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809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docx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

第三节 羧酸 酯

 1.熟悉羧酸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乙酸的酸性,明确乙酸酯化反应的断键特点。

 

3.了解酯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酯的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的差别。

 4.掌握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

 羧 酸[学生用书P46]

1.羧酸的结构和分类

(1)概念:

由烃基与羧基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2)通式:

R—COOH(R为烃基或氢原子),官能团:

—COOH。

饱和一元脂肪酸的分子通式:

CnH2n+1COOH或CmH2mO2。

(3)分类

①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

羧酸

②按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分

羧酸

2.乙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熔点

无色

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16.6℃,温度低于熔点凝结成冰样晶体,又称冰醋酸

(2)化学性质

①酸性:

CH3COOHCH3COO-+H+,乙酸是一种弱酸,比碳酸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例如: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②酯化反应

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主要取决于官能团—COOH。

 

(1)弱酸性

由于—COOH能电离出H+,使羧酸具有弱酸性。

羧酸具有酸的通性。

例如:

2RCOOH+Na2CO3―→2RCOONa+CO2↑+H2O。

(2)酯化反应

反应原理:

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情况下,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

(2)向苯酚和醋酸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都变为红色。

(  )

(3)1molC2H5OH和1mol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完全反应生成1molCH3COOC2H5。

(  )

(4)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一定条件下乙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

(5)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  )

答案:

(1)√ 

(2)× (3)× (4)× (5)×

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解析:

选B。

CH3COOH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是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可以电离出H+,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链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才叫羧酸

B.饱和一元脂肪酸的组成符合通式CnH2nO2

C.羧酸在常温下都呈液态

D.羧酸的官能团是COOH

答案:

B

1.酯化反应的规律

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即“酸脱羟基醇脱氢”。

2.酯化反应的类型

(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3)二元醇与一元羧酸之间的酯化反应

(4)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的酯化反应

(该反应将在第五章中学到)

 

 已知

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当CCH318OOH与

发生酯化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是(  )

[解析] 因存在

平衡,因此可发生的反应有两种可能,如下所示:

[答案] A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1.现有甲基、羟基、羧基、苯基四种基团,两两组合形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有(  )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

选B。

此题是联系结构和性质的一种题型,首先,四种基团两两组合可得6种物质,即CH3OH、CH3COOH、

、H2CO3、

注意不要漏掉H2CO3(结构简式为

)。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选A。

A.由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两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该选项正确。

B.苹果酸中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故1mol苹果酸只能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该选项错误。

C.羧基和羟基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故1mol苹果酸能与3molNa反应生成1.5molH2,该选项错误。

D.此结构简式与题干中的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该选项错误。

 酯化反应

3.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B.18

C.20D.22

解析:

选C。

抓住酯化反应的机理,即“酸脱羟基,醇脱氢”:

,由以上可知生成的水中有18O,H

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故选C。

4.(2016·高考上海卷)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可) 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2)中和乙酸 溶解乙醇 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

(3)振荡 静置

(4)原料损失较大 易发生副反应 乙醚 蒸馏

 酯[学生用书P48]

1.组成和结构

(1)酯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简写成RCO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R是烃基,也可以是H,但R'只能是烃基。

(2)羧酸酯的官能团是

(3)饱和一元羧酸CnH2n+1COOH和饱和一元醇CmH2m+1OH生成酯的结构简式为

,故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CnH2nO2(n≥2)。

(4)命名:

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为某酸某酯,如CH3COOCH2CH3:

乙酸乙酯;HCOOCH2CH3:

甲酸乙酯。

2.性质(化学性质以CH3COOC2H5为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

(2)酯化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

(  )

(3)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  )

(4)一定条件下,

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  )

答案:

(1)√ 

(2)× (3)×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和醇发生的反应一定是酯化反应

B.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弯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

B

3.有机物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它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③⑤

1.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反应关系

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催化剂

浓硫酸

稀硫酸或NaOH

催化剂的其他作用

吸收水使平衡右移,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增大酯的水解程度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2.酯水解时的定量关系

