享感受、发表感想,再把收集的图片分类展示、欣赏。

重点难点

重点:

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世界遗产的异同之处。

难点:

如何梳理并清晰的呈现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

兴趣点:

世界遗产的相关趣闻。

教学过程:

一、引导:

教师通过投影播放有关外国的遗产经典图片及风光图片,旅游的VCD、世界地图

二、发展阶段:

1、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定义:

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活动一:

展示黄石国家公园与吴哥窟的图片,配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欣赏探索黄石国家公园的自然美,吴哥窟的艺术美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找出“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

用图片、事实举例说明。

活动二:

欣赏阿尔塔米拉洞窟笔画,探索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人类文明的踪迹。

活动三:

欣赏欧洲古代宗教建筑艺术,了解克里姆林宫红场和比萨教堂广场的不同建筑风貌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与地域的不同特点。

举例分析欧洲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绘画艺术、宗教建筑艺术。

以故事形式介绍“比萨斜塔”。

活动四:

欣赏古埃及金字塔与古埃及的伟大文明。

探索陵墓建筑的奥秘,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及其辉煌的成就。

以故事形式介绍“狮身人面像”。

课后反思:

(活动效果作业评析改进措施)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

(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

教具准备:

教材、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课堂发展:

1、介绍点、线元素的特点、种类。

点是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

(它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有规则的几何点和无规则的任意点等。

比较细长的形象称之为线。

(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和曲线、横和竖、斜和正、粗和细、有规则的和无规则的等)

2、解析点、线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3、引导学生欣赏点、线构成的优秀作品。

4、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效果。

四、布置作业:

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第2课时

 由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下班辅导。

 

第4课  面与色的美感

(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

    

(2)学习该图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重复图案的特点、价值及设计知识。

教学难点:

     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排列组合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案。

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演示、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重复设计移动图案范图、重复图案设计的实物及图片、图案基本形镂刻卡片、投影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基本形,提问:

这幅图好看吗?

接着出示一张由这基本形重复组合成的图案,问:

与刚才的那张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师述:

这张图案比前一张就显得丰富多了,这就是平面构成设计的奇妙之处。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面与色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给我们的联想。

     2、欣赏重复图案,了解其特色价值。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启发学生:

课本里几张优美的图案好看吗?

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节奏感强又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

)这么多优美的图案只用两个字就可以代表它们的共性了,是哪两个字呢?

(“重复”两字。

    

(2)师指出:

这么多的图案都是由相同的形象重复排列组成的,这些图案都叫重复图案。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自然界里有没有重复现象呢?

试举例说说。

    (3)引导学生看书中图例,师讲述:

“重复与空间”这幅图,一大一小两个立体形状重复,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受;“重复与近似”一幅中是一些相似梯形的重复组合;“重复与发射”一幅实际上是一幅装饰画,以太阳光一样的放射线及光环组成,每一环内的形状是相同的,每两条放射线之间的图案也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手法设计广告、宣传画新颖而富于感染力。

    (4)出示收集到的重复图案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重复图案不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广泛地运用在染织、室内装饰、广告等方面。

      3、学习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

    

(1)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

     先让学生阅读作业要求,找出课本内与之相吻合的图案,说说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然后师小结:

重复移动图案的格子是大小相同的,是以一个单位的图案排列组合成的,排列方向可自由变动,正形和负形可交替用色。

    

(2)重复移动图案的骨格。

     骨格就是图案的格子,只要大小形状相同即是重复骨格。

    (3)基本形的分析。

     重复移动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单位图案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个单位图案叫做基本形。

它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图案的成败,那么,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构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基本形的设计必须做到:

简练美观,减少对称,避免重复,正、负形面积相近。

    (4)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先在作业纸上打16个4X4CM的格子。

②在小卡纸上画出与格子相同大小的格子,并画出基本形,留出0.5CM左右大小的纸边,然后将正形(或负形)镂刻掉。

     ③对齐图案的骨格线,用铅笔将基本形描入格内,描时多转换方向,卡片可正反使用。

     ④为图案设计两种颜色,一深一浅最好。

三、作业

     学生进行排列组合及设色。

 

第5课、美术在你身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有关美术的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的关系。

3、审美目标:

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

艺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

对身边各种美术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难点的办法:

通过实物欣赏、图片欣赏,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形式解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

2、会买些什么东西?

3、老师这里有一些杯子,你会选哪一件?

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为什么?

(二)课堂发展:

一、发现美

1、看来同学们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你们发现了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在我们身边既实用又漂亮的东西真的很多。

正如罗丹所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影,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见解:

“我不是探索,而是发现。

3、说说在你身边有哪些让你特别喜欢的东西?

