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8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城市圈西翼三乡宝地江汉明珠湖北省天门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南官话-武天片-天门话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白龙寺,文学泉,钟惺墓,谭元春墓,石家河遗址,陆羽故里园等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天门站,天门南站

车牌代码:

鄂R

展开

城市简介

  天门市古称竟陵,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蒸菜之乡和棉花之乡。

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之列。

地理位置

  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东邻汉川市、应城

本数据来源于XX地图,最终结果以XX地图数据为准。

市,南邻仙桃市、潜江市,北邻京山县、钟祥市,西邻沙洋县。

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武汉,西通荆宜,位于武汉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点,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

紧衔107、318国道,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

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

  天门市是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天门市,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

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西汉时,竟陵县隶属江夏郡。

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

至东汉又复名竟陵县。

  三国时,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竟陵县属竟陵郡,郡治设石城(今钟祥市)。

东晋末年,分竟陵县设置霄城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竟陵县属郢州竟陵郡。

南齐建元元年(479年),迁竟陵郡治至竟陵县境。

梁大宝元年(550年),竟陵县并入霄城县,仍属郢州竟陵郡,郡治设霄城。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霄城县改为竟陵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竟陵县属复州所辖,州治设竟陵。

仁寿三年(603年),复州治所迁至建兴县(沔阳)。

大业初,复将州改郡,复州改为沔阳郡,竟陵县属沔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沔阳郡改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

贞观七年(633年)州治又迁沔阳,属山南道。

天宝元年(742年),复州改为竟陵郡,属山南东道所辖。

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复州。

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再迁竟陵。

  五代时期,竟陵县一直为州(郡)治所。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为避石敬瑭名讳(“敬”与“竟”同音),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天福五年,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

后汉复名竟陵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再改竟陵县为景陵县,由湖北路复州所辖。

熙宁六年(1073年)撤销复州,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安州(州治设今安陆县)。

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复州建制,州治设景陵县。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于景陵设置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

绍兴三年(1133年),又于景陵设荆湖北路安抚使,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复州。

端平三年(1236年),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迁至沔阳。

由于蒙古军南下,州、县治所亦随迁至沔阳,后转徙频繁。

  元代,景陵县先后属复州、复州路,沔阳府所辖。

  明代初期,景陵县为景陵卫。

洪武三年(1370年),撤卫改县,隶属沔阳府。

洪武九年改府为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

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治所在今钟祥市)所辖,景陵县亦随属承天府沔阳州。

天启年间,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

  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

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

  民国初期,天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所辖。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天门县为省直辖。

民国21年,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天门县城。

  民国25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直至民国37年(1948年)9月24日天门县城解放为止。

  民国28年6月,天门县国民党政府迁至第三区合丰店;

民国32年春,迁至京山县六房嘴与随县之环潭;

民国34年9月迁回竟陵镇。

  1938年1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天汉县、天京潜县,1948年属江汉地区行政公署鄂中专区。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同月25日撤销天京潜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

同年7月,改属湖北省荆州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

  1950年6月,天门县汉江以南的毛咀区划入沔阳县。

同时,沔阳县汉江以北的仙北等地划入天门县。

1955年7月,潜江县汉江以北的张港,京山县的多宝、拖市划入天门县,1996年11月蒋湖农场回归天门,2001年8月总后沉湖基地(天门部分)移交天门,形成现境。

  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

1994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发〔1994〕143号文件,决定天门市实行省辖直管。

城市特色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

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

  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

天门景色(7张)

时期等几个阶段。

  天门市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

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超过10万人,被誉为全国的“状元之乡”。

名胜古迹遍天门。

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

  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自然气候

  天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

 

天门田野间

期短的气候特点。

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该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

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

  冬季,天门受变性及第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寒冷,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8℃,常有冻害。

  夏季,天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之间。

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

梅雨期多暴雨,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

  春秋为季风交替季节。

春季时冷时热多阴雨冷害。

秋季年际的差异大,大多数年份秋热气爽,但有的年份阴雨连绵出现“秋寒”。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