(1)1mol

水解一般需要1molH2O(或1molNaOH)生成1mol—COOH(或—COONa)和1mol—OH,

酯化反应中,1mol—COOH和1mol—OH酯化生成1mol

和1molH2O。

(2)羧酸的酚酯水解时,由于生成酚钠,增加了NaOH的消耗量,

3.酯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书写酯的同分异构体时,主要通过变换

两侧的碳原子来完成,减去

左侧的C原子加在

的右侧,如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如下几种:

(2)书写时,还要注意酯结构中来自羧酸和醇部分的碳链异构引起的同分异构体。

 邻甲基苯甲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但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   B.3种

C.4种D.5种

[解析] 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必须含有苯环,若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其中一个是甲基,另一个是酯基,它们分别为

;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为

[答案] D

若上述例题中属于酯的条件改为“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即不再限制必含甲基,则其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解析:

有6种,增加了

答案:

6

 酯的结构与性质

1.乙酸甲酯在KOH溶液催化下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乙酸和甲醇B.乙酸钾和乙醇

C.甲酸和甲醇D.乙酸钾和甲醇

解析:

选D。

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会继续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中草药秦皮中含有七叶树内酯,其结构简式为

,具有抗菌作用。

若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3mol、2molB.3mol、3mol

C.2mol、2molD.3mol、4mol

解析:

选D。

从七叶树内酯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右侧的环不是苯环,1mol七叶树内酯分子中含有2mol酚羟基,可以和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1mol酯基水解后产生1mol酚羟基和1mol羧基,消耗2molNaOH;含酚羟基的苯环上可发生溴的取代反应,消耗2molBr2,而右侧环上的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molBr2。

因此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反应消耗3molBr2、4molNaOH。

3.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8O2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3molH2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D.在碱性条件下水解,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molNaOH

解析:

选C。

该有机物中有12个碳原子,A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该有机物中能消耗NaOH的只有酯基,D项错误。

4.化合物A,学名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将A跟足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钠盐,其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________。

A.NaOHB.Na2CO3

C.NaHCO3D.NaCl

(2)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属于酚类又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____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但不属于酯类,也不属于羧酸类的化合物必定含有________基(填写除了羟基以外的官能团名称)。

答案:

(1)C 

(2)3 

 (3)醛

重难易错提炼

1.了解一个顺序:

羟基氢的活泼性顺序为羧基>酚羟基>水中羟基>醇羟基。

2.掌握酯化反应

(1)实质:

酸脱羟基,醇脱氢;

(2)重要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3)条件:

浓硫酸且需要加热。

3.掌握酯水解的重要条件及规律

(1)稀硫酸加热,此时酯水解生成羧酸和醇;

(2)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此时酯水解生成羧酸钠和醇。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05(单独成册)]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  )

A.乙二酸   B.苯甲酸

C.硬脂酸D.石炭酸

解析:

选D。

要确定有机物是否为羧酸,关键看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羧基。

石炭酸即苯酚,属于酚类。

2.下列有关乙酸结构的表示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比例模型为

B.乙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D.乙酸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解析:

选B。

乙酸分子中含有甲基,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3.某同学在学习了乙酸的性质后,根据甲酸的结构(

)对甲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下列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能与单质镁反应

解析:

选C。

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具有醛与羧酸的双重性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COOH与R′OH发生酯化反应时生成ROOCR′

B.能与NaOH溶液反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

C.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D.甲醛与乙酸乙酯的最简式相同

解析:

选C。

发生酯化反应时,R′OH脱去羟基上的H原子,RCOOH脱去羟基,反应生成RCOOR′,故A错误;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乙酸或甲酸甲酯,两者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羧酸,可能为酯类,故B错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酸的分子式都是C3H6O2,三者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甲醛的最简式和分子式都是CH2O,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最简式为C2H4O,所以甲醛与乙酸乙酯的最简式不同,故D错误。

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0H18O3,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1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8H16O2B.C8H16O3

C.C8H14O2D.C8H14O3

解析:

选D。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0H18O3,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1mol乙醇,说明酯中含有1个酯基,设羧酸为M,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0H18O3+H2O

M+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M的分子式为C8H14O3,选项D符合题意。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导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解析:

