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48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场与竞争分析.docx

市场与竞争分析

市场与竞争分析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Ø准确界定并评判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Ø清晰地描述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均衡,及实现均衡的原那么。

Ø说明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Ø明白古诺模型和计策论中寡头厂商的逆境。

Ø说明勾结性寡头的定价策略。

Ø正确评判竞争与垄断。

 

引导案例:

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市场结构

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做法是不同的。

农产品市场上专门少有广告,化妆品市场上要使自己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石油市场上存在各大企业之间的勾结,自来水、电力之类市场上往往是一家说了算。

这不同的营销方式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

市场结构是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上把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市场,彩电行业构成彩电市场,汽车行业确实是汽车市场。

因此,市场还包括消费者,但在那个地点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企业。

市场结构确实是不同市场上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资料来源:

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0年8月.135页

 

1、请认真摸索文中提到的几类市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这种差别由哪些因素决定?

2、经济学家把市场结构分为哪四种?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和特点

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purecompetition〕,它是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是互相独立的。

第二,产品不存在差别,是同质的。

第三,生产者能够自由出入那个行业。

第四,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

缺少上述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不是完全竞争。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因此,这两者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图6-1〔a〕、〔b〕分别表示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行业的产品供求情形以及该行业的单个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的形状。

PP

E

PPD=AR=MR

DS

OQOQ

(a)(b)

图6-1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行业、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1.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内,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存在三种情形:

〔1〕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

〔2〕亏损最小的均衡。

 

PPMC

SAC

EA

PPD=AR=MR

CB

D

OQOQQ

〔a〕〔b〕

图6-2短期内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

 

(a)(b)

图6-3短期内厂商亏损最小的均衡

〔3〕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PP

行业的均衡厂商的均衡MC

SAC

E

PP

AD=AR=MR

D

OQOQQ

(a)(b)

图6-4短期内厂商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PP

MCACMCAC

CAVCAVC

AE

PD=AR=MR

FD

OQQ0Q

(a)(b)

图6-5必须连续生产的短期亏损均衡和营业停止点

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在长期内由于新的厂商的加入而消逝。

厂商在追求利润的动机推动下,将纷纷加入有超额利润的行业,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

但只要该行业超额利润不消逝,别的厂商向那个行业的流淌就会连续下去,市场价格就会连续下降,直到新的均衡价格使该行业厂商的超额利润完全消逝为止。

如图6-6所示。

图6-6〔a〕表示由于新的厂商加入,供给能力增强,使供给曲线由S移到S1,均衡点由E移到E1,使均衡价格水平由P下降到P1,图6-6〔b〕表示单个厂商同意此价格,并按MR=MC利润最大化原那么调整产量为Q1,这时,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刚好获得正常利润。

现在,新厂商因为没有超额利润可追求,从而不再加入,原厂商因为还能够获得正常利润也可不能退出,从而实现长期均衡。

P行业的均衡SP厂商的均衡MCAC

ES1

PPAD=AR=MR

E1CB

P1P1D1=AR=MR

D

OQOQ1QQ

(a)(b)

图6-6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长期均衡:

短期盈利的调整

〔2〕短期内亏损的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原有厂商的退出而消逝。

假定某个行业有亏损,那个行业的厂商将纷纷退出那个行业,结果商品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

只要厂商的亏损不消逝,原有厂商的退出就会连续下去,价格将连续上升,直到新的均衡价格使亏损全部消逝为止。

如图6-7所示。

图6-7〔a〕表示由于原有厂商的退出,供给能力减弱,使供给曲线由S移到S1,均衡点由E移到E1,均衡价格水平由P上升到P1。

图6-7〔b〕告诉我们,厂商同意行业的价格均衡水平,并按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那么,调整产量为Q1。

这时,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刚好获得正常利润。

现在,由于原有厂商已能获得正常利润而不再退

出,新厂商也可不能加入这一行业,从而达到长期均衡。

P行业的均衡S1P厂商的均衡MCAC

S

E1CBD1=AR1=MR1

P1P1

PPAD=AR=MR

ED

OQOQ1Q

(a)(b)

图6-7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长期均衡:

短期亏损的调整

 

图6-8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图6-9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monopoly〕是指一个行业提供的某种产品只有一家生产厂商,不存在丝毫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提供产品,或者说一个厂商就代表一个行业。

厂商的供给确实是行业的供给。

第二,其产品或劳务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它不必担忧来自其他行业或厂商的竞争,垄断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威逼。

第三,垄断厂商能独自决定产品的价格,它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pricemaker〕,而不是价格的同意者,因此它能够依照情形确定价格,以确保垄断利润。

第四,存在进入壁垒,其他厂商进入那个行业是极不容易或几乎不可能。

以上这些特点是经济分析中对完全垄断的假定,现实生活中的垄断不一定严格符合这些条件,但为了理论上分析的完整和严密,做这些假定是必要的。

那么是什么缘故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垄断现象的呢?