  天门市版图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

全市耕地15.62万公顷;

林地15044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4842.67公顷,疏林地201.33公顷;

水域用地52113.34公顷,其中湖泊养殖湖面16397.31公顷,河渠19104.63公顷,堤防2985.88公顷;

城镇建设及居住用地25260.30公顷;

交通设施及道路建设用地6445.18公顷;

其它占地1582.42公顷,尚未利用地6780.93公顷。

矿产资源

  天门市目前已查明的矿产有:

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等,其中原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天门市自1988年7月开始盐矿的勘探。

1990年10月湖北省储委通过的地质报告认可天门市小板盐矿区的储量为:

表内盐储量C+D级10528万吨,表外盐储量C+D级23866万吨。

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小板镇境内,开采条件好,硫酸钠含量高,表内体共生硫酸钠储量C+D级668万吨,表外伴生硫酸钠储量C+D级4142万吨。

盐和芒硝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中区北部一级小板凹陷中。

石油已经开采,现彭市、张港油区年开采量约为20万吨。

水利资源

  天门市地域属古云梦泽水域,历史上河、湖多为吞吐调纳汉江的开敞湖与岔流。

随着汉江干堤的形成,市境

汉江

湖、河成为内湖、内河。

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河道总长600余公里,河网密度为231米/平方公里。

其中汉江源出陕西宁强县,过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137.25公里;

天门河源出京山县深赶冲,经京山县、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109公里;

汉北河为人工河,1970年通水,市境流长35公里。

有湖泊57个,正常水位时湖水面积3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

  天门市平均年降水量28.6亿立方米,但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在时间上分布不均,故降水量的直接利用率不高,仅为年降水总量的18.5—23.8%,加上市内水库、湖泊和塘堰的调蓄能力,其利用率也只有22.8—27.2%。

平均年径流量为8.55亿立方米,其中市北部低丘和岗状平原为2.52亿立方米,中南部河湖平原为6.03亿立方米。

时间分配为7月最大,占21.7%,1月最小,占2.3%。

地下水储量为384.58亿立方米,每年可采地下水16.98亿立方米。

主要物产

  天门市已查明的矿产有:

  资源丰富,除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外,野生动植物约有1100余种,其中动物200余种,植物900余种。

  农作物:

棉花、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荞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苎麻、黄红麻、甘蔗、烟叶等。

  动物:

兽类有黄鼬(黄鼠狼)、水獭、草兔、狗獾、狐、牙獐、貉、小麝鼠、豹猫、刺猬、家蝠、穿山甲、长吻松鼠计13种,其中,黄鼬、水獭是著名的毛皮兽,豹猫、穿山甲可入药。

鸟类43种。

鱼类64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鳅科次之,有不少重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鲤、鲫、黄鳝、鳜、长江银鱼、红鱿、河豚等。

软体动物15种,其中产于天门河的橄榄蛏蚌(俗名义河蚶)为名贵水产品,享誉全国;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分布在张家大湖等湖泊,是培育珍珠的优良母体品种。

两栖动物4种,其中蟾蜍可入药。

爬行动物11种,其中龟、鳖为贵重滋补品。

蠕动动物2种。

节肢动物5种,其中虾、螃蟹、蜈蚣经济价值均较高。

虫类14种,其中蜜蜂、蚕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其它30余种。

  植物:

在900余种植物中,有药材9类152种,其中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31.8吨,其中野生半夏行销国内,有“荆半夏”之称,1976年采挖量达到155吨;

枸杞远销江浙两广等地,1981年产量达到8吨;

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荠、菱菜等。

全市蔬菜有12类,70多个品种。

果树30余种,其中无花果树、银杏(白果)树等为珍贵树种。

花卉有7类,188个品种。

  主要土特产有黄花菜,1985年栽植14754亩,总产2511.7吨,1979年以来,每年上调到省的商品黄花菜,约占全省上调数的45%,还有蓖麻、药材、大豆和茶叶等。