4、原来同学的身边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一下身边的美术。

(板书“美术在你身边”)

二、感受美

1、什么是美术?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美术的范围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

观赏性艺术包括:

绘画(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包括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属工艺品等)。

实用性艺术包括:

工业美术(又称工业设计,包括一切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所设计的生活用品如:

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建筑之所以也属于美术的范围,是由于建筑包含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的。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跟美术有关的东西,它们在外观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

色彩花纹形状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一件物品要想让大家都喜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他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来做到。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很多美观实用的物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

(1)沙发

①你觉得这张沙发的精彩之处在哪里?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张沙发你想怎样设计?

②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们的其他作品,看看有没有你还没想到的?

(2)汽车

①汽车的其他作品:

四、创造美

1、设计师们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些什么呢?

2、接下来我们全班同学举办一个设计大赛,把你的好想法画在纸上。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互评,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评,老师找出一张有特点的作品,由作者说出他的设计思路。

3、集体评价,每位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得到选票最多的作品为本次设计大赛的冠军,教师颁发证书。

(五)结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心地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第6课、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观看录相及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各种材质的特点,并学习利用不同的材质特性展开想像来创造神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利用废物创作出艺术品,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在制作过种中,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及认真、耐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及体验成功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开发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各种的方法来“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展示法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将学生分组、检查学生用具。

2、以问题导入本课主题

师问:

1、哪些东西被同学们认为是随手可扔的“废品”?

生答:

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吸管……

师问:

2、同学将它们如何处理?

生答:

将它们扔掉、将他们卖掉……

师小结:

看来,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将他们随手扔掉或是卖掉了,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将他们留下来,做成其他的可以利用的东西呢?

◆老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开课题。

师:

上个周末,老师去公园散步,发现在一堆枯树丛中有一棵很别致的枯树枝,于是我将他捡了回来……

(展示:

作品“回归原始”)

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些艺术品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3、展示“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工成品(历届做好的成品)

如:

“十二星座”、“孔雀开屏”、“我的家”、“竹”等创意作品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带来神奇感,产生浓厚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学生被这些神奇的手工制作品吸引住了,每展示一件作品,他们都非常兴奋地猜测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于是得出的结果是:

“花瓶”材料:

纸、铁丝等;“孔雀开屏”材料:

矿泉水瓶等……

老师小结:

大千世界无其不有,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的身边都有许多不被人注目的东西,我们可以发挥想像,将他们充分地利用起来,既环保,说不定还可以做出可观性强,有个性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作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想像的翅膀,化腐朽为神奇吧!

◆板书:

化腐朽为神奇(同时展示多媒体课件)

师:

刚刚同学们看到了一些非常神奇美观的作品,他们都是利用废旧材料作出来的,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了,那让我们想一想神奇的根源到底在哪呢?

4、神奇的根源在哪里?

(课件展示)

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录相片,通过观看录相,从中得到启示吧。

◆播放录相“化腐朽为神奇”5分钟。

以直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录相片非常精彩,许多奇特的作品的创作来源引起学生们的一片惊叹声。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

神奇的根源来自于生活,美到处都是,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师问:

神奇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创造出神奇?

(引导出下一环节)

5、通往神奇之路(课件展示)

◆展示各类不同的废物利用的作品,引导欣赏:

(引导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归纳出几种创造神奇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总结,老师加以补充并板书

通过折剪贴等方法对可塑性材料进行创作

根据物体本身的形状去想像并加工制作

根据材料的特性,在平面上通过拼、贴、粘等方法以绘画的形式来完成

利用综合材料或是同类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小结:

其实通往神奇之路是不计其数的,美的发现与创造得靠同学们丰富的想像力,而创造的制作方法有很多,我们没必要拘泥于一两种方法,只要能够表达出作品的构思,使作品生动而有活力,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师问:

“花”大家非常熟悉的,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花呢?

生答:

玫瑰花、牡丹花、梅花、牵牛花、荷花……

6、制作示范

师:

今天老师来做一朵同学们都没有见过的花,大家看清楚了,这些花是用什么做的呢?

老师示范:

《花儿开了》

材料:

蛋糕包装纸、铁丝、啤酒

易拉罐等

◆刚开始老师拿出材料时,学生们都很奇怪,蛋糕包装纸怎么可以做成花呢?

可是当作品完成后,他们都发生惊叹的声音。

师:

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老师用蛋糕包装纸所做的花,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说不定还能做出更加特别的花呢!

◆展示:

运用各种材料及手法制作的花卉作品(吸管做的花、矿泉水瓶做的花等等)让学生思想更开阔,并产生创作欲望。

师问:

请大家清理一下自己所搜集的物品,看一看,想一想,我们怎么利用自己所收集的物品来来做出花的形状?