一样认为,以下一些缘故可能会造成完全垄断:

第一、是规模经济的现象。

第二,是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

第三,是原料或生产要素的操纵,假如某个厂商操纵了某一行业生产所必需的某种原料或生产要素,它就能够独家运用这种原料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排除其他厂商进入这一行业的可能性。

第四,是由于技术专利的缘故。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

垄断条件下行业中只有一家生产厂商,因此这家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确实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

当产品的价格比较高时,社会需求量较小;当产品价格比较低时,社会需求量较大。

因此垄断厂商面对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是价格的同意者,单个厂商不论销量有多大都可不能改变市场价格,但垄断厂商是价格制定者,它要抬高价格,只需减少供给量,它要降低价格,就增加供给量。

因此垄断厂商的收益情形和完全竞争厂商不同。

它每卖出一个单位的产品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产品的单价。

设垄断厂商规定一个较高的价格,比如把单价定为9万元,现在它能够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总收益为9万元,平均收益为9万元。

假设厂商扩大自己的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价格。

当它把单价定为8万元时,销售量可达2个单位,总收益为16万元,平均收益为8万元。

其价格与销售量、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情形如表6-1所示。

从表6-1能够看出,垄断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的平均收益必定等于销售价格,即它的平均收益曲线和其需求曲线重合,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同时其数值小于平均收益。

这是因为边际收益是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当垄断厂商增加销售量时,会使价格下降,从而使前面的那些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也下降了。

因此总收益的增加量要小于单位产品的卖价,换言之,当销售价格下降时,边际收益的下降速度要比平均收益的下降速度来得快。

表6-1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表

价格P

〔万元〕

销售量Q

〔万元〕

总收益TR

〔万元〕

平均收益AR

〔万元〕

边际收益MR

〔万元〕

9

8

7

6

5

4

1

2

3

4

5

6

9

16

21

24

25

24

9

8

7

6

5

4

9

7

5

3

1

-1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平均收益等于商品价格,平均收益线确实是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因此边际收益总是位于平均收益线的左下方。

如图6-8所示。

 

ARMR

10·

6·DB

C

O····

2456810Q

MRAR

图6-8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垄断厂商自己有权决定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它能够只卖少量产品而坚持高价,也能够用低价扩大自己的供给量,那么它怎么说会如何行动呢?

明显它将依照利润原那么行事,或者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或者是使自己的亏损最小化。

1.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也有三种情形:

P

MC

PD

AC

CB

A

AR

OQMRQ

〔1〕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

〔2〕最小亏损的均衡。

 

PMC

AC

CB

PD

FEAVC

 

A

AR

OQMRQ

图6-10亏损的均衡

〔3〕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P

MCAC

PB

 

A

OQMRARQ

图6-11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2.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能够调整一些生产要素,假如短期亏损,它就可能会在长期中退出那个行业,假如有盈利,它就会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使产量由边际收益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MR=LMC〕来决定。

前面我们在讨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时指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先递减后递增。

假如垄断厂商逐步扩大规模,必定在开始时期会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使自己的盈利增加;假如它的边际收益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时期,现在的总收益必定大于总成本。

因此,在长期中垄断厂商的均衡通常会有超额利润。

又由于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行业,从而超额利润会长期存在。

其长期均衡如图6-9所示的情形相仿,只是上面的曲线AC和MC改为LAC和LMC。

四、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以上论述说明,垄断厂商对一定产量商品只索取统一价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垄断厂商为了增加利润,对不同的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即实行价格差别。

所谓价格差别〔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厂商在同一时刻、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

这些价格差别并不反映成本的差别。

要使差别定价的做法在实际上行得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市场存在着某种不完善性,以致于总的市场能够分割为许多相互独立的分市场,垄断厂商能够在这些分市场中分别实行不同的价格。