经济概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门经济发展经历了逐步复苏、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

1978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9亿元,到“六五”时期,天门经济步入复苏阶段,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年均递增17.4%;

“七五”时期天门市经济步入全面发展阶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年均递增6.8%;

“八五”时期天门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元,年均递增14.3%;

“九五”时期是天门经济稳步发展的时期,200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56亿元,比1995年增长78.2%,年均递增12.2%;

“十五”时期,是天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天门经济和社会事业呈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全市GDP达300亿元,增长14.6%。

经济现状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今年1至10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49.3%;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

54亿元,同比增长55.5%;

固定资产投资104.4亿元,同比增长3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亿元,同比增长17.6%。

预计今年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9%;

地方财政总收入11.1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年均增长3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年均增长37。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是2006年的2.27倍,年均增长17.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0元,年均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年均增长13%。

  2010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48亿元,增长14.8%;

地方财政总收入7.8亿元,增长28.7%;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增长3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9亿元,增长31.9%;

外贸出口4495万美元,增长45.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09元,增长8.6%;

农民人均纯收入6207元,增长16.54%;

年末存款余额206.95亿元,增长24%,贷款余额61.92亿元,增长33.4%。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引进项目75个,新建、扩建、跨年度建设项目到位资金39.49亿元。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工业企业税收千万元培育工程”,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32家,达到295家。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1亿元,增长37.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25.1%。

37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其中13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培育企业”行列。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主要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

预计粮食总产62.75万吨,市级粮食储备达到1.25万吨,首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棉花总产5.01万吨,油料总产10.74万吨,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生猪出栏110.2万头,水产品产量11万吨。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8家。

农产品加工园被纳入全省2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20%。

农家店累计达到709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基本实现。

传统商贸服务业有所提升。

华泰五星级酒店正在进行内装修,天门?

义乌小商品城试营业。

天门(新城)中央商务区、天门物流园加紧建设,天门世贸中心、汽车4S店等一批新项目已经启动。

商业地产开发加快,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提高,融资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引进汇丰银行设立了村镇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改革顺利推进。

连续4年被评为“A级金融信用市”。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武荆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武荆连接线基本完工。

荷沙线东段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已经启动,荷沙线西段、汉宜线、分当线等60公里路面大修基本完成。

新修通村公路624公里。

改造了14座农村公路危桥。

汉宜铁路天门南站站场建设已经启动,今年可望通车。

长荆铁路货运支线已经完成预可研,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项目纳入省“十二五”规划。

汉北河航道疏浚工程已经完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正抓紧进行,天门工业园港区项目通过工可评审。

[1]

人口概况

  天门市有少数民族20个,约5200人,主要分布在岳口、彭市、渔薪、蒋湖等地,其中回族、壮族、土家族人口较多,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2007年出生人口1.36万人,死亡人口为0.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5‰。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6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8.36万人,占36%;

农村人口为103.74万人,占64%,男性人口为85.3万人,占总人口的52.62%;

女性人口为76.8万人,占总人口的47.38%。

0—14岁人口为3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6%;

15—64岁人口比重为69.3%;

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9万人,比重为6.1%。

全市常住人口为139.5万人。

天门教育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一所--天门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校264所,其中高中11所(含职业中学2所)、初中48所(含民办学校7所)、小学20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203906人,其中小学生81349人,初中生81232人,高中生41325人;

全市现有教职工11157人,其中国家教师8794人,代课教师2363人。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近10万人,其中清华、北大194人,著名作家秦牧曾在《文汇报》上撰文称“天门上了状元榜”,《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杜若原著文称颂“江汉才子出天门”,天门因此被誉为“状元之乡”。

  天门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已基本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大教育格局,正在积极构建普教、成教、职教相互联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前教育

  城镇基本普及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一年教育,全市适龄儿童入园入班率,城镇为100%,农村为95%。