(学生这时翻看着自己带的物品非常兴奋,纷纷举手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

老师,我收集的是绳子,我想着可以将绳子卷成花的形状。

生2:

老师,我把上次吃过的糖果的包装纸捡来了,纸的表面很亮,我想可以把它用剪的方法来做成花的形状。

师:

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伸手了吧,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把我们搜集到的“废物”充分利用起来,创作一幅独特的花卉作品吧!

7、创作实践:

要求学生首先将所带废旧物品分类,利用现有的材料采用各种可操作性方法创作一幅花卉作品。

(作业可单独完成亦可小组合作完成)

◆真正美的思想最后要通过人的双手来塑造和表达,所以实践的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动手制作是本堂课的关键环节。

我所采用的是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多样性联想和创意组合创作,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并学会独立思考。

许多学生非常热情地将他们的想法与老师讨论交流,在得出最佳的创新思想后,就动手制作起来了。

当然我会强调几个在手工制作方面的技能要点:

如在剪刻物体时要小心,如何使形象保持完整,防止断裂;粘贴要仔细,当心功亏一箦等等,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做事认真,细致耐心的良好习惯。

8、展示与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并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本组作品的创意思想及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及评价,并提出好的建议,老师对各小组的作品予以表扬及肯定,并及时对作品加以补充建议。

(以上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展示)

(材料:

一次性杯)(材料:

彩色手揉纸、铁丝)(材料:

枯树枝、红色纸)(材料:

吸管、彩色纸)

◆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并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

老师小结:

(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发现我们的身边更多的创作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发现美,创造美。

课后,请同学们多留意和搜集身边的废旧物品,看看我们还可以将他们利用起来做出什么有创意的作品。

9、课后拓展

学生在课后创作出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的作品,并在学校的美术制作馆展览,老师组织学生轮回参观。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感受。

(以下是作品在校展览的情况)

(学校展览情况实录)(材料:

彩色手揉纸、铁丝等)

(材料:

矿水泉瓶)(材料:

一次性筷、鸡毛等)(材料:

枯树枝、乒乓球、一次性筷)

(材料:

彩色纸、棉花等)(材料:

彩色纸、木屑等)(材料:

牙签、彩色纸等)

 

第7课、在生活中发现肌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肌理的形式和特点,并能对肌理的形式美感做出简单的描述并能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对人工和自然所形成的肌理做出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及特征。

3、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肌理美的形象和素材,学会运用材质表现情感。

重点:

对肌理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彩和质感等进行简单的描述。

难点:

对肌理素材的了解并能做出审美判断,要有独到见解。

解决难点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几幅同学们经常见到的实物图片如:

树皮、树叶、叶脉等)

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教师的演示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纹理图形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从天上的云朵、地下的路面、还是周围的桌椅、窗帘,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纹理图案,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温馨和美感。

增添了几分浪漫。

同学们知道这些纹理是怎样形成的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肌理)

(多媒体演示肌理效果图及局部放大图)

二、讲授新课。

1.引导观察、启示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

通过欣赏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总结出肌理的形式特点,感受其形式美。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肌理。

问: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对哪能些内容最为深刻?

为什么?

答:

我们从这些图片中看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表面这些凹凸不平、五彩纷呈的肌理效果,在这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感受到美。

师:

好!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是围绕观、看、评、说这一主题来对肌理作品进行美的探讨、研究。

首先请大家来当一个评论员来演示表述一下你对“肌理”的感受。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肌理”作品,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学生在展示收集到的作品时,要关注学生对“肌理”的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学生a、展示小海螺:

简述:

我认为小海螺外表的波纹凹凸不平和肌理效果非常的美,它使我联想到大海的波涛和翻腾的白云,就像一幅生动的画面,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师评:

好!

这位同学联想的很好,利用自然肌理发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感受,要提醒同学注意,海螺表面上的斑点与波纹线的结合,有一种韵律美。

学生b、展示一幅大理石图片:

简述:

我认为大理石自然形成的纹理图形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美感。

斑斑驳驳的表面表现出独特的质朴美。

它形成的“肌理”能让我联想一种久远的深沉的一种感受,这种感觉就象过去历史积绽所形成的一幅画面。

评述:

这位同学讲述的非常好,她把石头的形成能与历史相结合,体现出这位同学对“肌理”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但要建议同学们对节奏美和秩序美多阐述一些。

学生c、展示一幅作品:

(用绿颜色涂在纸板上,然后把黄沙撒在上边)

简述:

我的作品“无题”是受沙漠的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