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675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docx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

和生合力美怡人心

——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和美”特色创建工作汇报

面对时代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12年以来,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通过“红色遵义,多彩校园”这一平台,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提炼并实施了“和和美美”的民族团结教育(简称“和美”教育),以和美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实施校园外显文化建设,在和美管理、高效的和美课堂建设、和美的德育工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现汇报如下:

一、和美教育创建缘由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5年9月,成立之初是一所小学,名为城关第二小学。

1987年道真自治县成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规划下,学校更名为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停招小学新生,面向县城区招收小学毕业生,1992年,遵义市行署认定为民族寄宿学校。

通过历年学校教职工的和谐相处,团结奋斗,学校办学水平得以持续提升,从2008年开始,连续五年中考成绩为全县第一。

学校发展至今,办学规模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教学班达57个,在校学生3799人,少数民族学生3481人,教职工200人。

同时,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大聚居,大融合的老少边穷县。

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13个民族,总人口34万人,其中仡佬族16万多,占全县总人口的近50%,苗族近1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近30%。

是国家级贫困县,新时期国家开发扶持的重点县。

基于我校办学历史、现状和道真自治县县情和民族大聚居,大融合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学校的未来、教师的未来、学生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各民族团结、统一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构建“和合美美”的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和美教育的定位及理念

什么是“和美”?

“和美”,本意就是“和和美美”,“和”就是“和谐、和睦”。

“美”就是“美好、美满”。

“和美”,就是和谐而美,美而和谐;和在自然,美在创造。

什么是和美教育?

就是通过整合协调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舒松、愉悦、适宜的教育氛围与环境,在师生的快乐学习与共同成长中,创造美、体验美。

道真自治县的主体民族是仡佬族,仡佬民族追求“和合”精神,这一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和美”思想一脉相承。

因此,我们的和美教育既是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这片神奇土壤上生长出的具有“根”和“魂”的特色文化教育,也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追求。

我们的和美教育以实现“三和三美”为终极目标(即“环境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和谐”;“品德修养美,文化艺术美,身心健康美”),完美地展示我们“和”的意愿,“美”的愿景及“和美”的境界追求。

我们追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彼此包容”的美好向往,实现和谐相处,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师生潜力;促进师生个体发展,集体与个体的和谐进步,最终实现美好人生的愿景。

因此,学校以“各美其美”为办学理念;以“施美为美”为校训;以“美美与共”为校风;以“美人之美”为教风;以“和乐合学”为学风,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美”文化核心价值观。

三、和美特色教育创建工作概况

在市“红色遵义,多彩校园”创建办的指导下,在重庆教育评估院冉孟凯等专家的悉心帮助下,我们认真学习“和美”教育理论,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向全校师生征求我校办学思想的建议、意见,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小组认真研究了每一位师生的建议意见,于2013年5月采用“领导、专家、教师”三结合的方式,深入讨论办学思想,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浸润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以“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为有效途径,归纳提炼适合我校实际的“和美”教育理念。

最终完成我校的一训三风,和特色学校规划手册,并按手册,从师资队伍建设、外显文化的打造、和美之星评选、和美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探索。

一是“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我校多次召集全校教师召开会议,就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和你希望学校为你的成长提供什么条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设计了“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和“你希望学校为你的成长提供什么条件”两张表格。

会后请教师们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了这两张表格,每学年末再对每位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指导,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通过一年的总结研讨,最终构建了适合我校的实际的“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模式。

二是构建了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和美之星”培养模式。

从2013年11月,学校启动了班级、学校“和美之星”评选活动。

在推行“和美之星”荣誉制度之前,我们先向全校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

结合学校“和美”办学理念,你认为我校的“最美民中学生”应该从哪些行为体现出来?