2000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的称号。

天门市幼儿园于2005年6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级示范幼儿园”。

湖北天门中学

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99.25%,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8.64%。

1997年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成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市;

2005年11月,通过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普九”复查验收,被授予“普九”复查绿色合格证。

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69.7%。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近2亿元的新天门中学建成并实现整体搬迁,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示范高中的教学条件。

全市现有市级示范高中8所,天门中学已是省级示范中学,市实验高中正在创建省级示范学校。

2006年,全市参考人数15134人,其中文理重点本科上线人数1444人,高出全省重点本科上线率0.7个百分点;

上省级14048人,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比例13个百分点;

上清华北大194人(至2005年前)。

特殊教育

  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采取聋哑盲儿童集中学习、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办法,使全市残病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了98%。

2005年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

职业教育

  全市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天门卫校、湖北省轻工技校天门分校、市经委干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的改革步伐加快。

全市职校招生5055人。

高等教育

  天门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国标代码14355,湖北省代码9751)。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文体设施俱全,功能完备,育人环境清静幽雅,安全舒适。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共有专任教师180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12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5人,楚天技能名师2名,常年聘请客座教授30多名,“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

设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茶文化、酒店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11个专业。

成人教育

  全市45周岁以下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为99.8%,扫盲教育经省政府验收合格,成为基本扫除文盲市。

全市新增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面达到了80%,每年创直接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民办教育

  全市现有独立办学资格的民办学校31所,共有在校生近20000人。

天门杭州华泰中学、江汉中学、市复读中心、成龙搏击学校硬件设施逐步优化,生源不断增加,办学实力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成为该市民办教育的品牌。

行政区划

  天门市是不设区的市,其行政级别为副地级市,不受地级市的领导和代管,由湖北省直接管理,是比较特殊的全国少数几个省直管市,省直管市的行政级别比地级市低,但比县级市高。

  其中天门3镇历史悠久,分别是:

竟陵、皂市和岳口。

  竟陵:

市政府所在地,2200多年历史。

  皂市[2]:

位于天门市东北角,与京山、汉川、应城4县市交界处,长汀河穿城而过,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镇。

古为风国地,为风国古都,故别称风城。

曾称霄城、皂南镇,一度为霄城、新市县(今京山)县治。

名胜古迹有白龙寺、笑城遗址、竟陵文学派遗址等。

自古为军事要冲,历史上在此多次发生战役。

现有汉宜、皂当、皂毛、皂仙4条省道和长荆铁路、沪汉蓉高速(G42),交通便利。

  岳口:

位于天门南部,汉江北岸。

境内有随岳高速、皂毛省道,紧邻318国道和沪渝高速(G50)。

古时由于陆路交通不便,这里边成为商业繁华的口岸,商贾交易,在此上岸约价,故称约价口;

后南宋名将岳飞在此驻军抗金,又称岳家口,今改称岳口。

  2001年进行机构改革,将李场镇与皂市镇合并为皂市镇、陆羽办事处与竟陵办事处合并为竟陵办事处、新堰乡与候口办事处合并为候口办事处,新设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

2002年设仙北工业园区。

 

  天门市现辖竟陵、杨林、岳口、侨乡经济开发区4个办事处;

多宝、拖市、张港、蒋场、汪场、渔薪、黄潭、横林、彭市、麻洋、多祥、干驿、马湾、卢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20个镇;

净潭1个乡;

天门经济开发区,国营蒋湖农场(以上2个单位为副县级);

仙北工业园区,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

全市共有787个村民委员会,4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982个村民小组。

  多宝镇(共36个、1个社区居委会)

  罗汉、团结、郑场、张李、江汉、明星、鞭湾、罗垸、红土、兴场、鲍嘴、新滩、聂场、李花、严垴、彭场、江熊、张场、中原、四房、雷锋、双桥、汉景、甘路、文湖、革新、曾岭、沈场、向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