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6320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docx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

一、活动名称:

保护我们的皮肤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潜力和触觉感受力。

2、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3、明白要注意持续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

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2、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明白皮肤的重要性.

1)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

(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2)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样样?

  小结:

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2、透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材料:

第一组:

冷水、热水;第二组:

夹子、羽毛;第三组:

石子、玻璃球;第四组:

绒毛玩具、木块;第五组:

放大镜、印泥、白纸;第六组:

记号笔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小结:

皮肤上有细细的毛孔和绒绒的汗毛,热了,毛孔能帮忙身体排汗、散热;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

手上有指纹和手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和手纹是不一样的;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痛、痒,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皮肤还具有弹性.3)小朋友去玩一玩刚才没玩过的材料。

3、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启发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要勤洗澡、洗脸、洗头、换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损伤皮肤,伤了要及时擦药,要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二、活动名称:

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透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胎儿的发育过程

2、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

“小朋友,你明白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

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明白精子和卵子。

(2)哦!

原先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

 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

(解释“子宫")

(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

(胎儿)

(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

师:

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

(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资料。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

 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

 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透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样动呢?

 (3)小宝宝立刻就要和妈妈见面了。

咦!

宝宝怎样出来呢?

三、活动名称:

我是小虫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发展大肌肉群的灵活性。

2、鼓励个别体弱幼儿和大家一起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1、跳跳袋每人一个、纸板饼干若干。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2、自己选择头饰戴上,并互相探讨动物的各种姿态和动作,看谁模仿的逼真.

(二)展开

1、播放音乐

老师和小朋友戴头饰分散在运动场地,随着音乐走跑交替,做动物模仿操。

2、出示布袋,请幼儿说出名称,讨论布袋有什么用?

幼儿自由地玩场地四周的布袋,看谁玩的花样多。

3、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请玩法象扭扭虫爬行的幼儿表演,

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该幼儿爬行的动作方法.

(站在袋内,手提袋子跳一跳将脚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双手抓住袋口,

跪地,慢慢趴下,练习扭扭虫爬行.)

4、幼儿自由练习扭扭虫爬行。

老师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

5、游戏:

扭扭虫吃饼干

玩法:

场地四周放好纸板饼干若干块,幼儿在场地中间。

请孩子作扭扭虫爬到场地四周吃饼干,“吃"饱了再爬到场地中间。

(1)老师先做示范,请幼儿原地模仿。

(2)幼儿自由练习,找出做得好的幼儿进行演示。

(3)分组听口令进行活动.

四、活动名称:

购买食品要注意

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探索,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保质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

肚子疼的男孩,膨化食品。

2、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包装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出课题.

1、图片:

肚子疼的男孩

提问:

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他为什么肚子疼呀?

引导幼儿讨论,找出肚子疼的原因。

2、图片:

膨化食品

提问:

这是什么?

3、引导幼儿讨论:

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

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二)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1、教师扮成医生:

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

医生观察膨化食品:

这袋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你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生病不舒服.

2、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学习观察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什么叫过期啊?

(已经不能吃了。

教师:

过期的意思是超过了保质期,已经变质的东西。

(2)什么是保质期呢?

教师:

食品生产出来(生产日期)到最后食用的那天之间的那段时间就叫保质期.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我们在商场里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有没有过保质期?

什么地方会有这些标记?

(2)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看包装袋背面,右下部位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讲解.)

(3)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购的商品是质量好的产品呢?

教师:

有防伪标记和具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都属于质量好的产品。

(4)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小袋食品,幼儿自己观察、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五、活动名称:

保护眼睛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懂得爱护眼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用一则生动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

上面毛,下面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急忙盖被子。

(眼睛)

2、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怎么知道的?

3、引导认识眼睛的重要性:

我们的眼睛重要吗?

为什么重要?

4、体验失去眼睛后的不便:

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了会怎么样呢?

5、请幼儿用手遮住眼睛,说说感受.

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眼睛的作用

眼睛可真了不起,但他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1、观看教学课件.提问: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

她的眼睛怎么了?

2、讨论:

眼睛为什么会生病?

(脏手揉眼睛,擦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

3、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幼儿判断哪些图是正确的,那些图是错的,为什么?

讨论怎么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要保持2米以上,看书,电视时间不能太长;坐姿要端正,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向远处看看绿色植物,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毛巾,脸盆专人专用,定期消毒

六、活动名称:

我们的身体用处大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

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

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  提问:

他是谁?

木头人怎么了?

他为什么不高兴呢?

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演《眉飞色舞》  

3、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七、活动名称: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前后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2、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了解吃饭前后适宜的和不适宜的活动.  

3、提高对人体的认识,懂得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小朋友运动—---不想吃饭。

小朋友吃饭-—--小朋友追逐跑————手捂着肚子。

  

2、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吃饭前后剧烈运动带来的危害.  

1、教师:

图上有谁?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为什么他们不想吃饭?

  

2、教师:

图上的小朋友吃饭后,在场地上干什么?

为什么他捂着肚子?

  

(二)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1、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的体力,在吃饭前后进行剧烈运动,人会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劳,感觉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饭。

  

2、在吃饭后剧烈运动,容易使肠胃中的饭粒掉到阑尾中,出现肚子疼、阑尾炎等症状。

  

(三)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讨论结果。

  

教师:

1、饭前我们做哪些活动比较好呢?