我们从老师们的调查问卷中确立了学生应该争夺的星名——和美星级奖、和美之星铜奖、银奖、金奖。

我们又向孩子们发放了调查问卷:

你认为要争得这些“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我们从孩子们的回答中确定了各种“星”应必备的条件,然后根据学校每学期、每学月设计的主题活动,各年级、各班级自主确定争星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星来争创。

最后,学校创建工作组成员一起讨论研究了“和美之班”的评比的细则,并开始试行,边实行边修改,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很大,人人争做“最美民中学生”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

三是紧紧抓住课堂主阵地,构建“和乐合学”课堂。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就“和美”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构建。

如何把课堂变成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砥砺思想、培养精神的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心灵交互塑造的课堂,舒展灵性、充满人性、张扬个性的课堂;成为民主、开放、倾听、研究、合作、竞争的课堂;成为团结、互助、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让“言传身教,施美为美”,“乐学善思,崇真求实”的教风、学风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结合学校新课程实验改革,2013年10月开始,学校就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凸现生本教育理念为核心“和美”课堂教学模式和“和美”课堂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构建。

目前,我校八个教研组已经分别提炼和总结出了各自的“和美”课堂教学模式。

如语文组的“玉和七美”课堂教学模式;数学组的“生活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当前,各教研组均把构建的“和美”课堂教学模式和“和美”课堂评价体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验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定稿。

四是做好物化,形成外显特色文化,打造“和美”的校园。

从特色教育创建以来,我校先后投入资金元,紧紧围绕“和合”教育内涵理念,统筹设计规划新校区校园环境,把仡佬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楼、围墙、花园、走廊等等,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优美祥和又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校园。

五是不断挖掘仡佬族、苗族等优秀民族文化,整理、完善、运用好《神奇的道真,美丽的家园》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在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德育等课程中融入仡佬族、苗族等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凸显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和和美美”的民族团结意识。

六是构建“和美”的德育体系。

一是坚持德育常规工作“六个坚持”。

(即坚持规范的、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坚持每天15分钟的德育课;坚持“主题班会”制度;坚持每周综合、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制度;坚持间周一次班主任集会、一月一次科任教师会和班干部联协会;坚持“文明监督岗”制度。

)二是精心设计安全、法制、禁毒等有关民族未来的主题班会或专题讲座。

三是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系列方案;四是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合校园”读书活动等,积极进行德育实践,构建和谐、和美、和乐、和悦的校园氛围,达到“和生合力”的德育效果。

四、特色教育创建工作的几点感受

1、特色创建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特色创建工作才有载体,有抓手。

2、特色教育创建不是校长一个人或校委会几个人的事,是一所学校所有人(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与体验。

这种过程与体验应该体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以及教师的发展方向与成长空间。

3、特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积淀。

在实施和美教育创建的过程中,我们明白:

和美文化的呈现方式不仅是外显的校园文化,更应以是师生表现出来的以和美为特征文化自觉(行为习惯、气质)。

4、和美教育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尊重师生个性差异前提下体现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

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我们和美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学校教育诸要素的整合,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5、“和美教育”应该体现以教学中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和谐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是手段,学生的发展是目的,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全面、自由发展。

 

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和美”特色学校创建自查报告

我校自2012年申报创建“和美”特色学校以来,一直遵循“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和美”特色校园文化,现将我校创建“和美”特色校园文化的情况总结如下:

1、立足县情,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特色理念

我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

我校三千七百七十八名学生分别来自十四个不同的乡镇、十多个少数民族,为此,我校将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为创建“和和美美”(下简称“和美”)特色文化。

“和美”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我校是民族寄宿制学校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美为荣”的传统美德,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民族中学围绕“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美美与共”的校风、“施美为美”的校训、“美人之美”的教风,全体师生把这种美展现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从而形成我们美的校风,美的教风,美的学风,进而形成“美美与共”的美好局面。

学校在管理、德育、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校园外显文化方面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进行。

二、紧紧围绕“和美”特色文化,大力实施特色实践活动。

(一)立足学校实际实施特色管理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小组,并按部门进行分工,以此推动学校方方面面常规工作及学校“和美”教育工作,并按时上交《工作推进月报表》和工作简报。

2、立足校情,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了常规管理制度近三十个,基本满足学校管理要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和美”教育理念。

(二)立足校本课程,努力构建“和美”特色课堂

1、特色课程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激励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成为有创新、有责任感、不怕困难、积极上进、适应社会的人才之美。

2、围绕“和美”教育理念,各教研组创建了符合各自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实践和反思,因时制宜,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难题,真正体现“各美其美”理念,编有《神奇道真,美丽的家园》、《打篾鸡蛋》、《大象拔河》等校本教材。

3、各教研组能够按照各自创建的“和美”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反思,评价,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评价。

学校有专门对校本课程及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

(三)抓实校本研修,打造特色教学活动

1、教学理念体现“美人之美”的内涵理念,在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美,让学生充分展示美,使学生美更美。