选C。

A项,该反应温度为115~125℃,超过了100℃,故不能用水浴加热;B项,长导管可以进行冷凝回流;C项,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酯在强碱性条件下会发生较彻底的水解反应;D项,增大乙酸的量可提高醇的转化率。

7.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取一定量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充分反应(反应时可加热煮沸),则Na、NaOH、NaH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2∶1B.1∶1∶1

C.3∶2∶1D.3∶3∶2

解析:

选C。

有机物A的分子中含有醇羟基、酚羟基、醛基、羧基,因此它同时具有醇、酚、醛、酸四类物质的化学特性。

与钠反应时,酚羟基、羧基、醇羟基均能参加反应,1molA消耗3molNa;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羧基,1molA消耗2molNaOH;与NaHCO3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1molA能与1molNaHCO3反应。

故Na、NaOH、NaH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关于它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溶于NaOH溶液中,且1mol该有机物消耗3molNaOH;③能水解生成两种酸;④不能使溴水褪色;⑤能发生酯化反应;⑥有酸性。

A.①②③B.②③⑤

C.仅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选D。

所给结构中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COOH,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OOH和

两种酸,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NaOH;不含

及—C≡C—等,不与溴水反应。

9.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A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生成酯C(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符合此条件的酯有(  )

A.1种B.2种

C.3种D.4种

解析:

选D。

羧酸A可由醇B氧化得到,则醇B结构简式为R—CH2OH。

因酯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故分子式为C10H20O2,即醇为C4H9—CH2OH,而—C4H9有4种结构,故酯C有4种同分异构体。

10.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1)苹果酸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取代反应

(3)物质A(C4H5O4Br)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苹果酸和溴化氢。

由A制取苹果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苹果酸即α羟基丁二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

(2)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3)由苹果酸的结构可反推出C4H5O4Br的结构为

,即可写出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羟基 羧基 

(2)①③

11.醋柳酯是一种镇咳祛痰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症等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醋柳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醋柳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是高分子化合物

B.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只生成2种有机物

(3)1mol醋柳酯最多能与________molNaOH反应,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醋柳酯中含有酯基、苯环、醚键等,其中苯环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将酯基断开可得到CH3COOH、

,共3种有机物。

(3)一般的酯类物质水解后得到羧酸和醇,其中羧基能与NaOH反应,但羧酸酚酯水解时会得到羧酸和酚类,二者皆能与NaOH反应,本题物质要考虑该种情况。

答案:

(1)C16H14O5 

(2)B (3)4

[能力提升]

12.已知酸性:

>HCO

,现要将

转变为

,可行的方法是(  )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②与稀H2SO4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③加热该物质的溶液,再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④与稀H2SO4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羧酸、酚的酸性差异。

13.分子组成为C3H5O2Cl的含氯有机物A,与NaOH水溶液反应并将其酸化,得到分子组成为C3H6O3的有机物B,在适当条件下,每两分子B可以相互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分子C,那么C的结构不可能是(  )

解析:

选B。

C3H5O2Cl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并酸化后产物为C3H6O3,结合题干信息,故A的可能结构为CH2ClCH2COOH或CH3CHClCOOH,则B的可能结构为HOCH2CH2COOH或CH3CH(OH)COOH,故C的结构不可能为B选项。

14.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甲醇、甲酸、乙醇、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鉴定时有下列现象: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沉淀不溶解;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溶液红色逐渐变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B.一定含有甲酸乙酯和乙醇

C.一定含有甲酸乙酯,可能含有甲醇和乙醇

D.几种物质都含有

解析:

选C。

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甲酸、甲酸乙酯;现象②说明混合物中无甲酸;现象③说明混合物中含有酯,即甲酸乙酯,故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酸乙酯,一定不含甲酸,可能含有甲醇和乙醇。

15.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44

78.0

0.789

乙酸

16.6

118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硫酸(98%)

338

1.84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加热,取下小试管B,充分振荡,静置。

振荡后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上层液体变薄

B.下层液体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

C.有气体产生

D.有果香味

(2)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离:

①试剂1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1是________,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试剂2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2是________________;

⑤操作3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图中________(填“a”“b”“c”或“d”)所示,在该操作中,除蒸馏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