否那么,实行低价的分市场上的产品就会流到高价的分市场,使差别定价失效。

第二,各个分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我们明白,MR=(1-

),即P=MR〔

〕。

利润极大化要求满足MR=MC那个条件,因此,各个分市场的MR在利润极大化的情形下是应该相等的,也确实是说,在各个分市场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之一是他们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各个分市场的价格能够从以下式子推算出来:

P=MR〔

〕=MC〔

〕。

假如两个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同,那么在这两个分市场上的价格必定相同。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的方法一样有三种:

即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和三级价格差别。

下面分别给予介绍:

1.一级价格差别

一级价格差别〔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perfect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在确切了解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基础上,依照每个消费者情愿为每单位商品所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在一级价格差别条件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变为垄断厂商的利润。

典型的例子确实是一个远离都市的乡村大夫,关于相同的治疗,对富人和穷人分别收取不同的费用,而且是他们所情愿或能够付出的最高的价格,如此能够把穷人和富人的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大夫的利润。

图6-12表示对某一产品实行一级价格差别的情形。

p

30

29

 

13

 

D(MR)

O1234518Q

图6-12一级差别定价

2.二级价格差别

二级价格差别〔sencond-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例如某电力公司在收费价目表上把每日耗电量规定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级,耗电较少的等级价格较高,耗电较多的等级价格较低。

图6-13表示电力公司对居民实行二级价格差别的情形。

当居民每个月用电量为OQ1单位电力时,设读点的价格为P1,当他的用电量从OQ1增加到OQ2时,增加消费的部分Q1Q2按P2价格收费,当他的用电量连续从OQ2增加到OQ3单位时,增加消费的部分Q2Q3那么按更低的价格P3收费。

按照这种方法收费,在消费量为OQ3的情形下,厂商的总收入要比全部用电都按P3运算时要高。

按P3计价时,消费者剩余相当于三角形P3E3P0的面积,按二级价格差

P

P0

P1●E1

P2B ●E2

P3C ●E3

 

OQ1Q2Q3Q

图6-13二级差别价格

别定价时,消费者剩余就只剩下相当于图6-13中P0P1E1、E1BE2、E2CE3三个三角形面积了,其余的部分都被垄断厂商所攫取。

3.三级价格差别

三级价格差别〔third-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把总的市场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对每类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具体做法是:

垄断厂商能够将市场分为假设干分市场,把总的销售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使各个分市场的边际收益等于总的市场的边际收益,并依照各个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各分市场价格。

关于在同一个分市场的需求者来说,他们只面对着一个市场价格,他们支付的价格可不能随他们的购买量而变化。

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兼有垄断和竞争两种市场特点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同一行业的每个厂商生产的是异质产品〔heter-generousproducts〕,即每个厂商的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设计、技术不同或原材料不同,也有可能是因为产品外观形状、包装、商标等不同而产生的,甚至厂商的地理位置、服务态度的不同也构成了产品差异的一个方面。

因此,这些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又是相似的,它们之间有专门大的替代性。

由于产品有差别,那么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特色便构成了垄断因素,产品的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

另一方面,因为产品之间有替代性,因此不同厂商之家存在着猛烈的竞争,替代程度越高,竞争也就越猛烈。

因此就把如此的市场称为垄断竞争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的厂商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第二,同一行业中有许多厂商。

厂商的行为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阻碍,但这种阻碍是有限的。

这些厂商独立行动,并不互相勾结以操纵市场价格。

由于同一市场中有许多厂商,因此一个厂商的行为可不能阻碍市场,单个企业的行为一样也可不能引起其他厂商的对抗。

第三,厂商比较容易进出那个市场。

一样说来,垄断竞争厂商要紧是指日用轻工业、手工业、零售商业以及修理服务等行业中的厂商,这些行业中的厂商规模并不太大,所需投资不是太多,因而进出行业的障碍不大。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特点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与垄断厂商相似,而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

但由于竞争因素的存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近似于一条水平线,因此它又接近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利润曲线的高度即他卖出任一特定数量的产品所能够索取的价格,依存于被假定为与他进行竞争的整个集团的厂商的平均价格。

因为任一厂商的价格超出其他厂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购买者便会转向其他的竞争者。

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一样地讲,短期内存在超额利润,长期内,厂商那么获得正常利润。

2.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也可分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两种情形来讨论。

〔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厂商一样,存在三种均衡:

即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亏损最小的均衡和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图6-14、图6-15、图6-16分别表示了上述三种均衡的情形。