在增益学生美的同时也增益教师的美,学生的美和教师的美相辅相成,相互砥砺,相互增长。

2、学校制定有课堂教学评价、评估体系,并注重教学过程、结果和方式方法的评价(即教学过程体现“和”,结果体现“美”),并围绕“课堂达标”课、公开课、汇报课等开展活动,对“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

重点突出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合作美、实践美等方面的评价。

3、各教研组都有符合本学科特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和美”课堂教学模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都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四)注重科研兴校,努力抓好特色科研

1、我校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物理、生化、体育、艺科八个教研组;每个组都按照学校“和美”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每个组都有自己的教研时间,教务处安排专人蹲组督促活动开展情况。

各教研组都能围绕“和美”教育内涵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紧扣“过程做好要和,过程完善也要和;做好过程是美,完善过程也是美”的观念,开展教科研工作。

2、课题研究一直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根本保证,目前,我校共有四个省级、两个市级、一个县级课题,基本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课题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开展“和美”特色教育活动

1、我校有专任教师18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5人,一级教师95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1人,有市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2人,市级骨干7人,县级骨干18人。

这些教师覆盖我校所有学科,是我校设施“和美”特色教育的师资保障。

2、我校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凝聚力强,能够很好的执行学校办学理念,将“美人之美”,“施美为美”的教风和校训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行动,贯穿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

3、能够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校园环境,将仡佬族、苗族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环境的打造之中,走廊以表现56个民族特征的烙画装饰,表现56个民族“和和美美”是一家的主题。

校园主体建筑表现仡佬民居样式,“黄干金竹”表现仡佬人民高风亮节,虚心向上的民族情怀.....学生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一定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我校艺科组教师充分发挥书法特长,将体现“和美”特色的书法作品展示在教学楼走廊、办公室墙壁上,使校园“和美”特色文化更加浓厚。

5、根据特色环境建设要求,我校57个班级都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紧紧围绕“和美”主题,提出了符合本班特点,有本班特色的班风、班训和班级口号,班主任老师有寄语。

并由学校统一格式,做成展板,悬挂于教室门口,激励学生上进。

并在学校通道专门开辟“校园文化墙”,为各班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6、我校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各类办公设备等基本满足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7、在“和美”特色教育创建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设施设备,使其发挥作用。

四、将“和美”实践活动渗透到师生工作学习中

1、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为了将“和美”文化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近大自然,去发现生活的美,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大力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为此,学校专门出台了《民族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全校老师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采取个人与家长合作模式或小组合作模式到社区、乡村、工厂、野外等进行访问、考察、体验和感受生活。

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劳动体验,增进了合作意识,还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体验到了生活真正的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创建办关于“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相关要求,我校结合学校创建“和美”校园文化的实际,于2013年10月举办了“和美”教育演讲赛活动。

本次演讲赛由民族中学语文组具体负责筹办,演讲赛活动的主题为“和美民中,美人美事”,参赛对象为八年级全体学生共计1300多人。

活动开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赛阶段,由八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分班举行,学生全员参与,每班推选出一名优胜者参加决赛活动。

第二阶段为决赛阶段,于10月24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共有21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在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演讲中,21名选手大展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才能,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热情讴歌了民中师生在“以校为家”、“创建‘和美’校园”、“勤学进取”等方面的感人事迹,不时搏得现场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同年12月,在学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规划下,语文组又具体承办了主题为“施美为美,美美与共”的演讲赛活动。

参赛对象为七年级全体学生共计1400多人。

活动开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赛阶段,由七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分班举行,学生全员参与,每班推选出一名优胜者参加决赛活动。

第二阶段为决赛阶段,于12月6日在学校操场举行,共有22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在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演讲中,22名选手大展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才能,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热情讴歌了民中师生在“以校为家”、“创建‘和美’校园”、“勤学进取”、“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感人事迹,不时搏得现场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4、为了将“和美”文化渗透到教职工工作生活中,彰显民中“和美”特色文化。

学校工会组织开展了迎元旦“和美联欢会”。

各教研组积极筹备“元旦和美联欢会”文艺节目,全体教职工于2013年12月31日下午14:

00在学校大礼堂开展了“庆元旦和美联欢会”。

本次活动共有八个教研组16个文艺节目参赛,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载歌载舞,唱出了民中人的“和美”精神,舞出了民中人的“和美”青春。