  

2、饭后我们有可以做哪些事呢?

启发幼儿想象从事各种较安静的活动。

  

(四)记录幼儿的想法,师生分享新的经验.  

1、饭前:

听音乐、看书、听故事。

(总结:

安静的、运动量小的活动都可以在饭前开展。

)  

2、饭后:

散步、和朋友说话、玩安静的小玩具等.  

八、活动名称:

健康加油站

活动目标  

1、观察营养宝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2、通过谈话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早餐?

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画在了纸上,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随便拿。

)  

2、幼儿自由上台拿小纸片。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

  

4、教师小结,提出疑惑。

  

(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师喜欢吃的,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合适吗?

哪些东西应该多吃?

哪些东西又应该少吃呢?

)  

(二)营养大学堂  

1.观察营养宝塔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营养结构图。

  

2、互动交流:

  

谁能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

(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等)  

的确,这些粮食做的食物可以让我们长力气.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

(蔬菜、水果)  

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

(牛奶、鸡蛋、鱼、肉……)  

吃得最少的又应该是什么?

(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

)  

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东西也要讲规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三)我的营养食谱  

1、设计一张营养食谱,向同伴介绍。

  

2、选择几份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

经讨论合格的食谱教师盖上“健康印章”。

九、活动名称:

不随地吐痰

活动目标

1.懂得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礼貌的表现。

2.结合图片和讨论,明白有些病菌会透过空气传播疾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害。

3.逐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了解随地吐痰不仅仅会污染生活环境,而且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2.请小朋友回家向爸爸、妈妈咨询有关痰和病菌传播的危害。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使幼儿明白: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不礼貌、不卫生的行为。

2.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在我们的痰里面,有什么?

你明白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样传播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谈谈痰传播疾病的途径.

3.教师小结:

生病的病人身体内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许多的病菌,这些闼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细菌带到了各个地方;这些痰被太阳晒干了,痰里的病菌会跑道空气中,就会被吸入我们的身体内,传播各种病菌,危害人体的健康。

4.组织幼儿讨论:

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时候,如何保护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使幼儿明确卫生要求:

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时不要正对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果你有痰呀,怎样办呢?

幼儿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吐在垃圾箱中。

②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能够把痰吐在纸头上,等有了垃圾箱再扔进去。

③能够把吐在厕所里,用水冲掉

2.了解病菌传播的多种途径。

你明白哪些疾病是透过空气传播的呢?

(感冒、肺结核等)你还明白哪些疾病,它们是透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十、活动名称:

吃药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

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该怎么办?

(看医生,吃药,打针)

(二)教师实例分析,进行提问。

1、师:

有一个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里面有很多药,但是他不知道该吃那种药,牛牛翻了一下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

上次感冒的时候妈妈给我吃了这种药,病很快就好了,现在,我把这种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于是,牛牛拿起了药就想吃。

提问:

牛牛能吃这种药吗?

为什么?

师:

对了,这个药牛牛是不能吃的,因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错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教师讲述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师:

现在,老师就给我们小朋友讲讲因为吃错药而差点导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例子:

一位老人在家看护4岁的孙子,孙子捂着肚子,大声喊痛,老人便拿出两片安乃近给孙子服下,孙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为药力不够,又给孙子服下3片,不一会儿,小孙子脸色苍白,失去知觉。

老人急忙把孙子送往诊所,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才脱离了危险,据医生说,安乃近这种止痛药,副作用大,服用过量会危及生命。

(三)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师:

听了这两件事情,你觉得怎么样吃药才是安全的?

(看说明书,按照医生说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应该怎样吃药(怎样做)?

那老师告诉你们,有些药盒里面装的不是这种盒子上写的药,装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药,所以,我们小朋友吃药前都要看清楚。

十一、活动名称:

健康日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健康日,知道爱牙日、爱眼日、爱耳日都是和健康有关的宣传日。

2、阅读图文标记,知道健康日的具体日期,协商分配工作,尝试和大家一起制作健康日的宣传栏。

愿意向大家宣传健康知识,尝试设计健康日的宣传用语.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宣传专栏的材料,笔、纸、图片、照片等材料.

2、师生与健康日有关的一些资料.

活动过程

(一)念谜语,猜测五官,记录五官的形象

1、教师念谜语,幼儿猜测,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官的形象。

(二)讨论五官的重要,引出健康日.

1、教师:

眼睛、耳朵、牙齿这些器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教师:

五官太重要了,没有眼睛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一切,成了瞎子;没有耳朵我们就听不见周围的一切,成了聋子;没有牙齿我们吃东西就咬不动,就没有办法吃东西。

怎样让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牙齿呢?

(三)阅读图文,了解健康日的由来.

1、教师在眼睛、耳朵和牙齿图片的上方写上具体的日期,并鼓励幼儿阅读,告诉幼儿这是健康日,启发幼儿想一想:

写在眼睛上方的日期表示选床什么日子呢?

鼓励幼儿讲述爱眼日、爱耳日、爱牙日。

2、教师小结。

3、带领幼儿完整讲述,如:

6月6日是爱眼日,3月3日是爱耳日,9月20日是爱牙日.

(四)带领幼儿观察健康日教育方面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加深对健康日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