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二次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528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03第二次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第二次考试.docx

《03第二次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二次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第二次考试.docx

03第二次考试

山东省济北中学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2017.0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所有试题都要答在答题卡上。

第l卷(3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B.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

C.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D.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B.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较高,鲁迅和徐志摩的工资收入就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他们如果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D.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提高与群众说话的水平,根本在于心中要有群众,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要与群众打成一片。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从叙事的角度看,《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富的细节描写。

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A.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

B.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C.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到魏晋的“粗陈梗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D.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到魏晋的“粗陈梗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

1.C(A项望文生义,下车伊始:

旧时只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B项用错对象,严阵以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D项褒贬不当,清规戒律:

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鞭辟入里:

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形容“评论”正确。

13.C(A项语序不当,“第一座”不应在“奥运会”之前,应移至“获得”之前。

B项成分赘余,去掉“自己的”或“私人”。

D项两面对一面。

14.B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②他本来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果过犹不及,一身奇异的装扮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曾几何时,女性只能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哪里有自己的人权和自由的?

⑤盛夏的夜晚,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⑥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B.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

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奖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C.在俄政府接连出台救市举措的同时,国际油价出现小幅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卢布,目前美元对卢布的汇率正逐步返回1比50的安全线。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13.D

14.B(A.否定不当,去掉“不”;C.成分残缺,应该在“推升了卢布”后补出宾语“汇率”;D。

语序不当,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动到“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后面。

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B.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C.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D.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A.参考译文:

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

乞丐跟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

“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

”乞丐叹息道:

“我看到很多从我面前经过的人,(他们)没有同情我的。

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

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您)还会同情我吗?

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    )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庆历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指赵惠文王在位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即宋仁宗赵祯的即位四年。

 

③干支纪年法。

如《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指公元1082年。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即公元1173年。

 

⑤《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及公元1622年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

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

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即位:

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第II卷(表达题共120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夜读书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

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

借指朝堂。

8.诗歌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请简要说明。

(5分)

答:

9.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8.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

(2分)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书里。

(3分) 

9.①感慨青春凋零,人生迟暮。

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

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

功名原本是像自己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自己太吝啬。

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

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

(每点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8.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或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2分。

)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3分)

9.

(1)惜春之情。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2)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3)故国之思。

诗人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8分)

(l)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2)“---------,--------。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雁门太守行》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征服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

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

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

 

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

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

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

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

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

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

“走!

见队长!

”倒霉透咧!

南红卫边走边想。

队长南恒是他的对头。

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

“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

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

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

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

问:

“啥事?

“光彩事!

”是葫芦的得意的调门。

南恒明白了:

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

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

“你说啥?

”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

”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

”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

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

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

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忙问:

“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

”南恒热情地说。

于是俩人走到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

”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里好舒畅,河滩里无名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

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

”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

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你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

你呢?

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

你是怯那些在“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

”南红卫反问。

“对。

”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

“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

”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

”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队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

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

“甭提了!

”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就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

”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

”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

“痛快!

我承认。

”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

“甭勾心斗角了!

老哥!

”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

”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

“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

再往下说呀!

“完了。

”南红卫说,“我睡不着。

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

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

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

“那没问题!

”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

“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

“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

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

【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

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和清经济”。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另外如“啥”“实扎扎”“甭”“咋”这些词语的运用,又使小说带有地域色彩。

B、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南红卫被抓后,自认倒霉,吃惊后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写能言善辩、南村文化最高的南红卫偷菜被抓后“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刻画出他的傲慢。

E、小说对南葫芦的语言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

“走!

见队长”刻画出南葫芦的强势;“光彩事”运用反语,刻画出南葫芦内心的得意。

(2)小说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6分)

 

(3)小说在刻画南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小说以“征服”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

(8分)

11、

(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得1分;答B、C不给分。

【D“傲慢”不准确,此时的南红卫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

B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C“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错,南红卫心存疑虑,是因为有诸多疑问想找南恒探个究竟,不能依次得出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的结论】

(2)①三处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夜深——繁星——黎明,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

②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营造出南葫芦抓偷菜贼时的紧张氛围。

③第二处烘托南恒与南红卫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

④第三处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胸襟广阔,不计前嫌。

曾经整过南恒二爸的南红卫被南葫芦抓住后,南恒为南红卫解围。

②尽心尽职,关心村里的生计。

当上队长后,打算办秦川牛繁殖场,为村里办实事。

③讲原则又有灵活性。

南恒处理了挪用公款的堂哥,但对偷大葱的南红卫因故网开一面。

【每点2分】

(4)观点一:

使主题思想集中深刻。

①小说通过写生产队长对“能人”南红卫的征服,以小见大,真实地再现了一批“文革”后农村建设者们的心理历程;②批判了勾心斗角、结怨成仇的做法,指出不正当的“征服”的荒唐和危害,表达了作者的反思;③揭示出一个道理:

征服对方,不能靠强力,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观点二:

使情节结构更加巧妙严谨。

①小说围绕“征服”展开故事情节,前半部分南红卫偷菜被抓为后半部分南恒征服南红卫作铺垫。

②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人之间的“征服”,南恒对南红卫是“软征服”,南红卫对南恒是“暗征服”,一明一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③小说以“征服”为纽带,采用插叙,带出文革中的种种内斗,使小说结构井然有序。

【除了以上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另为解读,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曾经拥有40亿元新台币身家的台湾旅游业大亨郭正利,未料投资房产失利,不但欠了15亿元新台币债,旅行社倒闭,妻子也离开了他,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曾西装笔挺、出入名车,现在穿着廉价的运动服,在市场摆摊学起叫卖哥卖起麻油鸡,对于还有2400万元新台币的债务要还,他坦然面对说:

“人生起起落落,头放低、腰放软,我将再起!

”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B.(A禅位:

君王將帝位禅让給贤人或让位。

指帝王生前將帝位傳給子孙。

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6、D(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

7.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

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

”(5分,句意正确2分,“让”译为“责备”1分,“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1分,“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1分。

⑵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5分,句意正确2分,“但”译为“只”1分,“虽”译为“即使”1分,“谁与”译为“和谁”1分。

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考中进士。

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

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

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

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

罗亨信责备他们说:

“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

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

”蒋贵不听从。

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

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