五、全校师生合乐合学,取得了良好的特色成果

1、学校“和美”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深入师生头脑,得到全体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2、学校的”和美“教育理念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县教研室多次在我校举办优质课大赛,让参赛教师到我校感受”和美“氛围;县宣传部门、县关工委多次在我校举办大型演讲赛;新华网、中国文明网、贵州精神文明网、遵义市委统战部等多家网站,贵州民族报、遵义日报、道真报等报社对我校办学进行了宣传报道。

3、学校办学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我校近三年学生人数每年以500人递增,2013年秋季,七年级新生报名人数更是突破1500人,远远超出我校计划招生人数。

目前,我校3778名学生均全面发展,在校能遵章守纪,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素质高。

我校有少数民族学生3180名,各民族学生在“和美”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均能和和美美,美美与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4、“和美”特色教育的打造使教师有了展现专业和特长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刚开始很多老师不知什么“特色教育”,打造特色教育有什么用,更不知工作从何入手,为此,学校加大培训的力度,请专家,搞宣传,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多次召开特色创建工作会议,举行“和美民中”及“施美为美、美美与共”演讲活动等,使教师具有研究“和美”特色教育的知识与能力。

老师们在“和美”特色创建的的学习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教师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科研的骨干。

5、学校编辑了校刊《翔鹤苑》,收录了师生优秀文学作品,向社会展示了民中“和美”特色文化成果;成功举办了五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正在筹备第六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有教师论文、获奖等成果集若干;学校教师多次发表论文并获奖、在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学校获省级文明、市级法制进校园先进校、多次获教育教学质量、安全文明校县级表彰;

我校“和美”特色文化正在渗透到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中,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全校师生的头脑中,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和美”特色文化一定会民族中学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绚丽多姿的风采!

撑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片天

——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民宗、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9年,编写完成了《神奇的道真,美丽的家园》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并以地方课的形式排上课表,真正走进课堂,成为传承优秀仡佬、苗族民族民间文化载体;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自2008年以来,连续开展了四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推出了十多个赋有民族特色的原创舞蹈节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激发了全体师生对我县民族知识、民族风情的的极大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传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撑起了一片蓝天。

一、主要成就和经验

1、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确立创办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和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道真民族中学是道真自治县唯一的县直属少数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是2001年贵州省新建11所少数民族自治县寄宿制中学之一。

学校现有学生3206人,少数民族学生288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0%以上,因此,长期以来,各届领导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探求和寻找一个使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契机——如何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办出民族特色。

机会终于来了,2007年,学校申报贵州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项目校”获得成功,在自治县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民宗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在原实施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寄宿制班,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以精细管理孕育文化,以民族特色创建品牌,以特色品牌赢得效益”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并确定了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挖掘,整理,传承仡佬族、苗族优秀文化,整合校园时代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校园师生生活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并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由此,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2009年9月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2、上级领导亲切关怀,学校领导充分重视,以课堂、活动为载体,挖掘,整理,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1)、道真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苗族、仡佬族自治县之一,民族节日、民族风情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等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厚,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资源。

加之,近年来自治县政府本身就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和整理,推出了系列民族文化成果;出版了民族文化系列丛书;推出了民歌精选光盘和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

而学校是自治县唯一的县直属少数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所以,深得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他们不光从政策上支持,还从经费上支持我们,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仡佬族、苗族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至今,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对学校民族教育经费专款就达30余万元,帮助我们完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的添置和场地的修建,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的开展,为学校创建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传承优秀仡佬民族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校领导充分重视和周密部署。

为实现“挖掘,整理,传承优秀仡佬民族文化,创建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亲任组长,主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的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2007年3月始,结合学校实际,连续五年出台了《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明确了主题,确立了内容,筹划了建设进程,并设立专项经费以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学校还先后通过中层干部会议、年级主任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动员宣传,营造了一个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浓厚氛围。

同时,学校还将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王琦校长还亲自带领教师到我县各乡镇采风,为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神奇的道真,美丽的家园》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安排学校最强的教师进行教学,优先解决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所需要的器材、设备;每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学校领导也总是亲临指导。

(3)、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打造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受益学生多。

将本地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引进课堂教学是我们传承优秀仡佬民族文化,打造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