 

P

MC

AC

PD

CB

A

AR

MR

OQQ

图6-14超额利润的均衡

P

MCAC

B

C

D

PAAR

MR

OQQ

图6-15亏损的均衡

MC

PAC

B

P

AAR

MR

OQQ

图6-16正常利润的均衡

从图中能够看出,在图形的形式上,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图形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收益线的斜率和成本线的高低程度等发生了变化。

〔2〕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厂商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在长期内由于新的厂商的加入而消逝。

长期内,新厂商加入有超额利润的行业后,供给能力增加,价格下降,原有厂商的市场减少,表现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同时原有厂商为了加强竞争力,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得不采取措施使产品进一步差别化,如大量刊登广告、增加售后服务项目等,这些措施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使原有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当移动后的新需求曲线和新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超额利润完全消逝,别的厂商不再加入那个行业,原有厂商也不再为排挤新厂商加入而采取行动,从而达到新的均衡,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因此长期内,厂商均衡的条件是AR=LAC和MR=LMC,如图6-17所示。

短期内亏损的行业,在长期内由于原有厂商的退出而消逝。

长期内,一些厂商退出亏损行业后,使供给能力减弱,原有厂商市场扩大,表现为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同时,由于销售市场条件的宽松,原有厂商减少了广告、推销服务等方面的费用,成本得到降低,使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当移动后的新需求曲线和新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亏损全部消逝,厂商达到新的均衡,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如图6-17所示。

P

LMCLAC

B

P

AR

MR

OQQ

图6-17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寡头垄断〔oligopoly〕又称寡头或独占,是指如此一种市场,即一个行业的产品供给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所操纵,它们彼此势均力敌,形成这几家大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共存的局面。

这几家大企业我们称为寡头厂商,它们之间既互相依存,又存在着猛烈的竞争。

因此,寡头垄断市场尽管也包含着垄断与竞争两种因素,但和垄断竞争市场相比,寡头市场是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寡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专门少,每家厂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各悠闲价格或产量方面决策的变化都会阻碍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者的行为。

因此,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厂商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依存关系。

第二,寡头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具有不确定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专门难对产量与价格作出像别的市场那样确切而确信的回答,这要紧是因为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各企业在作出价格与产量决策时,都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而竞争对手的反应是难以推测的。

例如,某厂商试图用降价来扩大销售,在竞争对手不降价时方可实现,假设竞争对手也跟着降价,预定目标便实现不了。

第三,寡头垄断市场的产量和价格具有相对稳固性。

为了幸免竞争带来的不利后果,寡头垄断厂商确定价格和产量后一样可不能轻易改变,以幸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

第四,进入寡头垄断行业不容易。

寡头市场并不存在自然的或法律的进入限制,但存在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所引起的进入限制。

从理论上说,任何企业都能够进入寡头市场,但实际上由于这种市场上企业规模专门大,初始投资专门大,而且,原有企业已操纵了市场,因此,要进入是相当困难的。

此外,该行业中的原有寡头在彼此存在紧密关系的情形下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为确保自身利益,他们会想尽各种方法阻止新企业加入。

正因为如此,专门难用一个模型来说明所有寡头垄断厂商的均衡,我们从寡头垄断厂商间是否相互勾结动身,介绍几种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论模型。

二、古诺模型——非勾结性的寡头垄断

最早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寡头垄断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Coutnot〕,他在1838年出版的«财宝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双头垄断模型用以说明寡头厂商互相竞争而最终瓜分市场的情形。

双头垄断,又称双垄断〔bilateralmonopoly〕,是指一种产品的市场上只有两个卖者。

假定矿泉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D=D1。

厂商A第一来到市场上,他自己面临着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他按照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那么,将产量调整到全部市场需求量1200单位的一半600单位,价格为6美元。

即QA1=

接着厂商B来到市场上,他发觉市场已被厂商A占去了一半,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已不是全部,而是全部需求量的一半,即D2。

他同样依照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那么将产量调整到300单位,价格为3美元,即QB=

厂商B的矿泉水价格低廉,它能够稳固地在市场上出售300单位产品。

现在厂商A发觉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再是D1,而是原需求曲线D1减少300单位后的需求曲

P

12

 

6

4.5

3

D2D3D=D1

D5

O3004004506001200Q

图6-18古诺模型

线D3,因此,将产量定在450单位,价格为4.5美元,即QA2=

这时寡头厂商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